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百日共修开示 闻法方式(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接着学修闻法方式。前两天我们讲了发心,今天讲行为。行为有所断之行为和应取之行为,今天讲应取之行为。应取之行为是闻法、修法或做其他善事时,应该具有的行为。
现在很多人学佛已经好多年了,表面上也很精进,但始终没有得到修法的真实利益,反而给身体、家庭、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与不利,就是因为学修不如法。学佛、修行本身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工作,因为佛法是断除烦恼、脱离痛苦的方法,不可能给你带来烦恼、带来痛苦。
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都有共同和不共同之处,在家修行者和出家修行者也有共同和不共同的学处,各有各的修持方法。若是你将这些都混到一起学修,肯定有很多不便,有很多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只有如理如法地学修,我们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应取之行为(闻法、修法时应具有的行为):
一、依止四想;二、具足六度;三、依止其他威仪。
一、依止四想。闻法、修法时,我们要按《华严经》中讲的,去依止四想。《华严经》云:“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名医想,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
“于自己作病人想”。从无始劫至今,在六道轮回的苦海中,我们等于是患有贪嗔痴慢疑五毒的病人,受尽了无量的痛苦,一直没有医治好。我们要想从这些痛苦中解脱出来,就要医治好这些贪嗔痴慢疑的病。只有将这些病治好了,才不会再堕入六道轮回感受痛苦了。
“于法作妙药想”。我们要治疗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病,就要依靠佛法、正法。倘若没有佛法、正法,就无法治疗这些病。若是治不好这些病,就要六道轮回,感受痛苦。我们首先都要明白痛苦的根源,不是因为没有穿的,没有吃的,没有住的,没有钱,没有权,而是因为我们都患有贪嗔痴慢疑、我执我爱、自私自利等烦恼病。只是我们自己从未发现、从未觉察到而已。
我们怎么做都是痛苦:有钱痛苦,没钱也痛苦;有权痛苦,没权也痛苦;有家痛苦,没家也痛苦。站在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的环境,都在感受不同的痛苦。佛为什么经常说我们是愚痴的、颠倒的?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痛苦的真正原因!我们拼命地去赚钱等很多行为,都是为了摆脱痛苦,为了能够获得安乐,但这些都不是断除烦恼、摆脱痛苦的方法。只有依靠佛法、正法,才能把病治好,这是断除烦恼、脱离痛苦的唯一方法。
“于善知识作名医想”。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就是医术高明的医生。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依止善知识,不依止清净的传承,不依止正确而完整的仪轨、方法,自己随便学、随便修,这是极其危险的!对于一个渴望解脱的人来说,盲修瞎炼很危险啊!就像我们有病了,没有到医院看医生,自己瞎抓药、瞎吃药,这个药也吃,那个药也吃,一把一把地吃,这样折腾,不但治不好病,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会失去生命!
所有的佛法都是好的,但是不能盲修瞎炼,不能自己随便学修!我们乱抓药、吃错药会失去生命,但丧失的仅仅是一条命。而如果盲修瞎炼,东学西学,那我们丧失的就是慧命,断送的就是解脱之命,以后就再也不会有解脱的机会了,要永远地在六道轮回中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要失去无数次的生命!
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都不知道自己修行不如法,还埋怨佛、埋怨善知识:“不是说念佛就好了吗?但是我没有好啊!”不是你说的那样。佛说的没有错,上师说的没有错,但是你没有照做啊!让你如理如法地念佛,让你如理如法地祈祷,让你如理如法地消业积福,没有让你盲修瞎炼啊!这都是你自己的问题。
我在这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痛苦的根源是患有贪嗔痴慢疑的病,要解脱、要治愈,就要靠佛法、正法的妙药。我们学佛修行就要靠善知识的指点和引导。若是没有善知识的指点和引导,自己盲修瞎炼,后果就如同前面说的瞎抓药、吃错药一样。按照上师善知识的引导,如理如法地精进修持,就是治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治愈,才能解脱。这是唯一的方法和途径。
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皈依了某位师父,皈依了某位上师,那他有没有给你正法这个妙药?他有没有给你指出解脱之路?他有没有给你开启智慧的方法和窍诀?如果都没有,皈依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需要的是医术高超的医生,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当这样的医生,也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可以当善知识的。
能给你指出解脱之路,能令你证悟本性、空性,能给你开启智慧的方法的善知识,才是真正具德的善知识,合格的善知识。你依止他,他就会教你如何学修正法,如何断除烦恼,如何摆脱痛苦。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尤其是学佛更不能盲目啊!
