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风光▪P6

  ..续本文上一页很多等觉菩萨,一生就能递补佛位。这些大菩萨的数目不是算数所能明白的,如果勉强说,可以说他们有无量无边阿僧只那么多。”——《阿弥陀经》。

  (7)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往生极乐净土,可以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阿弥陀经》。

  ——不同于此地有许多人面兽心、狼心狗肺、忘恩负义、卖友求荣、损人利己、顽固恶劣的人。

  “极乐国土所有的众生,没有差别相,因为随顺其他地方的习俗,才有天人的名字。”——《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5、教化主——阿弥陀佛

  (1)成佛以来·已经十劫

  “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

  (2)无量光明·遍照十方

  “那一尊佛有无量的光明,遍照十方国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称为阿弥陀佛。”——《阿弥陀经》。

  “阿弥陀佛的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观无量寿佛经》。

  “当时阿弥陀佛,从其面门,放无量光。”——《大阿弥陀经》。

  “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尽世界。”——《大阿弥陀经》。

  “我于一切法,无有执著的缘故,所以得到常光一寻(八尺)。”——《般若经》。

  ——华严经的贤首品列举了四十四门光明的原因——有归敬三宝、发四弘愿、修戒定慧三学或六度等。

  “无量寿佛具有最尊贵和第一等的威神光明。其他诸佛的光明,所不能及。”——《无量寿经》。

  “愿我作佛时,顶中光明,胜过日月百千万亿倍。”——《大本阿弥陀经》的法藏比丘愿。

  又说:“愿我作佛时,光明普照无尽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得大光明。诸天人民以及细小昆虫,见我光明,莫不慈心行善,来生我国。”

  甲、光照最远·无有穷尽

  “阿弥陀佛光最远、最显著。其他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诸佛光明,有的只照一里、两里……或照二百万里。有的照了一个世界、两个世界……或二百万个世界。只有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千万世界,无有穷尽。所以阿弥陀佛,又被称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大本阿弥陀经》。

  乙、遇佛放光·苦障消失

  “如果有众生遇到阿弥陀佛所放的光明,业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长。如果在三恶道受苦的众生,见到这光明,身心都可以得到安息,不再苦恼,而且命终之后,都可以获得解脱。”——《无量寿经》。

  (3)寿命长远·不可计数

  “那一尊佛和极乐净土的人民,寿命都长达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弥陀经》。

  “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寿命长久,不可称量和计数。”——《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

  (4)弟子众多·成就优越

  “阿弥陀佛有无数的声闻弟子,每一位弟子都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够以手掌持一切世界。我(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当中,目连尊者的神通最好,他能够在一日一夜间,明白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星宿的众生数量。假使十方的众生都成了缘觉(体悟十二因缘而得解脱的小乘圣人),每一位缘觉的寿命都长达万亿岁,而且神通也都像目连尊者一样,竭尽他们的寿命和智力,共同推算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法会中的声闻数目,仍然无法算出其中的千万分之一。譬如我们拿了一根很短的毛发,再将这根毛发切割成为一百个等分,或碎得像微尘那么小;然后再用这根像微尘那么小的毛发去沾一滴海水,这根毛发所沾的水和深广的大海比起来,何者比较多呢?像目连尊者的神通那么好的那些缘觉所知道的极乐世界小乘弟子数目,就像毛尘所沾的水那么少,他们所不知道的数目,就像大海那么多。(更不用提到大乘的弟子——菩萨众了!)”——《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往生极乐国土的众生,大多是不退转的普萨,其中有许多一生就能递补佛位的等觉菩萨,他们的数量非常之多,不是算数所能知道的,只可勉强用“无量无边阿僧只”来说明。”——《阿弥陀经》。

  (5)德泽普被·智慧圆满

  “阿弥陀佛的恩德,以及他所布施的十方众生,无有穷尽,而且深无边际。那种善太广大了,无法以语言来描述!他的智慧及教导弟子和众生所留下的经法,遍满十方无数的天上和天下,我们无法追究其本源。他的经卷数量很多,多得不可计数,无有穷尽。”——《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同得一切种智,犹如无量寿佛。”——《合部金光明经》。

