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二)▪P2

  ..续本文上一页束轮回的同时就获得了三菩提果位——罗汉,独觉佛,或者是无上正等觉的果位。

  

   三种信心是在明理之后才能产生的。

  

   第一、清净信心。佛、法、僧、上师有很多无漏的功德,你喜欢这些功德,这是清净信心。若所喜欢的对境是有漏的,是属于世间的,就是贪心;若所喜欢的对境是无漏的,是属于出世间的,就是信心。

  

   你现在起早贪黑、不择手段地积累财产,是因为你喜欢钱财,这种欲望在牵引着你。虽然你不愿意早起,但是一想到钱财,你就能起来;晚上虽然你也想早睡,但一想到钱财,你就不会休息,还要加班。能够这样勤奋,就是因为你对钱财有欢喜之心。同样,若是你对清净的戒律、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等无漏的功德也如是喜欢,你也会不疲不厌、起早贪黑地精进修行。

  

   我们现在对修行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对这些无漏的功德一点希求之心都没有,就像在狗的面前放青草一样。我们在外面闲逛、散乱的时候,都挺开心的,头抬得高高的,乐呵呵、笑眯眯的。一听到海螺、引罄的声音,就不高兴了,愁眉苦脸的。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的相续中没有生起清净信心。

  

   你是不是真心想解脱?是不是真心想成就?是不是真心喜欢这些无漏的功德?只有真心喜欢,才叫清净信心。这是最初步的一种信心。

  

   很多人一听说信心是一切加持的来源,是一切成就的根本,一听说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就又陷入迷信里了。“我在佛像前跪三四个小时,应该是最有信心的,肯定能得到最大的加持,肯定能得到最大的成就。”不一定!信心是看你对正法的欢喜心的强烈程度。希求正法的心越强烈,学到的东西越多,成就越大。若是对正法没有欢喜之心,你是不会学修的,更不可能成就。

  

   清净信心就是没有染污的意思,而心灵的染污就是烦恼。没有烦恼的欢喜之心就是清净信心。我们现在是凡夫,做不到没有烦恼,但是我们可以把握欢喜心的对境,是属于世间的还是属于出世间的,是有漏的还是无漏的。若喜欢的是出世间的无漏的功德,喜欢具有这些无漏功德的人,这就是清净信心。

  

   如果你喜欢佛和上师是因为他们有名气、有地位、有钱财或者容貌庄严,就是贪心;如果你喜欢佛和上师是因为他们有神通神变,能遣除你的魔障、病障,也是贪心。这都是没有正知正见的人的想法。如果你喜欢佛和上师是因为他们有断证圆满等无漏的功德,能让我们脱离轮回、脱离痛苦,有将众生安置于佛果的能力和智慧,这才是真正的信心;如果你喜欢上师是因为他戒律清净,有慈悲心,有利他心,有智慧,能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能让我们开悟、证悟,能让我们解脱成佛,这也是真正的信心。因为这些而喜欢、跟随、依止,才是如法的。

  

   第二、欲乐信心。你对上师三宝所拥有的无漏功德不仅喜欢,而且想得到,也想成为上师、佛菩萨那样伟大的人物,这是欲乐信心。

  

   第三、胜解信心。是不退转的坚定信心。清净信心和欲乐信心是胜解信心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在这两种信心的基础上,才会生起胜解信心。一切众生都有如来智慧德相,都可以解脱成佛,我们对此道理深信不疑了,这叫胜解信心。清净信心和欲乐信心是不坚定的,胜解信心才是坚定的信心。

  

   三、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

  

   清净信心、欲乐信心和胜解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是一切成就的根本。你想要获得加持,就要依靠这三种信心。解脱道上前进的力量叫加持,加持是一股力量,不是很深奥的东西。有信心才有加持,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士所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信心就像水,加持就像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你没有水,就映不出月亮的影像。这不是月亮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同样,不是上师三宝没有加持,不是上师三宝没有令你在菩提道上前进的力量,而是你自己没有信心。“若离疑心成所愿”。疑惑是成就最大的障碍,若是我们没有疑惑,当下就能成就。但是我们业障深重,福报浅薄,没有坚定的信心和修行,所以无法能够断除疑惑。上师三宝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大家都怀疑。

  

   首先,上师三宝无处不在。“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其实,上师三宝是你自己信心的感召,若是有信心,哪里都有上师三宝。如颂云:“何人诚作意,能仁现彼前,赐灌顶加持。”“诚作意”就是具有信心与恭敬心并一心祈祷。“能仁现彼前”,佛任何时候都会降临在他的面前。“赐灌顶加持”,只要你一心忆念,诚心祈祷,无论是阿弥陀佛还是上师,都会因你信心的感召而显现在你面前,给你灌顶,给你加持。不是必须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不是必须到上师面前才能得到上师的加持。莲花生大士也讲过:“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要是你有信心,诚心祈祷,莲花生大士哪里也没有去,就在你眼前。

