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让大师恐怕马祖坐禅走了错路,所以就想了一个方便办法,引他出来,再进一步开导他。就拿了一块砖头,每天都在马祖草庵门前磨砖,磨来磨去,声音很响。磨了好多天,马祖天天听到磨砖的声音,使他安不下心来,又开了庵门,出来看看什么人在这里磨砖。一看,原来就是前几天来敲门的那个怀让禅师。马祖就问:“禅师!你在这里磨砖,到底为了作什么用场?”怀让回答说:“哈哈!你不知道么,我磨砖是为了做一面镜子啦!”马祖一听感到好笑,就说:“禅师,磨砖怎么可以做镜呢?”怀让说:“对呀!我磨砖不能做镜,那么你在庵里枯坐就能够成佛吗?”马祖一听突然大有启发,如饮甘露醍醐一样,心神愉快,法喜充满。深感开导之恩,就发心亲近南岳禅师。侍奉左右达九年之久,时时受到怀让禅师的薰陶、示导,天天都能听到玄妙奥旨。于是马祖的道德学问,一天一天的增长起来,禅定功夫大有进步。后来得到怀让禅师的印可说:“深得吾心”就将正法眼藏,如来心印,传给马祖道一大师。
(五)即心是佛
即心是佛,马祖自从南岳得法以后,起初曾住建阳佛迹寺。后来又到福州去大弘禅宗,普度众生。因他善于随机化导,方便利生,所以四方学者禅和子们,对马祖非常尊重敬仰。有一次从明州大梅山来了一位名叫法常和尚,参拜马祖,请求开示。法常说:“请问禅师,如何是佛?”马祖说:“即心是佛”。法常一听,就开了大悟。因此就到四明真归地方去隐居,盖了一个茅篷,就在那里精进修行禅定功夫,一心参禅。过了一段时光,马祖知道法常住茅蓬坐禅,不知他对于即心是佛道理,参到什么程度,悟得彻底不彻底。就派了一个禅和子,到大梅山去访问法常,看看他的功夫,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勘验一下。这位禅和子见到法常就问:“禅师,听说你从前在马祖那里,得到什么见地,而来到这里住山参禅?”法常说:“马祖大师对我开导说,即心是佛。受教之下,得到好处,所以来住大梅山,清净精修。”这位禅和子叫了一声哎呀!说:“马祖大师近来说法开示是说非心非佛,不再说即心是佛了。”法常大师叹了一口气,说:“这个老汉子,胡弄天下人,任从他非心非佛,我这里依然还是即心是佛。”禅和子回去以后,就向马祖说上述的情况,马祖听了非常欢喜,认为法常的确突破三关,彻底穷源,脚根点地,悟明心宗,才能够说出这种脚踏实地惊动人天的语言。马祖最后说了一句话:“梅子熟已”就是说他的功夫已经到家了。我师圆公大师,在参禅修定时候曾说:“梧桐叶落始知秋,佛法休抛世法求,消息不须旁处觅,直于落处见根由”。与此中道理,暗通消息。
(六)团团转与吱吱叫
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处说法,有问必答,皆大欢喜。大家都感到非常稀奇,心中只是半信半疑。有一天这几位老朋友,约定日期去看望马祖,并请开示,可是又想不出问些什么才好。大家就一边走着一边想,东张西望,忽然看到大路旁有一只老黄牛,鼻子上穿了一根绳子,缚在大树上面。这头黄牛,闲极无聊,就盘绕着这棵树,先从左边方向转、转、转,把这根牛绳越转越短,最后把鼻子碰到树上。再回过来又朝着右边方向转、转、转,把绳子再渐渐放松,后来又越转越紧,最后又把鼻子碰到树上。中间有一位农民说,我们就把这件事情去请马祖开示。大家都异口同声说,这太好了。突然间飞来一只秋蝉,脚被丝网扳住,飞不过去。当下就吱吱地拼命狂叫。蜘蛛看到秋蝉飞来缠在丝网,马上就赶来开口要把它吃掉。在这一发千钧生死关头时刻,秋蝉用尽全力,向前猛冲,只听到呼噜一声,就离开丝网向前飞去了。这几位农民都说好极了,我们再把这件事去问马祖。大家走到马祖庙里,看到许多善男信女,都在膜拜后坐下听法。农民们也同样地对马祖大师礼拜坐下,有一位农民代表大家请问马祖说:“请问和尚,如何是团团转?”马祖说:“只因绳子不断”。大家听到这句话都感到奇怪得很,难道马祖也看到了吗?又问:“绳断又如何?”答曰:“逍遥自在去也”。大家都说答得对。当下就改变从前半疑半信的心情。缠着又问:“请问和尚如何是吱吱叫。”马祖说,“只因脚下有丝”。农民们听到这个回答,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再问:“丝断又如何呢?”答曰:“呼噜飞去了”。到这里几位老朋友大家对马祖的回答,心悦诚服,断疑生信,赞叹不已。马祖的老朋友都是就事论事,真是答得好,答得对,一点都不错,所以生大欢喜赞叹。可是马祖大师所回答的,句句都是借事显理,事理双融,依理会心。第一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团团转,主要是被业绳子所牵,所以不能解脱。如果发心修行,把善恶绳斩断,自然可以跳出三界,证入涅槃逍遥自在。第二问答是说,我们众生在六道轮回受了三苦八苦,在那里吱、吱的叫苦。这是因为众生心中一念情丝牢牢的缠住无法斩断。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努力修行,放下万缘,看破一切,斩断情丝,断欲学无为,断惑证涅槃,便得大解脱,岂不是就呼噜的飞去了吗?我希望大家,把上面所讲这二个公案,要好好体会体会。在这里下一番苦功,一定要把业的绳子斩断,一定要把心里的情丝扫除,得到真实的受用,也不辜负马祖大师苦口婆心的慈悲开示。
上面所介绍的初祖传法与二祖以及五祖传法与六祖,惠能传法与怀让。南岳付给马祖的法印等许多历史故事,都是禅机公案。表面上看来,只不过几句法语,或随口漫谈,一问一答。可是其中奥义玄机,真是妙不可言,发人省悟。我们能够不于言中撷取,要在言外知归。真所谓“阳春布德,花香漏泄于枝梢;素月流辉,波印透开于潭底。”这一举一动,片言半偈,扬眉瞬目,竖臂擎拳,在在处处,无不是本地风光,和盘托出。最主要的,只是在于我们体会不体会,能不能一肩担荷,直下承当。迷的人头头错过,悟的人左右逢源。我们应该到这里,放下草庵,直入宝所。这样才能够看到诸大祖师的一片慈悲心肠,才知道原来本是太平无象,一无所有。所以希望同参道友们,要记得古人的二句话:“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这究竟是什么?请你参参看吧!能在这里得个消息,那真是恭喜恭喜,不辜负学佛一生,修行一世。
《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