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二册▪P13

  ..续本文上一页

  利乐银光遍洒于世间,祈愿增胜安乐之吉祥。

  吉祥拉则殊胜圣地中,吉祥上师弟众聚会时,

  吉祥种种祥瑞妙相故,吉祥不灭语言胜幢立。

  愿依此善具德师久住,僧团增胜事业亦究竟,

  众生利益安乐之吉祥,何时不退恒常而增上。

  此文由对具备希有智尊妙三德之圣喇嘛扎西劝请之语顶戴受持,四大紊乱病触虽于体内如汤涌沸,然而心中作意三宝甘露之月,未讲究修辞文法而善释要义之注释,麦彭南嘉九月上旬八九二日中撰著。以此愿成所有众生善愿如意成办之因!

  

  科判

  

  甲一、名义

  甲二、译礼

  甲三、正文分三

  乙一、随念佛陀功德分三

  丙一、略说差别基导师功德

  丙二、广说差别因与果分二

  丁一、利他于世间显现之相分二

  戊一、如何显现

  戊二、显现后成办事业分二

  己一、别说佛前晋见

  己二、总说分二

  庚一、堪任诸有情导师分二

  辛一、略说

  辛二、广说

  庚二、显示导师事业之相分三

  辛一、显示佛之意业

  辛二、显示佛之语业

  辛三、显示佛之身业

  丁二、自利断证圆满之相分二

  戊一、断圆满相分二

  己一、佛住三有无染

  己二、佛自性超越三有分二

  庚一、超越苦果分二

  辛一、略说

  辛二、广说

  庚二、超越集因

  戊二、证圆满相分三

  己一、体相分二

  庚一、广大

  庚二、甚深

  己二、功德

  己三、作用

  丙三、摄义

  乙二、随念法宝功德分二

  丙一、略说

  丙二、广说分二

  丁一、所取殊胜分二

  戊一、略说

  戊二、广说分二

  己一、从离过而宣说

  己二、从具德而宣说

  丁二、真实依处分二

  戊一、略说

  戊二、广说

  乙三、随念僧宝之功德分二

  丙一、宣说僧宝功德分二

  丁一、相续清净

  丁二、胜田功德

  丙二、胜赞具彼功德无上福田

  甲四、末义

  

  序分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我们先解释注释的名字,经的名字后面会详细讲解。

  注释的名字是“无尽吉祥妙音”。“妙音”是从能诠的角度来讲,因为这部殊胜的注释能完全开显佛陀所说《随念三宝经》的密意,所以是妙音。“无尽吉祥”是妙音的作用,大家来听闻、思维这部注释的含义,会有很大的收获,可以给大家带来无尽的吉祥。“无尽”是指发生作用、发生影响的时间。有些法的作用是有尽的、有限的,到一定时期,这种作用就会消失,而这个妙音的作用是无尽的,也就是尽未来际、尽虚空界也不会穷尽,源源不断,相续不绝。从这里可以看出作用之深远、作用之广大。“吉祥”是圆满、妙好的意思,这里所说的吉祥包括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吉祥。如果大家的心能契入这个妙音的所诠义,就绝对会日日夜夜、生生世世恒时吉祥。为什么会生起无尽的吉祥呢?因为佛法僧是万千吉祥的殊胜源泉,而通过这部注释的开显作用,又能够让我们的心对三宝的功德获得正确认识,这样真正的信解就可以生长起来,从而趣入一切正道,不断现前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之间的无尽吉祥。在每个有情的生命历程中,有这样一道门,进了这道门,就会得到无尽的吉祥,没有进入这道门,就会陷入无尽的衰败当中,这道门,就是皈依。如果我们认真闻思这部注释,对三宝的功德生起真实的信解之后,就决定会立下誓言,尽未来际永远皈依三宝,这样身心随顺导师的言教,和僧伽共同修学,从此就会拥有崭新的人生,就会不断现前无量的吉祥。对这种作用,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注释的后面这样断定地说:“具慧者们如果忆念三宝功德之后,承诺它是真实、永恒的皈依处,从此便能开始断尽三有,且有了恒时安乐的开端。”他又说:“对此处信解之后,仅仅念诵一遍此经也成为以三宝展开宣说的所有一切善根的源泉,何况演说等的功德,更是无量。应知,谛听一遍此经,仅仅以此也使得人身成为具有大义。”

  南无格日曼扎郭喀雅!

  (顶礼上师曼殊师利!)

  下面是顶礼句、祈愿句以及引文。

  首先顶礼文殊菩萨:

  解脱三有寂手持慧剑,摧伏轮回欺诳四魔军,

  驾驭幻轮文殊勇士者,彼之足莲为我顶庄严。

  首先解释“寂手”:是指远离粗重的柔和的手。“四魔”,是指烦恼魔、蕴魔、天魔、死魔。从有漏蕴的角度来讲,成就有漏五蕴的因——诸烦恼是烦恼魔;以烦恼为因而成就的有漏蕴是蕴魔;贪著妙欲是天魔,它是断尽有漏的对治道的障碍;使有漏蕴灭尽是死魔。总之,有漏蕴的因、有漏蕴本身、有漏对治道的障碍以及有漏蕴灭尽,分别是烦恼魔、蕴魔、天魔、死魔。“幻轮”:幻是幻化,轮是指相续不断。

