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一)▪P5

  ..续本文上一页就没完没了了啊!讲到这里,就不禁要大声疾呼,痛哭流涕啊!要知道“人身易失,定业难逃”,惟有希望仁人志士,对这个道理一定要深信不疑啊!趁著自己一息尚存,仍然可以忏除弥天的罪恶;如果仍然是因循茍且的度日;则百年光阴,就如同箭一般快速的逝去;等到自己临命终,地水火风四大分离的时候,再懊恼悔恨,也就来不及了啊!

  故事:

  从前有一位老人,死后见到了阎王,就责怪阎王不提早写信通知他。阎王说:“你的眼睛花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啊!你的耳朵聋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二封信啊!你的牙齿坏了,就是我写给你的第三封信啊!你的身体日益的衰弱,我不知道已经写了多少封信通知你,怎么还说我没有写信通知你呢?”又有一位少年死了以后,见到了阎王,也责怪阎王说:“我的眼睛明亮,耳朵聪敏,牙齿锐利,身体强壮的很,阎王你招我来,为何不事先写封信通知我呢?”阎王回答说:“我也有写信通知你啊!你没有看见你家东边的邻居,有卅、四十岁就死的,西边的邻居有一、二十岁就死的;而且更有周岁的婴儿,或是小孩就死的;这些都是我写给你的信啊!”所以说人命无常啊!就像是早晨的露水一样,只要是一口气上不来,这个身体就成了躯壳了!四十二章经里面讲道:佛问他的弟子:“人命在多久之间呢?”有位弟子回答说:“人命在数日之间。”佛说:“你还不知“道”啊!”佛再问另一位弟子,弟子回答道:“在饭食之间。”佛说:“你也不知“道”啊!”佛又再问一位弟子,这位弟子回答道:“人命在呼吸之间啊!”佛说:“善哉!善哉!你知“道”啦!”

  【嘉言】

  元朝姑苏师子林的天如禅师曾说:“佛祖出现在这个世间,单单只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各各自己脚跟下的一段生死大事啊!也就是所谓的“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往那里去”这个大事啊!如果是这样的生,这样的死,尽大地都会被他笼罩了啊!而从古以来,没有一个人,不是被生死的大海给吞却了;且莫说从古以来,就只说从你有生以来,回想十年二十年前,你的亲戚朋友,已经死去了多少。先别说他人,只说你自己吧!现前假借地水火风这个四大色身,虚妄的认为,这个色身就是我;从早到晚,用种种的方法爱护他,用种种的东西资养他;而他却是念念不停的迁谢,渐渐的消殒了啊!不知不觉,腊月三十临命终的日子就到来了;这个时候,只觉得手忙脚乱,与落汤的螃蟹一样的痛苦啊!平日英雄的豪情壮志,如今都到那里去了?而且死了以后,身体颜色开始变坏,又臭又脏,直教人受不了,虽然有至亲骨肉,这个时候,也不肯正眼的看你啊!平生所谓的恩爱情义,现在又到那里去了呢?因为这种缘故,所以祖师说道:人若是一息不来,便如同灰尘土壤一样了啊!前路是一片的茫茫,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只这么的死了烧了,实在是可怜!更何况是死了以后,还要随著自己所造作的业而受报,这才是要紧的事啊!那么什么叫做随业受报呢?就是你平生的所作所为,无不是业啊!只要有业,便会有果报啊!要知道果报是随著业力而来,就如同影子跟随著形体一样。这个身体既然已经死了,然而这个识神,则或是堕入了地狱,或是堕了饿鬼,或是堕入了畜生当中,辗转的轮回去了,因此而受到了无量无边的痛苦啊!这个是受报的境界,那个是生死的业根;而所谓的业根,就是在你现前的一念心啊!你从无始以来,因为贪嗔痴,无明烦恼,妄想狂心,接触到外境,遇到了外缘,就随著声尘,追逐著色尘,使得你七颠八倒,无业不造;这便是你生死轮回的根本啊!所以想到生死的大事,就是铁汉也会感到灰心啊!因为这个缘故,佛祖就广运慈悲,大发哀悯,教你学佛修行,参禅学道,令你扫除妄想狂心;认取自己的主人翁,识取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所以要趁著眼光脚健,赶紧做个清净解脱的人啊!这样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就会得到大受用;也就是所谓的生死自在,毫无障碍,来去自由了啊!这个就叫做了生脱死,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解释】

  这是说人的一身,行住坐卧,都有星神在鉴察著。三台星神、北斗星君,常在人的头上盘旋,记录各人所犯的罪恶,并且依照他所犯过恶的轻重,来夺除他的寿命。

  【分析】

  人的寿命,十二年为一纪,一百天叫一算。三台星神,掌管人的寿夭。北斗星君,掌管人的善恶。又业报因缘经说:“七星之气,常结为一星,在人的头上,距离头顶三寸的地方;若是为善的人,则头顶现出的光是明亮的;若是做恶的人,则头顶现出的光是黑暗的。如果做了大善的人,头顶的光就更加显得明亮;做了大恶的人,头顶的光就灭掉没有了;而这种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但鬼神则是看得一清二楚啊!”

