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情之後,叫人把她牽到境內繞行,用來警惕不孝的人。
輕慢先靈。
【解釋】輕視怠慢祖先的靈魂。
【分析】先靈,是指祖先的靈魂。凡是出殡入殓不照禮儀,居喪期間不按禮製,沒有盡快安葬遺體,齋戒祭祀沒有誠意,拜祭掃墓不勤快,祠堂不整潔,香火間斷,這些都是輕慢先靈。水流有它的源頭,樹木有它的根本,人哪裏能忘記自己的祖先呢?
【故事】陳杲以貢生身分到京師參加考試,他到廟裏祈禱,希望神明能夠在夢中指示。到了晚上,就夢到神明說:“你父親的靈柩沒有下葬,科名就不必問了。”陳杲不相信,隔年參加禮部考試未被錄取,于是返回家鄉,趕快完成喪葬事宜。下一次再參加考試,才中試登第。
違逆上命。
【解釋】違背長上的命令。
【分析】臣屬接受君主的命令,兒女接受父母的命令,學生接受老師的命令……。凡是在下位的人,接受在上位者的命令,這都是屬于“上命”。如果上命在義理上是行不通的,也應當婉轉感動,事先勸谏,不敢隨便接受命令。義理上可以做的,卻不努力奉行,尚且會有罪過,更何況是違逆呢?違逆的人,就是亂臣賊子的源頭。
【故事】明朝的陶安是安徽當塗人,太祖命他擔任黃州知縣,告訴他說:“你要好好照顧百姓。”陶安就恭敬地秉承皇上的命令,到達黃州之後就免除賦稅,節省繁雜的工役,勤于官員的教育,減輕刑罰,百姓對他都心悅誠服。朝廷又召他爲學士,升調到江西省擔任參知政事,他對于政事無不盡心盡力,以配合皇上的命令。陶安死的時候,皇上親自撰文致祭,並贈谥號以庇蔭子孫;他的兒孫都考上科第榜首,官位到了輔佐國君的大臣。
作爲無益。
【解釋】所作所爲毫無益處。
【分析】世間的萬事轉頭就空了,只有積德行善、興利除害等事,才能生生世世隨身受用,沒有窮盡。其它像是房宅臺池、衣食車馬,以及一切詩畫、珍寶、古玩之類,都足以讓人喪失志氣、拖累人身,有什麼益處呢?至于張燈結彩、演戲作樂、唱歌喝酒、賭博下棋等事,豈止沒有益處,而且會有大害,應該切實戒除。
【故事】宋朝的張詠在鎮守成都時,考慮到百姓生活艱困時就會當盜賊,就在各縣的賦稅中,每年以錢購買六萬斛米;到了春天,就登錄百姓名冊,按口數發給糧票,可以依照原價買米,因此雖然遇到荒年歉收,也不會有受到饑餓的人。陳堯佐,擔任廣南漕運時,當地的風俗是不吃藥,生病時就去祈禱鬼神,因此很多人都病死了;陳公就搜集許多家藏藥方,刻在驿站館舍的石頭上,當地人依藥方服藥,救活了很多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府,疏通兩條河流,修好六口大井,建築長堤栽種柳樹,以防備堤防被水沖潰,當地的百姓稱它爲蘇公堤。喻仲寬,擔任順昌知縣,當地風俗是生了女嬰時,很多家庭會把女嬰溺死;喻公就作了一篇勸戒文,召請地方父老到府中,很殷勤地慰勞他們,並拿出勸戒文來勸導他們,這種風俗因而改變。
懷挾外心。
【解釋】暗中懷著偏愛外人的心。
【分析】臣子欺騙君王,子女違逆雙親,妻子背叛丈夫,兄弟彼此賊害,朋友互相傾陷,都是外心所造成的。然而不須等到付諸行動,只要心念一動,人們雖然還不知道,但鬼神已經在譴責他心中的惡念了!
