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观音法会(六)无我和空性略讲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略地讲一讲无我和空性。在修法当中,我们经常提到无我和空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六道轮回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是因业力形成的。业是怎么来的?业的根本是烦恼。烦恼的根本是什么?是我执。所以轮回的根是我执。
要摆脱轮回,脱离痛苦,就要破除我执,放下自我,这是必须的。若没有破除我执,放下自我,烦恼就不会灭尽,不会消失。若没有消灭烦恼,业就不会消失。有业力就有轮回,有轮回就有痛苦。要放下自我,破除轮回的根,就要破除我执。
前几天讲了一些大光明和大圆满的境界,这是非常美妙、非常殊胜的状态。但若是没有无我和空性的见解,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话,不会有大光明和大圆满的境界。所以,无我和空性是大光明和大圆满境界的基础。你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证得这样一个果位,首先必须要有无我和空性的见地。
我们怎样才能破除我执,放下自我呢?很多密法,生圆次第里也有一些善巧方便,有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殊胜方法,光明大圆满法里也有一些殊胜的窍诀。通过这些善巧方便和窍诀,也能证悟无我和空性。它不是逻辑性的,它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和窍诀。如果相续没有成熟,我们通过这些真正领会、证悟,非常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显教、唯识宗或中观里讲的一些逻辑推理方式,将万法抉择为无我和空性。但这是理论上的明白,不是真正的证得。通过逻辑推理不能真正证得,真正要证得必须通过修行。我们讲发菩提心的时候也讲过,通过仪轨可以发世俗谛菩提心,通过思维也可以获得世俗谛菩提心,但是胜义谛菩提心、无我和空性的见解,必须通过修行,不能通过逻辑思维或念诵仪轨的方式而证得。通过修行,消业了,积福了,获得上师的窍诀,最后才能真正证得,现量见到。
现在我们只能通过逻辑和推理,把万法抉择为无我和空性。虽然不是真正证得,但是通过逻辑去推理也能打开心量,然后心里就亮堂了,明白了,能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在佛法里这叫比量,不是现量。我们可以先通过逻辑推理去认识、去明白,也算是证悟,但这是比量的证悟,相似的证悟,不是真正的证悟。
无我有两个,人无我和法无我;我执有两个,人我执和法我执。我们要破除我执,要放下自我。我执的对境是什么?人我和法我。人我执的对境是人我,法我执的对境是法我。推翻了人我和法我,自然也就放下了人我执和法我执,这样我执就没有了,消失了。
人我和法我。人我就是指我(手指自己),我们将属于自相续、五蕴的综合体视为我了。让你指出哪个是我的时候,你会指我们概念中的,我们认为的这样一个我。对此有好几种逻辑推理的方式,但是龙树菩萨在《中论》里讲了破除人我执的五种逻辑,就是我和五蕴不是一体,我和五蕴不是异体,不是我依于五蕴,也不是五蕴依于我,我和五蕴不是同时具备,这叫“五相木车因”。五相因是五种逻辑。五蕴是色、受、想、行、识, 他们的综合体,我们把这个视为我了,我们去认为我的时候,就说这个五蕴的综合体是我。现在以五相因、五种逻辑可以推翻人我。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又加了两个因,我不是五蕴的形体,我也不是五蕴的综合,一共是七个因。为什么说“七相木车因”呢?以前只有马拉的木车,拿这个来比喻。木车和木车的配件是一体的还是异体的?先讲木车和木车的配件,然后拿来比喻我和五蕴。
今天不能讲太多的逻辑,因为时间不够用,所以主要以窍诀的方式讲人无我。要破除人我和法我,先要破除人我、自我。五蕴的综合体有色、受、想、行、识。色是色法,受是感受,想是思想,行是行为的念、动机,识是能认识、明白这样的心。色属于物质,其它的受、想、行、识都属于精神,所以我可以分为物质和精神两部分。色法是外境、物质,受想行识是内在的意识,可以说是精神。但是我们把五蕴的综合体,把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视为了“我”,我们一直认为这是我。我们的脚疼、腿疼、肚子疼的时候,就说我疼,把这都视为我了。我们难过的时候,就说我难过;开心的时候,就说我开心,把精神、意识也视为我了。若是在五蕴上执着这样一个我,是遍计我执。
俱生我执,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执着,执着我。不管是五蕴的综合体,还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我们认为这个我是与生俱来的。为什么说俱生我执?就是生下来的时候,懂一点事的时候,不用父母和老师教,自己一直以来就是这样认为的,有我,然后为我做了很多事。所以叫俱生我执。
