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法要(卷二)▪P7

  ..续本文上一页愈明,境界甚多,皆秘而不宣。五十一年秋发愿诵地藏经,为母求寿,屡现灯花舍利。冬患肝癌,念佛益切,五十二年三月廿日病革,遗嘱印经塑像、奉佛供养、无他语,随众默念洪名而逝,印堂放光冉冉上。殡时安详柔软。次夕即践约,梦告同戒郑姜性真:“已生极乐,觐见弥陀观音。”荼毗得舍利三百余,年六十三。三七设祭,现相空中,衣海青,覆红莲,令众共见。五男二女,皆学优而仕。

  【按】夫荣子贵,累世修持之福报也。然富贵学道难,幸蒙地藏化身授记,示梦授经,梦巨僧介受三皈,梦美姝启示修持,及导游极乐等,善根福德因缘甚多也。光佛常见,舍利频降,种种胜境,戒行精进所感也。而大悲水能愈众病,竟不自医,欲代众生受苦,行菩萨道耶?抑令多生宿业,一生报尽,暂婴小苦,永享极乐耶?观其遗嘱无他语,心不贪恋也,随众念佛,正念分明也,舍报安详,病苦中能作主也,及放光、示梦、舍利、现相等瑞相,上品往生无疑也。

  舍身念佛

  清杨媪,杭州人,年五十余,得风疾,僵卧呻吟。僧旅亭师偶过其居,子为设斋,请入视母,媪频蹙曰:“病甚,师有妙方,能愈我否?”师曰:“有,恐汝不肯服耳。”曰:“诚有,安肯不服。”师曰:“病从身起,身从假合,汝能舍身,病自去矣。”问舍身奈何?师曰:“汝但将身放下,一心西向念佛,阿弥陀佛是大医王,能除一切众生之病,但能至诚念佛者,自来救汝。”问佛果来乎?师曰:“来,但患汝念不切耳。”遂持佛名,日益恳切。居五月,语子曰:“阿弥陀佛至矣,四日后,吾将西归。”及期,请僧十人助念,起坐向西而化。

  【按】人之患在于有身,既能舍身念佛,病自除而往生必矣。愿趁无病时将身放下,一心念佛,莫待急时抱佛脚也。

  百事不管

  清百不管老媪,失其姓,杭州人。尝问孝慈庵道源和尚,曰:“修何法门,一生决离苦海?”和尚曰:“无过念佛,然念佛不难,难于持久。持久不难,难于一心。若能一切不管,专心持名,至诚发愿往生,临终佛来接引,脱离苦海矣。”欣然拜谢!即将家事委子妇等,自辟净室供佛,修持其中。年余,复往问曰:“自蒙开示,弟子弃舍家务,专事念佛,自问亦可谓久而不懈,但苦一心之难,师当有以教我!”和尚曰:“汝虽抛却家务,而儿孙眷属,不无廑念,此则爱根未拔,如何一心?汝今加功,先拔去爱根,将一切放下,然后能得一心也。”叹曰:“师言是也,我虽不管于身,不能不管于心,从此真当百不管矣。”遂愈加精进,爱心偶动,即默持百不管三字,以自驱除。或咨以家事,亦以此三字拒之。于是百不管之名,播于亲党间。又年余,诣庵谢曰:“师不欺我也,弟子西行有日矣。”数日后无疾而终。

  【按】胡莲归居士评云:“百不管,浑名也。推言之,由百至千,千至万,皆所不管矣。约言之,一且不管,何有于百。能如是,而后尘缘可断,净业可成。呜呼!安得世人咸如此百不管耶?”此法最妙,难得一心者,愿即效法力行。

  普愿生西

  清周汪氏,华亭人。夫周文荣,家贫,游幕远方,客死湖北,久无音信,女工自活,长斋奉佛,抚子成立,命寻父骨归葬,旌表节孝。晚年,念佛益虔,愿父母翁姑及夫,齐生莲界。后得疾,闭户念佛,不问家事。临终谓子曰:“昨梦汝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汝父,均住莲华世界。现前有五色云,拥一莲如舟,我即乘此往生也。”言讫而逝,室香如兰。

  【按】夫亡而修净业,愿夫及父母翁姑,同生极乐,卒满其愿。世有青年殉夫者,徒博节烈之虚名,而失同归安养之实益,愿以此为法。

  专求脱苦

  民国浙江慈溪一贫妇,忘其姓,家贫子逆。一日被子骂,心苦难忍,往诉邻僧,僧曰:“汝已知苦,何不将苦卖去?”问:“如何卖得了?”僧曰:“汝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临终佛来接去,则永离众苦,但受诸乐,便把苦卖了。”妇曰:“我母子共房,床灶同室,床下尚有猪圈,如此邋遢,何能念佛?”僧曰:“无妨,汝在家时,祗管常念,暇时可来寺拜佛。”即依教奉行,专求脱苦,念佛无间。三年后,于将终前数月,预示子曰:“某月日我要生西,汝勿外出,为我料理后事,以尽子道。”子不信,旋又言,仍不信。前数日,忽闻异香,遍觅不知何来,始信母言是实,至期在家守候,见母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逝。

  【按】以怖苦心念佛,为出苦第一妙法。如非家贫子逆,心苦难忍,岂肯专求脱苦,念佛生西耶?顺逆皆方便,逆尤胜于顺也。

  附录 印光大师念佛秘诀

  吾人心性,与佛同俦,祗因迷背,轮回不休。

  如来慈悯,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

  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

  禅唯自力,净兼佛力,二法相校,净最契机。

  如人渡海,须仗舟船,速得到岸,身心坦然。

  末世众生,唯此堪行,否则违机,劳而难成。

  发大菩提,生真信愿,毕生坚持,唯佛是念。

  念极情忘,念即无念,禅教妙义,彻底显现。

  待至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证无生忍。

  有一秘诀,剀切相告,竭诚尽敬,妙妙妙妙。

  附录 草庵禅师念佛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难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生者,盖念佛之人未得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死之一字在念头上,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得,见闻知解,到此时却使不行。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刹,不生净土,恐入驴胎。纵无恶业,亦不免人道往还。即有善因,其争奈天福易尽。莫云自有主宰,业果所牵,诚难回避。莫道本无生死,识心未尽,总属轮回。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事为轻,错过此生,沉沦永劫。是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临命终时,即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净土。须下死功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成佛之阶梯,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念佛法要卷二终

  

  

《念佛法要(卷二)》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念佛法要(卷三)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