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先君故后之尚贤堂纪事,颇增故人之思。时日本佛教青年会之常光浩然君,与本愿寺僧锄野光藏,亦来谈话。先是、常光浩然曾至寓邀余出席在弗来斯老所开之嘉州日本佛教联合会,盖兹会将议决本年秋季在夏威夷岛开太平洋沿岸佛教青年大会之事件,请余邀中国佛教青年团体派代表参加。余以弗来斯老在三藩市与罗桑之间,如赴罗桑则可过弗来斯老,顺便赴会,以罗桑之美国佛教徒某女士、意大利佛教徒某君,及印度教师郁哥达,曾邀请前往也。然后时以事竟未往罗桑,故亦回却常光师等之邀请。然常光等后时电檀香山及神户以余经过时欢迎登岸,亦足感也!旋入座午餐,费尔朴主席,以华语、美语申欢迎意,余答辞请高翰君翻译。同席美、华、日人四十余,餐毕游览卜技利湖景诸胜。四时、至大学某讲堂讲演,著名之东方学者盖乐博士主席,萧孝荣博士翻译,听者近千人。萧君讲时神情活泼,使全堂士女无不倾注,闻为向来讲演难得之盛况云。会毕,那文君等邀至其家茶点休息。六时华轲君等赴柯克兰某饭店之学生名誉会晚餐,华君主席,同席那文夫人、那文女士、山下进君、林同济君、邝吉利君、华轲女士等卅余人。余有讲演,由周铭三教授翻译。仍由华轲、那文二君以汽车渡海直送余回寓。次日、如幻同渡海湾经某电车站,卡司脱女士汽车接赴海文司夫人别墅,精舍佳山,林泉幽静,一洗尘市之气。繁陈佛像及中国古玩,颇信佛教。其丈夫乃一富豪,新故而族人方与争产,律师戒其加入任何社团,故于佛学苑未能有所资助。二十九晨,彼岸君偕真如、自如来寓,赠予一昔年购自日本之梵汉辞典。下午、如幻师来同赴禅窟,六时聚餐,八时讲演,到百余人,日、美各半,日本领事馆副领事亦来听讲,曾住中国,能略知华语。是时余已定不去罗桑,到会之西尔司夫妇与华尔司女士、及花而白克女士等,遂分别订期聚餐讲演。
三十日、有沙君志培及萧君孝荣等来晤。下午、阮君岐山等请为书字。八时、赴卡司脱女士等之灵智学会讲演。柯克兰日僧波多泰严订于初三日开会欢迎讲演。三十一日下午二时,花而白克女士请茶点,亦如幻之信徒也。刘君展伯邀如幻等同晚餐,餐毕至基督教青年会为华侨讲演,中西报主笔崔君约伯等皆在座,听者除如幻皆属华侨,约三四百人,刘君为译成华语,讲辞、次日由金山报次第登载。会中平时讲基督教听者极寥寥,余讲佛教乃非常拥挤,一般基督教徒皆相讶异。留学生莫锡五君、赵柄林君、赵俊祉君等,各公司经理朱璧笙君、刘日初君、张天宠君、周伦卿君等,皆晋求谈话。
初一日五时,西尔司夫妇以车来接予与如幻师同往晚餐,其儿女与华尔司女士等相见。忆昔年上海某报曾载美国旧金山某夫妇因信佛教,改用佛教仪式重行结婚礼,询即西尔司夫妇。唯彼当时所信为印度教,乃改行印度教仪结婚,非佛教仪也;今则已由印度教而转信于佛教。起初一般人或误印度教为佛教,今则已渐明了矣,华尔司女士英籍而久居德,今寓于美,博学善辩,昔曾为德皇所友。近年研究佛学,夏间亦将至日本并游中国,闻中国僧之戒律较日本僧为善,愿久居中国云。
初二日、沙君志培来同午餐,周君铭三等来访。
初三日上午与如幻师赴波多泰严约渡海外,泰严之信徒某君以汽舟接至泰严之布教堂。先晋午餐,旋陪之遍游柯克兰之全境,若美洲土人博物院及某诗人之山舍等。归堂晚餐,为写字多帧。八时讲演,听者皆日本人,有青年留学生数人,询问中国近来有否青年佛教之运动等,渡海回寓深夜矣。
四日摒挡回国之事,彼岸君等又设斋饯别。