  下面回到颂词,前三句是讲所礼境文殊菩萨,第四句是讲顶礼。“解脱三有寂手”是能持,“慧剑”是所持,能持智慧的就是解脱三有的断德,“寂手”表示解脱一切欲有、色有、无色有的执著而寂静的相续。在断的同时,证德智慧会自然现前,所以叫作“持慧剑。”再从能对治、所对治来讲,能对治是智慧,所对治就是轮回欺诳四魔军。这是显示大智慧能断的作用。

  从智慧的作用讲,能对治是智慧,所对治是四魔。《大智度论》中说:“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问曰, :何以名为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魔是迷乱力妄现的相,包括烦恼魔、蕴魔、天魔、死魔,也就是诸法实相之外的一切法,能夺去慧命的缘故,叫作魔。所以魔的对治唯一是智慧。在没有智慧时,就会被欺诳的四魔所支配,以非理作意而流转。在智慧现前时,照见有漏法欺诳的自性,就可以出离轮回,这就是“摧伏轮回欺诳四魔军”。

  “驾驭幻轮”,是指在四魔灭尽获得大自在的同时,从大智慧当中流现无量无边的妙用,相续不断地任运示现。

  对于这样的文殊勇士,全知麦彭仁波切以自己最尊贵的头顶礼文殊菩萨的足莲,这是表示恭敬之相。这样顶礼文殊菩萨,也是为了开启自性本具的智慧。同时也是在启发我们:如果没有文殊菩萨的智慧,我们的心识就会被无明障碍,无法认识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而有了智慧,就会如理认识三宝无尽的功德之相。这样以智慧了达,就能发起真正的信解,所以首先顶礼文殊菩萨。

  第二颂是祈愿句:

  智悲满分佛陀皎月轮,圣众星鬘围绕而严饰,

  散发能消三有瘟疫恼,圣法甘露妙光愿吉祥。

  第一句讲佛,第二句讲僧,第三、第四句半讲法。在前三句当中,满月比喻佛,星鬘比喻僧,月光比喻法。十五的满月没有丝毫欠缺,这是比喻佛陀的智慧和大悲已经究竟圆满。学道菩萨虽然也有智悲,但是还不圆满,还有部分没有证得,智悲满分唯一是佛陀,因为智悲圆满,所以佛陀就成为尽虚空界无量有情的导师。在月轮显现时,有无数星辰围绕,使月轮显得非常庄严,同样,佛陀出现在世间时,有无数大小乘圣者围绕佛陀,成为佛的眷属。比如释迦佛出世,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以及目犍连、舍利子、须菩提等菩萨与声闻围绕而庄严。这体现出佛是诸菩萨父,是众圣者王,也体现出佛陀教化之大。月轮在虚空当中出现时,能给大地众生带来极大的利益,因为她的光明照临世间,可以消除瘟疫的热恼,月光具有这样的妙用。从月轮中散发妙光,是比喻从佛陀圆满的智慧和慈悲当中流现出无量的甘露圣法。因为佛有圆满的智慧和慈悲,所以见到众生备受三有瘟疫的热恼,决定会宣说能对治三有的圣法。佛宣说的圣法能够将众生从一切三有怖畏中救拔出来,所以如同甘露;又能破除众生心中的无明,显示出一切所知法的相,所以是妙光。在这个热恼世间,如果没有如满月般的佛陀出现、没有圣众星鬘的围绕、没有甘露圣法的光明,就不会有任何吉祥,只会充满衰败,众生都将生活在内心黑暗的状态当中,非常痛苦。只有三宝住持在世间,世界才会有光明,人心才会得安乐,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祈愿以三宝的加持,令世间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吉祥。

  下面是讲经之前的引文,也就是在随念三宝功德之前,在我们心中必须要确立的认识。这个引文可以分成三段来讲,第一是思惟苦而引发寻求依处之心,第二是观察法而认定自己的皈依处,第三是认定皈依处之后应当随念。(注意思惟的次第,是首先以理认定好皈依处之后再作随念。)

  我们寻求依处的动机,实际就是内心最基本的想离苦得乐的愿望,所以我们首先要思惟:三有世间的一切唯一是苦,而且这个世间又不能提供一种灭苦的方法,这样就会在心里产生寻求依处的迫切之心,这就是皈依的真实动机。

  既然自己想求皈依,所以在确定谁为皈依处时,就应当持一种公正的态度,也就是要观察谁能说出止息痛苦的正法,只要能说出这样的正法,那对这个说法者、所说的教法以及随学者就可以持为皈依处,也就是要从法上来认定自己的皈依处。怎么观察一个法是不是灭苦的正道呢?这就要从缘起上思惟,也就是要了达一切法都是缘起生,苦也不例外,也是由苦因产生,这样以能否对治苦因这一条标准就可以分判出正道和邪道,因为佛说的无我之法直接和苦因相违,而外道所说的法和苦因可以相应,所以,只有佛法才是正道。

  这样认定皈依处之后,为了发起一切正道,就要着重修习正道根本的信解,也就是要通过随念功德而建立真实的信解。

  以上是引文的要点,下面具体解释论文。

  1、由思苦而引发寻求依处之心。

  此处,茫茫三有大海之中,自他一切三有有情的希欲,唯一是希求安乐。

  这一句是要我们懂得,每个有情都是唯一希求安乐,不想要痛苦。我们自己是这样希求,其他一切有情也是这样希求。只要是有心识的有情,谁不想要安乐呢?谁生下来只想要痛苦呢?在这个世上,下至蚂蚁蚊虫,上至梵天帝释,都是在追求安乐。现在要问:追求安乐的有情真的得到安乐了吗?如果有情希求安乐又得到了安乐,那确实是很幸福,轮回世间也是很美好的,不必要再去祈求救护。但是事实并不…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