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概要·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P2

  ..续本文上一页者,不取正觉。”

  (9)神足无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0)不贪计生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11)住定证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12)光明无量愿:“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13)寿命无量愿:“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14)声闻无数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15)随愿修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6)不闻恶名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17)诸佛称叹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18)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9)临终接引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20)欲生果遂愿:“设我得佛,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21)三十二相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就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22)一生补处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23)供养诸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24)供具随意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25)演说妙智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26)那罗延身愿:“设我得愿,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27)一切严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特殊,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28)道树高显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不取正觉。”

  (29)诵经得慧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30)慧辩无限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31)照见十方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2)宝香妙严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3)蒙光柔软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体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4)闻名得忍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35)脱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36)常行梵行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7)天人致敬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38)衣服随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持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39)乐如漏尽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40)树中现刹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士,应时如意,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1)诸根无缺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漏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42)清净解脱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3)闻名得福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4)修行具德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5)普等三昧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6)随愿闻法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47)闻名不退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48)得三法忍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上述净土三经,再加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世亲菩萨的《往生论》,合称为净土五经一论,是净土法门主要经论依据。

  第二节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净土法门随着佛教经论传译到中国以后,逐步得到发展。虽然不同于禅宗和其他宗派的直系传承,但由于它的影响很大,收机甚广,容易令人信解修证,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净土宗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为信众所推崇的有莲宗九祖,或十三祖。

  (一)莲宗九祖

  一、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年二十一,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悟而出家,以弘法为己任。后入庐山,喜其清幽,遂结茅为舍,讲《涅槃经》,刺史桓伊惊其才,奏立佛寺,感雷雨运木以建东林寺,又凿池种莲,因号莲社,集众六时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中国莲宗之始。在山三十余年,虽帝诏亦不出,闻鸠摩罗什入关,即修书问道共商疑难,互证心得,道风遐播,群贤皆趋。初结社念佛时,即有一百二十三人参加,悉属法门龙象,儒家泰斗,乃命刘遗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终公之世,共入莲社修净业,蒙接引而得往生者甚多,东林寺遂为南方佛教中心,与北方长安鸠摩罗什之逍遥园遥为呼应。义熙十二年,睹佛再现,乃端坐入灭,年八十有三。葬山之西岭,累石为塔,谢灵运撰碑文。遗著有:

  庐山集十卷。

  大智度论要略二十卷

  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三卷等

  慧远之结社念佛,是依念佛三昧法见佛而求往生。当时《观经》尚未传译,所以其思想是基于《般舟三昧经》。以三昧是专思寂静,则气虚神朗,自发鉴照之智,得透彻幽微。然而种种三昧中,念佛三昧最功高进易。因为如来是穷玄极寂,体神合变,随宜应物,所以使入此三昧着,寂然忘知,就所缘之境,成就鉴智,此是说明若一心专念,止寂他想,则鉴照之智自发,而得见佛之境界。慧远圆寂后,道昞为东林精舍之主,昙恒、昙诜等亦皆止于山中,宣扬远师遗风。同时诸弟子或莲社结众,多游化诸方,从而净土信仰传布各地。

  二、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是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图,颇有所感,夙期往生净土,受戒之后,和妙开律师共读《观无量寿经》,晓得此经的观门是解脱生死之法。唐贞观中,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授予念佛往生的法门。进入长安,广度民众,写了数万卷《阿弥陀经》,画了三百卷的极乐净土图。最初住过终南山,常常来光明寺说法。晚年住过长安实际寺,又管理着龙门奉先寺洞的营造。大师为人,护持戒法,未曾举目而见女人,心不念名利。平生以乞食为生,粗衣淡饭,受持峻严,而对人慈爱宽恕,信念坚强。在西京寺内,与金刚法师议论念佛胜劣之时,善导说:“念佛往生如果是真实的话,堂内的诸像就要放光出来,假如是虚妄的话,就要随我堕地狱去。”这个时候,堂内的诸像,都放出光明来,这是很有名的故事。以长安为中心,受大师感化的人非常多,其中企图舍身往生的人也有。遗著现存六部十卷。

  观无量寿经疏 四卷 又名观经四帖疏

  往生礼赞记 一卷

  法事赞 二卷

  般舟赞 一卷

  观念佛法门 一卷

  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 一卷

  临终遗示云:“大圣悲悯,直劝专称名字者,正由称名易故,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念者,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

  三、南岳承远大师四川绵竹人,年二十四岁,至荆州玉泉山就惠真披剃,公令居衡山设教,从其化者万计,一以念佛开导之。闻慧日游化广州,远往乞教,慧日…

《佛法概要·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