  故事:

  唐朝的大臣娄师德,在唐高宗时,受到高宗皇帝的宠信,对朝廷也有很大的贡献。有一天早上,娄师德起床的时候,忽然看见星官告诉他说:“你曾经误杀了两条人命,这个罪过应当减除你十二年的寿命,你头顶上的星光将快要灭尽了啊!”这一天,娄师德随即感到神识有些昏沉,因而就告诉身旁的人说:“我一生向来行事谨慎,只是因为误杀了两条人命,今天遂要我早死十二年啊!”没多久,娄师德就过世了。

  【结语】

  张拱辰先生说:“娄师德先生一生的为人,以英明宽厚著称,为唐朝重要的大臣,尚且不免于犯错而被夺除寿命十二年;更何况一般的常人,不知道造了多少的恶业,看到娄先生的例子,能够不谨慎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解释】

  又有三尸神,住在人的身体里面,凡是人的心、口、意、语,总是瞒不过三尸神的;每到了庚申日,也就是天神决断人善恶的这一天,三尸神就上到天帝的衙门,据实的报告人的罪过。

  【分析】

  这是说人的一心,几微萌动,都有神明在鉴察著。上尸神青姑,名叫彭踞,居住在人的头部,祂会令人多思考、多欲望,使得人的眼睛昏花,头发掉落。中尸神白姑,名叫彭踬,居住在人的肠子里;祂会令人喜欢饮食多忘事,而且喜欢作恶事。下尸神血姑,名叫彭蹻,居住在人的脚里面,祂会令人好色喜欢杀生,使得人的手脚四肢和五脏六腑扰动不安。三尸神的所作所为,目的就是在使人快些死亡,这样祂们好出去作鬼,享受血食的祭拜;所以在庚申日的这天,就乘著人熟睡的时候,与身体中的七魄,共同上到天帝的衙门,诉说人的罪过。所谓人的心、口、意、语,所发出的音声,在鬼神之中,三尸神听得最清楚了。现在的人,不知道自我检讨,克制自己,清心寡欲;而徒然想依靠著道家的守庚去申的方法,以为这样,就可以断绝了三尸神上到天帝衙门去告状的这条路;这种作法,只是徒然的自己欺骗自己而已。要知道只要自己心地光明正大,鬼神自然就退避了;三尸神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宋朝程子所做的霄诗也讲道:“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帝天已自知行止,任尔三彭说是非。”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解释】

  到了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灶神也是一样啊!

  【分析】

  这是讲人的一家,动静居处,都有鬼神在鉴察著。灶神掌管一家人的命,所以叫做司命。凡是一家的男女老少,所犯的大小罪过,灶神都能够无微不察;每到了月终,就直接向阴阳二景,也就是日月二神上奏,并且将罪恶记录在黑册子里。世人的行事,但只知道贪图一时的痛快,那里会问家里有没有灶神在记录他所犯的罪过呢?

  故事:

  准郡地方,有位读书人,有一次在酒醉之后,调戏了家中的一位婢女;而这位婢女颇知羞耻,就坚拒了主人的调戏;因而得以乘机逃脱主人的纠缠。那时候,正是阴历月底的最后一天,这位读书人睡到四更天的时候,他的妻子忽然把他叫醒说:“我刚才见了一位星神,头上戴著方巾帽,身上穿著黑袍子,骑著一匹快马在奔行;随身还带著簿册;并且用手向我指划一下,就飞奔离去了。我听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向我说些什么,只觉得他神威赫赫;我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惊醒了。”这位读书人听他太太这么一说,顿时全身感到毛骨悚然,但也只是回答说:“你梦境中的神明,一定是灶神了!”后来读书人就将这位婢女许配给人家,因而才向妻子说明:“你从前梦到灶神向你有所指示,是因为我以前曾经调戏过这位婢女;她因为坚决的抵抗而得以幸免。没想到就在当天的夜里,灶神就示警了。我想这件事,虽然没有做成;但是心中已经有了恶念,所以才被灶神记录下来,上奏天曹,以前我不敢向你说明,是因为恐怕你会怀疑,怕你会为难这位婢女。今天向你说明这件事,一则是表彰这位婢女的节操,一则是彰显我所犯下的过失,向你发露忏悔啊!

  【附注】

  明朝江西人罗祯,写了一本“愈净意公遇灶神记”,净空法师曾经加以演述,内容十分的精彩详细,引人入胜,此处就从略了。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解释】

  凡是人犯了罪过,都难逃神明的鉴察;罪过大的,就被夺除寿命十二年,过失小的,就被减去寿命一百天,这是决定不会错的。

  【分析】

  这一句是总结上文的意思。说明了凡是人的一生一身,一心一家,处处都有神明在鉴察著,目的就是教人要慎独。凡是人投胎受生之后,寿命的长短,增加或减少,在天上都有记录。太上命令诸位神明:“你们考察人间的善恶,要三日一言,十日一奏,百日一结;若是修善立功,这个人便可以延长寿命,万一造了罪过,立刻就将他的寿命减算,或是夺纪。”所以罪过有大有小,而夺纪夺算,也就有了悬殊的差别了啊!

  故事一:

  明朝天台王璧如大师,他在年轻的时候,就考取了万历丙午年的乡荐,被吏部派任为新淦县的县令。他从小就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的四条戒;…

《集福消灾之道— 感应篇汇编白话节本(卷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