我以前也跟大家讲过:你认为是善事,不一定是善事,也许是造业。我们要有智慧,有智慧才有方便,没有智慧是不会有方便的。现在很多人对上师抱着很大的期望,认为皈依佛了,依止某位上师了,临终的时候,佛一定会来接引自己,上师一定会大悲地摄受自己,把自己带到极乐世界去。不可能!佛讲过:“吾为汝说解脱之方便,当知解脱依赖于自己。”连佛都没有办法让你直接解脱,上师就更没办法了,所以不要拿这些来欺骗自己。
“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我们要摆脱病苦,就要靠佛法的妙药,但是不能瞎用瞎吃,一定要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正法妙药,也就是百分之百地依教奉行,这样才能治愈烦恼之病。
佛在经中讲:所有的佛都不可能将众生的烦恼、业障用水清洗掉,佛也不可能亲手把你的这些业障、烦恼拿掉,也不能将佛自己证悟到的境界挪到他人的相续中。佛度化众生的方法是将脱离痛苦的方法教给你,你照着去做,最后才能到达彼岸,才能解脱痛苦与烦恼,这是唯一的方法。
如果你不如法地修行,到时候佛也没有办法,上师也没有办法,都不能接引你。佛多慈悲,上师多慈悲,要是他们有办法,早就让众生都解脱了,可是依然有这么多众生都在六道轮回里感受痛苦。所以,要解脱只能靠自己。
二、具足六度。闻法、修法的时候都要具足六度。我们要解脱、成佛,就要学习六波罗蜜多。
(一)布施。我们到大殿闻法的时候,首先要摆设法座,然后是供曼茶罗、供花、供灯、供香,这是布施度。
(二)持戒。闻法的时候,要保持身口意清净。大殿内外要打扫干净,打扫时不能伤害到小含生等众生,这是持戒度。
(三)安忍。闻法时,要能克服、战胜内外的各种违缘和障碍。比如说能够克服心的外散或内收,克服厌倦或疲惫,能够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坚定信念,这是安忍度。
(四)精进。闻法时恭敬谛听,内心深处满怀喜悦,特别愿意听闻、思维,这就是精进度。
(五)静虑。闻法时用心、专注,就是静虑度,也就是禅定。
(六)智慧。闻法时,用心去领悟、体会,领悟不到、体会不到的地方,可以提出疑问,遣除疑惑,这就是智慧度。
闻法、修法的时候都要具足六度。每天我们有四个段落的实修时间,进入禅房上座的时候,首先观察自己的相续,调整身心,端正身心,遮止不如法的行为,三门保持清净,这就是持戒度。打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腿痛、腰痛、后背痛、昏沉、打瞌睡等,这都很正常,都需要调整。不起厌烦心,不失去坚定的信心,自我调整。
你应该这样想:就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业障深重,所以才出现这些违缘和障碍。心里应该忏悔,然后下决心,不顾一切困难,坚持下去。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成就要靠定力、靠决心。当时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座、入定的时候想:若是不能证得数劫当中寻找的菩提果,粉身碎骨也不起来。他下了这样的决心,最后成道、如愿了。
我们也应该跟佛祖学。虽然自己业障深重、修行差,但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有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样的机缘,不浪费这样的机缘,百日共修期间一定要取得成就,达至圆满。这样下决心就是安忍。若是闻法、修法的时候,能表里如一地做,不用说真正入定以后,就是心稍微清净了一会儿,内心的禅悦、喜悦也是不可思议,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然后带着满怀喜悦的心情上座观修,就是精进度。观修的时候,学习了哪些内容,就专心致志地观想哪些内容,这就是禅定。禅是专注,定是不散乱。无论你观修什么、静修什么,若是心能一直保持专注、不散乱、不动摇,就是静虑度——禅定。
思维、观修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如理如法地做,肯定会生起智慧,心里的好多疑惑、烦恼自然会消失。把思维不明白,不知道如何观修的地方记下来,下座以后请教同修道友,或者请问上师善知识,解开这些疑惑,这就是智慧度。
下座之前观察自己上座的过程,不如法的地方就猛厉忏悔,如法的地方就回向。将观修以及所有的功德、善根都回向众生,愿众生早闻佛法,早证菩提,这就是布施度。这就是实修过程中具足的六波罗蜜多。
…
《2011年百日共修开示 闻法方式(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