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此世界众生出门要挤公共汽车、饱受空气污染和喇叭噪音,出国则不但奔波游览、花费钜款,而且还可能有水土不服之患。
明 楚石
无常无我法全该,水鸟风林岂异哉。
不动一尘常在定,遍游诸刹又归来。
凡夫本自同弥勒,知识何尝离善财。
堪忍便为清净界,觉华还向妄心开。
明 楚石
经行地上尽奇珍,异草灵苗步步春。
国界初无三恶道,庄严自有众天人。
长空落日如悬鼓,大圣无时不现身。
从旷劫来今始悟,故乡曾不隔纤尘。
明 楚石
池上藕华华上人,佛光来照紫金身。
更闻妙法除心垢,尽救迷情出苦轮。
举步遍游尘点国,利生终满涅槃因。
娑婆界上光阴短,极乐知经几劫春。”
正好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
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
六、育
(一)生育——莲花化生·不受胎苦
“西方安乐世界,现在有一尊阿弥陀佛,如果众生,无论出家或在家,能正确地受持那一尊佛的名号,并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会来到他住的地方,使他看得见佛菩萨。他见到佛菩萨以后立即产生庆幸和喜悦,而且功德倍增。因为这个缘故,他所投生的地点,永远脱离胎胞和污秽的形体,纯是住在鲜美微妙的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而且具有广大的神通和显赫的光明。”——《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如果有人能忆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他将来必会远离生、老、病、死和无常的苦恼,……很快往生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听闻妙法。这种人永远不再受轮回的苦,没有贪爱、憎恨和愚痴,没有生、老、病、死,没有饥饿的困厄,不受胎胞生身的痛苦,承佛法的威力,莲花化生……。”——《大乘庄严宝王经》。
(二)教育
1、讲堂和宿舍
(1)内有水池·外有森林
“每一间佛的讲堂和阿罗汉的住宅,里面都有七宝池,外面都有数百千重的七宝树。”——《大阿弥陀经》
(2)白珠摩尼·明妙无比
“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循,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又有白珠摩尼以为交络,无比光明美妙。诸菩萨众,所居住的宫殿,也是如此。”——《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莲居先生所辑会集本第十六页)。
2、教育场所——七宝莲花
(1)莲花放光·色泽柔美
“池里的莲花,像(金轮圣王的)车轮那么大。青色的莲花,会放出青色的光芒;黄色的莲花,会放出黄色的光芒;红色的莲花,会放出红色的光芒;白色的莲花,会放出白色的光芒。这些莲花都很美妙,很香又很洁净。”——《阿弥陀经》。
——注:《婆沙论》记载:“轮王的千辐金轮,周圆十五里。”《华严经疏钞》说:“金轮大一由旬。”
(2)莲花众多·难以胜数
“每一个水池中,都有十六亿七宝莲花,周圆都正等于十二由旬。”——《观无量寿经》。
(3)莲花大小·变化多端
“池中的莲花,有的一由旬,有的甚至百由旬、或千由旬。”——《大阿弥陀经》。
(4)百千亿叶·繁茂旖旎
“各式各样的七宝莲花,周遍世界,每一朵七宝莲花,都有无量百千亿叶。”——《大阿弥陀经》。
(5)光彩绚丽·扣人心弦
“青色莲花,放出青光,白色莲花,放出白光;玄、黄、朱、紫等颜色的莲花也是如此。光彩绚烂,每一朵莲花中,放出三十六百千亿道光明。每一道光明又现出三十六百千亿尊佛。每一尊佛都放百千光芒,普为十方众生,说微妙法。”——《大阿弥陀经》。
(6)种类特多·目不暇接
“极乐世界的莲花有无量种色彩和无量的光明。阿弥陀经只说了四种颜色,大本阿弥陀经说了六种颜色,都是省略了。”——《弥陀经疏钞》。
——注:青、黄、赤、白是一切颜色的基础,有了这四种颜色,可以调出无数多的色彩。所以阿弥陀经只列出这四种最基本的颜色。
(7)叶脉如画·美不胜收
“莲花的每一片叶子,都有八万四千条脉络,宛如天上的图画那么美!”——《观无量寿佛经》。
——每一片叶子都等于开了一个“画展”!