现在要明白,我们是怎样认为这个我的,我们观念当中的我与实际不符合,是不存在的。我们观念中的我,它是实成法,但是实成法是不存在的。但我们从小到大,从少到老,从生到死,自己一直就是这样认为的。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是一个,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一个,刚才的我和现在的我是一个。我们没有认为,小时候的我已经灭了,现在的我是一个新的我;昨天的我已经灭了,现在的我是一个新的我;刚才的我已经灭了,现在的我是一个新的我。
我们观念当中的我,是恒常不变的,我们的认识和实际是不符合的,所以现在要破这个,要放下这个。这是一个迷,和真相不符合。我们要破除无明,要破迷开悟。我是变化的,但我们认为的我是不变的。我们认为昨天的我,今天的我,刚才的我,现在的我,一直是同一个,根本没有想过是两个。这是第一个特点,要明白。它有三个特点,这里要讲清楚这三个特点,这些非常重要。
实际上以智慧观察的时候,在五蕴的综合体上,在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上假立的我,通过分析,这个实实在在的我就没有了,我们在五蕴的综合体上,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上,以自己的分别心假立了我。我们认为“这是我”,就是以分别心假立的。
我们的心态是分别的,是假立的。我们认为这个我是实有的,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直没有认为,它是五蕴的综合,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而实际上我们认为的我就是一个五蕴的综合体,就是一个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是很多因缘和合而生的。它也是五蕴的聚合。这是第一个特点,我们认为这个我是恒常的、不变的。
我们认为当中的这个我,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五蕴综合的一个聚合体,而是独一无二的我,这是第二个特点。
我们认为的这个我是独立存在的我,我们根本没有想过它是对立法,是时时刻刻对立而存在的。我们视为我的这个五蕴的综合体,它本身是什么?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而成立的法。但是我们没有认识到,我们认为的这个自我是独立的我。这是第三个特点,
这三个特点,就是实成的定义。
佛讲了,在这个法界、宇宙当中,若是有一个实成的法,其他的法都不能存在。因为实成的法是不变的,没有生灭。不变的就不能有生灭,有生灭肯定是变的。如果没有生灭,那所有的一切万法、一切显现都不能有。
佛为什么说一切法从空性中产生?若不是空性,是实成的话,就是恒常不变的,独一无二的,独立存在的。法界当中、宇宙当中若是有这样的一个东西的话,那整个缘法都不能有。这是断灭。空性不是断灭法,实成是断灭法。因为它前后不能有变化。不能有变化,它就不能生;没有生就没有灭,生灭就都没有了。它最后就是这样一个灭尽的法。事实上,万事万物都是刹那当中生灭,都是生灭法。若是实成的话,那就不是生灭法。所以它是不存在的。
独一无二的话,那整个法界就被它一个占了,不能有别的了。若是有别的话,那它就不是独一无二的。有一个综合或聚合或好多因缘一起的话,那就不是独一无二了。真正的独一无二是只有一个,不能有多个。没有一就没有多,没有多就没有一,这也是一个断灭法。实成的就是断灭的。
因为空性,所以万法都可以产生;因为空性,所以一切显现都可以有。
还有一个,它若是独立存在的话,它就不是相对的。科学也这样讲,若不是相对存在,是独立存在的话,别的什么也不能有。若有其他的,比如有我,有房子。若我是实成的,房子是实成的,都是独立存在的,那其他的都不能有,因为有别的话就是相对而不是独立的了。这明显与实际相违,所以,我们观点当中的这个自我若是实成的,则和实际不符合,所以这样的我是不存在的。
五蕴的综合也好,精神和物质也好,把这个视为我了。而它是前后变化的。我们由小变成了大,然后变老了,生了死了,它是变化的,它不符合我们观点当中的那个恒常不变的我。还有,它是五蕴的综合,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不是独一无二的,是可以分开的,一分开就是色受想行识五个了,一分开就是精神、物质两个了。若是现在这里有我,那哪一个是我?我们认为的我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现在它变成了五个,跟我们的观点是不符合的,我们观点当中只有一个我。你现在从里面选一个,你选不出来。若是选也一样,“哦,我选色法,可能身体是我吧!”那身体也可以分,分成六个,头,两个脚,腹部,两个手。你的观点当中,“我”是一个,现在变成五个了,“我”在哪里啊?它是这样的综合体,这上面没有我们观点当中的我。
我不存在,没有一个实成的我,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虽然有一个在综合体上假立的“我”,但是这是假的,不是实实在在的。若是有的话,你以智慧去观察分析的时候,一定能找到。但是没有找到,所以它不是实有的。
物质或精神、色法或思维等其他的受想行识,都依赖于他法,都是互相对立的。有和无,是和非,好和坏,也都是相对而成立的,都是相对法。而我们观点中的我,我们认为的我不是相对的…
《2012观音法会(六)无我和空性略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