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访问团日记▪P4

  ..续本文上一页塔廊房塑有生老病死像,意寓警世,为缅甸佛寺的特色。据云:此塔与仰光大金塔色样相同。塔内供有丈余之大玉佛像,右边有鹿野苑说法假山景,塔前瓶中满插礼拜者所供鲜花,唯地下不甚清洁。缅青年僧公开吸食香烟,已染有威仪不整等俗习。

  十时、至小弥山麓瞻礼,遥见山上佛塔甚多,并巡观缅王故宫一周。宫殿墙壁均系木制,饰以金色。十一时,返云南会馆午饭。

  下午四时,中印缅代表联合开欢迎茶会,到各界代表七百余人。首由某女士献花,次由中缅佛学会代表杨立成致欢迎辞,陈定谟教授翻译,导师将这次来缅访问的意旨以及佛教世界运动,中国抗战等情形,详为解释。缅人欢迎词,由世界佛教会秘书长诵读后,装以圆银盒,由导师接收。

  晚间、前缅王时某内阁之孙来访,祝导师佛教世界运动成功,中国抗战胜利。导师亦祝彼福慧增长,缅甸前途光明。

  八日

  石阶山为缅甸僧尼的中心区域。今晨、本团应该山各寺的邀请,前往访问,同行者有何若稽、谢兆丰、王复炳等。半途、遇安那宇和尚等来迎。九时半,过阿华铁桥(亦名石阶桥,长一英里半),抵石阶镇,即有各界代表学校及童子军等欢迎。会场外挂有缅文欢迎太虚大师横匾,由安那宇和尚引导至会埸。首由安那宇和尚及下议院议员直爱那女士等致欢迎词,次请导师演讲,然后即至会埸楼上午餐。

  十二时,赴石阶山参观,该山离镇约四英里,有僧尼二千余人。今日为全山各寺住持联合欢迎,会场设在山下尼寺,门窗均挂有淡红绸幕。由招待导至楼上佛堂,楼板上有细席,僧众均坐椅上,居士及比丘尼俱席地而坐。先由某缅校长及缅僧用缅文分别读欢迎词,次请导师演讲。导师以“佛法普及全世界,要佛教国家高僧大德共同努力,而中缅佛教应先联合为其基础”云。末后,缅僧诵经祝中国被侵略之战争早得停止。安那宇和尚更邀吾等参观禅窟,导师有缅京礼大佛金塔小须弥山诗。三时、赴缅甸最大佛塔瞻礼,塔为缅王时所造,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甚为壮观。四时、至观音寺参观,寺为中国普通寺院式样,殿前供有关帝像。最后一进,正中为观音像,两边供真武、文昌,富有中国三教调和的色彩。五时返云南会馆,并访杨、苏二君告辞。

  我们到仰光的火车,是许百富居士为导师挂的一辆专车,所以晚上八时即到车上休息。同行者,除本团外,尚有仰光欢迎代表邝金保、朱拙亚、许百富、陈洪富、陈步墀君等。舍利塔因缅僧请去供养,礼拜者不绝,至九时始请回车上。至此,我们久想访问的缅京佛教,在此三日中便匆匆的告终了!我们因时间匆促,对于摩怜大师没有能见面,仅请中缅佛学会代表,送去雷峰塔织锦及致问的信。

  九日

  清晨四点钟,杨立成、苏知光居士等,来站为我们送行。五时十五分钟,于汽笛声中,与缅京告别。

  八点钟,车停居脉站,站中挤满欢迎的群众,争上车来礼见,导师均为慰问,给以狮吼龙啸等书。车箱外,华缅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抢著献花、拜舍利塔。那种真诚,我们只有钦佩,没有话可以形容得出。沿途经过各站,均有缅僧及华侨欢迎,或献花、献旗、赠水果,整夜的不能安睡。尤其到彬文那、束吁、彪关、彬直查四站,欢迎的人更为热闹,并设有军乐、茶果等招待。

  十日

  清晨四时,车抵仰光近郊车站,有缅文报记者上车来访。他说:“今天先拜访大师,甚为荣幸”!并问中国的佛牙,导师告以中国佛牙因年代久远,现在不知藏于何处?他说:“大师带来的舍利,恐怕就是佛牙的一部份吧”!

  六点三十分钟,车抵仰光总站,车站挤满了欢迎的群众。导师捧著舍利塔,我捧著香炉,在欢迎群众中下了车。走出车站,在预备的花车上坐定。觉民日报所载详情如下:

  “太虚法师今天要到啦,这是昨晨本坡全体华侨最感兴奋的和注意的事情!欢迎筹委会通知各欢迎者,须于五时齐集车站,以便依照秩序排列队伍;印、缅人方面也同样忙著。从晨四时起,每条街道都是嘈杂的人声,每一个团体都是忙著招集队伍,老少男女都起来,向车站进发。中华学校及共和学校的军笛队,更把华人区的空气弄得紧张了,尖锐的军笛声音,吹进睡眠惺忪者的耳朵。六时许,所有队伍都已到车站齐集了,负责人忙著编排预定的秩序,把广大的车站前的旷场,变成人海,一队队向著指定的地点排著。华印缅混合著,这是东方民族融汇的一种表现,这是三大民族的精神团结!成千成万的人群,每一个人,每一队伍,都有一个目标 ──“欢迎太虚法师”。

