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省要▪P3

  ..续本文上一页无关系的,更有训练理智底特别效用,所以确是应用科学。详下文修证章。

  科学未发达时代,世界上早有几派宗教,分布在各个区域,受一部分人类底信仰。这些宗教势力与当地的政治势力,分担维持社会秩序底责任。如欧美二洲底大部分,便是基督教底势力范围。基督教有旧约新约二部圣经。圣经上底记载,信徒一向认为全是真理。可是旧约上有一篇创世记,述上帝创造世界底过程非常详细。然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之后,地质学与天文学得到许多证据完全与创世记不合。创世记破产,基督教也跟著破产。甚至其他一切宗教,不论其信仰如何,也一概处嫌疑地位。虽有少数人鉴于宗教维持社会秩序底需要,把神话与科学底冲突放过一边,而广义地信仰事实上多少经过修正的宗教。然而这种宗教底尊严终不免一落千丈,反宗教者大得势,世界和平无法维持。上次的欧战,此次的世界大战,都是宗教破产必然的结果。

  这是目前世界上一个严重问题。许多政论家对此很彷徨无措。而他们不知佛法正是这问题唯一的解答。因佛法是唯一的根本的真理,唯一的合理的宗教。佛法与他宗教绝对不同。佛法并未破产。即使他宗教全破产,佛法绝不破产。

  真理

  文化程度高些的人都有求真理的心。所有宗教哲学科学皆曾一度被人们认作真理。可是导言章说,正确的知识只有二个来源,就是现比二量,现比二量之外绝无真理。西洋的宗教哲学科学三者之中,科学尤其自然科学最严格地循著现比二量底轨道进行。自然科学家自己也有同样的认识,所以他们也自信他们所发见的全是真理。可是我们用更深刻的眼光来批判自然科学,自然科学虽循著现比二量底轨道进行,究竟还不彀严格。自然科学研究底对象,依十九世纪底自然科学说,只是物质,能力,与以太。这物质,能力,与以太底总和便是自然界。可是我们如何能知道这一个自然界呢?不得不靠我们底认识。离却我们底认识,我们再没处去找一些些自然界底痕迹。自然科学是假定这自然界客观地外在的。整个的自然科学就建立在这个假定的基础上。这个假定已不彀严格了,但我们还不妨搁在一边,退一百步假定这个假定是正确的,假定我们可以用我们底认识研究那个对象。但是我们底认识与那个假定的客观地外在的自然界底关系究竟如何呢?我们可以就在自然科学里找一个比喻。那个假定的客观地外在的自然界可比物理学上光线电气磁气等现象,我们底认识可比测量光线电气磁气等现象所用的种种仪器。自然科学测量光线电气磁气等之先,必将所用种种仪器检查一番。不灵活处须修整加油,不准确处须校正,然后可用。现在自然科学对于认识从未做过这一番工作,岂非大大地不彀严格吗?自然科学里有心理学一科。现代最流行的一派是行为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是用假定的客观地外在的自然界所构成的仪器倒过来测验认识。用这个结果做小前提,再用那极不严格的假定做大前提,而推出一个结论。这结论要算是自然科学中最不妥当的结论了。自然科学中其他结论之不彀严格不过如测量地形未注意地球之自转公转。行为心理学结论之不妥当乃如测量天象而不注意地球之自转公转。亦如为校准仪器而以粗制滥造的别一个作标准。所以行为心理学虽亦似乎对于认识底检查工作,可惜做得太不合理。

  可是西洋的学者也并非全未注意这一点。但依近代学术分科,这些问题不属于自然科学,却属于哲学范围。这些问题敞著口,终是整个学术界底大缺点;所以在十八九世纪很有过几位哲学家想做这一番工作。导言章说起的认识论,批判哲学,实证哲学,全是那时的产物。但因他们自己底工夫太浅,又未受多少释迦牟尼底教训,终得不到十分圆满的结论。到了十九世纪底后半,这种工作就渐渐地冷下来了。

