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沒完沒了了啊!講到這裏,就不禁要大聲疾呼,痛哭流涕啊!要知道“人身易失,定業難逃”,惟有希望仁人志士,對這個道理一定要深信不疑啊!趁著自己一息尚存,仍然可以忏除彌天的罪惡;如果仍然是因循茍且的度日;則百年光陰,就如同箭一般快速的逝去;等到自己臨命終,地水火風四大分離的時候,再懊惱悔恨,也就來不及了啊!
故事:
從前有一位老人,死後見到了閻王,就責怪閻王不提早寫信通知他。閻王說:“你的眼睛花了,就是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信啊!你的耳朵聾了,就是我寫給你的第二封信啊!你的牙齒壞了,就是我寫給你的第叁封信啊!你的身體日益的衰弱,我不知道已經寫了多少封信通知你,怎麼還說我沒有寫信通知你呢?”又有一位少年死了以後,見到了閻王,也責怪閻王說:“我的眼睛明亮,耳朵聰敏,牙齒銳利,身體強壯的很,閻王你招我來,爲何不事先寫封信通知我呢?”閻王回答說:“我也有寫信通知你啊!你沒有看見你家東邊的鄰居,有卅、四十歲就死的,西邊的鄰居有一、二十歲就死的;而且更有周歲的嬰兒,或是小孩就死的;這些都是我寫給你的信啊!”所以說人命無常啊!就像是早晨的露水一樣,只要是一口氣上不來,這個身體就成了軀殼了!四十二章經裏面講道:佛問他的弟子:“人命在多久之間呢?”有位弟子回答說:“人命在數日之間。”佛說:“你還不知“道”啊!”佛再問另一位弟子,弟子回答道:“在飯食之間。”佛說:“你也不知“道”啊!”佛又再問一位弟子,這位弟子回答道:“人命在呼吸之間啊!”佛說:“善哉!善哉!你知“道”啦!”
【嘉言】
元朝姑蘇師子林的天如禅師曾說:“佛祖出現在這個世間,單單只是爲了我們每一個人,各各自己腳跟下的一段生死大事啊!也就是所謂的“生不知從何而來,死不知往那裏去”這個大事啊!如果是這樣的生,這樣的死,盡大地都會被他籠罩了啊!而從古以來,沒有一個人,不是被生死的大海給吞卻了;且莫說從古以來,就只說從你有生以來,回想十年二十年前,你的親戚朋友,已經死去了多少。先別說他人,只說你自己吧!現前假借地水火風這個四大色身,虛妄的認爲,這個色身就是我;從早到晚,用種種的方法愛護他,用種種的東西資養他;而他卻是念念不停的遷謝,漸漸的消殒了啊!不知不覺,臘月叁十臨命終的日子就到來了;這個時候,只覺得手忙腳亂,與落湯的螃蟹一樣的痛苦啊!平日英雄的豪情壯志,如今都到那裏去了?而且死了以後,身體顔色開始變壞,又臭又髒,直教人受不了,雖然有至親骨肉,這個時候,也不肯正眼的看你啊!平生所謂的恩愛情義,現在又到那裏去了呢?因爲這種緣故,所以祖師說道:人若是一息不來,便如同灰塵土壤一樣了啊!前路是一片的茫茫,不知道何去何從;就只這麼的死了燒了,實在是可憐!更何況是死了以後,還要隨著自己所造作的業而受報,這才是要緊的事啊!那麼什麼叫做隨業受報呢?就是你平生的所作所爲,無不是業啊!只要有業,便會有果報啊!要知道果報是隨著業力而來,就如同影子跟隨著形體一樣。這個身體既然已經死了,然而這個識神,則或是墮入了地獄,或是墮了餓鬼,或是墮入了畜生當中,輾轉的輪回去了,因此而受到了無量無邊的痛苦啊!這個是受報的境界,那個是生死的業根;而所謂的業根,就是在你現前的一念心啊!你從無始以來,因爲貪嗔癡,無明煩惱,妄想狂心,接觸到外境,遇到了外緣,就隨著聲塵,追逐著色塵,使得你七顛八倒,無業不造;這便是你生死輪回的根本啊!所以想到生死的大事,就是鐵漢也會感到灰心啊!因爲這個緣故,佛祖就廣運慈悲,大發哀憫,教你學佛修行,參禅學道,令你掃除妄想狂心;認取自己的主人翁,識取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所以要趁著眼光腳健,趕緊做個清淨解脫的人啊!這樣到了臨命終的時候,就會得到大受用;也就是所謂的生死自在,毫無障礙,來去自由了啊!這個就叫做了生脫死,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啊!”
又有叁臺北鬥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解釋】
這是說人的一身,行住坐臥,都有星神在鑒察著。叁臺星神、北鬥星君,常在人的頭上盤旋,記錄各人所犯的罪惡,並且依照他所犯過惡的輕重,來奪除他的壽命。
【分析】
人的壽命,十二年爲一紀,一百天叫一算。叁臺星神,掌管人的壽夭。北鬥星君,掌管人的善惡。又業報因緣經說:“七星之氣,常結爲一星,在人的頭上,距離頭頂叁寸的地方;若是爲善的人,則頭頂現出的光是明亮的;若是做惡的人,則頭頂現出的光是黑暗的。如果做了大善的人,頭頂的光就更加顯得明亮;做了大惡的人,頭頂的光就滅掉沒有了;而這種光,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但鬼神則是看得一清二楚啊!”
