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四)

  2011百日共修 皈依(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皈依的分类和皈依的对境,今天学习皈依的方法。

  

   皈依可以解释为归投、依靠。真正的皈依要在相续中立下誓言,否则不会得到戒体。若是没有戒体,就不能对治烦恼,降伏习气,所以戒体很重要。

  

   一、皈依的方法

  

   (一)因皈依

  

   因皈依是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这是对解脱成佛的因而发的愿、立下的誓言。

  

   第一、以佛为究竟的导师。我们要解脱轮回,要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不可能无因无缘地解脱,更不可能无因无缘地获得这样一个殊胜的果位。这些因缘或者方式、方法,我们只能依赖佛才能明白,才能掌握,才能获得。

  

   神或仙等不可能为我们指出解脱之路,也不可能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更不能让我们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因为他们自己还在六道中轮回,还没有获得解脱。若是把他们作为究竟的导师,依循他们的教导,修天道只能升天,也离不开痛苦,脱离不了烦恼,也是属于六道轮回;修神道只能修出神通、神变,将来还要进入神道,神道还是属于鬼道,还要六道轮回。

  

   父母等家亲眷属和世间的学者、老师,只能教会我们怎样降伏敌人,保护自己和亲人,怎样不择手段地做生意、赚钱。他们只能教给我们应对世间琐事,承办世间暂时利益的方法,他们无法教给我们解脱的道路和成佛的方法。

  

   阿罗汉凭借自己的能力也不能教我们,也要依靠佛的教言。而且他们只能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却无法教给我们成佛的方法。

  

   菩萨也无法教给我们成佛的方法。一地以下的凡夫菩萨,他们自己还没有成就,也无法教给我们成佛的方法;一地以上的菩萨虽然已经解脱了,但还没有成就究竟的佛果,也无法教给我们成佛的方法。

  

   我们要解脱成佛,唯有依靠佛。佛曾经说过,他不是用手来拔除众生的痛苦,也不是用水来清洗众生的业障,更不是将他相续中证悟、成就的功德迁移到众生的相续中,令众生直接解脱成佛,而是把自己解脱成佛的方法如实地教给众生,众生只要按这个方法如理如法地学修,最终就能解脱成佛。这是佛救度众生的唯一方法。所以我们皈依佛,就要以佛为究竟的导师,依教奉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佛教给我们离苦得乐、解脱成佛的方法。佛曾经也是凡夫,他通过这种方法,最终圆满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我们现在以佛为唯一、究竟的导师,应该完完全全地听从佛的教导:佛让我们怎样想,我们就怎样想;佛让我们怎样说,我们就怎样说;佛让我们怎样做,我们就怎样做。

  

   我们一定要在相续中立下誓言:从今以后,我唯一的、究竟的导师是佛,在解脱的道路上,只听从佛的教导,不听从任何其他的教导。这样才能获得戒体,这种决心叫皈依佛。为了遣除病障、魔障、坎坷和挫折,获得健康、平安等暂时的利益而皈依佛,这不是真正的皈依佛。

  

   第二、以法为究竟的道路。法是解脱成佛的方法,是解脱道,也是菩提道。以道为比喻,就是指解脱、成佛的方法。我们通过这条道就能到达彼岸、获得解脱,所以叫解脱道;坚持走这条道,最终能获得究竟的菩提果位——佛果,所以叫菩提道。法是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烦恼障碍解脱,对治了烦恼,没有了烦恼,就是解脱;习气障碍成佛,对治了习气,没有了习气,就是成佛。能解脱、能成佛的方法才是佛法,否则就不是佛法。

  

   我们皈依了佛法,以佛法为道路,选定了这条道以后,从此就要一心一意,只走这条道,不再走世间道、神道、善道(此处善道指修有漏的善,获取善趣安乐的方法)等。只用这个方法,不用别的方法。所以我们不应该再去做世间的琐事,再去搞世间八法,否则就是违反了这条戒律,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违背誓言就是过失,就是罪业,这不是佛制定的,而是自然的,是天经地义的。

  

   大家还是没有真正地明白什么叫皈依法。皈依法就是发誓发愿:从今以后只走这条路,不走别的路;从今以后只用解脱的方法,成佛的方法,不用别的方法。但你还在不择手段地搞世间八法,每天还在为世间的琐事忙碌,就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你的誓言就是假的。

  

   在修行的道路上,舍弃誓言就等于舍弃了生命,就像具腐烂的尸体。依止这个腐烂的尸体,还能有价值吗?有些人还怨天怨地,埋怨上师三宝,觉得自己怎么还不顺利呢?你已经违反了誓言,已经舍弃了生命,怎么能获得成就?怎么能得到无漏的功德?怎么能福慧圆满呢?

