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二册▪P25

  ..续本文上一页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

  一万亿个安住慈心三昧菩萨的福德总合,不如一来菩萨福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地菩萨利益众生已经达到任运无障碍,境界极其不可思议,所以福德极大。《宝性论》中说:“如是普于虚空际,无边有情恒时中,具慧任运无障碍,真实广行利生业。”

  恒河沙数一来菩萨福德,较一佛陀之福,百千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亦不能及。”

  如同恒河沙数的补处菩萨,他们的福德总和,与一尊佛的福德相比,还不如佛陀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算分之一,喻分之一。这样才了知佛是最大福。我们寻找福德之王,找到最后,就是佛陀。小乘圣者、大乘圣者的福德总和远远比不上佛的福德,所以佛是福藏根本,佛的福德最为伟大。不通过经中这样校量,我们可能认为佛的福德与菩萨、天王等差不多,或者只是比阿罗汉大一些,通过上面佛语的开示,我们才知道,上界与下界、出世间与世间、大乘与小乘、佛与菩萨之间,在福德上有极大的差别。这样才显示出佛陀是天中天,是圣中圣,是最伟大的导师。

  下面再看佛陀色身相好的福德,又是如何一层比一层殊胜的:

  又如云:“以十倍所有有情福聚,成就佛一毛孔;

  所有有情福德总和的十倍,相当于成就佛身一个毛孔的福德。

  以百倍所有毛孔福聚,成就佛一随好;

  以成就佛身所有毛孔福德总和的一百倍,能成就佛的一个随形好。

  以千倍所有八十随好福聚,成就佛二十九相之一相,除白毫、顶髻、法螺三相;

  以成就佛身八十随形好福德总和的一千倍,能够成就佛陀其他二十九相当中的一相,白毫相、顶髻相、法螺相不包括在内。

  以万倍所有二十九相福聚,成就佛白毫相;

  以成就这样二十九相福德总和的一万倍,成就佛的白毫相。

  以十万倍白毫相福聚,成就佛顶髻相;以万亿倍顶髻相福聚,成就佛法螺相。”

  以成就白毫相福德聚的十万倍,成就佛的顶髻相;以成就顶髻相福德聚的万亿倍,成就佛的法螺相。

  根据上面的教证可以了知,佛身的每一分都是以无量福德而成就,而且相好越殊胜,福德越广大,大到无极,这样就可以决定佛身是福藏根本,已经圆满成就十法界当中最不可思议的大福德聚,确实是“天上天下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此外,因地所修施等无量善行亦以智慧神变成熟之力,下地所集尔许功德,上地刹那即可成办,以及佛身如何修持深广二谛行境的修因圆满之理,(注意前面一大段,都要落在“修因圆满之理”这六个字上。)应以诸经及《行愿品》为例而了知。

  这一段这是从因的角度说明佛身是福藏根本。佛在因地修集布施、持戒等无量无边的善行,而这一切也是以智慧成熟之力、神变成熟之力,越来越增上圆满。增上的速度极为惊人,下地修集的所有功德,上地只需要一个刹那就能够完成。如同蚂蚁一生所走的路,飞机一分钟就能完成。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一直增长上去,到成佛时,决定是福藏根本。而且,佛陀在因地修习深广二谛行境,也就是在甚深的方面修习真如,在广大的方面修习十地、六度等,比如佛在因地如何发愿,如何行持等,以上这些诸佛修因圆满的道理,具体应当按照《华严经•十地品》、《普贤行愿品》等作为例子而了知。

  具体方面应当多阅读《华严经》,就会知道佛陀在因地行持了多少波澜壮阔的菩萨万行,从而圆满一到十地的功德,这样以因推果,才会体会佛陀的伟大。

  以八地之前的修行与八地的修行作比较,《十地品》当中说:“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于海多用功力,排牵而去。若至大海,但随风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视未至时,设经百岁亦不能及。(比如乘船想趣入大海,没有到达大海时,要用很多功力牵引而去。一旦进了大海,就会随风而去,不需要借助人力。以至于在大海当中一天的航程,就可以超过未到大海之前一百年的航程。)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积集广大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行海,于一念顷以无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经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不能及。”(同样,积集广大资粮乘大乘船到达菩萨行海时,一念之间以无功用智入于一切智智境界,像这样无功用的修行,凭七地以下有功用的修行,即使经过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的劫数也无法相比。)而且菩萨初发心时,所发的百万阿僧祇等十种大愿,在八地当中都已经获得清净,达到愿波罗蜜多最为增上的境界。诸佛因地就是按《普贤行愿品》所说那样的普贤无尽大愿、无量大愿等真实发愿、真实修行,最后一一圆满,因为佛陀因地的修行是如此甚深广大不可思议,所以所感的佛身决定是无尽福德的所依。

  又不仅为福藏根本,且依所依亦将增上无量福德,如顶生王、金色童子等因缘所说。如经云:“由具众多福德相,天众世间福藏依,见闻慈颜即获益,成办有情无量利。”