  

   佛、上师、莲花生大士等都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心不诚,没有信心,总是怀疑。我们都没有相信晚上睡觉时上师在枕上,安坐时上师在头顶,走路时上师在右肩,吃饭时上师在喉间。我们困了,躺下就睡着了,有时还失眠,翻来覆去的,根本没想到佛、上师在枕头上;吃饭时,以为佛、上师看不到,同修道友也看不到,就只顾着吃,根本没有深信佛和上师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否则,怎么还敢在背后,在暗处做一些坏事,然后又极力隐瞒呢!

  

   其次,上师三宝无所不知。上师是不会通过神通来观察弟子、指责弟子的。若是通过神通让你忏悔,这就不叫发露忏悔了。只有你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能够发自内心地生起了畏惧感,生起了后悔心,觉得羞愧难当,把错误说出来,不覆不藏,才是发露忏悔。上师无所不知,但是你自己却想隐瞒,这种想法是很可怕的,如果你有隐瞒心,就无法忏除业障。以前,有一位大德叫奔贡甲格西,他平时在山上修行。有一天他下山到施主家应供,当时施主不在家,格西心里琢磨:我没有茶叶,不如趁机偷一些茶叶回去。当他把手伸进茶叶袋里时,立即提起了正念,他大声呼喊施主们:“我正在干偷茶的勾当,你们把这只手从手腕处砍断。”这就是发露忏悔。如果你犯了错误,还死死地隐藏,说明你还没有深信上师三宝是无所不知的。

  

   最后,上师三宝无所不能。如果你生病了,有违缘障碍了,若是能一心祈祷上师三宝,就能遣除这些障碍。但是大家都不深信,不是一心祈祷上师三宝,还到处打卦、算命,像只无头的苍蝇一样。一到关键的时候,还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根本不依教奉行。

  

   可以说,上师三宝的加持就是自己一心的力量,这时上师三宝就是一种对境和所依。这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能超越一切。若是三心二意的,就无法启发你心的力量,心的力量散乱,就无法降伏心魔,无法战胜业障。若是你能一心,以上师三宝为对境、所依,深信上师三宝,把心定下来,就能启发心的力量,就能降伏心魔,战胜障碍。佛和上师是你最崇拜的,所以以他们为对境和所依。假设你对石头、木头也能生起信心,它们也可以作为所依、对境。如同狗牙的故事一样,那个老妇人把狗牙当成了佛牙,然后生起了信心,狗牙就对她起作用了。狗牙也能让她的心稳定,达到一心,最终她成就了。所以成就靠一心,若她不是那么虔诚,即使是真正的佛牙,也无法令她成就。

  

   为什么说佛、上师无处不在?若自己有智慧,一切都是佛,都是上师。站在密宗所讲的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里,一切色相都是佛身,一切音声都是佛的咒语,一切意念都是佛的智慧。这样看来,一切都是清净的、圆满的。为什么没有见到佛?为什么没能把上师视为佛?就是自己的智慧和悟性不够。我们站在显宗的角度看,也是一样的,“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到处都有佛,到处都是净土,哪一个不是佛?哪一处不是净土?处处都是好处,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显宗和密宗都是这样讲的。若是你能明白这个道理,能有这样的境界,将上师视为佛有什么难的?只是我们悟性、智慧不够,没有深信,也没有生起信心。

  

   那现在怎么办呢?就是不仅要听闻,还要思维,然后再去修行。对佛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道理,都要闻思修。“听闻”就是记在脑子里,“思维”就是融化到血液中,“修行”就是落实到生活、工作中。那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学修,不会有任何成就。

  

   信心是皈依的基础,信心从明理中产生,所以明理很重要。信佛不能迷信,修行不能盲目!现在真的分不清楚有些人是外道还是佛教徒。你把佛看成神,然后糊里糊涂地相信,那就和外道没有区别了。你把佛视为觉者、有智慧的人,然后下决心跟着他学修,学觉悟,学智慧,最后自己也成为那样的觉者,这才是明信。

  

   学佛修行不能盲目,别人一说这个好,就跟着东跑西颠、飘浮不定的,这样是永远不可能成就的。自己应该有正确的目标与方法,否则,无论怎样努力都是白费。修行也不能麻木,打坐参禅没有感应道交,要么散乱,要么昏沉,要么是无记的状态,没有领会,没有证悟,这就是麻木。若是你真心想解脱成佛,就要如理如法,不能盲修瞎炼。学佛修行是非常严肃的头等大事,不是随随便便的。希望大家都有正知正见,都有真正的信心,这样才能真正皈依佛门、进入佛门。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