【故事一】宋朝的秦桧與金人串通,極力主張議和。只要各個將領在戰場上稍有勝利,他就會催促班師回朝,所取得的城邑立刻失陷;又害死嶽飛在牢獄之中。後來有人到陰府,看見秦桧在無間地獄受苦。現今杭州的嶽王墳前,立有秦桧夫婦的鐵像跪著,遊客常常會加以批打,或在他身上撒尿,來發泄對他的怨恨。
【故事二】明朝時,越中有一位先生對待妻子非常專情,但是妻子卻喜歡上鄰家的少年,兩人經常暗中眉來眼去;她雖然和先生同處一室,但是心裏卻總是想念著隔壁的少年。後來她的先生因病去世,喪期還沒有守完,她就急著要嫁給鄰家的少年。晚上夢到丈夫對她說:“我死了你再改嫁,姑且不責備你;但是我在世時,你卻懷有外心,實在是可恨!”于是拿起鐵錘打她的背。不久,他的妻子竟然吐血而亡。
自咒咒他。
【解釋】詛咒自己,又詛咒他人。
【分析】這一句是說詛咒而沒有正當道理可以訴求的人,凡是生氣而自我詛咒,又兼詛咒他人的都是,這就是小人與女子招致災禍的先兆,往往會在還不到該死的時候,就立刻應了自己所詛咒的話。可以不把它戒除嗎?
【故事】堰典的妻子曾經與他人私通,又偷竊了鄰居的一條手巾,鄰居怒罵他。堰典就自我詛咒又詛咒他人說:“我的妻子如果和人私通,以及偷竊你的手巾,我就被雷打死,否則你必定會被雷打死。”不知何故,堰典就死于雷擊,脅下有四個字:“癡人保妻”。他的妻子也被雷電擊斃,脅下也有字說:“行奸爲盜”。
偏憎偏愛。
【解釋】偏差的厭惡,偏差的喜愛。
【分析】偏憎偏愛,所指的範圍非常廣泛,凡是君王對待臣屬,父親對待兒子,丈夫對待妻妾,主人對待仆人,都有這種情形,惟獨婦人對于前後任妻子所生的嫡子庶子,差別特別嚴重。所以從前曾子喪妻之後,就終身不再娶,他說:“商朝高宗爲了後妻,而殺了兒子孝己;周朝尹吉甫爲了後妻,而殺死兒子尹伯奇;我上既比不上商高宗,中又比不上尹吉甫,哪能免除這種錯誤呢?”善哉善哉!曾子說得實在是太好了,他就是恐怕自己會有偏憎偏愛的過失,因此能夠保全爲人父親恩德的最佳典範。然而在妻子過世之後就不再娶,這也是人情很難做到的,惟有求于再娶之後能夠經常體認曾子的話,或許就不至于因爲偏憎偏愛而犯下大錯。
【故事】東海人徐甲,他的前妻許氏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鐵臼;許氏死後,徐甲再娶陳氏,陳氏的性情凶悍、妒忌,想殺前妻的兒子。陳氏生了一個兒子,就取名爲鐵杵,就是想搗毀鐵臼的意思。鐵臼經常遭受棍打的痛苦,受凍挨餓而死,死時年紀才十六歲。他死了十多天,鬼魂忽然回家說:“我是鐵臼!我母親向上天投訴我的冤情,得到天庭的許可,回來洗雪仇恨,要讓鐵杵病死,跟我遭受相同的痛苦。”陳氏用盡方法祈求鬼神消災,仍然沒有用,在鐵杵六歲時,忽然肚子脹起來,全身青紫,疼痛而死。
越井越竈。
【解釋】跨越井竈。
【分析】井的利益非常大,有泉神負責管理,名叫“觀”,形狀好像美女。而且井中的水,既能利益灌溉、澤潤群生,更可以用來祭祀神明、供養佛祖,怎麼可以亵渎輕慢呢?竈神位居五種祭祀對象之一,叫做太乙火神,姓張,名卓,字子郭,掌管一個家庭成員命運的好壞,專門考察人間的善惡長短,可以預先知道吉凶禍福;如果跨越祂,就是輕慢侮辱神靈,這種罪過非常地大。這裏不但是指跨越,例如坐在井邊欄竿上、踐踏竈門、烘燒汙穢的東西等類,都是觸犯、汙辱神明。
【故事】張孝先每次喝醉酒,就喜歡和人玩跳井遊戲。有一天,井裏的一個金甲神拿矛刺他,張孝先的肚子就感覺非常痛,好像是被槍戳到一樣,經過虔誠祈禱後才痊愈。
跳食跳人。
【解釋】跳過食物和人體。
【分析】食物爲滋養身命的資糧,人是天地人叁才之一,可以隨便輕視忽略嗎?如果跳過食物、跨越人體,都是造罪,可以不戒除嗎?
