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集福消灾之道—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P22

  ..续本文上一页情之后,叫人把她牵到境内绕行,用来警惕不孝的人。

  轻慢先灵。

  【解释】轻视怠慢祖先的灵魂。

  【分析】先灵,是指祖先的灵魂。凡是出殡入殓不照礼仪,居丧期间不按礼制,没有尽快安葬遗体,斋戒祭祀没有诚意,拜祭扫墓不勤快,祠堂不整洁,香火间断,这些都是轻慢先灵。水流有它的源头,树木有它的根本,人哪里能忘记自己的祖先呢?

  【故事】陈杲以贡生身分到京师参加考试,他到庙里祈祷,希望神明能够在梦中指示。到了晚上,就梦到神明说:“你父亲的灵柩没有下葬,科名就不必问了。”陈杲不相信,隔年参加礼部考试未被录取,于是返回家乡,赶快完成丧葬事宜。下一次再参加考试,才中试登第。

  违逆上命。

  【解释】违背长上的命令。

  【分析】臣属接受君主的命令,儿女接受父母的命令,学生接受老师的命令……。凡是在下位的人,接受在上位者的命令,这都是属于“上命”。如果上命在义理上是行不通的,也应当婉转感动,事先劝谏,不敢随便接受命令。义理上可以做的,却不努力奉行,尚且会有罪过,更何况是违逆呢?违逆的人,就是乱臣贼子的源头。

  【故事】明朝的陶安是安徽当涂人,太祖命他担任黄州知县,告诉他说:“你要好好照顾百姓。”陶安就恭敬地秉承皇上的命令,到达黄州之后就免除赋税,节省繁杂的工役,勤于官员的教育,减轻刑罚,百姓对他都心悦诚服。朝廷又召他为学士,升调到江西省担任参知政事,他对于政事无不尽心尽力,以配合皇上的命令。陶安死的时候,皇上亲自撰文致祭,并赠谥号以庇荫子孙;他的儿孙都考上科第榜首,官位到了辅佐国君的大臣。

  作为无益。

  【解释】所作所为毫无益处。

  【分析】世间的万事转头就空了,只有积德行善、兴利除害等事,才能生生世世随身受用,没有穷尽。其它像是房宅台池、衣食车马,以及一切诗画、珍宝、古玩之类,都足以让人丧失志气、拖累人身,有什么益处呢?至于张灯结彩、演戏作乐、唱歌喝酒、赌博下棋等事,岂止没有益处,而且会有大害,应该切实戒除。

  【故事】宋朝的张咏在镇守成都时,考虑到百姓生活艰困时就会当盗贼,就在各县的赋税中,每年以钱购买六万斛米;到了春天,就登录百姓名册,按口数发给粮票,可以依照原价买米,因此虽然遇到荒年歉收,也不会有受到饥饿的人。陈尧佐,担任广南漕运时,当地的风俗是不吃药,生病时就去祈祷鬼神,因此很多人都病死了;陈公就搜集许多家藏药方,刻在驿站馆舍的石头上,当地人依药方服药,救活了很多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府,疏通两条河流,修好六口大井,建筑长堤栽种柳树,以防备堤防被水冲溃,当地的百姓称它为苏公堤。喻仲宽,担任顺昌知县,当地风俗是生了女婴时,很多家庭会把女婴溺死;喻公就作了一篇劝戒文,召请地方父老到府中,很殷勤地慰劳他们,并拿出劝戒文来劝导他们,这种风俗因而改变。

  怀挟外心。

  【解释】暗中怀著偏爱外人的心。

  【分析】臣子欺骗君王,子女违逆双亲,妻子背叛丈夫,兄弟彼此贼害,朋友互相倾陷,都是外心所造成的。然而不须等到付诸行动,只要心念一动,人们虽然还不知道,但鬼神已经在谴责他心中的恶念了!

