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革命当从革心起

  革命当从革心起

  太虚

  ──二十五年四月在常州中山纪念堂讲──

  一 绪论

  二 革命的古义

  三 革命的今义

  四 革命是果革心是因

  五 心的分析

  六 革心的可能

  七 由革心而成革命即内圣而外治

  一 绪论

  今天、因为各界的要求,到此地文化中心的中山纪念堂来公开讲演。以佛法的思想,对于中山先生的革命意义作进一步的认识,故题为“革命当从革心起”。我觉得,现在的中国,无论政治、军事、文化、建设等等,在进行上有很好底气象,是中山先生的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的结晶。然而、在国民革命进行上,到了何种程度?这还是如中山先生的遗训一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坐在纪念中山先生之中山纪念堂里的诸位同胞们,要下最大的决心,承继中山先生革命的精神,完成中山先生革命的事业,这是中华民国的国民所应注意的!在目前、大众所注意的革命可以成功的重心,皆寄托于军事、政治、经济等等,这些确是重要;但革命的成功,还有种种的因缘也须顾及。我觉得、佛法道理,对于革命进行上,有很大的贡献与帮助!

  中山先生在建国大纲里面讲,一个国家的建设,分物质建设和心理建设两方面,尤其是心理建设,是一切事物建设的根本。可知革命应注重革心,亦即所谓“心理改造”。无论人类或是动物昆虫类,都有一种心理作用。心理最深最隐的根源处,人类和高等动物或低等动物,一切平等。世间的事结果好坏,皆基于心理的好坏而决定。中山先生的信徒,及中华民国的国民,应当注意于此,路才不会走错!不过、世间学者的主观不同,对于事物的看法亦不同。如唯物论者或唯心论者的哲学家,他们对于心理的分析,事物的辩证,说法不同,主张不一。其实革命思想,古今有史以来的造就大业者,最扼要发动力,在心理上经过种种底变化作用,结果才完成革命的工作。所以、世间一种伟大事业之成就,要先有决心与宏愿,否则、无从实现。如我今在武进佛学会所讲的唯识三十论,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关于心理的变化作用。通达变化的心理,运用他的变化的功能,应付变化的环境,勇往直前,卒立心理上所创造的将来大业,这就是心理建设的所在。

  二 革命的古义

  革命的名词和革命的事实,在中国古书上、历史上、已经实现过了。很显著的革命,是夏至商、商至周的汤武革命。原来、革命是政治生命的根本改革,夏朝的起初是很好的,可是、到了夏桀王就不对了。他在深宫中饱受淫乐,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所以、成汤在这个时代起来革命了,率领著人民,革除夏代不良的政治与事业,另造成新的朝代,救民水火。到了商末时代的纣王,又荒淫无道;于是、周武王率领诸侯兴师问罪,消灭了不良的势力,施行道德的周朝政策,使人民安心乐业,得以维持且发展国家民族的生命。所以说:“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因为、商汤、周武的革命,是吊民伐罪,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所以、革命是革除国家不良的势力而树立好的政治,此为中国古来革命意义之所在,是不可轻视的史事。革命的命字是何意义?一、是古书上所谓“顾諟天之明命”的命。天命是政治的本源。比方、帝王称为天子,是天命他到人间做帝王,保国爱民,发号施令,一切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均由天子一人计划决断。这样、发动根源的天子,是要时时顾及“天之明命”的;若违反天命,就是要受天命的制裁和处罚,而甚至有生命的危险。那末、现今民众时代的应天顺民革命领导者,他就是为民族生存而奋斗而牺牲的伟人!天命的天之意义,是自然而然之民众公共心理的意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一切适合天人的自然法则,则可生乎天地之间,存乎人伦之类。如果违反自然的公理,则不能生存天地之间。如果违反时代的思想和环境的需要则等于自杀,一切没有希望!二是政治制度的命令,在诗经大雅篇里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说:周国虽旧,至文王能以德及民,始受天命;武王革了商朝的命,而建立周朝的新制度,所以、周虽旧邦,但一切政治建设,不是从前纣王时代的样子,救人民出水火,置国家于安全,把政治、法律等等另有一种新的建设。这是中国古代的革命人物与革命的思想一贯的表现。

  三 革命的今义

  一、政治革命  讲到现代的革命,大概有三种意义:即所谓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文化革命。政治革命、在东西洋各国,都有这种事实的经过;在欧洲数百年前,先有罗马旧教蜕化到新的基督教,引起了思想上的大转变,由英国立宪、美国独立、激生法国大革命怒潮,由君主专制进到民主政府的成立。以后东西洋各国,或以战争或和平纷纷改变为立宪或共和,这都是政治革命。

  我国自中法战争之后,有中山先生之大声疾呼,鼓动国民革命,经过长期间之努力,以三民主义的国民革命的精神与政策,推翻了三千余年的君主之专制政体,于是国家政权的掌握在国民手掌之中。这不仅由于中山先生坚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亦由于中国国民党的党员,都能严守党的纪律,忠实于三民主义的政治革命主张;唯其如此,中国国民党得成为中国民众的政治信仰中心。虽然、中国国民党在中国政治革命史上有光荣的一页,可是国际状态如是险恶的现在,在暴日进逼如是深入的现在,在赤匪扰乱如是凶残的现在,在民生凋敝百业流离的现在,距离革命的成功实现尚远,如果国民党不能负起建国治国救国的责任,实现国民革命的理想政治,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与工作,则政治革命的结果,尚不易测度!

