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去的念头,于是他带着部下,腾空而去。当时有五百个仙人住在须弥山的腹部,飞行过程中,顶生王的象马所排泄的大小便有些落到仙人们的身上。他们感到莫名其妙,互相询问:“这是谁的大小便竟然掉到我们身上?”
仙人当中的一位智者说:“我听说顶生王想到三十三天去,这些一定是他的象马所排泄的不净物。”
仙人们听了很恼火,就集体念咒,将顶生王和他的随从定在空中动弹不得。
顶生王知道后就发誓:“假如我真有福份,这些仙人就应当都侍候我。”因为顶生王的福德大,所以一发誓就灵验,五百个仙人不由自主地来到顶生王身边,有的给他扶轮子,有的给他牵马,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到三十三天。顶生王远远看到三十三天的快见城,又高又白,有一千二百个城门。天子们因为害怕顶生王,所以不仅关闭所有城门,而且还设了三重铁关。但是顶生王带着兵,毫无迟疑,直接飞到天门,然后吹响贝号,拉弓弹射,顿时一千二百个城门全部自动打开。帝释天王只好出城相见,并将他邀请到天宫中共坐。顶生王与帝释天王的相貌几乎相同,最初见时很难分辨,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分清楚。顶生王在帝释天享尽五欲的快乐,一直经历了三十六代天帝释。
从以上顶生王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的福报有多么巨大,他的寿命、受用、威势、眷属、衣食住行等,样样都是超乎寻常,他不仅享尽人生欲乐,而且一直发展到三十三天,以现在的话来讲,可谓是超级成功人士。与他的福报相比,现在的富豪们只是九牛一毛而已。现在要问,他靠什么获得这样大的福报呢?是不是通过顽强拼搏而获取成功的呢?下面就来看一下他的往昔因缘:
佛说:过去不可计量的劫数前,当时有一尊佛叫做弗沙佛,和弟子们在教化世间。某一天,一个办婚事的婆罗门,准备以手把大豆撒向新娘,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正在这时,他见到佛陀,心里很欢喜,就把大豆撒向佛作供养,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有一粒落到佛的顶上。以这个因缘,他感受了无量的福报:四粒大豆入钵的因缘,使他统摄四天下,一粒落在佛顶的因缘,使他在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当中享受快乐。
因为顶生王的成功途径,是以福藏根本的佛身为所依,所以虽然付出的只是一毛钱不到的豌豆,但却换来常人作梦也想不到的大富大贵。他并没有像现代人这样辛苦地求取财物,但因为他有福气在无上的大福田中种植福种,所以增上了无量福德。我们想一想,象我们这样满脑子都是邪分别的凡夫人,如果不依止三宝,只凭狂妄自大的我慢,认为自己能如何如何,以这样的我慢来奋斗,充其量又能获得多少呢?所以,我们应当懂得,佛身才是“天众世间福藏依”,应当在佛福田中种福。
第二个金色童子的公案出自《金色童子因缘经》,经文共十二卷,这里仅取相关因缘,摘要而述:
尔时,世尊与大迦叶尊者均已灭度,阿难尊者仍然住在世间。当时忉利天宫有一天子,投生在王舍城中一位大商主家中,其妻胎满诞一童子,身有金光,异常艳丽显赫,人见人爱。童子生时,就有, 金黄妙衣自然在身,并且口中溢出优钵罗花香。伴随童子的诞生,家中降下一场奇妙的衣服雨,所下的妙衣都是金色,又有许多迦尼迦花纷纷从天而降,这样显现了许多瑞相。
后来金色童子渐渐长大,一次被人诬陷犯杀人罪,临刑时,童子遥向阿难尊者至心祈祷,尊者以神通力救他,并为他说法,童子即时证得初果,又于尊者前出家受戒,证得阿罗汉果。证果后,金色尊者脱下身衣用作供养、布施,稀奇的是,一衣脱后一衣自然复生,这样以无量妙衣而作福事。
人们目睹这件事,都感叹:金色尊者以何因缘感得此果,莫非长久修行积累的功德?
这时,阿阇世王向阿难尊者请问金色比丘的往昔因缘,尊者详细说出往昔因缘:
过去九十一劫中,有毗婆尸佛出世,有一城市名满度摩帝,城中有一位妙耳商主,生一童子,具有十八种可厌丑相,身口恶臭,而且他出生时,家中起火,一切财宝化为灰烬。到丑相童子能走路时,母亲让他独自去讨饭,他不但讨不到饭,反而处处被人追打,母子只能忍饥挨饿,随业而住。
丑相童子为饥渴苦恼逼迫,心里非常忧愁,自想不知以何罪业所感,今生没有福报,长相这样丑陋,让人厌弃,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不如自杀了此一生。他决定之后,就爬上树纵身跳下,身被摔伤,极受苦恼。
这时,毗婆尸佛以佛眼观见,就以神通力现在丑相童子面前,佛光照触,痛苦顿消。童子见佛相好光明,生起了清净信心,就脱下所穿量约一尺的黄色衣服,供养毗婆尸佛,同时采一茎迦兰腻迦花奉上如来。以佛的威神力,衣服分量正好合于佛身,花也变得大如车轮,如伞盖般停在佛陀顶上。丑相童子见后,广大净信之心,恭敬愈发增盛,他顶礼佛足,发大誓愿:愿我将来身有金色,妙衣严身,口中出优钵罗花香,并得成佛!
