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国俗观▪P2

  ..续本文上一页。房屋之高大以纽约为最,最高之屋为五十九层,二三十层者触目皆是;一屋中作住宅或办公处者,动以数千或数百家计。然整齐则又推柏林,高低式样大致相同,坚固精洁,鲜有过六层者。美国在纽约以外,住宅多同英国,如上海静安寺路一带之精美西屋。新屋皆设有电梯、蒸汽管、盥浴间等,居之甚为安适。余于旅馆、私家寄宿舍及家宅,皆曾住过,床铺用具等无不设备完全,可以不须携带何物也。游行居住,大抵以夏时为宜,以不甚热也。冬时则屋内暖而屋外寒,出必加衣而入必去衣。然南欧及美国西南部之加里福尼等,亦有常年温凉适宜,若江浙之初夏天气者,故欧美人冬夏穿衣殆无大更变。妇女居屋中,虽冬日亦仅衣薄绸,袒胸露臂,唯出外则男女皆加一毛或绒之大衣耳。然妇女以狐毛等为颈饰,于夏日仍有围之者。男女衣服于作事殊便;然寒暑季为体温之调适者,转在房屋而不在衣服,故衣服亦可简单,不如中国之以衣服御寒暑,四时须齐备多套。故西人之衣服须与其房屋连配,若非其房屋,则不宜其衣服矣。至于饮食,则余虽蔬食,同行者固随其俗。据云:肉食亦大抵单调寡味。余所食蔬菜,或生、或于水中煮熟,略加以盐耳。大城市亦多有西人所开蔬食馆,尤以德国为伙,食之大抵无味,故中国之饭店,中外人皆乐就之。饮料常唯冷水,咖啡及茶皆加糖或牛奶饮之,其他则为啤酒等。美国禁酒,但亦多私售。欧洲出酒之国,有提倡人人必饮者,如德国之饭馆,多有不饮酒亦须加酒资者;然啤酒一杯,较茶一杯为廉也。淡饭清茶之味,既非欧美人所知;珍错笋蔬之烹调美味,尤非其所能也。故于衣、食、住、行,合言之,欧美于行及游观第一,居住次之,衣服又次之,饮食最劣,与中国适得其反。又可作如是观:益去人以外者益优良,如大路、公园等;益近人以内者益劣恶,如饮食等。又中国之生活联络和合,例浴池中饮茶、整容、或食果点,皆可在于一处,西人则非分赴四五处不能得。又如整容、剪发、洗头、剃须等,分作三四事,各别给价,中国则一举而理发、洗头、整面、剃须、以至挖耳、捶背等次第作到。故除游行、居住之外,日常生活之意味,究以中国为丰美也。

