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二冊▪P26

  ..續本文上一頁去的念頭,于是他帶著部下,騰空而去。當時有五百個仙人住在須彌山的腹部,飛行過程中,頂生王的象馬所排泄的大小便有些落到仙人們的身上。他們感到莫名其妙,互相詢問:“這是誰的大小便竟然掉到我們身上?”

  仙人當中的一位智者說:“我聽說頂生王想到叁十叁天去,這些一定是他的象馬所排泄的不淨物。”

  仙人們聽了很惱火,就集體念咒,將頂生王和他的隨從定在空中動彈不得。

  頂生王知道後就發誓:“假如我真有福份,這些仙人就應當都侍候我。”因爲頂生王的福德大,所以一發誓就靈驗,五百個仙人不由自主地來到頂生王身邊,有的給他扶輪子,有的給他牽馬,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到叁十叁天。頂生王遠遠看到叁十叁天的快見城,又高又白,有一千二百個城門。天子們因爲害怕頂生王,所以不僅關閉所有城門,而且還設了叁重鐵關。但是頂生王帶著兵,毫無遲疑,直接飛到天門,然後吹響貝號,拉弓彈射,頓時一千二百個城門全部自動打開。帝釋天王只好出城相見,並將他邀請到天宮中共坐。頂生王與帝釋天王的相貌幾乎相同,最初見時很難分辨,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分清楚。頂生王在帝釋天享盡五欲的快樂,一直經曆了叁十六代天帝釋。

  從以上頂生王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的福報有多麼巨大,他的壽命、受用、威勢、眷屬、衣食住行等,樣樣都是超乎尋常,他不僅享盡人生欲樂,而且一直發展到叁十叁天,以現在的話來講,可謂是超級成功人士。與他的福報相比,現在的富豪們只是九牛一毛而已。現在要問,他靠什麼獲得這樣大的福報呢?是不是通過頑強拼搏而獲取成功的呢?下面就來看一下他的往昔因緣:

  佛說:過去不可計量的劫數前,當時有一尊佛叫做弗沙佛,和弟子們在教化世間。某一天,一個辦婚事的婆羅門,准備以手把大豆撒向新娘,這是當時的一種風俗。正在這時,他見到佛陀,心裏很歡喜,就把大豆撒向佛作供養,其中四粒落入佛的缽中,有一粒落到佛的頂上。以這個因緣,他感受了無量的福報:四粒大豆入缽的因緣,使他統攝四天下,一粒落在佛頂的因緣,使他在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當中享受快樂。

  因爲頂生王的成功途徑,是以福藏根本的佛身爲所依,所以雖然付出的只是一毛錢不到的豌豆,但卻換來常人作夢也想不到的大富大貴。他並沒有像現代人這樣辛苦地求取財物,但因爲他有福氣在無上的大福田中種植福種,所以增上了無量福德。我們想一想,象我們這樣滿腦子都是邪分別的凡夫人,如果不依止叁寶,只憑狂妄自大的我慢,認爲自己能如何如何,以這樣的我慢來奮鬥,充其量又能獲得多少呢?所以,我們應當懂得,佛身才是“天衆世間福藏依”,應當在佛福田中種福。

  第二個金色童子的公案出自《金色童子因緣經》,經文共十二卷,這裏僅取相關因緣,摘要而述:

  爾時,世尊與大迦葉尊者均已滅度,阿難尊者仍然住在世間。當時忉利天宮有一天子,投生在王舍城中一位大商主家中,其妻胎滿誕一童子,身有金光,異常豔麗顯赫,人見人愛。童子生時,就有, 金黃妙衣自然在身,並且口中溢出優缽羅花香。伴隨童子的誕生,家中降下一場奇妙的衣服雨,所下的妙衣都是金色,又有許多迦尼迦花紛紛從天而降,這樣顯現了許多瑞相。

  後來金色童子漸漸長大,一次被人誣陷犯殺人罪,臨刑時,童子遙向阿難尊者至心祈禱,尊者以神通力救他,並爲他說法,童子即時證得初果,又于尊者前出家受戒,證得阿羅漢果。證果後,金色尊者脫下身衣用作供養、布施,稀奇的是,一衣脫後一衣自然複生,這樣以無量妙衣而作福事。

  人們目睹這件事,都感歎:金色尊者以何因緣感得此果,莫非長久修行積累的功德?