丑相童子发愿时,他的极丑恶相忽然消失不见,转成殊妙端严,身体如金色,又有金色可爱的衣服自然从空中飘来,披在童子身上,空中纷纷降下迦兰腻迦花、优钵罗花等,而且空中传出宏亮音声:“奇哉!能于如来所,种植清净布施的可爱种子,最胜的牙茎现在出生!”
这位妙相童子,因为具有殊胜福德,被人民共推为王,享受六万岁,命终转生兜率天。
阿难尊者复告阿阇世王:“毗婆尸佛教法中的妙相王,就是今天金色比丘的前身,往昔他见毗婆尸佛时,以贫穷之身,脱下一小片衣服供养佛陀,供养后又发广大誓愿,由此在天人当中感受妙乐,不论生在何处,都是身为金色,并有金色衣服自然在身。生时天雨妙花,纷纷而降,到如今具足大福德,身有妙衣旋脱旋生,具有各种殊胜妙相。”
尔时,一切大众都感叹说:“奇哉!种福果报极为殊胜。奇哉!诸福有大力能。奇哉!布施深固福田。是故应知,如能种植布施善种,果报不虚。智者们审谛观察如是种福果报之事,谁人不种清净布施胜田!”
《贤愚经》当中有一则金财因缘:
当时,佛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大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叫金财的男孩,长相端正,世上少见,并且他是握着拳头来到人间的。父母见到他这个样子都很害怕,认为是不吉祥的恶兆。可是掰开他的小手一看,手里有两枚金钱,父母很高兴,就把金钱取下来,哪知道孩子的手掌中再次出现金钱,再取下来,还是生出金钱,这样反反复复,取之不尽。
等到金财长大成人就向父母请求出家,到佛的住处,礼佛请求:“世尊求您哀悯我,准许我出家,趣入佛道。”
佛说:“好啊,你可以出家。”金财剃除须发,穿上袈裟成为一名沙弥,到年岁临登坛受具足戒时,他向僧众一一礼拜,两只手只要一着地,就拍出二枚金钱,这样,在每一处行礼的地方都能拍出金钱。受戒以后,金财很精进,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当时阿难问世尊:“金财比丘作了什么福,一生下来,手里就会生钱。”
佛说:“过去九十一劫时,有一位毗婆尸佛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当时度脱的众生不可计数。有一次,佛和僧众云游四方,很多富人、长者都来供养饮食。有个靠卖柴为生的穷人,见到佛和僧众受富人们迎请,心里又欢喜又恭敬,就把自己卖柴仅有的二枚钱,供养佛和僧众。佛陀哀悯他,接受了他的两枚钱。”
佛接着对阿难说:“这个穷人以两枚钱供养佛和僧众,所得到的福报是在九十一劫当中,金钱、财宝随心所欲,无有匮乏之时。当时那个穷人,就是今天的金财比丘。所以即使是没有得圣道的人,也可以在未来得到无量的善果。”
下面再讲《大智度论》中的一段公案:
往昔,佛住世时,佛和阿难从舍婆提城往婆罗门城的方向去。当时婆罗门城的王是一个外道,听说佛要来,就立了一条规矩,凡是给佛饮食、和佛一起说话的,罚款五百文钱。佛入城乞食时,偌大的城市,家家户户都关着门,佛和阿难只能持着空钵,从城里出来。(可见众生多么颠倒,不知佛陀功德的人,其实是最可怜的人。)当时,有一个老仆人,手里拿着破瓦器装着一些发臭的剩饭剩菜,准备倒掉,她见到佛相好庄严,手拿空钵,就想供养。佛知道她的心意,把钵伸出来乞讨她准备倒弃的饭食。老妇人以一颗清净的心端来供养佛陀。
佛受供之后,对阿难说:“这个婢女因为布施,十五劫当中会在人天二道中享受幸福快乐,不堕恶道,将来转得男身,出家学道,成就独觉果位。”
这时佛旁边的一个婆罗门,听到佛这么说,就问佛:“你是净饭王的太子,为什么为了一点食物就打妄语呢?”一般人无法理解这种不可思议的缘起,所以会认为这是打妄语。
这时,佛吐出舌头覆盖脸部,舌头一直伸到头发的最上端。佛说:“你见过这样的广长舌打妄语吗?”
婆罗门说:“舌头能盖住鼻子,都不会打妄语,何况盖住脸,而且伸到头发的上端,决定不会打妄语的。”他生起信心后,对佛说:“我今天是不懂小供养为何会得大福报。”
佛启发他:“你平时是否见过一些稀奇的事?”
婆罗门说:“我有一次行路时,见过尼拘陀树,尼拘陀树的树荫很大,能够覆盖五百辆车那么大的面积。”
佛又问:“树的种子有多大?”
婆罗门说:“它的大小相当于芥子的三分之一。”
佛说:“谁相信你的话呢?”
婆罗门说:“确实是真的,确实是我亲眼所见,我没有说谎话。”
佛说:“我见这个女人以清净心供佛得到大果报,就象尼拘陀树种子虽小,但生果却是很大一样。”
婆罗门听了之后心开意解,向佛忏悔。佛为他说法,他获证初果。这时婆罗门很兴奋地举手大声高呼:“大家快来呀!甘露门开启了,你们怎么不出门呢?”
人们听了之后,都拿五百枚金钱给婆罗门王,请佛受供。国王也废除了那条规则,和群臣皈依佛陀,佛为他们说法,他们都证得圣果。
老妇人对佛供养下劣的饭食,不仅换来十五劫的人天福乐,而且还换来男身、出家学道、最后证果,所以佛身确实是众生成就大福德藏的所依,是真正的“福藏根本…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