  次言男女之风化:其今此社会之组织,所重者一方为个人自由,一方为党团或国民之责任,而对于家族关系独轻。小家庭制,不过夫妇及未成年之子女而已。子女成年,须各为独立生活;父母虽老,子媳亦无奉养之义务;亲子且然,他若祖、孙、伯、侄等更无论矣。男女成年以生活独立之故,交际极其自由,且结婚、离婚亦非甚难。唯未成年者,则父母有教养之责,亦有拘管之权耳。除贵族富家之特别情形外,常人之以职业谋生者,大抵子女满二十岁即须自谋生活,因之大学之男女学生,多有同时兼每日作工数小时者。男子未得相当职业足以瞻养妻儿者,往往三四十岁犹未敢结婚。女子二十岁前未能觅得丈夫者,即须自身谋职业以生活。由此十六岁满,即须赴跳舞场等处与男子交游,藉觅丈夫。儿女婚嫁,非父母之责,各须自主。男子既以经济关系不敢轻易结婚,对于女子,乃利用情欲冲动或金钱买卖以相淫乱,由此女子觅夫更非易事。于二十岁后犹未觅得丈夫,亦无相当职业以生活者,往往行同暗娼。或与有妻及未娶之男子,过临时同居生活。美国谋生较易,然三十岁未结婚之男女,殆过半数。然不淫乱者,男子二十分之一,女子十分之一耳,故近人倡试婚制以图补救。欧洲各国生活较难,其隐情更可知矣。然女子十六岁后,交际男女,贸然邂逅,即可谈笑、游戏、跳舞、饮食及相往来于家内。此种情形,在以前之中国人,殆非老练之高等艺妓不能。即其已嫁、已生儿女者,犹大都别有其男友以作情人。至于寻常交际跳舞等,更属公开,公共场中亦时时在照镜擦粉中搔首弄姿。英美人颇存种族偏见,然于同为白种之男子,固无所矜持。罗素论:有夫之妇虽或别有情人,然对于儿女仍留心抚育者,丈夫亦不必与之离婚,唯抛弃儿女乃可离婚耳。由此故将来妻虽别有情人,在法律上或亦不成离婚理由矣。犹怪者,闻法国凡尔赛林中,每年有若干日,夫妇或孤身男女,多有在林中互相杂交者;唯平时及他处,则警察须干涉之。然本为夫妇或男女情人等,乐于林野中媾合,为警察干涉者亦时有所闻,此则殆游猎社会之遗习也。他若三十岁以上未嫁人之女子及寡妇,或已与人离婚之妇女,因职业或资产足以生活者,尤可过其不结婚之自由情爱生活矣。男子则未娶前须积资以备成家。娶后、妻则管理家务,生育儿女,故须负担家庭经济。即交结女友情妇,亦须用钱,故须不断劳碌,千方百计以自求财利,无所谓亲属朋友情义,苟于法律、名誉无碍,取财更不瞻徇。且奢侈之物质,尤足引其无限之欲望,终身勤奋忙迫,大抵孜孜求财或用财以营物质生活耳。清静闲逸之高尚精神快乐,殆非所知!曾习惯中国旧生活之欧美人,返欧美后往往感忙迫之苦,回味清闲之乐。由此、无论贫富,皆为得财或用财所困,日常之生活,为物欲充塞,绝鲜性灵之修养,有之、或唯到礼拜堂之片刻耳。故除少数特出之贤明士女外,以中国之旧道德评欧美之男女私德,大抵可云男是文明盗,女为高等娼也。然其对于职业党团及国家民族之公德,则殊有可钦耳!学术思想,虽贵能标新领异,然同在一科之学者,视为终身名闻利养之所关,对于位置之竞争,非常剧烈。有一新说之兴起,虽可鼓动群众,但同科学者间之嫉妒障碍,颇不易处。若无充足理由及反抗勇气,即将为吹毛求疵之攻击所推倒。故一新思想有压置数年,数十年而后能出现者;甚之、无名者所发明之学理,为有名学者掠取为己有以增重其名位,亦往往有之。资本家奖励科学者之试验研寻,其动机在冀其有所发明,能增进其实利;科学家极少能为学问而学问。尤注重于实际之应用,此风以美国为最盛,故其自创之哲学,只能有杜威派之实用主义。在中国人所知美国行为派心理学之创始者瓦特孙,谓能测验他人心理以施其管束,今已为某大公司聘用,不复讲其心理学矣。美术则图画、音乐、雕刻、堆塑、建筑、陶铸等,均极注意;对于美术品之考古,亦兴味深浓。唱歌、演戏,跳舞等,同为政府及社会之所重视,作者名利双收,殆非操他业者所能企,故多有专心练习推陈出新之处。文学、则为小说、剧本、诗歌等,而以剧本、小说为尤重。中国于美术,轻为末技,唯重文人之写字,文学则唯贵诗歌之类,余皆贱视。故虽欲以美术、文学相夸示,然内容实不逮欧美之丰富也。唯欧美人于学术之趋尚,亦因祖国民族之观念而异:如德国从有康德以来,至今其哲学犹笃守康德之流派,不唯美国之詹姆士、杜威等为所轻视,即法、英之柏格森、罗素等,亦皆不正眼相觑;而法、英、美等,则于哲学各有趋新之倾向。在科学、则德国近有安斯坦等之新发明家,故有趋新之倾向,而法、英等则反宗奉笛卡儿、奈端等之旧说,美国之行为派等科学,欧人皆浅视之也。

  察其家庭社会,乃又为一礼乐相应者。家庭间夫妇、儿女,早晚晤别亦皆接吻行礼,相问安好。虽代取一衣、一菜之微,家人侍役间亦时称谢。与友人相见,不论男女生熟,大抵握手为礼;以时致其不同之问安语,别则握手道再会。家中大抵有钢琴等音乐器,童年以上男女,踏琴、唱歌皆习知一二。寻常宴会、茶会,座中男女相间,主妇居首位以陪尊客,时或歌唱、跳舞、奏音乐。富贵之家,食时或由音乐师奏乐。食菜次序及用刀叉等,各有仪则。吐痰、则轻咳藏于巾内,剔牙、亦须一手遮掩,洗手、盥口等必在屏处;男子吸烟必先敬妇女,询其可否;座少则让妇,妇女可安坐不谦:此日常礼乐之节,欧美各国大抵相同。英最拘谨,失仪即为所鄙,而美国较为疏懈。其人每如好动青年,喜诙谐以资笑乐,然亦仍以不失其礼节为度,否则将被人所轻。无意间偶有过错,则须乞恕称谢,方免他人谴责。作事交友,贵心直口快,是非藏否,质言无隐,不乐为吞吐之辞。意其成为此等礼乐之风化,其初盖从教会中来。以在昔诸国人民皆为基督教之教徒,时时参预礼乐相应之教会,久而移化之家庭社会,遂浸成习俗。如七日之一休息,每年耶稣之生日节、复活节等,各国人民无不一致照行,虽不信耶教者,亦认为俗尚如是,无所违异。盖其初虽出于教会,今已与教会无关而成为社会风俗矣。中国号称礼乐之邦,甚实儒家礼乐仅行于孔庙及朝廷,朝廷仅少数大京官参预,孔庙唯秀才以上入学者能参预,且预行者亦只极少之时间,平时起居皆与之了无关系。至于民间则各随其习尚之所在,以行其婚丧、庆吊、祭祖、敬神,除僧众之大丛林外,鲜有礼乐可观者。故中国有礼乐之名,无礼乐之实也。又欧美男女,工作则工作,游戏则游戏,各以全副精神赴之,其工作时间虽少,而工作之事业反多。寻常家庭中、绝鲜用婢仆者,故家事皆由妇人整理;即用侍役,主妇亦共作。厨室等均用机器,故快而且洁。出外间、则穿脱外衣等,大抵由男子服事女人,女人有一男子,即无异有一侍婢也。

  (出寰游记)

  

《国俗观》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革命当从革心起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