  “在后夜时,获得像甘露那么甜美的法,证得像甘露那么清纯的义理。我和众生都同时证得这种妙觉,宛如阿弥陀佛。”——《金光明最胜王经》。

  明 达观

  自知今日出娘胎,今日如何娘不来。

  来去觅娘无所得,莲华国里一枝开。

  明 博山

  池边行树不全遮,袅袅金桥露半斜。

  忽见化生新佛子,红莲开处噪频伽。

  明 妙意

  珠水涓涓绕胜莲,回环上下*轮圆。

  苦空无我声声出,又写如来相好篇。

  珠光化鸟鸟和鸣,鸟语嘤嘤佛法僧。

  功德水中无尽藏,相看总是性珠明。

  明 楚石

  家在西头白玉京,老来难遣故乡情。

  每瞻云际初三月,先注华间第一名。

  密密疏疏琪树影,来来往往水禽声。

  红楼紫殿春长好,纵有丹青画不成。

  明 沈朗倩

  珍罗垂网引香台,口滑迦陵几唤回。

  林下笑逢金色侣,共携华襟候如来。

  宋 北山

  十八大贤居会下,功成五色云西驾。

  诸上善人都在那,聚头只说无生话。

  明 楚石

  要观无量寿慈容,只在如今心想中。

  坐断死生来去路,包含地水火风空。

  顶分肉髻光千道,座压莲花锦一丛。

  处处登临宝楼阁,珍珠璀璨玉玲珑。

  6、教育概况

  (1)听闻妙法·心开意解

  “阿弥陀佛为声闻、菩萨、天人讲解佛法时,大家都集会于七宝讲堂,阿弥陀佛广泛而且流畅地说明各种宇宙和人生的微妙道理,大家听得法喜充满,心开意解,证得道果”——《无量寿经》。

  (2)香气四溢·天人散花

  “不久,四面八方,自然起风,吹拂七宝树,发出美妙的旋律。无量奇妙的花朵,随风四处飘散,自然供养佛菩萨等,经久不绝。所有诸位天人都拿天上百千种鲜花、名贵的檀香和万种伎乐,来供养阿弥陀佛和诸位菩萨声闻大众。许多天人,遍散香花,演奏音乐,前后往来,无不心开意解,欢喜离去。这种快乐,真是语言文字无法形容!”——《无量寿经》。

  (3)佛坐宝莲·大众围绕

  “当时,阿弥陀佛和诸位大众,坐在七宝莲花上面。极乐净土的森林中,到处开放著新鲜的花朵,相间交错,非常庄严。又有树王,香风吹拂,发出和雅的声音,演说无上圆顿不可思议的妙法。又有一种名叫“光明”的奇异珍香及许多涂香和宝香等。阿弥陀佛在很大的七宝莲花上面,盘腿而坐,旁边有两位菩萨,一位是观世音菩萨,另一位是大势至菩萨,除了这两位菩萨在左右侍立以外,还有无数菩萨,围绕在佛陀四周,聆听佛法。”——《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4)自我教育·进步神速——知行合一·法喜充满

  “有的众生在地上讲经、诵经,有的在地上受持和听闻经法,有的在地上经行,有的在思惟道理或坐禅,有的在虚空讲演、读诵、受持、听闻经法、经行、思惟道理或坐禅。有的众生证得初圣果、二圣果、三圣果和阿罗汉果,没有证得不退转的人则证得了不退转的境界。大家各自忆念佛法、解说佛法、修行佛法,而且无不皆大欢喜。”——《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

  明 楚石

  须摩提国赞何穷,不与他方佛境同。

  百味酸甜长满钵,一身轻健任游空。

  初心便获无生忍,具缚能教宿命通。

  今古往来留传记,尽尘沙界扇真风。

  明 楚石

  放下身心佛现前,寻常盈耳法音宣。

  风柯但奏无生曲,日观长开不夜天。

  行趁玉阶云冉冉,坐依珠树月娟娟。

  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僧祇道果圆。

  清 省庵

  一自娑婆系业因,多生流转实酸辛。

  须臾出屋又投屋,迅速舍身还受身。

  曾作王侯争国邑,几为蝼蚁丧埃尘。

  这回若不思归去,依旧从前受苦轮。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

  七、乐

  (一)音乐

  1、极乐净土·常奏妙乐

  “彼佛国土,时常发出美妙的天乐。”——《阿弥陀经》。

  ——美妙的天乐,不鼓自鸣,所以能时常听闻。世俗的音乐,总需要人演奏,所以常会间歇。再者,世俗的音乐没有法音耐听,听多了,便会厌腻,甚至感到疲劳轰炸!

  “天上一音之美,胜过人间帝王百千种乐。”——《无量寿经》。

  2、音律优美·远胜天乐

  “世间帝王的百千种乐,从转轮圣王至他化自在天的音乐,一级比一级殊胜。每级辗转相胜千亿万倍。然而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却不如极乐世界诸七宝树的一种音声。极乐世界七宝树的一种音声,胜过他化自在天万种音乐的千亿倍。”——《无量寿经》。

  3、万种伎乐·无非法音

  “极乐世界自然有万种伎乐,其乐声都是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可以净化身心),是十方世界中,最美的音乐。”——《无量寿经》。

  4、乐器悬空·不鼓自鸣

  “无量诸天,奏出天乐;又有些乐器悬在虚空,宛如天宝幢,不鼓自鸣。”——《观无量寿佛经》。

  5、和风送香·身安得定

  “极乐世界早晨时,四面八方都微微吹著和风,不拂逆、也不暴乱。吹到各种花卉,散发种种香气,普熏整个极乐净土。所有被风吹到身体的众生,安和调适,宛如比丘得灭尽定。”——《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6、风动树网·演妙乐声

  “西方极乐世界,有微细轻和的风,吹动了许多珍宝所做成的树林,和珍宝做成的网路。这些树林和网路里…

《净土风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