  【故事一】宋朝的秦桧与金人串通,极力主张议和。只要各个将领在战场上稍有胜利,他就会催促班师回朝,所取得的城邑立刻失陷;又害死岳飞在牢狱之中。后来有人到阴府,看见秦桧在无间地狱受苦。现今杭州的岳王坟前,立有秦桧夫妇的铁像跪著,游客常常会加以批打,或在他身上撒尿,来发泄对他的怨恨。

  【故事二】明朝时,越中有一位先生对待妻子非常专情,但是妻子却喜欢上邻家的少年,两人经常暗中眉来眼去;她虽然和先生同处一室,但是心里却总是想念著隔壁的少年。后来她的先生因病去世,丧期还没有守完,她就急著要嫁给邻家的少年。晚上梦到丈夫对她说:“我死了你再改嫁,姑且不责备你;但是我在世时,你却怀有外心,实在是可恨!”于是拿起铁锤打她的背。不久,他的妻子竟然吐血而亡。

  自咒咒他。

  【解释】诅咒自己,又诅咒他人。

  【分析】这一句是说诅咒而没有正当道理可以诉求的人,凡是生气而自我诅咒,又兼诅咒他人的都是,这就是小人与女子招致灾祸的先兆,往往会在还不到该死的时候,就立刻应了自己所诅咒的话。可以不把它戒除吗?

  【故事】堰典的妻子曾经与他人私通,又偷窃了邻居的一条手巾,邻居怒骂他。堰典就自我诅咒又诅咒他人说:“我的妻子如果和人私通,以及偷窃你的手巾,我就被雷打死,否则你必定会被雷打死。”不知何故,堰典就死于雷击,胁下有四个字:“痴人保妻”。他的妻子也被雷电击毙,胁下也有字说:“行奸为盗”。

  偏憎偏爱。

  【解释】偏差的厌恶,偏差的喜爱。

  【分析】偏憎偏爱,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凡是君王对待臣属,父亲对待儿子,丈夫对待妻妾,主人对待仆人,都有这种情形,惟独妇人对于前后任妻子所生的嫡子庶子,差别特别严重。所以从前曾子丧妻之后,就终身不再娶,他说:“商朝高宗为了后妻,而杀了儿子孝己;周朝尹吉甫为了后妻,而杀死儿子尹伯奇;我上既比不上商高宗,中又比不上尹吉甫,哪能免除这种错误呢?”善哉善哉!曾子说得实在是太好了,他就是恐怕自己会有偏憎偏爱的过失,因此能够保全为人父亲恩德的最佳典范。然而在妻子过世之后就不再娶,这也是人情很难做到的,惟有求于再娶之后能够经常体认曾子的话,或许就不至于因为偏憎偏爱而犯下大错。

  【故事】东海人徐甲,他的前妻许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铁臼;许氏死后,徐甲再娶陈氏,陈氏的性情凶悍、妒忌,想杀前妻的儿子。陈氏生了一个儿子,就取名为铁杵,就是想捣毁铁臼的意思。铁臼经常遭受棍打的痛苦,受冻挨饿而死,死时年纪才十六岁。他死了十多天,鬼魂忽然回家说:“我是铁臼!我母亲向上天投诉我的冤情,得到天庭的许可,回来洗雪仇恨,要让铁杵病死,跟我遭受相同的痛苦。”陈氏用尽方法祈求鬼神消灾,仍然没有用,在铁杵六岁时,忽然肚子胀起来,全身青紫,疼痛而死。

  越井越灶。

  【解释】跨越井灶。

  【分析】井的利益非常大,有泉神负责管理,名叫“观”,形状好像美女。而且井中的水,既能利益灌溉、泽润群生,更可以用来祭祀神明、供养佛祖,怎么可以亵渎轻慢呢?灶神位居五种祭祀对象之一,叫做太乙火神,姓张,名卓,字子郭,掌管一个家庭成员命运的好坏,专门考察人间的善恶长短,可以预先知道吉凶祸福;如果跨越祂,就是轻慢侮辱神灵,这种罪过非常地大。这里不但是指跨越,例如坐在井边栏竿上、践踏灶门、烘烧污秽的东西等类,都是触犯、污辱神明。