【故事】唐朝有一位官員進入山中,到了人煙絕迹的地方,看見一家酒店,就買酒來喝。有一個婦人先收他的錢,再進入屋內;過了很久才提著酒出來,酒色像血一樣,喝起來非常甘美。他喝完後想再喝,婦人哭著告訴他:“我不是陽間的人,因爲在世時生活奢侈、花費無度,喝酒也沒有節製,每次都將剩余的肉菜踐踏後,再拿給別人吃,所以才會受到這種惡報;每次有人來買酒時,就要抽我身上的血來供應他喝。”這個官員聽後大爲驚駭,急忙返家。
損子墮胎。
【解釋】損害孩子,墮掉胎兒。
【分析】人身至極尊貴,要得到人身非常困難。佛陀說,人剛要出生時,有九天司馬在場,九天神靈稱慶,太乙執掌符命,帝君評量命運,將一切善惡資料登記在名冊上,司命竈神來計定壽命,五帝監督生命,聖母衛護産房,天地神祇在叁界防備守護,才能在人道出生,吸取太陽形體的精華,真是驚天動地的事,尊貴得難以言喻。這些小生命對你有什麼虧欠,竟敢把他們殺掉。與人私奔的淫蕩女子,懷胎之後就墮掉,這種行爲連禽獸都不如,無法曉以道理。至于有人因爲家貧而厭惡孩子太多,有的在出生後將其損害,有的在未出生時就墮掉,這種殺人的罪業,是無法忏悔贖罪的。動物的生命非常微小,尚且要戒殺放生,何況是自己的子女呢?
【故事】郭印有一個女兒,名叫引鳳,被兩個鬼卒追攝魂魄,遍曆了十八層地獄,在最後一個地獄,有一個冥王坐在殿上,殿下排列著數百名婦人,各個都有小孩抱著她們的腳,哭叫著向她們索命。有的是因爲生了太多女兒,而將她們溺死;有的是因爲家境貧困,生下之後無法養育;有的是妻子妒忌小妾生子,而把她的胎兒墮掉;有的是暗結珠胎,而私自將胎兒毒害;有的因爲爭吵鬥毆,受到碰觸而損害胎兒;有的因爲生氣孩子啼哭,而將孩子毆打、丟摔致死;有的是因爲看顧孩子不謹慎,而使孩子死于非命。冥王都一一地審問清楚,沒有一位婦人不被腳鐐手铐,身體枯瘦得可憐。郭引鳳返回陽間之後,就將全部情形告訴父親,郭印就將其大字書寫在天甯寺的牆壁上,以警惕世人。
行多隱僻。
【解釋】行爲多是不光明正大。
【分析】隱僻,不是只指一件事而已,例如奸盜邪淫等類,凡是不可讓上天知道,不可對人說的都是。然而其中比較大的,必定是關于淫穢的事,所以太上把它寫在損子墮胎的後面,實在是有道理。
【故事】明朝的冒起宗說:“在浮梁邑北方有一位張明叁,隨著父親到瓊崖上任,所住的官舍和李指揮使的住宅相鄰。李氏有兩個女兒都很漂亮,張明叁就和她們私通。等到他要回老家時,暗中拉著二女到船上,將要…
《集福消災之道—感應篇彙編白話精簡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