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十)

  2011百日共修 寿命无常(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有得到暇满的人身,也没有闻到佛法,就不能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暇满的人身是无价之宝,其意义非常重大。

  

   从世间的角度来看,人道众生与其他道的众生,尤其是与天界众生拥有的福报相比,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看,其他道众生的福报都无法与人道的众生相比,因为只有获得了暇满的人身,才有学修正法的机缘和条件,所以说人道众生的福报太大了。人身分三种:普通的人身、特别的人身和珍宝般的人身(即暇满的人身)。我们能遇到佛法,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和条件,也就是说我们获得了珍宝般的人身。这是普通的人身和特别的人身无法相比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否则就会浪费这样的福报,错过这样的机会。

  

   经云:“废聚获至宝”,其中“废聚”指的是垃圾堆,意思是在垃圾堆里获得了如意宝。就像乞丐在垃圾堆里意外地捡到了如意宝一样,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但是如果他认为如意宝是石头或木头,又把它扔回垃圾堆里,那就太遗憾,太可惜了。这样他还是没有福报。同样,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获得了人身,就好比在垃圾堆里捡到了如意宝。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没有珍惜这么难得珍贵的人身,只是在吃喝玩乐中虚度光阴,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与价值,就相当于又把如意宝扔回了垃圾堆。这样我们还是没有福报,实在是可怜、可惜啊!所以我们要认识人身,要珍惜人身。那什么才是人身真正的价值与作用呢?怎样才是珍惜人身?就是学佛修行,让自己解脱成佛,这才是人身特有的价值。我们要利用人身承办这样一件对生生世世都有意义的大事。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无常的,因此我们学佛修行,解脱成佛就不能一拖再拖。不能拖到退休以后,不能拖到儿子毕业以后,不能拖到女儿出嫁以后,不能拖到明年,不能拖到明天,不能拖到下一个学修段落,甚至不能拖到下一个刹那,每分每秒都要抓紧。

  

   我们之所以要珍惜人身,是因为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必死无疑: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没有生而不死的人,每个人都必定死亡。在死亡来临之前,我们一定要解脱成佛。

  

   第二、死期无定: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死,用什么方式死,谁也无法确定。我们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死,是年轻的时候死,年老的时候死,还是八九十岁的时候死,都无法确定。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不会死,对死期不定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太大的感受,相续中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定解。我们随时都会死,这是最重要的道理,对此我们务必要仔细地观察、思维,直到生起定解为止。寿命无常的全部课程中,死期无定是重点,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第三、佛法是我们唯一的怙主、依处。临终的时候,真正能利益我们的只有佛法。意思是说,我们要在死亡来临之前修持正法,解脱成佛。只有解脱成佛了,我们活着的时候才不会有烦恼和痛苦,我们临终的时候内心才不会有畏惧,甚至充满喜悦——以后再也不用在六道轮回了!

  

   如果我们真心想解脱成佛,无论是在学修的最初,在中途,还是在最后,修学寿命无常都是必经之路,都是必不可少的修法。

  

   第七、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佛曾说:“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修寿命无常就是供养诸佛。有的人想要积累福德资粮,要上供下施,却没有条件,心里就会生烦恼。其实没有必要,修无常就是供养诸佛。供养有三种:法供养、力供养、财供养。法供养是最好的供养,能得智慧;力供养是中等的供养,是把自己的身口意供养给上师三宝;财供养是下等的供养。你如理如法地修无常就是法供养,这是最殊胜、最究竟的供养。

  

   “多修无常,得佛安慰。”你经常修无常,内心才会生起无伪的信心并且日益增长,随时都会得到佛的安慰,任何违缘、障碍都无法阻碍你。你的修行能够一帆风顺,迅速圆满。

  

   “多修无常,得佛授记。”你多修无常,一定会精进,坚持不懈,一刹那也不会懈怠,最终能得到佛的授记——就相当于佛认定你了,已经确定你将来在某某清净刹土中,成为某某佛。

  

   “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加持就是力量,佛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你得到了佛的力量就能迅速消业积福,圆满成就。这是佛当时在印度亲口对众比丘说的。我们都是相信释迦牟尼佛的人,用心地精进修无常,别的自然就都有了。

  

   “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在所有的足迹当中,大象的足迹最特别,最大、最深。同样,在所有的修法里,无常法是最殊胜的。