  這時,阿阇世王向阿難尊者請問金色比丘的往昔因緣,尊者詳細說出往昔因緣:

  過去九十一劫中,有毗婆屍佛出世,有一城市名滿度摩帝,城中有一位妙耳商主,生一童子,具有十八種可厭醜相,身口惡臭,而且他出生時,家中起火,一切財寶化爲灰燼。到醜相童子能走路時,母親讓他獨自去討飯,他不但討不到飯,反而處處被人追打,母子只能忍饑挨餓,隨業而住。

  醜相童子爲饑渴苦惱逼迫,心裏非常憂愁,自想不知以何罪業所感,今生沒有福報,長相這樣醜陋,讓人厭棄,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不如自殺了此一生。他決定之後,就爬上樹縱身跳下,身被摔傷,極受苦惱。

  這時,毗婆屍佛以佛眼觀見,就以神通力現在醜相童子面前,佛光照觸,痛苦頓消。童子見佛相好光明,生起了清淨信心,就脫下所穿量約一尺的黃色衣服,供養毗婆屍佛,同時采一莖迦蘭膩迦花奉上如來。以佛的威神力,衣服分量正好合于佛身,花也變得大如車輪,如傘蓋般停在佛陀頂上。醜相童子見後,廣大淨信之心,恭敬愈發增盛,他頂禮佛足,發大誓願:願我將來身有金色,妙衣嚴身,口中出優缽羅花香,並得成佛!

  醜相童子發願時,他的極醜惡相忽然消失不見,轉成殊妙端嚴,身體如金色,又有金色可愛的衣服自然從空中飄來,披在童子身上,空中紛紛降下迦蘭膩迦花、優缽羅花等,而且空中傳出宏亮音聲:“奇哉!能于如來所,種植清淨布施的可愛種子,最勝的牙莖現在出生!”

  這位妙相童子,因爲具有殊勝福德,被人民共推爲王,享受六萬歲,命終轉生兜率天。

  阿難尊者複告阿阇世王:“毗婆屍佛教法中的妙相王,就是今天金色比丘的前身,往昔他見毗婆屍佛時,以貧窮之身,脫下一小片衣服供養佛陀,供養後又發廣大誓願,由此在天人當中感受妙樂,不論生在何處,都是身爲金色,並有金色衣服自然在身。生時天雨妙花,紛紛而降,到如今具足大福德,身有妙衣旋脫旋生,具有各種殊勝妙相。”

  爾時,一切大衆都感歎說:“奇哉!種福果報極爲殊勝。奇哉!諸福有大力能。奇哉!布施深固福田。是故應知,如能種植布施善種,果報不虛。智者們審谛觀察如是種福果報之事,誰人不種清淨布施勝田!”

  《賢愚經》當中有一則金財因緣:

  當時,佛在舍衛國時,有一位大長者的夫人生了一個叫金財的男孩,長相端正,世上少見,並且他是握著拳頭來到人間的。父母見到他這個樣子都很害怕,認爲是不吉祥的惡兆。可是掰開他的小手一看,手裏有兩枚金錢,父母很高興,就把金錢取下來,哪知道孩子的手掌中再次出現金錢,再取下來,還是生出金錢,這樣反反複複,取之不盡。

  等到金財長大成人就向父母請求出家,到佛的住處,禮佛請求:“世尊求您哀憫我,准許我出家,趣入佛道。”

