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十)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有得到暇滿的人身,也沒有聞到佛法,就不能學佛修行,解脫成佛。暇滿的人身是無價之寶,其意義非常重大。
從世間的角度來看,人道衆生與其他道的衆生,尤其是與天界衆生擁有的福報相比,是根本無法相提並論的。但是從出世間的角度來看,其他道衆生的福報都無法與人道的衆生相比,因爲只有獲得了暇滿的人身,才有學修正法的機緣和條件,所以說人道衆生的福報太大了。人身分叁種:普通的人身、特別的人身和珍寶般的人身(即暇滿的人身)。我們能遇到佛法,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也就是說我們獲得了珍寶般的人身。這是普通的人身和特別的人身無法相比的。我們一定要明白這些道理,否則就會浪費這樣的福報,錯過這樣的機會。
經雲:“廢聚獲至寶”,其中“廢聚”指的是垃圾堆,意思是在垃圾堆裏獲得了如意寶。就像乞丐在垃圾堆裏意外地撿到了如意寶一樣,多麼難得,多麼珍貴啊!但是如果他認爲如意寶是石頭或木頭,又把它扔回垃圾堆裏,那就太遺憾,太可惜了。這樣他還是沒有福報。同樣,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獲得了人身,就好比在垃圾堆裏撿到了如意寶。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沒有珍惜這麼難得珍貴的人身,只是在吃喝玩樂中虛度光陰,沒有發揮它真正的作用與價值,就相當于又把如意寶扔回了垃圾堆。這樣我們還是沒有福報,實在是可憐、可惜啊!所以我們要認識人身,要珍惜人身。那什麼才是人身真正的價值與作用呢?怎樣才是珍惜人身?就是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這才是人身特有的價值。我們要利用人身承辦這樣一件對生生世世都有意義的大事。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無常的,因此我們學佛修行,解脫成佛就不能一拖再拖。不能拖到退休以後,不能拖到兒子畢業以後,不能拖到女兒出嫁以後,不能拖到明年,不能拖到明天,不能拖到下一個學修段落,甚至不能拖到下一個刹那,每分每秒都要抓緊。
我們之所以要珍惜人身,是因爲有如下叁個原因:
第一、必死無疑:無論是在天上還是在人間,沒有生而不死的人,每個人都必定死亡。在死亡來臨之前,我們一定要解脫成佛。
第二、死期無定:什麼時候死,在什麼地方死,用什麼方式死,誰也無法確定。我們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死,是年輕的時候死,年老的時候死,還是八九十歲的時候死,都無法確定。有些人甚至認爲自己不會死,對死期不定沒有足夠的認識,沒有太大的感受,相續中沒有生起死期不定的定解。我們隨時都會死,這是最重要的道理,對此我們務必要仔細地觀察、思維,直到生起定解爲止。壽命無常的全部課程中,死期無定是重點,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
第叁、佛法是我們唯一的怙主、依處。臨終的時候,真正能利益我們的只有佛法。意思是說,我們要在死亡來臨之前修持正法,解脫成佛。只有解脫成佛了,我們活著的時候才不會有煩惱和痛苦,我們臨終的時候內心才不會有畏懼,甚至充滿喜悅——以後再也不用在六道輪回了!
如果我們真心想解脫成佛,無論是在學修的最初,在中途,還是在最後,修學壽命無常都是必經之路,都是必不可少的修法。
第七、思維猛厲希求而修無常。佛曾說:“多修無常,已供諸佛;多修無常,得佛安慰;多修無常,得佛授記;多修無常,得佛加持。如衆迹中,象迹爲最;佛教之內,所有修行,觀修無常,堪爲之最。”修壽命無常就是供養諸佛。有的人想要積累福德資糧,要上供下施,卻沒有條件,心裏就會生煩惱。其實沒有必要,修無常就是供養諸佛。供養有叁種:法供養、力供養、財供養。法供養是最好的供養,能得智慧;力供養是中等的供養,是把自己的身口意供養給上師叁寶;財供養是下等的供養。你如理如法地修無常就是法供養,這是最殊勝、最究竟的供養。
“多修無常,得佛安慰。”你經常修無常,內心才會生起無僞的信心並且日益增長,隨時都會得到佛的安慰,任何違緣、障礙都無法阻礙你。你的修行能夠一帆風順,迅速圓滿。
“多修無常,得佛授記。”你多修無常,一定會精進,堅持不懈,一刹那也不會懈怠,最終能得到佛的授記——就相當于佛認定你了,已經確定你將來在某某清淨刹土中,成爲某某佛。