  

   有人说:“我要修空性,我要修大光明……”这种想法都是妄想。如果对无常法没有生起定解,无论你修什么法都是空中楼阁,不会有任何成就。

  

   又如佛在《毗奈耶经》中说:“对我眷属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及目犍连等百名比丘供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为法无常更胜。”向目犍连、舍利子那样有成就的五百名大比丘供斋、供物的功德非常大,但是却不如刹那修无常的功德。以前旧噶当派的大成就者们的无常法修得都非常到位,所以他们的成就非常高,当时整个藏区的修行人没有能比得上他们的。

  

   格西们在晚上睡觉之前常常思维:不知道明天早晨还用不用生火。因此他们往往不盖火 ,并且也是将碗倒扣放置,每时每刻心中都对死亡有坚定不移的胜解。我们要像他们那样身体力行。

  

   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这样观修死亡,观想行住坐卧一切所为都是此世最后的一次,口中这样言说,心中也这样诚挚观修。如果去往其他地方时要想:可能会客死他乡而没有重返故土的机会;启程上路或者在台阶上休息时要想:可能会死于此处;无论坐在何处都应观想:可能会死在这里。晚上睡眠时要想:今晚会死在睡觉的地方,明天不一定还活在人间;早晨起床时要想:在今天当中也许会命绝身亡,今天晚上不一定还有睡觉的机会。要发自内心、情不自禁地唯独观修死亡。

  

   曾经有一位居士请教博朵瓦格西:“如果想专门修行一法,那么修什么法最为重要呢?”格西答道:“如果想专心修行一法,无常法最为重要。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以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可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倘若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趋入涅槃圣道的助伴。又最初可作为生起信心之因,中间可作为精进之缘,最后可作为生起智慧的助伴。如果观修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真正生起定解的人,起初可成为求法之因,中间可作为修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法性的助伴。倘若修行无常,并且能在相续中生起无常观,则初始可作为擐甲精进之因,中间可作为加行精进之缘,最终可成为无退精进的助伴。”博朵瓦格西是旧噶当派最著名的一位大成就者,其一生中主要修的是无常法。

  

   修无常法最初能把你引入佛门。很多人表面上皈依佛门好多年了,皈依证一大堆,一个人有好几十个法名,自己都不知道该叫哪一个了,但是这些都没有用!无常法没修好,实际上还是没有踏进佛门,还是徘徊在佛门外。

  

   再过几天我们就要讲皈依了,那个时候大家对照一下,我觉得好多人还在佛门外,根本没有踏进佛门,还说:“我是修净土宗的、修禅宗的、修密宗的。”还说:“我是修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的。”连无常法都没有修好,还说自己修这个,修那个,真是愚痴颠倒!只有修好了无常,才能真正踏进佛门。

  

   你真正踏进佛门了,“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现在我们都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并且有缘参加了百日共修,我们实修中心管理严格,每天上师都在提醒,都在指导,多有福报啊!但还是有很多人提不起精神,懈怠懒惰、得过且过,一切都错过了。很多人上课的时候内心没有喜悦,上座的时候不是心甘情愿,都在勉强。极少数人根本不上座,行住坐卧时更是散乱。这些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无常法没修好,对死期不定没有生起定解,所以精进不起来。

  

   若是无常法没有修好,没有明白寿命无常的道理,即使精进,也是表面上的。有人对此有疑虑:“我也上课了,也打坐了,也闻法了,也培训了,怎么还说我不精进?”

  

   产生此种疑惑的时候,就要问一下自己,你是心甘情愿的吗?是迫不及待的吗?是嗷嗷待哺的吗?你内心里有没有强烈的欢喜?有没有无比的喜悦?是那种难以表达的开心和快乐吗?如果学佛不开心,修行不快乐,就是不精进!精进是一种欢喜,是一种喜悦,是一种快乐!

  

   “这么一说,真没有精进学修,那怎么办?”明白了寿命无常的道理,修好了无常法,自然就精进了。它能帮助你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我们学佛修行这么多年了,依止了寂静处和善知识,有清净的传承和完整的仪轨,又有这么好的学修机缘和条件,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大彻大悟,没有成就。就是因为无常法没有修好,对生命无常的道理没有生起定解,没有真正明白、认识无常。

  

   “倘若修行无…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寿命无常(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