  二、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他比政治革命有更重要的意义,社会革命就是经济革命。因为近几百年,由科学的发明,有种种的机器创造出来,一切手工业的制造均以机械来代替。以火力、电力供给机器的发动力,所以无论工业、农业,在从前需要几百人或几千人的力量,才可以出产的,现在只要一二人司理机器的关键,出产品还要增加和进步。靠手工业而生活的大众,完全被机械劫夺去了。所以人类社会,自然的被分为劳工与资本家的两个阶级;资本家的骄奢淫逸,和劳工大众的窘迫困苦,乃有社会革命的暴发。政治当局,若能觉悟到劳工大众生活困苦的情况,运用政治力量救济工农,致力于各种事业之建设,此即我国国民革命中民生主义实施的一条正大光明之路。

  三、文化革命  一个国家、民族,那怕是在最初的时期,都有他的文化。所谓文化,含义颇广,我们自不能一一申述,惟择其最要者,便是:言语、文字、思想、风俗、伦理、宗教。从原始时代的这些语言、文字、道德、宗教..,随著时代的进化,积年累月,经过人类拿来做了改变自然界,而适合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工具。文化的本身,与人类社会发生密切的关系;既有了这种关系,所以、到了不适用的时候,须要改革;文化革命的基因,即在乎此。今日思想界已混乱到了极点,从改革中,努力建设民族革命的文化,至为重要。优秀的国民,皆应具有文化建设的精神,不然、在中国国民革命的三民主义中之民族主义,岂不是毫无意义?孙中山先生的所谓,“三民主义”的革命意义,如民权主义,这是政治革命;民生主义,这是社会革命;民族主义,这是文化革命,也即是心理革命。

  文化的含义很广,不管他是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举凡政治、经济、教育、道德、风俗、宗教、哲学、文艺,皆是文化。总而言之,文化支配了整个人类社会。但是、所谓文化革命,不要轻视了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采取科学方法,应用原有文化的各体系,创造适合现在人生的文化,这才是努力于文化革命的最忠实的革命先进。

  四 革命是果革心是因

  世间一切事物,皆从人心的思想转变出来,所以、革命事业的指导者,呐喊著「革命先须革心”;因为、心能给以新生命之源泉。我之所谓“革命当从革心起”,就是把心中旧的恶习气革去,在革命的意义上,无论政治、社会、文化,便顿成新的善的生机,这才是伟大的革命。

  世界各国革命,各有其旨趣之不同。我国中山先生的革命论,为复兴民族,使沦落于垂危之中华民族,从水火之中救出来,得一苏生之路;若能依从三民主义革命的真理去做,则民族自然会兴盛起来。然而、人心有好有坏,如果没有好的心理,虽有政治、法律而不得其用。所以、如果要想革命有很好的结果,先要从人心理上建立好的基因。这不是说一说就算了,主持革命的中心人物,必须有此善心诚意,才能尽其应尽的责任,完成革命的事业。所以、革命的伟业,必须先从革心上做起。在佛法里讲,凡是要想有好的结果,先要发好的心以为因,在人心方面有了改善,事业方面必定收获好的效果。“革命是果,革心是因”;人心的改革,确是一切问题的先决问题。

  五 心的分析

  一、潜通的精神界  依据佛学,我们人类乃至一切动物--即一切众生,有精神界的互遍相通的作用;它、隐潜在一切动作的内心底下。所谓精神,含义至为广漠;心理学上所研究到的,只是人之心的作用,或心的过程。如所谓潜在意识,即于人类及众生的精神界,没有显然的区别。这种相通无碍的本心,即是佛学上所谓阿赖耶识,也即所谓“三界唯心”。

  既有潜通的精神界,那末、一个人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一切人类,一个人的精神不安,亦能影响到大众之不安。所以、往往一部份人恶劣的行为和不良的习惯,普遍到整个社会群众裹面去。因此、社会大众的精神,兴起了不安的纷扰,出现为种种的灾祸。如果有一种平衡的力量,保持潜通的精神界之安宁,世间一切便是慈祥和平的显现。现今人们放纵的行为,造作了许多无恶不作的恶业,从精神界的扰乱,乃出现为外境的危险,而现前的天灾人祸的劫难,遂一幕一幕地表演在我人的…

《革命当从革心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心理革命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