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二册▪P10

  ..续本文上一页处,则是修习之力。”

  力士又问:“父母所生之力,量有几何?”

  佛言:“先以十人力如一凡牛力,依次,十凡牛力如一青牛力,十青牛力如一小象力,十小象力如一大象力,十大象力如一青象力,十青象力如一赤象力,十赤象力如一白牙象力,十白牙象力如一宾陀山象力,十宾陀山象力如一香象力,十香象力如一力士力,十力士力如一大力士力,十大力士力如一猛象力,十猛象力如一章住罗夜叉力,十章住罗夜叉力如一半那罗延力,二半那罗延力如一那罗延力,三百二十那罗延力,即是如来父母所生之力。如来节节之中,都有那罗延力自然而生。”

  又如《广大游戏经》宣说技能时云:“金刚围绕须弥王,并及十方诸余山,佛手尚能揉为末,无实人身有何奇?”

  此外,佛陀具有无量神变力,彼经云:“当嘎树下,世尊席地而坐,地面长有布拉那草,形如夜叉芦苇。彼时当地出现饥荒,乞食十分困难,尊者目连请问世尊:“大地之下具足妙味,以我能翻大地,易于力士翻一树叶,我以左手任持大地所有有情,右手一刹那间即能在大地及其周围寻出妙味。”世尊告言:“以你虽能如是翻转,然而众生一向贪执妙味而愚痴,且妙味不会长久留存,将会隐没。”世尊未予开许。假使有神力如目犍连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合其神力,与佛比较,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又如来修力,亦如经云:“假使四大部洲,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四洲百川江河,巨浪涛天,源源不断汇入大海,如来悉知每一水滴源自何处,亦即任一水滴属何部洲、属何城市、属何区域,以及是何树叶花果所滴等,乃至水滴之极微尘,一刹那间皆能分别了知。”诸如此类,仅作表示而已,具体需从经中了知。

  如云:“三千大千世界人天二趣众生,极其稀少,远远不及一具足五通的外道离欲仙人,以神通所见一车轮范围内的众生。离欲仙人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所有众生,极其稀少,远远不及声闻罗汉以天眼所见一车轮范围内的众生。声闻罗汉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所有众生,极其稀少,远远不及独觉罗汉以天眼所见一车轮范围内的众生;独觉罗汉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所有众生,极其稀少,远远不及菩萨以天眼所见一车轮范围内的众生;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所见所有众生,极其稀少,远远不及佛陀以天眼所见一车轮范围内的众生,极多无量。以此理,十方无边世界中安住的所有有情,已生及当生的一切心与心所,住不思议解脱诸大菩萨,纵于恒沙劫中计算思量,亦为不易。然而于三世所有有情一切心与心所,佛陀一刹那间无一错乱,一一任运了知。”

  另外,诸如来从悲因出生,亦为大悲之自性,故佛慈力等同众生数量根机而无量。即因地唯以利他悲心圆满一切圆净熟,当究竟彼等而现前空性大悲双运的无学道智慧时,佛陀大慈力之量,何时能量其一分,遍一切处、遍一切时之故。

  如是经云:“大王,释迦沙门具足大慈之力,即具有于所有有情不生刹那嗔恚之心,此大慈无著无碍,且恒时出生而任运自成,增上充溢,遍满一切世间,遍入一切有情之心。”

  如云:“一切时方刹土中,佛陀大慈遍世间,所有有情诸心识,悉皆遍知具大慈。能仁无比之大慈,无有不遍于世间,根机意乐亦周遍,由此遍知无过失。譬如欲使浊水清,以清水珠置其中,如是大仙清净意,亦令凡夫烦恼净。”

  《广大游戏经》云:“菩提树下金刚座,猛力魔军魔眷众,大慈之力作调伏,获证菩提寂灭果。”

  如是应知,如来因地果地一切事业,以大悲力而转入,如是如来一一毛孔之中,时方所摄所有轮涅诸法,无余各不错乱而能无碍映现,又遍虚空器情世界能无余纳入一尘之中,微尘不粗,世界不细。又一刹那间能显示等同三世无量所知法数的事业游舞。

  经中说:有一湖泊,八千由旬,湖水充盈,莲花遍满,某人乘一辆“赛风马”拉的马车,马蹄和车轮离水面飞行,亦不碰沾莲花枝叶花瓣。湖面上,马车疾驰如电,马车刚到对岸尚未返回之际,有一毒龙仗神力已从湖心飞来,绕完马车八圈。毒龙旋绕一圈之瞬间,阿难尊者可讲解八种法门;阿难尊者仅讲一句时,目犍连尊者可讲解八种法门;目犍连尊者讲一句时,舍利子尊者可讲解八种法门;舍利子尊者讲一句时,独觉罗汉可讲解无量法门;独觉罗汉讲一句时,菩萨可说不可思议无数法门。菩萨讲一句时,目犍连尊者依神通力可飞越八万世界;目犍连尊者飞越一世界时,如来发菩提心乃至涅槃之间一切事业,于无边刹土之中皆能示现。