  站内月台上也有几百人,圣约翰的救护队动员了八十人,帮同维持秩序。曾外次长亦于五十分到场,荣总领事亦到了,和华印缅领袖忙著握手道晨安。由车站当局传出来的消息,“火车停于第一号月台,太虚法师专车是挂在最后之一辆”。于是预定迎接的五七人,内有曾外次长、荣总领事、李文珍、林闹外、林世义、石和尚……,缅人方面有都咯盛、妈素阵、宇顶貌、宇坡莱、宇容阵、宇旺坡、宇山周、宇瑞堠………,印人方面有彦牙申、那尔、礁礁干枝……等,向著车站东方移动。由圣约翰救护队,手挽手围起了大圈子,让迎接者不致被群众挤散。专车终于在六时卅分抵达。是时、群众更加拥挤,陈步墀与林世义上车,将沿途赠献的花篮携上,法师便于万人企望中下车,手捧舍利佛塔,由曾次长与荣总领事趋前迎接。华侨战地记者,于是时摄取活动影片。法师下车后,与各欢迎者点头为礼。与大师同来者,有苇舫(秘书)、陈定谟(翻译)、周百明,并有到瓦城欢迎之许百富、朱瑞石、陈洪富、邝金保等四人。法师与各欢迎者,由救护队的引导,由月台转出车站。预备为法师及放置舍利佛塔之花车,停在站外,该花车乃用新汽车装置,上结以青白花朵,前面装一美丽佛龛。法师等出车站,登车即坐于正中之沙发椅上,将舍利塔置于佛龛。大师身穿淡黄袈裟,颈挂念珠,满面春风,向站外之欢迎群众频频点首。

  大师上花车后,由宇蚋敏宣读长篇欢迎词,词为缅文,凡数千言。各报记者纷纷趋前摄取影片。时有目汉寺府华僧道悟,上车献花,并对法师朝拜。群众中之缅人,亦有跪地朝拜者。宣读欢迎词毕,花车开始移动,仍由圣约翰救护队,在车后随行,并有马警在前为导。

  所有游行队伍,一面编排,一面开拔,引导车,已至向塔,而后方队伍尚在编排中。总共华人队伍有八十多队,印人有七队,缅人有五队。缅僧汽车有三四十辆,大师花车之后,尚有数目极多之私人汽车队。队伍之长,延及二英里,人数约在二三万人。引导车前挂青天白日中孔雀旗,表示华缅亲善之意。并有一丛竹叶,扎于旗之上端。车中坐有苏德隆、何金星、宇埃貌等。引导游行路线,由车站、白塔路、广东大街、南勃陀至大金塔西门。缅人救护队,排在引导车之后,服装整齐,别有精神。其余缅人及印人队伍,亦均穿一色制服,严整可观。队伍本定到南勃陶第一部和尚寺前分散,但游行队伍却一直随行至大金塔西门。当游行队伍经过本坡各街时,万人空巷,两边挤得水泄不通,楼上窗户,亦塞满观众,有许多人沿途朝拜大师。市区内之交通,暂时停止。华人住区,有升旗结彩者。全市约有十万群众,在瞻仰法师之容颜,法师于花车上,对街道左右之群众点头。九时许,法师始达大金塔之西门,而先头抵达之队伍,有分散于大金塔西方之旷地,数目繁多之汽车沿途边停留。追随上塔之群众约千人,抵达金塔顶层,法师以香花神香朝拜四方佛像,由西而北而东而南,再转西方由原路下塔。

  法师下塔后,复登花车,战地记者又在摄取新闻片,后由引导车导至备为大师卓锡之协德园,随行之汽车有数十辆。法师抵达协德园,即至二楼之休息室,负责人亦跟随而至。室内置一办公桌,上置电话等物,舍利佛塔置于椅子上。法师对欢迎者表示谢意,并请各自休息;由陈定谟译成英语,华、印、缅各界领袖,遂退出。是时尚有缅妇趋前朝拜舍利佛塔,其敬佛心之切,可以想见。缅华佛教研究会,于是晨布施缅僧三百于协德园。现在协德园已有缅人开设之茶店及其他小贩,以应每日前往该园者之需求。

  昨日下午三时,协德园又开始热闹了!楼下大礼堂中央,于三时二十分开始演缅剧,围观者有缅人僧俗及华人等。礼堂中、布有欢迎法师茶会桌子七十余,上盖以白布。四时、茶会开始,青年社音乐队,到场奏乐助兴。出席者、有曾外次长,荣总领事、缅首相宇勃、森林部长宇素、市长宇容温、前市长宇实、缅商会主席鲁温、大学教授鲁氏、检事官宇镇貌、彦牙申、中缅佛教研究会主席都唅盛等中外闻人四百多人。法师入席,全体肃立迎接,法师坐于席之南边,旁有苇舫法师及陈定谟教授。首由主席都宇盛致词,略谓:“此次法师抵达缅甸,我们表示万分欢迎!大师一八八九年于浙江省,弱冠即努力研究佛教,传播佛教,为佛教最出色之人物!一九一六到一九一七年,曾至日本、台湾宣传佛教,一九二六年,再度至日本。一九二七年,曾至德、法、英、美各地演讲,建立佛教于欧、美国家。此次到缅甸后,再转印度、锡兰、暹罗等佛教国访问,联络一切佛教国家,建立世界性佛教组织。本会表示万分欢迎,并希望能将佛教传播于世界”云。继即由法师致答词,由陈定谟译英语(略)”

  法师致答词后,即退席,全体肃立恭送散会,时已六时。昨晚协德园灯火辉煌,点缀盛景,小贩亦沿边排摊,整个协德园由无人而变成热闹区矣。

  三点钟,曾镕甫次长、荣总领事等来访,适我们出席欢迎会,未遇。

  十一日

  到仰光的第二日,我与定谟教授,分别整理文稿及发各方函电。上午九时有缅僧来访。十时,导师访曾镕甫次长,运输处陈处长亦同时晤见。曾次长全家信佛,夫人小姐均出礼,并同摄一影。次访荣室礼总领事,邝金保党支部执委员,及办理…

《佛教访问团日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