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七)

  2011百日共修 因果不虚(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通过意念造下的恶业,就是意恶业。

  

   意恶业:贪心、害心、邪见。

  

   贪心。完整此恶业,也要具足四个条件。

  

   1、对境:是他人的受用或财物;

  

   2、动机:主要是贪心;

  

   3、行为:是起心动念,就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念头;

  

   4、结果:是相续中存有这样的念头。

  

   对于他人的财物,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若是这些财物归我所有,该多好啊!并且三番五次地思量,用什么办法才能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诸如此类,凡是对别人的财物或受用生起谋求的心态,都属于贪心。这样非但什么都得不到,还会毁坏自己的福德。别人当官、升职了,住别墅、开宝马了,这是人家的福报,我们不应该盘算,应该随喜赞叹,同时应该忏悔,这都是自己往昔没有修福报,没有积善根的果报。怎样忏悔?就是敞开自己的胸怀,改变自己的心态,这就是止恶行善。这样,你很快也能升官发财。

  

   在我们学修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看到人家学得好,修得好,有成绩,有成就了,应该随喜赞叹,不应该损害人家的善根与福德。若是你随喜赞叹别人的善根和福德,你也能得到如是的善根和福德,这多好啊!一定要这样转念!功德无量,福德无量,谁都可以具有。他有了,不是你就没有机会了,你也可以同样拥有。

  

   贪心的恶业也要感受四种果报,仅仅是起心动念,后果也会非常严重。

  

   1、异熟果:主要在饿鬼道里感受痛苦。根据烦恼的程度、动机的大小和次数的多少,可以将其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下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中品堕入饿鬼道,感受饿鬼的痛苦;下品投生为旁生,感受旁生的痛苦。我们都很难发现自己的起心动念,很难发现内心里的贪心及对他人的算计。这样做将来要堕入恶趣的!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啊!

  

   也许很多人都不太相信,一个起心动念就能下地狱,能吗?太容易了!地狱的众生犹如整个大地的微尘,人仅仅如指甲上的微尘!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就是因为下地狱太容易了,得人身太难了。没有恶口骂人,也没有去杀、去抢,仅仅一个这样的起心动念,就要堕入恶趣,就要下地狱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真的,要注意!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由心造作的业是不能轻易转变的。堕入恶趣以后很难出来,终于出来获得人身了,还要感受三种果报。

  

   2、等流果:是投生为人的时候要感受的果报,分为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同行等流果即今世与前世所造的业相同,前世有贪心,今生也有贪心。比如有的人从小就喜欢算计他人,生生世世不间断,不停止造如是恶业,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算计别人会毁损自己的福报。感受等流果就是凡事不能称心如意,经常事与愿违,遭遇不幸。若是对他人能随喜赞叹,不贪、不算计,就能称心如意。

  

   3、增上果:是成熟在外境上的果报,将来转生于庄稼荒芜、地势恶劣、痛苦层出不穷的地方。

  

   4、士用果:指造了贪心恶业,如果不及时忏悔,恶业与日俱增,生生世世辗转延续漫无边际的痛苦,恶业越来越增长,依此终将漂泊在茫茫无际的轮回之中。

  

   害心。对他人痛恨在心,满怀愤怒之情地想:“我应该如此地伤害某某人。”“如果我能通过某种方式伤害到对方,多好啊!”见到他人拥有荣华富贵,心里就不高兴,并且暗自诅咒:“如果这个人不安乐,不幸福,没有这样的功德,该多好!”当别人遭遇不幸,遭受挫折时,在一旁幸灾乐祸。诸如此类,凡是心里对他人生起损恼都属于害心。

  

   一个完整的害心恶业也要具足四个条件。

  

   1、对境:是他人;

  

   2、动机:主要是嗔恨心,也就是害心;

  

   3、行为:没有其他的行为,嘴上没有说,实际上也没有做,只是起心动念;

  

   4、结果:心相续中存有这样的念头。

  

   仅仅是想一想,也要感受四种果报。

  

   1、异熟果:害心主要是由嗔恨心引起的,将来要堕入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或者以烦恼程度、动机大小、起心动念的次数,可以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上品下地狱,感受地狱的痛苦;中品投生为饿鬼,感受饿鬼的痛苦;下品投生旁生,感受旁生的痛苦。完整这样的恶业也要具足四个条件。对境是他人;动机主要是嗔恨心;行为是起心动念,没有其他的行为,嘴上没有说,实际上也没有做;结果是心中存有这样的念头。仅仅是想一想,将来就要在恶趣里感受痛苦。过几天我们就要讲恶道的痛苦,那真的是难以忍受,不可想象啊!一旦从恶趣中出来,投生为人的时候,还要继续感受三种果报。