  又于十方刹土每一方,以如目犍连之神通,于七昼夜不断行走,尔后将所经世界围成圆周,令地平整,覆以芥子,渐满地面。过芥子数世间界中有情,证入菩提,行持六度,乃至显示各自十二相事业,均为如来眼见,此等一切仅是性别、面容同类者,其性别、面容不同类的诸佛菩萨,见者更多,何须言说。如是所有世间界中,佛陀出世和菩萨行持六度的刹土,犹如大海之沙及恒河沙中金沙罕见一般,极为少数,以此理,周遍虚空界的无量刹土,在无错乱观照彼等之中,显现一切神变游戏彼彼调伏的身语相,如如意宝一般利乐的事业恒时周遍转入而无分别任运自成者。即时方一切所知法安住自性本空如是现前,虚空与手掌平等、刹那与大劫平等之后,以法界离垢清净而现前的如来者,有寂无二不坏智慧金刚身,超越微尘与刹那法,胜义中无言,而以名言正量衡量,一切过失断尽,一切功德圆满,智悲力三者无有边际,常坚寂固之自性,于彼自性无移动的同时,身口意三密显现无尽者。由等同所知法数量而放射之故,以分别心如何分析亦难测边际,是如以庹测量虚空一般,故需了知为无量。

  又一切诸佛的无量幻化也是安住于一佛的自性而远离异体之法,以一佛周遍一切时空,显现各种调伏游舞,远离一实有自体法等,是不可思议智慧之身。

  因此,尽佛地所摄一切诸法,唯是现空平等智慧的自性,故佛身一毛孔及所发一光的功德也能周遍虚空界,是故纵然诸佛于无边际之间以金口演说其功德,亦无穷尽。对此应从深处发起定解,应以应持菩萨观察佛身之量及以目犍连观察佛语边际等表示而了知。

  己二、总说分二:一、堪任诸有情导师;二、显示导师事业之相。

  庚一、堪任诸有情导师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诸有情师。

  于一切时方无偏所有有情,佛陀开示利乐之道,故称“诸有情师”。经云:“若见痴黑暗,常覆众生心,陷入生死狱,胜仙发悲心。”如是以大悲恒时开示解脱之道。

  辛二、广说:

  诸菩萨父,众圣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志求无上菩提而不退转的诸勇猛菩萨,续佛慧命,

  于圣法藏获得自在,护持所余所化,将于不思议智慧之佛果自在而转,故如转轮王子本具王相,由此称为佛子。“诸菩萨父”,即初播种性之种、中间养育断证、后于十地授职灌顶之佛,称之为“父”。

  “众圣者阿罗汉等之王”,即如大阿罗汉长老舍利子、目犍连,也于佛制学处纵微细分亦舍命不犯,而需要唯一安住世尊法王之善说,获得自道之果,故称“众圣者王”。

  又以佛亲自及佛种种事业,将众生安置于道之所依、道以及道之究竟中,而能去往究竟三菩提任何一者的安乐城,即是度越轮回苦海犹如引领商队之商主,故称“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庚二、显示导师事业之相分三:一、显示佛之意业;二、显示佛之语业;三、显示佛之身业。

  辛一、显示佛之意业:

  妙智无量,辩才难思。

  安立成办利益所化之主要方便——十力,安立宣说正法时主要方便——四无碍解,智慧自性就不同侧面所分之五智,于三世无著无碍转入之三智,归纳而言,即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二种,再归纳即摄于唯一自然智慧一切智智之中。彼智慧等同时方所摄所知法数而无量,以比喻、计算、推理等何时亦难测边际之故,以分别心无法衡量,故称“妙智无量”。

  获得如是不思议智慧之故,从一词或一事敷演,经无量劫宣说,辩才亦无穷尽,故说“辩才难思”。如经云:“若诸有情于一时,发多定语而请问,一刹那心遍证知,由一音酬各各问。”以四无碍解于大会中作狮子吼,如是方名辩才难思。对此虽有释为语之事业,然为语之因——意之事业。

  辛二、显示佛之语业:

  语言清净,音声和美。

  “语言清净”,是就离过而言,即无论句义,以懈怠等八种所表示的诸过失,极微尘许亦无有。以彼语遣除毛发竦然,唯令众人欢喜,犹如极度黑暗中的月光一般。

  “音声和美”,即语言柔和委婉等,具有如海妙音支分,由此现前能令众生心生喜悦,最终赐予究竟利乐之果。如《大乘无上续论》云:“总之宣说尽世间,天及地住安乐因,此等无余皆依靠,普世遍现佛圆音。”

  辛三、显示佛之身业:

  观身无厌,身无与等。

  “观身无厌”者,即一一身分殊妙端严,能悦众心仰瞻无厌,犹如乍见稀世奇珍,悦意喜筵恒时不退之佛身,于彼仰瞻,心无厌足。

  “身无与等”者,下至佛一毛孔放一光明之微妙,亦皆映蔽世间一切圆满,故能相等者丝毫亦无。或者,不论应机化现何种,不能取其时方之量。

  无论何人见佛身时,身心剧苦亦如梦醒般能获止息之相,详应以经典公案庄严而宣讲。

  丁二、自利断证圆满之相分二:一、断圆满相;二、证圆满相。

  戊一、断圆满相分二:一、佛住三有无染;二、佛自性超越三有。

  己一、佛住三有无染:

  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

  佛住欲界从母胎降生等,相应世间游舞示现,然以欲界法贪欲盖等丝毫不染,如泥中出生新莲而安住,是为不染诸欲。如是,佛现前所有禅定而不味著定乐等,是为不染众色;得无色定而不味著,且彼中无说法等,亦不安住彼处,故为不染无色。

  己二、佛自性超越三有分二:一、超越苦果;二、超越集因。

  庚一、超越苦果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解脱众苦。

  佛已永断三有种子而灭一切痛苦,故为解脱…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