次日、林君华耀、沙君志培、赵君澄波等来寓午餐,拟于金山购一地建佛精舍,兼与刘君展伯等组佛学会,余为草简章缘起等。二时、彼岸君、真如君、自如君及周君铭三、萧君孝荣、那文君亦至,遂同送余登船。华轲君、费尔朴君等托那文君代送。至船后,龚总领事、高副领事、高翰君、馆员某君及伏伦贝格皆到,领事馆赠余苹果一箱,真如君等赠以鲜花,高翰君等赠以风景册,并在船与赵、林、沙诸君及彼岸诸君摄影多帧而别。四时船遂开行离美。
第八章 由美国回上海
余在纽约及三藩市时,得克兰柔夫人介绍之加拿大威廉君夫妇、赫德生夫人、爱金士夫妇与恰腊君等,函请往加拿大。余游兴渐阑,因循久之,终未前往。遂于四月初五日乘大来公司之范朋总统船回国,此船乃环行世界者,约三月余一周,周而复始,常作自东向西之旋转。船中侍者皆属宁波人,故同船船客虽皆西人,华籍祗二三语言不通之粤人,亦无何不便。
舟行七日而至檀香山,先有风浪,已而渐行渐热,以檀岛近于热带而船向西南行也。六时即泊檀岛,下午五时即开,然以常光师致电于檀岛之佛教青年会,又龚总领事致电于檀岛之领事馆,已宣登各报,迎余讲演。故抵岸时本愿寺开教使今村惠猛、佛教青年会干事植田政市、美国佛教徒代表海脱三君,偕能说华语之中岛裁之君,已登舟来接。中岛裁之余昔年曾于牯岭及东京相熟,遂即握手道故,知其赴南美调查数年,亦初至檀岛矣。君等说明来意之后,遂即偕之登岸,而曹恭翊领事与夏威夷大学汉文科李绍昌教授及商会黄霖代表,则以来迟一步,未能相值。余等乘汽车至本愿寺之后,余以须先一访中国领事馆,由植田及中岛二君同往。李君等以接余未遇,正回馆踌躇,见余等来大喜。曹领事及夫人、李教授及夫人、黄君霖另与某某两夫人等,同迎入馆中休息。初植田等本约余午餐,至是相商,以檀香山十字架教会十时讲演,十二时中华会馆商会讲演,一时华侨公宴,已先登报宣布,故植田君等即商于二时至佛教青年会演说,九时余,访福斯脱夫人,夫人乃捐钜资建筑印度菩提场精舍者,年已八十余,老迈龙钟,且家产被夺族人,今依族人生活,迥不如前矣!惟语言间时提及达磨波罗而已。九时余,遂赴檀香山十字架教会之讲演会,李绍昌博士为余翻译,威化牧师主席。讲毕,出而讨论者甚多,要求余以世界佛学苑文件一份存图书馆参考。并有曾游住中国稍谙华语之葛本宜夫人、葛丽英女士等多人,与余谈话。旋李君陪同参观夏威夷大学及图书馆,博物院等,内有精妙之唐雕观音像二尊,李君深惜国宝流于异邦,谓国中当提倡保护。余以一般新少年方在国中大肆摧毁,言下同深慨叹。余以民国十年自香港回沪,李君则乘船至美,适以同舟,故曾有数日之交谊,他乡遇故知,倍形亲热,请余回国后赠佛书与夏威夷大学。美籍华侨某君,为创立夏威夷大学者之一,时亦陪同游览。十二时、遂至中华会馆即商会演说,到华侨二三百人,杨棣棠君亦来相见。杨君力倡佛学,上海居士林曾刊行其论佛书稿者,为国中佛学界所知名,与余亦屡曾通信,惜语言隔膜,不能畅谈。开会,黄霖主席,李绍昌译为粤语,更加中岛裁之演说。将近一时,乃赴华侨公宴,曹领事、李教授、杨君、黄君等相陪。曹君苏人,亦热心佛学研究,请余开佛学书数种。宴毕,植田中岛及杨君陪余赴檀岛佛教联合会,日本、英、美、印度佛教徒五六十人,余略述游历经过,中岛翻译。英国人某君述伦敦佛教会曾来信谈余在欧之行略,颇商论世界佛学苑之事。印度人某某博士犹热心担任联络印人共同发起。旋共同摄影,赠余杂刊多种,导观本愿寺讲堂及佛教青年会等。日本曹洞宗别院监督驹形善教等,亦皆在堂也。三时、由植田君驾汽车载余与杨君驰游全市,遂同送登船。时有太平洋沿岸国民联合会代表某君,亦来欢迎,并赠杂志四册。未几船开,植田君等犹在岸欢送。檀岛虽祗一日,而演说三次,且游览略周,何能不感谢日、华、美诸友之盛情耶?
