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三册 因果的奥秘▪P60

  ..续本文上一页还为他们缴交水电费等。

  她的爱心不仅限于老人,她希望开办一个不分种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的家庭式收容中心,为那些被遗弃的老人、弃妇、儿童提供一个中途站,给予他们家庭成员般的关爱,以恭敬心相待,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尊严。

  一百零一岁时,她接触了佛教,欢喜信受而皈依,并开始老实念佛,全身心依止阿弥陀佛,不论走到哪里,佛号永远相随。一位法师认为,许哲的五戒十善已经修到满分。

  二零零三年,许哲获得第六届“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十一位得奖者都是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求存,多数是一生下来就必须与死神搏斗的人,而和其他几位不同的是:她虽然奋斗不息,一生的艰辛也不亚于他们,但她是付出全部,完全为了别人,没有想到自己。

  一百年来,这个默默为贫病困苦者奉献心力的善女人,以源源不绝的慈悲心念去爱每一个需要爱的人。她无私无我地付出,那种爱的能量仿佛来自天地之间。

  

  科判

  

  甲一、思总业果分二

  乙一、正明思总之理分三

  丙一、略说

  丙二、广说分四:

  丁一、业决定之理分三

  戊一、诸苦乐唯由业所生

  戊二、总结

  戊三、于此生定解之功德

  丁二、业增长广大之理分六

  戊一、总说

  戊二、由公案引发定解分二

  己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所出公案分四

  庚一、牧人欢喜及其手杖所穿田蛙之因缘

  庚二、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之因缘

  庚三、五百饿鬼之因缘

  庚四、五百农夫与五百牛之因缘

  己二、《贤愚经》所出公案分三

  庚一、宝天因缘

  庚二、象护因缘

  庚三、金天因缘

  戊三、以胜解信成就殊胜之理

  戊四、由知业与身心关系密切后,当励力断恶行善

  戊五、以教证说明

  戊六、摄义

  丁三、未造业不会遇

  丁四、已造业不失坏分三

  戊一、略说

  戊二、引教证说明

  戊三、以公案说明

  丙三、摄义

  乙二、分别思惟分二

  丙一、显十业道而为上首分三

  丁一、经论中宣说十业道

  丁二、强调十业道取舍之重要

  丁三、应当断除狡诈

  丙二、抉择业果分三

  丁一、显示黑业果分三

  戊一、正显示黑业道分四

  己一、身业分三

  庚一、杀生分三

  辛一、总说

  辛二、分说分四

  壬一、事

  壬二、意乐

  壬三、加行

  壬四、究竟

  辛三、以公案说明杀生因果分二

  壬一、残杀动物的因果公案

  壬二、堕胎杀生的因果公案

  庚二、不与取分二

  辛一、何为不与取

  辛二、以公案说明不与取因果

  庚三、邪淫分三

  辛一、何为邪淫分四

  壬一、事

  壬二、意乐

  壬三、加行

  壬四、究竟

  辛二、以公案说明邪淫因果

  辛三、破除性解放之邪见

  己二、语业分四

  庚一、妄语分三

  辛一、何为妄语

  辛二、引公案说明妄语及其果报

  辛三、剖析现代社会造妄语业之现象

  庚二、离间语分二

  辛一、何为离间语

  辛二、引公案说明离间语及其果报

  庚三、粗恶语分二

  辛一、何为粗恶语

  辛二、引公案说明粗恶语及其果报

  庚四、绮语分三

  辛一、何为绮语

  辛二、遣除疑惑

  辛三、引公案说明绮语及其果报

  己三、意业分三

  庚一、贪欲分三

  辛一、何为贪欲

  辛二、贪欲之究竟分三

  壬一、真实

  壬二、圆满之量

  壬三、非圆满贪欲

  辛三、以理与公案教诫学人

  庚二、嗔恚分三

  辛一、何为嗔恚

  辛二、嗔恚之究竟分三

  壬一、真实

  壬二、圆满之量

  壬三、非圆满嗔心

  辛三、以公案教诫学人

  庚三、邪见分三

  辛一、略说

  辛二、何为邪见

  辛三、邪见之究竟分三

  壬一、真实

  壬二、圆满与不圆满之差别

  壬三、断疑

  己四、摄义分四

  庚一、略说

  庚二、十黑业之根源

  庚三、能究竟之差别

  庚四、业与业道之差别

  戊二、轻重差别分二

  己一、十业道轻重分四

  庚一、杀业之轻重分二

  辛一、杀业之重者分五

  壬一、由意乐故重

  壬二、由加行故重

  壬三、由无治故重

  壬四、由邪执故重

  壬五、由事故重

  辛二、杀业之轻者

  庚二、其余九业之轻重分二

  辛一、由意乐等之轻重,同杀生所说

  辛二、由事之轻重分二

  壬一、由事故而成重罪分九

  癸一、由事故而成不与取重罪

  癸二、由事故而成邪淫重罪

  癸三、由事故而成妄语重罪

  癸四、由事故而成离间语重罪

  癸五、由事故而成粗恶语重罪

  癸六、由事故而成绮语重罪

  癸七、由事故而成贪欲重罪

  癸八、由事故而成嗔恚重罪

  癸九、由事故而成邪见重罪

  壬二、由事故而成轻罪

  庚三、《本地分》所说重业之相分六

  辛一、由加行故而成重业

  辛二、由串习故而成重业

  辛三、由自性故而成重业

  辛四、由事故而成重业

  辛五、由所治一类故而成重业

  辛六、由所治损害故而成重业

  庚四、《亲友书》所说重业之相

  己二、兼略显示具力业门分四

  庚一、福田门分三

  辛一、三宝等田门

  辛二、僧伽田门

  辛三、其中菩萨田门

  庚二、所依门分四:

  辛一、以智愚而有轻重

  辛二、以具戒而有轻重

  辛三、破戒者等之罪业

  辛四、归纳而说依法之重罪

  庚三、事物门

  庚四、意乐门分二

  辛一、以意乐的大小、强弱、恒促而分析

  辛二、嗔恚尤为严重

  戊三、此等之果分三

  己一、异熟果

  己二、等流果分二

  庚一、领受等流果

  庚二、造作等流果

  己三、增上果

  丁二、白业果分二

  戊一、白业分三

  己一、略说

  己二、广说

  己三、殊胜十善业

  戊二、果分二

  己一、三果

  己二、成就殊胜之理

  丁三、业余差别分三

  戊一、引满业差别分四

  己一、善恶趣之引满业

  己二、引满四句

  己三、引满之相

  己四、引满二业能引几生分二

  庚一、依《俱舍》说

  庚二、依《集论》说

  戊二、定不定受业分二

  己一、以作与增长宣说分四

  庚一、总说定不定受业

  庚二、作与增长之差别

  庚三、宣说四句

  庚四、其余依此类推

  己二、以时间宣说分二

  庚一、略说

  庚二、广说分二

  辛一、现法受业分二

  壬一、以欲解之故

  壬二、以事之故

  辛二、顺生、顺后受业

  戊三、何果先熟之理

  甲二、思别业果分二

  乙一、须成办圆具德相之所依

  乙二、修学所依之因分三

  丙一、异熟功德分二

  丁一、总说

  丁二、结说

  丙二、异熟果报分八

  丁一、寿量具足之果报

  丁二、形色具足之果报

  丁三、族姓具足之果报

  丁四、自在具足之果报

  丁五、信言具足之果报

  丁六、大势名称具足之果报

  丁七、丈夫性具足之果报

  丁八、大力具足之果报

  丙三、异熟因缘分二

  丁一、八因分八

  戊一、寿量具足之因

  戊二、形色具足之因

  戊三、族姓具足之因

  戊四、自在具足之因

  戊五、信言具足之因

  戊六、大势名称具足之因

  戊七、丈夫性具足之因

  戊八、大力具足之因

  丁二、三缘分二

  戊一、三缘之作用

  戊二、别释三缘分三

  己一、心清净

  己二、加行清净

  己三、田清净

  甲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分二

  乙一、总示分八

  丙一、日夜恒须观修业果之理

  丙二、观修业果唯一须按佛所说而获决定之理

  丙三、从空性中显现业果之理

  丙四、不思惟业果,仅了知亦无利益

  丙五、应在自心上观察而认识过失

  丙六、思已遮止恶行之理

  丙七、何取何舍

  丙八、引古德教授说明修行业果之合理

  乙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分八

  丙一、罪业不可放置,须励力修忏悔

  丙二、堕罪还出

  丙三、以四力忏悔罪业分二

  丁一、略说

  丁二、别别广说四力分四

  戊一、能破坏现行力修持之理

  戊二、能对治现行力修持之理分六

  己一、依甚深经

  己二、依解空性

  己三、依止密咒分三

  庚一、未得净罪相前应当念修

  庚二、净罪相

  庚三、列举密咒功德

  己四、依于形象

  己五、依于供养

  己六、依于名号

  戊三、能遮止罪恶力分二

  己一、正说此力及其利益

  己二、须诚意防护

  戊四、依止力

  丙四、有关恶净之理的难答分八

  丁一、由修者力之大小、对治圆不圆具等,净障会有上中下种种差别

  丁二、顺定受亦能完全清净之理

  丁三、定业可清净与其定义不相违

  丁四、凡夫以四力亦能遮止受报

  丁五、教诫须在违品上勤修

  丁六、定业若能清净,为何经说唯除先业异熟

  丁七、驳斥以过去公案不决定之理

  丁八、针对某些不决定亦无过失之理

  丙五、最初即须精勤防护令不犯

  丙六、凡所了知的,须以不放逸修行之比喻

  丙七、凡所了知的须实修之义

  丙八、赞叹正见、教诫珍惜业果之法

  甲四、深信业果之总结分八

  乙一、业决定之理

  乙二、业的增上广大分六

  丙一、由意乐的增上广大性

  丙二、由对境的增上广大性

  丙三、由所依的增上广大性

  丙四、造业时间与数量的增上广大性

  丙五、事的增上广大性

  丙六、造业范围的增上广大性

  乙三、善业的特殊规律分四

  丙一、特殊时期的增上广大

  丙二、特殊地域的增上广大

  丙三、特殊助缘的增上广大

  丙四、特殊行善方法的增上广大

  乙四、十善业道

  乙五、等流果的思惟

  乙六、生活当中的八因三缘

  乙七、四力忏悔

  乙八、破斥邪见

  

  

《《正法妙音》第三册 因果的奥秘》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