  这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解释“福藏根本”,说明佛身是出生无尽福德的所依。不但佛自身是福藏根本,而且以佛为所依,众生会增上无量的福德。比如将小铁块投入磁力强大的磁场中,立即就会被磁化,而且获得的磁力也极强,同样,因为佛陀的福德之量,是一种无穷大的量,所以众生的心以佛为所依而现前的福德也是无量不可思议。这种作用的相,如同经中顶生王、金色童子等公案中所说的那样。如经中所说:“由于佛陀具足众多福德的相好,所以成为一切天人世间成就无尽福德的所依,众生见到佛的形相、听到佛的音声,一触到佛陀慈爱的笑颜,就能成办无量的利益。”

  为了让大家产生深刻具体的认识,下面通过公案来说明。首先讲《贤愚经》中顶生王的公案:

  过去无量不可思议的时劫中,有一位叫瞿萨离的大王,统摄天下八万四千小国,他有两万夫人,两万婇女,一万大臣。有一天瞿萨离王的头顶上,忽然生出一个疱,形状象蚕茧,洁净清彻,也不疼痛,并且渐渐大起来。当长到象瓜瓢那样大时,劈开来一看,只见里面有个童子,相貌非常端正,发色绀青,身色紫金。

  国王叫相师占卜吉凶,相师告诉大王:“这孩子身相雄伟,福德很大,以后一定是位统领四方的圣王。”于是就给他取名为顶生王。

  顶生长大以后,果然英德卓越,大王赐封他为一个小国的国王。不久大王病危,很多小国的国王都前来看望,但是大王的病还是不见好转,最终病故。

  这些小国的国王对顶生说:“大王已经驾崩,请你继承王位。”

  顶生说:“假如我真有做大王的福份,就应当由四大天王和帝释天一起来迎接授予,我才登位。”顶生王刚发完誓,四大天王就拿着盛满香汤的宝瓶,从天而降,给顶生王灌顶(按过去的习俗,国王登基时要灌顶。),接着,帝释天也从天宫中下来,把宝冠戴在顶生王的头上,并与四天王共同称赞顶生。小国王们又一次劝请顶生做大王,统治四方。

  顶生又说:“假如我真有做国王的福份,国应当顺从于我,不是我顺从于国。”刚发完誓,国中所有的宫殿、园林、浴池都向着顶生王而来,金轮宝、象马宝、玉女宝、摩尼宝、大臣宝、将军宝也都应声而来。顶生王就这样登上转轮王的王位而君临四天下。

  有一天,顶生王在国中巡视,见到很多人在耕地,就问旁边的大臣:“这些人在作什么?”

  大臣回答:“人要靠粮食才能活命,所以他们在种谷子养活自己。”

  顶生王当时就发誓:“如果我真有做国王的福份,国家就应该有自然的百味饮食,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他刚发完誓,国中果然出现自然饮食。

  顶生王继续巡视,这一次见到很多人在纺纱织布,就问:“你们在干什么?”

  这些人说:“虽然有饮食,但没有衣服遮身,所以还要纺纱织布做衣服。”

  顶生王又发誓:“假如我真有做国王福份,国中就应当自然出现妙衣,赐给万民,使他们不再贫乏。”刚发完誓,只见所有的树上都出现各种颜色的妙衣,全国的男女老少都去取自己喜欢的衣服。

  顶生王又去巡视,看到很多人在制造、修理乐器,就问:“你们在干什么?”

  他们说:“饮食衣服都有了,没有音乐也不行,所以我们在制作乐器。”

  顶生王又发誓:“假如我真有做国王的福份,所有好的乐器应当在国中自然显现。”话音刚落,各种乐器都自然显现悬挂在树枝上。人们随自己所好取下来弹奏,音声都很悦耳,听到的人无不喜欢。

  由于顶生王福德巨大、恩泽四海,所以感召天降七宝,遍满所有国家。

  顶生王问大臣:“你们说说看,这是谁的福德?”

  大臣们回答:“既是大王的福德,也是人民的福德。”

  顶生王又发誓:“假如是人民的福德,七宝应当普降,假如只是我的福德,就应当全都降落在我的宫殿当中。”这样发完誓,其它地方都停止降七宝,唯独他的宫殿里,降了整整七天七夜的珍宝雨。

  顶生王尽情享受一切人间的快乐,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八万四千年。有一天,在宫殿前面忽然踊出一个夜叉,高声说:“东方的弗婆提国,富饶快乐,没有哪个国家能比得上,大王你可以到那里去游玩游玩。”

  顶生王答应了夜叉的提议,刚生起一个想去看看的念头,金轮宝就从虚空当中飞过来,然后群臣及白象宝、绀马宝等跟在后面,驾上金轮到到弗婆提国。弗婆提国的所有小王赶紧出来接驾。国王在弗婆提国享受五欲生活,一直过了八亿年。这时又听到夜叉来说:“西方的瞿耶尼国也很快乐,大王可以去那里看看。”

  顶生王又到瞿耶尼国享受快乐生活,经过了十四亿年。

  夜叉又说:“北方的郁单曰国土地丰饶平安,人民兴盛,可以去那里看看。”大王又来到郁单曰国,享受上妙五欲,过了十八亿年。

  夜叉又说:“四天王天的快乐是难以估量的,大王可以到那里去游玩。”

  顶生王和群臣、四种兵乘虚空飞行,一直飞到四天王天,四天王见到顶生王都很恐惧,立即集合天兵,想把他拦住,但是奈何不了他,顶生王很轻松地闯入四天王的领土,自在悠闲地享受了数十亿年。

  有一天,顶生王冒出一个,想要到忉利天…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