  佛說:“好啊,你可以出家。”金財剃除須發,穿上袈裟成爲一名沙彌,到年歲臨登壇受具足戒時,他向僧衆一一禮拜,兩只手只要一著地,就拍出二枚金錢,這樣,在每一處行禮的地方都能拍出金錢。受戒以後,金財很精進,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當時阿難問世尊:“金財比丘作了什麼福,一生下來,手裏就會生錢。”

  佛說:“過去九十一劫時,有一位毗婆屍佛出現在世間教化衆生,當時度脫的衆生不可計數。有一次,佛和僧衆雲遊四方,很多富人、長者都來供養飲食。有個靠賣柴爲生的窮人,見到佛和僧衆受富人們迎請,心裏又歡喜又恭敬,就把自己賣柴僅有的二枚錢,供養佛和僧衆。佛陀哀憫他,接受了他的兩枚錢。”

  佛接著對阿難說:“這個窮人以兩枚錢供養佛和僧衆,所得到的福報是在九十一劫當中,金錢、財寶隨心所欲,無有匮乏之時。當時那個窮人,就是今天的金財比丘。所以即使是沒有得聖道的人,也可以在未來得到無量的善果。”

  下面再講《大智度論》中的一段公案:

  往昔,佛住世時,佛和阿難從舍婆提城往婆羅門城的方向去。當時婆羅門城的王是一個外道,聽說佛要來,就立了一條規矩,凡是給佛飲食、和佛一起說話的,罰款五百文錢。佛入城乞食時,偌大的城市,家家戶戶都關著門,佛和阿難只能持著空缽,從城裏出來。(可見衆生多麼顛倒,不知佛陀功德的人,其實是最可憐的人。)當時,有一個老仆人,手裏拿著破瓦器裝著一些發臭的剩飯剩菜,准備倒掉,她見到佛相好莊嚴,手拿空缽,就想供養。佛知道她的心意,把缽伸出來乞討她准備倒棄的飯食。老婦人以一顆清淨的心端來供養佛陀。

  佛受供之後,對阿難說:“這個婢女因爲布施,十五劫當中會在人天二道中享受幸福快樂,不墮惡道,將來轉得男身,出家學道,成就獨覺果位。”

  這時佛旁邊的一個婆羅門,聽到佛這麼說,就問佛:“你是淨飯王的太子,爲什麼爲了一點食物就打妄語呢?”一般人無法理解這種不可思議的緣起,所以會認爲這是打妄語。

  這時,佛吐出舌頭覆蓋臉部,舌頭一直伸到頭發的最上端。佛說:“你見過這樣的廣長舌打妄語嗎?”

  婆羅門說:“舌頭能蓋住鼻子,都不會打妄語,何況蓋住臉,而且伸到頭發的上端,決定不會打妄語的。”他生起信心後,對佛說:“我今天是不懂小供養爲何會得大福報。”

  佛啓發他:“你平時是否見過一些稀奇的事?”

  婆羅門說:“我有一次行路時,見過尼拘陀樹,尼拘陀樹的樹蔭很大,能夠覆蓋五百輛車那麼大的面積。”

  佛又問:“樹的種子有多大?”

  婆羅門說:“它的大小相當于芥子的叁分之一。”

  佛說:“誰相信你的話呢?”

  婆羅門說:“確實是真的,確實是我親眼所見,我沒有說謊話。”

  佛說:“我見這個女人以清淨心供佛得到大果報,就象尼拘陀樹種子雖小,但生果卻是很大一樣。”

  婆羅門聽了之後心開意解,向佛忏悔。佛爲他說法,他獲證初果。這時婆羅門很興奮地舉手大聲高呼:“大家快來呀!甘露門開啓了,你們怎麼不出門呢?”

  人們聽了之後,都拿五百枚金錢給婆羅門王,請佛受供。國王也廢除了那條規則,和群臣皈依佛陀,佛爲他們說法,他們都證得聖果。

  老婦人對佛供養下劣的飯食,不僅換來十五劫的人天福樂,而且還換來男身、出家學道、最後證果,所以佛身確實是衆生成就大福德藏的所依,是真正的“福藏根本…

《《正法妙音》第二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