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概要·第四章 五大菩萨▪P8

  ..续本文上一页来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得十大利益。(1)能得安乐;(2)除一切病;(3)延年益寿;(4)常得富饶;(5)灭一切恶业重罪;(6)永离障难;(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8)远离一切诸怖畏;(9)成就一切诸善根;(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2)常生善国;(3)常值好时;(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纯熟;(7)不犯净戒;(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10)恒得他人,恭敬扶持;(1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1)不为饥饿困苦死;(2)不为枷系杖击死;(3)不为冤家仇对死;(4)不为军阵相杀死;(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7)不为水火焚漂死;(8)不为毒药所中死;(9)不为蛊害死;(10)不为狂乱失念死;(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12)不为恶人魔魅死,(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14)不为恶病缠身死;(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魍魉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因此为一般佛教徒朝暮课诵,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切法会更是必诵之咒。希望大家精进诵持。

  此外我国蒙藏地区,六字大明咒,即“唵嘛呢叭口弥吽”,流传很广。此即观世音菩萨微妙心印,虽简单一句,同样能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而证圆通。

  (十)净土法门

  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关系,(1)说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2)说观世音菩萨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阿弥陀佛佛位的继承人。(3)说观世音菩萨现于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辅佐,西方三圣的一尊。

  三说之中,第三说至为普遍,谈得最具体的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经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对上品上生、上品下生的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分别执金刚台、紫金台、金莲花,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一弹指顷,往生彼国。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人,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至行者前,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信解,发菩提心,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上述内容说明对上品的人,西方三圣齐去接引。对中品下生以下的四种人,则由观世音、大势至接引。可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观世音菩萨协助阿弥陀佛的主要工作任务。

  净土三经说持名,观想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由西方三圣、或观世音、大势至接引往生。但在观音的经中,若人忆念观音,临命终时,自己往生极乐世界,无需接引。如《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说:于此世界若有人想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名者,是人当来远离生老病死无常之苦。犹如鹅王,随风而去,速得往生极乐世界,面见无量寿如来,听闻妙法。如是之人,永不受轮回之苦,无贪嗔痴,无老病死,无饿饥苦,不受胎胞生身之苦。承法威力,莲花化生,常居彼土。又若人诵持观音陀罗尼法门;也可得生极乐世界,如《佛说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经》说:“持此咒者,现身复得四种果报。何种为四?一者临命终时,得见十方无量诸佛,二者永不堕地狱,三者不为一切禽兽所害,四者命终之后,生无量寿国。说明观音菩萨修行法门的归趣,是导向净土,使一切众生永远离苦恼得安乐。

  第五节 地藏王菩萨

  (一)地藏圣号的由来

  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醒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灵鹫山,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消除罪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还活。

  (二)地藏菩萨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几种记载:

  (一)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

  (二)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意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

  这两个故事,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子女的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莲池、憨山、澫益四大师和先师圆瑛大师,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三)在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大长者子。彼时有佛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长者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劫,为一切苦恼众生,悉令解脱,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具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他是果位很高的大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声闻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办法,结果是适得其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答复地藏菩萨的话:“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的话,是发人深省的。

  (四)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实乐,得至菩提,…

《佛法概要·第四章 五大菩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