  【故事】张孝先每次喝醉酒,就喜欢和人玩跳井游戏。有一天,井里的一个金甲神拿矛刺他,张孝先的肚子就感觉非常痛,好像是被枪戳到一样,经过虔诚祈祷后才痊愈。

  跳食跳人。

  【解释】跳过食物和人体。

  【分析】食物为滋养身命的资粮,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可以随便轻视忽略吗?如果跳过食物、跨越人体,都是造罪,可以不戒除吗?

  【故事】唐朝有一位官员进入山中,到了人烟绝迹的地方,看见一家酒店,就买酒来喝。有一个妇人先收他的钱,再进入屋内;过了很久才提著酒出来,酒色像血一样,喝起来非常甘美。他喝完后想再喝,妇人哭著告诉他:“我不是阳间的人,因为在世时生活奢侈、花费无度,喝酒也没有节制,每次都将剩余的肉菜践踏后,再拿给别人吃,所以才会受到这种恶报;每次有人来买酒时,就要抽我身上的血来供应他喝。”这个官员听后大为惊骇,急忙返家。

  损子堕胎。

  【解释】损害孩子,堕掉胎儿。

  【分析】人身至极尊贵,要得到人身非常困难。佛陀说,人刚要出生时,有九天司马在场,九天神灵称庆,太乙执掌符命,帝君评量命运,将一切善恶资料登记在名册上,司命灶神来计定寿命,五帝监督生命,圣母卫护产房,天地神祇在三界防备守护,才能在人道出生,吸取太阳形体的精华,真是惊天动地的事,尊贵得难以言喻。这些小生命对你有什么亏欠,竟敢把他们杀掉。与人私奔的淫荡女子,怀胎之后就堕掉,这种行为连禽兽都不如,无法晓以道理。至于有人因为家贫而厌恶孩子太多,有的在出生后将其损害,有的在未出生时就堕掉,这种杀人的罪业,是无法忏悔赎罪的。动物的生命非常微小,尚且要戒杀放生,何况是自己的子女呢?

  【故事】郭印有一个女儿,名叫引凤,被两个鬼卒追摄魂魄,遍历了十八层地狱,在最后一个地狱,有一个冥王坐在殿上,殿下排列著数百名妇人,各个都有小孩抱著她们的脚,哭叫著向她们索命。有的是因为生了太多女儿,而将她们溺死;有的是因为家境贫困,生下之后无法养育;有的是妻子妒忌小妾生子,而把她的胎儿堕掉;有的是暗结珠胎,而私自将胎儿毒害;有的因为争吵斗殴,受到碰触而损害胎儿;有的因为生气孩子啼哭,而将孩子殴打、丢摔致死;有的是因为看顾孩子不谨慎,而使孩子死于非命。冥王都一一地审问清楚,没有一位妇人不被脚镣手铐,身体枯瘦得可怜。郭引凤返回阳间之后,就将全部情形告诉父亲,郭印就将其大字书写在天宁寺的墙壁上,以警惕世人。

  行多隐僻。

  【解释】行为多是不光明正大。

  【分析】隐僻,不是只指一件事而已,例如奸盗邪淫等类,凡是不可让上天知道,不可对人说的都是。然而其中比较大的,必定是关于淫秽的事,所以太上把它写在损子堕胎的后面,实在是有道理。

  【故事】明朝的冒起宗说:“在浮梁邑北方有一位张明三,随著父亲到琼崖上任,所住的官舍和李指挥使的住宅相邻。李氏有两个女儿都很漂亮,张明三就和她们私通。等到他要回老家时,暗中拉著二女到船上,将要…

《集福消灾之道—感应篇汇编白话精简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