  

   2、等流果:同行等流果是今世与前世所造的业相同,前世总有害心,今生也总有害心。比如有的人从小就有这样不好的念头和想法,满怀恶念,无缘无故地想或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这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前世害心重的串习。感受等流果,就是出生在多灾多难的地方,或者居住的地区多灾多难。无论在何处,都不断地遭到伤害,危机四伏,经常担惊受怕。如有些人晚上不敢一个人在屋里,也不敢出去,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心慌、害怕,恐怖、畏惧不断,心得不到安宁。

  

   3、增上果:会出生在多灾多难的地方,无论在哪里,都会不断地出现伤害自己的人。

  

   4、士用果:造了害心罪业,若不及时忏悔,恶业会不断地累积与增长,将来要感受巨大的痛苦。

  

   邪见。分为无有因果之见和常断见两种。认为行善无功、作恶无过的观念就叫做无有因果之见。总的来说,邪见可以分为三百六十种或者六十二种等等(《如意宝藏论》中有详述),但如果将所有的邪见归纳起来,完全可以包括在常见和断见当中。所谓的常见,就是认为神我常有,大自在天、遍入天是造世主等观念。断见,就是认为一切诸法是自然而生,前世后世、因果不虚及了脱生死等均不存在等观念。我们如果认为他们的宗旨千真万确并且随之而行,或者,虽然没有随行,但认为佛的经教、上师的言教、智者的论典等不是真实的,满腹怀疑或者妄加诽谤,这些都属于邪见。

  

   在此处主要指无有因果之见,就是不相信因果。这几天我一直在讲因果,很多人虽然嘴上没有说,但心里在怀疑,这就是没有因果正见。这里讲的是粗大的邪见,没有提及细微的邪见。邪见是意念,是心里的念头,不需要语言和行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对号入座,自己对因果有没有生起邪见。完整的邪见恶业也要具足四个条件:

  

   1、对境:是因果,是否有邪见就看怎样认知因果;

  

   2、动机:是愚痴,因为愚痴才会产生邪见;

  

   3、行为:就是起心动念;

  

   4、结果:在相续中有这样的想法、念头。

  

   在十种不善业当中,要数杀生和邪见这两种罪业最为严重,如云:“杀生之上无他罪,十不善中邪见重。”对于某个人而言,即使相续中生起了一刹那的邪见,也将失毁一切戒律,而不能列入佛教徒的群体中,也不算是闲暇的人身。一旦相续已被邪见染污,从此以后,即使是奉行善法也不能踏上解脱之道,而且造罪也没有忏悔的对境。

  

   邪见同样要感受四种果报。

  

   1、异熟果:即在恶趣中感受痛苦。邪见本身就是愚痴,以愚痴而造的业,一般的情况下是堕入旁生道,感受旁生的痛苦,但邪见者必须要下无间地狱,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里也根据烦恼的程度等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但基本上都是堕入无间地狱。这些邪见者在恶趣中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很难出来,即使好不容易出来,投生为人的时候还要继续感受果报。

  

   2、等流果:指投生为人的时候要感受的果报,分为同行等流果和感受等流果两种。同行等流果是今世与前世所造的业相同,前世总有邪见,今生也总有邪见。比如有的人小时就有邪见,有常见和断见,尤其对因果有邪见。感受等流果是往往陷入恶见之中,常常被欺诳搅得心烦意乱,无法自拔。今天来人讲这个,明天又来人讲那个,海内海外的,经常让你的心得不到安宁,邪思邪见不断地出现在心海、意海里,这都是邪见的果报。

  

   3、增上果:是成熟在外境上的果报,就是转生到物资稀少、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地方。

  

   4、士用果:指造了邪见恶业,如果不及时忏悔,恶业与日俱增,最终要感受无尽的、巨大的痛苦。

  

   十种恶业中,身恶业与口恶业相比,身恶业容易发现、断掉,口恶业很难发现,更难断掉。而口恶业与意恶业相比起来,口恶业又比较容易发现、断掉,而意恶业却很难发现,更难断掉。大家应该有正知正见,时时护持好三门,不要让恶业污染了它们。尤其要警惕意三种恶业,仅仅是起心动念就会造下极大的恶业,将来就要感受无尽的痛苦。时时观察、发现身口意恶业,这就是学佛;时时观察,进一步断掉身口意恶业,这叫修行。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是学佛修行。

  

   只要一生起恶分别念,就必然是不善业,因为贪心、害心、邪见这三种意恶业不可能转变成善妙动机。因此,这些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没有开许。

  

   …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因果不虚(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