此日船开后直驶神户,约经二星期始停泊,二三日后天气又回凉,各船客初时不相闻问,久之渐稔,虽语言不甚通利,其中若华西大学德约翰牧师夫妇、与上海美孚行赫紫尔君夫妇等亦知华语,他若德国人由美回德之亨刺君,与美国人赴新加坡之克拉克此夫妇,尤与余善。曾为摄影多幅。他若克龙君、德拉君、葛朗此君、来洪特君、来勃尔斯君等,皆逐日谈叙。风浪时有时息,无足追记,惟行至太平洋之美亚中心界线,于地理上则东为远西之西极、而西为远东之东极,盖出于欧洲人为主之强为分划者也。而天时上以前逐日减时,至是乃减去一日,以十七日作十八日,而减后适与日本、中国之日期符合。盖上海经印度洋、大西洋至纽约差十二时,纽约经太平洋至上海亦差十二时,恰恰一日夜也。
廿五五时抵神户,神户法隆寺性柏室田村至棠师登船来见,谓法隆寺管长即东南亚佛教大会会长佐伯定胤僧正,接檀岛来电,知余道经神户,先使其先至欢迎。明日佐伯师与日本佛教联合会大西良庆师,亦当来船也。余深致谢,辞以次晨登岸。次晨、田村师来船陪余乘汽车先访中国之领事馆,周珏总领事亦旧交也;然周君适赴东京,仅由随习领事耿君善[(台-台)+英]接见。旋与田中师至一百货公司购物,并啜茗闲坐,即出游古刹名胜多处,同午餐。回船稍坐,二时后,佐伯僧正与侍者四村至道来船,殷勤道故,知此时创刊法相宗圣典,持赠缘起章程数册,余告以回国向人提倡。余谓与日本佛教联合会同作世界佛学苑之世界佛教新运动,然君等则注意中日佛徒之亲善,以期再开中日佛教徒大会,并请余致候王君一亭等;旋由四村至道为余等摄影以留纪念。四时后船即开动,佐伯师登岸后遥立相送,旧谊新情,均足令余感怀也。廿九晨抵于上海,六时即泊大来码头,乃孙君厚在已派程仲英君、印心精舍已派体参苾刍至船埠迎接。七时后,共乘渡轮至海关新码头,则中国佛教会王君一亭,中国佛学会墨禅苾刍,徐君醒忱,普陀佛教会莹照和尚,苏州佛学会闻道苾刍,世界佛教居士林沈君桂秋等,皆在岸欢迎。余与同舟诸士女一一握手言别,遂与欢迎诸君至旅舍休息。余之游记乃于是乎终。
然尚有数人须特别铭感者,在法则余君乃仁之逐日追陪,用钱不少;胡君咏麟、丁君肇青、杨君娄峰与信源女士及公使馆齐代办、陈秘书等,为之嘘拂翻译;德贞女士之馈赠旅资。在英、比则陈济博君之耗时费财,扶助月余;陈代办、王公使之曲尽招待;于焌君之为翻译。在德则卫礼贤教授与詹君显哲、丁君月波及公使馆梁君颖文等,兼尽招待翻译等之劳。在美则黄君恩孚、郭君秉文、沈君有干、江君亢虎、沙君志培、周君铭三、刘君展伯、如幻师、彼岸君等,皆以十二分热忱为之照应扶助。余以是乃获寰游法、英、比、德、美,将中国之佛教稍引起世人注意。抑余者尚难胜述,兹仅略及而已。海天万里,于是并祝康健!
(附注)“太虚大师寰游记”,大东书局出版。其“佛学”、“杂观”、“诗录”、“投赠集”四章,已分别编入他处;此惟“缘起”“游记”二章。今分为八章,简名曰寰游记。
《寰游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