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五)▪P2

  ..续本文上一页

   因为我们对佛生起信心了,我们想获得佛所具有的无漏的功德,所以就要忆念佛的功德。恭敬佛像就是忆念佛的功德,若是没有忆念佛的功德,对佛的功德没有生起欢喜之心,就不叫恭敬。虽然表面上顶礼佛像了,放在高处了,但是否是恭敬要看你的心。你心里若是没有恭敬,这种行为就不叫恭敬,叫装模作样。恭敬心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心态。恭敬心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对佛的功德生起欢喜之心,这也是一种清净信心。

  

   为什么要恭敬佛像呢?因为佛像代表佛的身。当见到佛像时,我们应该想起佛无漏的功德,应该对佛无漏的功德生起欢喜心,这叫恭敬心,这也是我们塑佛像的真实意义。

  

   塑佛像的目的不是让你生起贪心、嫉妒心。现在很多寺院之间、道场之间互相攀比,看谁塑的佛像高,谁塑的佛像好,“我是用珠宝塑的佛像,又高又大,质量又好……”傲慢心就生起来了,身边的人就开始嫉妒了,然后也想塑一个更好的佛像。来朝拜的人也是,只看佛像的材质和高度,“这个佛像高,三十多米、六十多米、一百多米……是世界第一高的佛像!”“这个佛像是用珠宝做的,那个佛像是用水晶做的,那个佛像是用黄金做的……”开始生起贪心了。

  

   现在有些寺院、道场塑佛像,让众生生起了嫉妒心、傲慢心、嗔恨心、贪心,这是造业!塑的不是佛像而是魔像!塑佛像的目的,应该是让众生生起恭敬心、信心。众生见到佛像,顶礼佛像时,应该想起佛的身,也应该想起伟大佛陀具有的无漏、超凡的功德,而后生起欢喜心。

  

   皈依佛以后,哪怕是佛像的碎片都应该恭敬顶戴。一见到这些,就应该想起伟大的佛陀,想起他所具有的无漏的功德,并且自己也想得到这些功德。不应该错过生起恭敬心,继而生起信心的机会。

  

   第二、皈依法以后,要恭敬法宝,看到佛经,哪怕是上面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要看作是真正的法宝生起恭敬心,顶戴供养,放在高处。

  

   佛在《耳饰经》中云:“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佛经、佛书里的句句字字都是佛的化身,也可以说代表佛的语,所以都要恭敬、供养。对法生起恭敬心就是想起教法和证法的功德和利益,生起欢喜心,并且想得到,这就增加了信心。所以无论是对教法还是对证法,都应该生起恭敬心。

  

   佛经、佛书不应该随便扔,随便跨,这样是对佛不恭敬,对法不恭敬。我们将法宝顶戴供养、置于高处,这都是一种恭敬心的表现。生起恭敬心、增长信心的同时,也是消业积福的一个殊胜的机缘,我们不应该错过。

  

   第三、皈依僧以后,要恭敬僧众。无论是出世间的还是世间的,无论是圣者还是凡夫,所有穿三法衣的僧人,我们都应该恭敬有礼。甚至对法衣上的红黄补丁我们也应生起真实僧宝想,恭敬顶戴供养,将它放在干净的地方,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走路的时候,应该让僧人走在前面;安坐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先坐,这是一种恭敬的表现。同时还应该忆念僧宝的功德,对僧宝这些无漏的功德生起欢喜之心,并且想获得这些功德。

  

   佛陀当时裁制僧衣时,看到了田地,于是依照田地的形状裁制僧衣。因为农民种庄稼要将种子播种在良田里,而众生要种福德就要种在佛法僧三宝这样殊胜的田地里,尤其是种在僧宝这个良田里。对僧宝说一句恭敬的话,做一个恭敬的表示,都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德。

  

   佛法僧三宝是人天的供养处,是人天的福田,如果对三宝生起了恭敬心、信心,会消除我们的业障,积累福慧资粮。恭敬供养僧宝是给自己积累福报,是圆满福德资粮最最殊胜的一种助缘。

  

   佛法僧三宝都是已经断除了贪欲的,他们不需要我们恭敬供养。现在我们都颠倒了,以为是佛需要什么,法需要什么,僧需要什么。不是佛法僧三宝需要什么,而是众生需要种福田,需要积福德。什么叫种福田?不是表面上恭敬一下,供养一下就可以了,必须要生起恭敬心和信心。

  

   恭敬供养三宝也是一种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有三宝才有众生的幸福,有三宝才有众生的安乐。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安乐;哪里有佛法,哪里就有幸福。没有佛法僧三宝,众生不会有安乐,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恭敬供养也是我们修施舍心,断除对受用、身体、善根贪着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修行人必须要做的。有贪着就有束缚,有束缚就不会有解脱,不会有自由。若是不断除这三种贪着,就不能解脱。

  

   大家应该有智慧,应该明明白白地去恭敬供养三宝,那才是做功德。若是你糊里糊涂地恭敬供养也没多大意义,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罪过。大家明白了这么多佛理,真的没有白参加百日共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学会了恭敬供养、消业积福的方法,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佛法里讲的都是事实真理,学佛就是要做一个明白的人,学佛就是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人的生命中不能缺少智慧,有智慧的生命才是快乐的,没有智慧、缺少智慧的生命是痛苦的。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智者,以智慧来指导自己的未来,保护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命运。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五)》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