  因为西洋哲学对于认识与自然界底关系,也曾有过接触;所以下文就要从批判有关系的几派西洋哲学入手。

  西洋三派哲学批判

  西洋哲学向有心物二元论,观念论,唯物论三派。所谓心,便是我们底认识等。所谓物,便是自然界底一切。可是经近代的哲学家底批判,认为二元论无论如何不能成立。因为二元论者所谓心与物是绝对不同的二样东西。比方物是有质量,占空间地位,不能相入,无灵觉的。反之,心是无质量,不占空间地位,有灵觉的。虽然他们底理论不一定全一律;但心与物之间,总之有这样差得远。而心与物能互发生作用,那是很难理想得到的事。比方我们面前有一座山,意识上起一个山底观念,这是心。现在要根究那属于物底山,如何能诱导出属于心底观念来?我们根据近代的自然科学,可以说明这问题底一部分。就是:日月等光线射在山上,山上底土石等依它们底特性吸收某种色彩底光线,而反射其他的。这反射光线,便是我们认为土石等底颜色。这反射光线从土石等面上每一点依直线方向向我们底眼球传过来。从土石等每一点来的一束光线像一个向外的笔尖。这一束光线经过眼球里一个晶体之后,屈折成另一个向里的笔尖。从土石等底每一点来的一束光线重聚集在晶体后面每一笔尖尖上。从土石等底全面所来的光线,就这样一点点在晶体后面连缀成一个土石等底倒影。恰与照相机毛玻璃上底倒影,原理上,事实上,完全一般无二。而且眼球底下还有一网膜,这网膜是由许多视神经末稍聚集而成的。晶体周围有肌肉能使晶体变形,将倒影恰恰投射在网膜上。也与照相机对光作用同一原理。每一根视神经末稍上并有一种色素,能感光而起化学变化。与照相干片也有些相似。视神经能把这化学变化传报脑中枢。最后意识上就发生面前有山底观念。上文从日月等光射在山上起直到神经末稍色素生化学变化止,纯是自然科学很熟悉的各种物底作用。只有视神经如何把这一端的化学变化传报那一端,是自然科学还未明白的问题。然我们亦可假定它仍是一种物底作用,如电力机械力之类。二元论者在这一点上也不会发生异议。然而这种物底作用传到脑中枢后,如何能终于导出一种属于心底观念来?这问题无论如何找不出一个圆满的解释。所以近代哲学家认为心物二元论无法成立。

  西洋的观念论哲学认为意识上物底观念就是物,另外不再有甚么了。上文真理章说过,离却我们底认识,我们再也没处去找一些些自然界底痕迹,这就是观念论底出发点。可是我们明明知道各人意识上物底观念是彼此一律的。比方某处有一座山,凡到过某处的人意识上都有这座山。假使各人意识上物底观念之外,不另有一个导出这观念底原因;那么各人底观念何以会一律呢?所以近代哲学家认为观念论也不能成立。

  因前述的二派哲学都不能成立,又因自然科学发达,唯物论得了一个好帮手。所以近代哲学中,唯物论很有势力。心与物之间有二种关系:一种如上文所说从面前底山导出山底观念,又能生出喜爱这山或憎恶这山等情绪,更有研究这山等思想,总之都是由物导出意识。又一种从意识底决断,运动口说话,运动手足等把物移动或改造,总之是由意识导出物底改变。这二种关系普通是彼此独立的,然唯物论者底见解不然。他们说:假使我们做了艰苦工作,或暑天受日久晒,多出了汗,血液里水分缺乏,就感口渴。那时候倘若旁边有水,我们一定忙著去喝。这种行为,一般人都认为自由意志。其实只是环境夺去了我们血液里水分之后必然的结果。与工程学上用种种中继装置构成各式自动机械无别。今电气工程用光电池,真空管,电磁铁,电阻等;机械工程用压气唧筒,油唧筒,凸凹轮,曲杆等;几无事不可为。如造币厂检查不完整或过小之货币,十字路口指挥车马行人之红绿电灯,从前皆必用人工,今已有用自动机械代替的。这种自动机械底作用,与血液中缺乏水分而喝水等,实无大区别。虽人们有意识的行为尚有远为复杂的,然工程学上也有类似的复杂装置,如自动电话底交换所便是一例。一万家用户之中,任何一家有人一手拿起听筒,一手把号头盘拨四次,就可与任何别一家用户通话。交换所不需人直接任接线手续。全凭远比蛛网更繁密的铜丝束与鳞次栉比的电磁铁,自动执行接线底工作。所以唯物论者认为每一动物不过是这样一部极复杂的机械。一切心底作用不外乎脑物质底表现。这样,唯物论就很风靡一世了。

  可是唯物论有二个缺点,令二种人不欢迎。第一,这唯物论是从自然科学导出。自然科学建立在因果律上。许多一定的因必然生一个一定的果,这一定的果又做因,再与许多别的一定的因和合起来,又必然生一个一定的果。这样就走到了定命论底路上去。承认了定命论,那么我们一切努力完全无意义了。这是一切社会科学家尤其社会主义者所极不欢迎的。十九世纪前半社会主义者德人马克斯因时代与环境底关系,也是一个唯物论者。而因唯物论有前述的缺点,他又是德国历史派哲学祖师黑格儿底弟子,就用黑格儿辩证法底定律,对立物底统一,*救唯物论脱离必然论定命论底困难。他底理论底大意,承认自由意志,所以我们底努力也不无意义。可是自由就在必然里面,离却必然无自由,离却自由也无必然。这便是必然与自由底统一。他称这一种理论为唯物辩证法。

  *详历史派哲学批判章

  然唯物论更有第二个缺点。唯物论未盛行以前,各地各民族间差不多各有所信仰的一种宗教。各教底信条虽不尽同,却无不劝人要做利益他人底事,诫人不要做损害他人底事。做了利益他人底事,来生能得一种快乐的报酬;做了损害他人底事,来生要受一种痛苦的惩罚。这些业报底预约券虽不能使人人深信不疑,然互相观摩维持社会秩序底效力毕竟不小。现在唯物论大声疾呼否认来生之说,顿使一切宗教失去维持社会秩序底效力。从此多数人认为我们何必空做利益他人底事?甚至像侦探小说上亚森罗频,只要有机智躲避得过法律底制裁,就专做损害他人底事,也何妨呢?可见这第二个缺点,实比第一个更为严重。第…

《佛法省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