“多修無常,得佛加持。”加持就是力量,佛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你得到了佛的力量就能迅速消業積福,圓滿成就。這是佛當時在印度親口對衆比丘說的。我們都是相信釋迦牟尼佛的人,用心地精進修無常,別的自然就都有了。
“如衆迹中,象迹爲最,佛教之內,所有修行,觀修無常,堪爲之最。”在所有的足迹當中,大象的足迹最特別,最大、最深。同樣,在所有的修法裏,無常法是最殊勝的。
有人說:“我要修空性,我要修大光明……”這種想法都是妄想。如果對無常法沒有生起定解,無論你修什麼法都是空中樓閣,不會有任何成就。
又如佛在《毗奈耶經》中說:“對我眷屬中如妙瓶般的舍利子及目犍連等百名比丘供齋供物,不如刹那念有爲法無常更勝。”向目犍連、舍利子那樣有成就的五百名大比丘供齋、供物的功德非常大,但是卻不如刹那修無常的功德。以前舊噶當派的大成就者們的無常法修得都非常到位,所以他們的成就非常高,當時整個藏區的修行人沒有能比得上他們的。
格西們在晚上睡覺之前常常思維:不知道明天早晨還用不用生火。因此他們往往不蓋火 ,並且也是將碗倒扣放置,每時每刻心中都對死亡有堅定不移的勝解。我們要像他們那樣身體力行。
我們隨時隨地都要這樣觀修死亡,觀想行住坐臥一切所爲都是此世最後的一次,口中這樣言說,心中也這樣誠摯觀修。如果去往其他地方時要想:可能會客死他鄉而沒有重返故土的機會;啓程上路或者在臺階上休息時要想:可能會死于此處;無論坐在何處都應觀想:可能會死在這裏。晚上睡眠時要想:今晚會死在睡覺的地方,明天不一定還活在人間;早晨起床時要想:在今天當中也許會命絕身亡,今天晚上不一定還有睡覺的機會。要發自內心、情不自禁地唯獨觀修死亡。
曾經有一位居士請教博朵瓦格西:“如果想專門修行一法,那麼修什麼法最爲重要呢?”格西答道:“如果想專心修行一法,無常法最爲重要。倘若修行死亡無常,首先可以作爲進入佛法之因,中間可作爲勤修善法之緣,最後可作爲證悟諸法等性之助伴。倘若修行無常,最初可作爲斷除此生繩索之因,中間可作爲舍棄貪諸輪回之緣,最後可作爲趨入涅槃聖道的助伴。又最初可作爲生起信心之因,中間可作爲精進之緣,最後可作爲生起智慧的助伴。如果觀修無常,並且能在相續中真正生起定解的人,起初可成爲求法之因,中間可作爲修法之緣,最後作爲證悟法性的助伴。倘若修行無常,並且能在相續中生起無常觀,則初始可作爲擐甲精進之因,中間可作爲加行精進之緣,最終可成爲無退精進的助伴。”博朵瓦格西是舊噶當派最著名的一位大成就者,其一生中主要修的是無常法。
修無常法最初能把你引入佛門。很多人表面上皈依佛門好多年了,皈依證一大堆,一個人有好幾十個法名,自己都不知道該叫哪一個了,但是這些都沒有用!無常法沒修好,實際上還是沒有踏進佛門,還是徘徊在佛門外。
再過幾天我們就要講皈依了,那個時候大家對照一下,我覺得好多人還在佛門外,根本沒有踏進佛門,還說:“我是修淨土宗的、修禅宗的、修密宗的。”還說:“我是修大中觀、大手印、大圓滿的。”連無常法都沒有修好,還說自己修這個,修那個,真是愚癡顛倒!只有修好了無常,才能真正踏進佛門。
你真正踏進佛門了,“中間可作爲勤修善法之緣”。現在我們都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並且有緣參加了百日共修,我們實修中心管理嚴格,每天上師都在提醒,都在指導,多有福報啊!但還是有很多人提不起精神,懈怠懶惰、得過且過,一切都錯過了。很多人上課的時候內心沒有喜悅,上座的時候不是心甘情願,都在勉強。極少數人根本不上座,行住坐臥時更是散亂。這些現象的出現就是因爲無常法沒修好,對死期不定沒有生起定解,所以精進不起來。
若是無常法沒有修好,沒有明白壽命無常的道理,即使精進,也是表面上的。有人對此有疑慮:“我也上課了,也打坐了,也聞法了,也培訓了,怎麼還說我不精進?”
産生此種疑惑的時候,就要問一下自己,你是心甘情願的嗎?是迫不及待的嗎?是嗷嗷待哺的嗎?你內心裏有沒有強烈的歡喜?有沒有無比的喜悅?是那種難以表達的開心和快樂嗎?如果學佛不開心,修行不快樂,就是不精進!精進是一種歡喜,是一種喜悅,是一種快樂!
“這麼一說,真沒有精進學修,那怎麼辦?”明白了壽命無常的道理,修好了無常法,自然就精進了。它能幫助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我們學佛修行這麼多年了,依止了寂靜處和善知識,有清淨的傳承和完整的儀軌,又有這麼好的學修機緣和條件,但是,我們始終沒有明心見性,沒有大徹大悟,沒有成就。就是因爲無常法沒有修好,對生命無常的道理沒有生起定解,沒有真正明白、認識無常。
“倘若修行無…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壽命無常(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