  

   我经常强调基础的重要性。若是你的出离心不是假的,希求解脱之心不是假的,在相续中能够真心实意地立下誓言,解脱成佛就不难了。但现在你的出离心是假的,希求解脱之心是假的,还说“我要解脱,我要皈依”,那就是虚伪。你若能真心实意地把轮回、世间看成是火坑、是苦海,真心实意地认为学佛是解脱、成佛之路,那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立下誓言,获得戒体了,才是真正的皈依正法。在小乘里讲,戒体是一些细微的物质;但是在大乘佛法里,戒体完全是一种决心、一种誓言。没有下决心,没有立下誓言,就得不到戒体。没有戒体,就没有对治力。失毁誓言,没有对治力,那就是失去生命的尸体,已经失去了人身的作用和意义了。

  

   第三、以僧为究竟的道友。在相续中能够真实地立下誓言,下定决心,以僧为究竟的道友,这种决心叫皈依僧。这样才能得到戒体,才是皈依僧。

  

   僧宝是已经追随佛的佛弟子,并且在修行的道路上已经是不退转的,是表里如一的,在相续中已经有了胜解、定解的。若是能把他们作为榜样,跟着他们一起学修,你也能达到表里如一,也能不退转,最终能获得究竟的成就。所以僧宝是究竟的道友,是修行道路上的伴侣,应该跟他们共同进步。

  

   什么叫道友、善友?能够互相帮助,使相续中生起道业,生起道心,这就是道友;能够互相帮助,使相续中生起善念,能够做善事,这就是善友。现在你要皈依僧,就是选定了道友、善友,就要下决心、立誓言:从今以后这些菩萨是我的道友、善友,是我的伴侣。我现在只有善友、道友,不能有其他的朋友,其他的伴侣。以前的夫妻、朋友现在也应该成为善友、道友,而不应该成为恶友。

  

   在此处主要就是以菩萨为榜样,跟着菩萨学:菩萨想什么,我们想什么;菩萨说什么,我们说什么;菩萨做什么,我们做什么。就像猴子模仿人一样,人在它们面前挠身,它们也跟着挠身;人吃东西,它们也跟着人学。我们跟着菩萨学,这叫“以僧为究竟的道友”。

  

   我们以菩萨为道友,跟着菩萨,像“猴子学人”一般地学菩萨,就能尽快地获得无畏的果位,那时就不用佛菩萨来保护我们了。我们依佛的教导跟着佛菩萨学,自己也应该勇敢地去救护众生,不能总是祈请佛菩萨来保护自己,总是向他们求这个、求那个,这是世俗的心,是一种凡夫的心态,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的想法。

  

   第四、以上师为究竟的怙主。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皈依三宝。我们还要皈依上师,以上师为究竟的怙主。依止上师有三个步骤:首先观察上师,然后依止上师,最后修持上师的意行。

  

   这里说的上师是指具德的上师。把上师的意视为佛,视为究竟的导师。上师的意是智悲双运,有大智慧、大悲心,他可以引导你,让你解脱成佛。把上师的语视为法,视为究竟的道路。上师所说的法都是从本性中、觉性中自然流露的,完全都是正法,都是依佛的教言而宣讲的佛理,你绝对可以相信他,依上师的教法就能解脱成佛。把上师的身视为僧,为究竟的道友,你完全可以把他作为修行的榜样,跟着他学。上师想什么你想什么,上师说什么你说什么,上师做什么你做什么,不会有错的。

  

   上师的身口意就是佛法僧,就是三宝的总体。如理如法地皈依上师,实际上就是皈依三宝。上师是最亲最近的皈依处。显宗里主要强调的是皈依三宝,实际上也包括了皈依上师;密宗里主要强调的是皈依上师,实际上也包括了皈依三宝。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叫三皈依、四皈依。三皈依和四皈依是你们自己下的一个定义,实际上二者是一个意思,只是强调的不一样而已。皈依三宝也是皈依上师,皈依上师也是皈依三宝。把上师三宝的真实意义弄明白了以后,才会打开心灵,才会祛除心灵上的疑惑。之前是你自己不精通,其实二者是一个意思。

  

   (二)果皈依

  

   果皈依是发愿要获得三宝的果位,获得三宝的功德和成就,这是对果发的誓。三宝的果位就是佛的果位。

  

   第一、皈依佛:下决心、立下誓言,我要获得佛的果位。佛分色身佛和法身佛。色身佛是因所化众生的福德力而显现的,他不是真正本体上的佛。法身佛本具佛的十力、四无畏、十二不共同功德、二十一种无漏功德。

  

   果皈依时,皈依佛是最究竟的。获得法身佛的果位,才是最究竟的果皈依。

  

   第二、皈依法:下决心、立誓言,我要获得法的功德,尤其是证法的功德,相续中要具有并且圆满戒定慧。法有 教法、证法。

  

   教法是经、律、论三藏。果皈依时,发誓发愿不…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