故事:
唐朝的大臣婁師德,在唐高宗時,受到高宗皇帝的寵信,對朝廷也有很大的貢獻。有一天早上,婁師德起床的時候,忽然看見星官告訴他說:“你曾經誤殺了兩條人命,這個罪過應當減除你十二年的壽命,你頭頂上的星光將快要滅盡了啊!”這一天,婁師德隨即感到神識有些昏沈,因而就告訴身旁的人說:“我一生向來行事謹慎,只是因爲誤殺了兩條人命,今天遂要我早死十二年啊!”沒多久,婁師德就過世了。
【結語】
張拱辰先生說:“婁師德先生一生的爲人,以英明寬厚著稱,爲唐朝重要的大臣,尚且不免于犯錯而被奪除壽命十二年;更何況一般的常人,不知道造了多少的惡業,看到婁先生的例子,能夠不謹慎嗎?”
又有叁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詣天曹,言人罪過。
【解釋】
又有叁屍神,住在人的身體裏面,凡是人的心、口、意、語,總是瞞不過叁屍神的;每到了庚申日,也就是天神決斷人善惡的這一天,叁屍神就上到天帝的衙門,據實的報告人的罪過。
【分析】
這是說人的一心,幾微萌動,都有神明在鑒察著。上屍神青姑,名叫彭踞,居住在人的頭部,祂會令人多思考、多欲望,使得人的眼睛昏花,頭發掉落。中屍神白姑,名叫彭踬,居住在人的腸子裏;祂會令人喜歡飲食多忘事,而且喜歡作惡事。下屍神血姑,名叫彭蹻,居住在人的腳裏面,祂會令人好色喜歡殺生,使得人的手腳四肢和五髒六腑擾動不安。叁屍神的所作所爲,目的就是在使人快些死亡,這樣祂們好出去作鬼,享受血食的祭拜;所以在庚申日的這天,就乘著人熟睡的時候,與身體中的七魄,共同上到天帝的衙門,訴說人的罪過。所謂人的心、口、意、語,所發出的音聲,在鬼神之中,叁屍神聽得最清楚了。現在的人,不知道自我檢討,克製自己,清心寡欲;而徒然想依靠著道家的守庚去申的方法,以爲這樣,就可以斷絕了叁屍神上到天帝衙門去告狀的這條路;這種作法,只是徒然的自己欺騙自己而已。要知道只要自己心地光明正大,鬼神自然就退避了;叁屍神又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宋朝程子所做的霄詩也講道:“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與道相依。帝天已自知行止,任爾叁彭說是非。”
月晦之日,竈神亦然。
【解釋】
到了陰曆每個月的最後一天,竈神也是一樣啊!
【分析】
這是講人的一家,動靜居處,都有鬼神在鑒察著。竈神掌管一家人的命,所以叫做司命。凡是一家的男女老少,所犯的大小罪過,竈神都能夠無微不察;每到了月終,就直接向陰陽二景,也就是日月二神上奏,並且將罪惡記錄在黑冊子裏。世人的行事,但只知道貪圖一時的痛快,那裏會問家裏有沒有竈神在記錄他所犯的罪過呢?
故事:
准郡地方,有位讀書人,有一次在酒醉之後,調戲了家中的一位婢女;而這位婢女頗知羞恥,就堅拒了主人的調戲;因而得以乘機逃脫主人的糾纏。那時候,正是陰曆月底的最後一天,這位讀書人睡到四更天的時候,他的妻子忽然把他叫醒說:“我剛才見了一位星神,頭上戴著方巾帽,身上穿著黑袍子,騎著一匹快馬在奔行;隨身還帶著簿冊;並且用手向我指劃一下,就飛奔離去了。我聽不清楚,也不知道他向我說些什麼,只覺得他神威赫赫;我就在不知不覺中被驚醒了。”這位讀書人聽他太太這麼一說,頓時全身感到毛骨悚然,但也只是回答說:“你夢境中的神明,一定是竈神了!”後來讀書人就將這位婢女許配給人家,因而才向妻子說明:“你從前夢到竈神向你有所指示,是因爲我以前曾經調戲過這位婢女;她因爲堅決的抵抗而得以幸免。沒想到就在當天的夜裏,竈神就示警了。我想這件事,雖然沒有做成;但是心中已經有了惡念,所以才被竈神記錄下來,上奏天曹,以前我不敢向你說明,是因爲恐怕你會懷疑,怕你會爲難這位婢女。今天向你說明這件事,一則是表彰這位婢女的節操,一則是彰顯我所犯下的過失,向你發露忏悔啊!
【附注】
明朝江西人羅祯,寫了一本“愈淨意公遇竈神記”,淨空法師曾經加以演述,內容十分的精彩詳細,引人入勝,此處就從略了。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
【解釋】
凡是人犯了罪過,都難逃神明的鑒察;罪過大的,就被奪除壽命十二年,過失小的,就被減去壽命一百天,這是決定不會錯的。
【分析】
這一句是總結上文的意思。說明了凡是人的一生一身,一心一家,處處都有神明在鑒察著,目的就是教人要慎獨。凡是人投胎受生之後,壽命的長短,增加或減少,在天上都有記錄。太上命令諸位神明:“你們考察人間的善惡,要叁日一言,十日一奏,百日一結;若是修善立功,這個人便可以延長壽命,萬一造了罪過,立刻就將他的壽命減算,或是奪紀。”所以罪過有大有小,而奪紀奪算,也就有了懸殊的差別了啊!
故事一:
明朝天臺王璧如大師,他在年輕的時候,就考取了萬曆丙午年的鄉薦,被吏部派任爲新淦縣的縣令。他從小就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的四條戒;…
《集福消災之道— 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