(8)莲花特征·略说四种
“极乐世界的莲花有微、妙、香、洁四大特征。”——《阿弥陀经》。
甲、四种微细·幽隐精致
幽微——根潜池底,不可窥视。
隐微——不生高原陆地,与繁华丽蕊而争妍艳。
细微——《观无量寿佛经》说:“每一莲叶上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
精微——七宝所成,珍奇粹美。
前面两点,是所有莲花共有的通性,后面两点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才有的特性。——《弥陀经疏钞》第二卷。
乙、十二种妙·超越凡俗
因果同时妙——刚开花,即结果,不等待花落才结果。
垢净双非妙——莲花不但出污泥而不染,同时也超越清水。染而不染,不染而染。
总别齐彰妙——花遍围于莲子外,种于罗列在莲花中。
隐显随宜妙——昼则开敷,夜则还合。
主伴相参妙——巨莲在中,而有百千亿莲花以为眷属。
胜劣分别妙——九品莲花,各随宿修,不相错谬。
小大无定妙——大一由旬,甚至百千万亿由旬。
寒暑不迁妙——不以春生,不以秋瘁,亘古常新。
彩素交辉妙——朱、紫、玄、黄或者纯白,杂色杂光,也是如此。
动静一源妙——生于彼国,而能从空中来至此土,迎取当生。
凡圣兼成妙——诸佛菩萨,结跏其中,念佛众生,托质其内。
感应冥符妙——此方念佛,极乐世界的莲花立即标上姓名。随人勤惰而现荣枯。
前面四点是所有莲花共有的通性,后八点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才独有的特性。
丙、二种芳香·香中之王
秽中香——此土莲花生在臭水,而能放出幽香。
香中香——彼国光色不同,香气随异,芬芳馥郁,不可胜言。
丁、二种洁净·洁中之最
垢中洁——此地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洁中洁——彼国则莲根生在金沙,吸收八功德水的水份,质料是妙宝,所以无比洁净。——《弥陀经疏钞》第二卷。
3、生活环境
(1)奇珍鸟类·出和雅音
“极乐世界,时常有各色各样、稀奇美妙的鸟,像白鹤、孔雀、鹦鹉、鹙鹭、迦陵频伽(好声鸟)、共命鸟……等。这些鸟,昼夜六时,都会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它们的声音都是在畅演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种种佛法。使众生听了,都想念佛宝、法宝和僧宝。”——《阿弥陀经》。
“极乐世界中,时常有种种奇妙、可爱而且色泽很多的鸟类,例如鹅、雁、鹙鹭、鸿、鹤、孔雀、鹦鹉、迦陵频伽、共命鸟等。这些鸟时常聚在一起,发出柔和优雅的声音,宣扬妙法。”——《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极乐世界的鸟叫得悦耳,而且有内容,不同于此地的鸟只乱叫一通。柔和与粗暴相对,像乌鸦的叫声就是暴音。优雅与低俗相对,像黄莺等是属于较俗的鸟音。声音柔和而不粗厉,就使听者躁心自然消释,是名“和音”。正大谨严,没有邪靡,能使听者欲念自然平静,是名“雅音”。子路的瑟缺乏柔和,郑国的音乐违背优雅,极乐世界的鸟,兼具“和”、“雅”这两种美德,是为黄钟大吕等乐器所不及。”——《弥陀经疏钞》第一卷。
(2)弥陀所化·宣扬法音
“你们不要以为这些鸟是因为做人时,造了罪业,才投生做畜生,受苦的报应。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说呢?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地狱、饿鬼和畜生三种恶道。那里,连恶道的名目尚且没有,何况实在的恶道,那就更加不会有了。这些鸟都是阿弥陀佛要宣扬和流通佛法的声音,所以才变化出来的。”——《阿弥陀经》
(3)如意珠王·光化众鸟
“极乐净土有如意宝珠王,会涌出金色微妙的光明,变化成百宝而且多采多姿的鸟。”——《观无量寿佛经》。
4、同学——不退菩萨为伴侣
(1)身有光明·常照八尺
“极乐世界所有的声闻众,身上都有光芒,能照耀一寻(八尺),菩萨的身光能照耀百千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身光时常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2)身悉金色·具卅二相
“我成佛时,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如果来生我国,都具有紫磨真金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如果相貌有了差别或好丑,我誓不取正觉。”(《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
(3)好行仁义·无痴怒心
“往生极乐净土的人,处仁迁义,不妄动作,终无淫怒之心和愚痴之态。”——《大阿弥陀经》。
(4)诸根明利·没有恶习
“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足三十二相,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恶趣。”——《大阿弥陀经》。
(5)二乘弟子·其数无量
“彼佛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都是已经断除烦恼和我执的阿罗汉,其数量非常多,不是算数所能知道的。诸菩萨众,也是如此。”——《阿弥陀经》。
“极乐世界的菩萨和声闻众不可思议,不可称限。”——《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6)永不退转·一生补佛
“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不会退转的,其中有…
《净土风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