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正法妙音》第二册▪P39

  ..续本文上一页是一切随念之王。

  “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如来本来离一切戏论,无生无灭无来无去非有非无,只是自己的分别心生起有无、常无常等的戏论,以戏论遮住智慧眼,所以都不见如来。在《华严经•光明觉品》当中,文殊菩萨说颂,教人离于有无一异生灭去来种种诸见,遍一切处,观于如来。只有远离有无、一异、生灭、来去等边见,才能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观见如来。如果落在有无、一异、生灭、来去当中,那就不可能见到如来的秘密乃常恒、周遍、任运自成、不可思议。这是决定的。所以文殊菩萨教我们要远离戏论,开慧眼,才可以一切处观见如来。

  “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应无性”:如来的自性,也就是世间万法的自性,以万法平等的缘故;如来无有自性,世间也无自性。《华严经•出现品》中说:“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知一切世间境界,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刹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众生境界,真如无差别境界,法界无障碍境界,实际无边际境界,虚空无分量境界,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所以,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哪里没有佛呢?如果对这些正理能够了知,随念如来, 法身,那就是一切随念当中的王,是最殊胜的念佛。《华严念佛三昧论》中说:“尽十方虚空乃至针锋芥子许,无一不是毗卢法界,是名念法界佛,亦名遍念一切佛。”(十方虚空乃至针尖、芥子那么小的地方中,无不是毗卢遮那的法界,这就是念法界身,念法身佛,念实相佛,也叫作遍念一切佛。)

  2、于皈依境种善根均无空耗。

  对于上面所说这样不可思议的如来作意以后,在如来前种善根,会是如何呢?注释中说:

  对如是如来作意之后,下至仅作一次祈祷、一次礼拜、供佛一花,以散乱心念佛一句,或恼乱之时见壁画佛像,善根均无空耗,以所缘境如来三世平等智慧究竟之故,必无欺诳亦无错过,如以猛咒勾召、以七步蛇咬住,或如上钩之鱼,以自力不需勤作而不自在随转。

  这是以理建立他力的作用真实不虚。

  有法:对于这样的如来作意以后,下至仅仅作一点善根,比如作一次祈祷,作一次礼拜,在佛前供一朵花,以散乱心念一句佛号,心情不好时见墙壁上的佛像。

  所立:善根均无空耗。

  能立:以所缘境如来三世平等智慧究竟之故,必无欺诳亦无错过。(因为所缘境——如来的三世平等的智慧已经究竟,所以我们的心和佛心之间的感通,没有任何间隔,一念相应就是一念佛,连一刹那也不会错过。)

  比喻:以猛咒勾召,以七步蛇咬住,上钩之鱼,以自力不需要勤作而不自在随转。(比喻的要点,要落在他力上,第一个现象,咒师念诵猛咒,在咒力发生效果时,即使自己方面坐着不动,但也一定会被咒力勾召,不由自主就被咒力所转;第二个现象,七步蛇是一种被咬之后七步之内必死无疑的毒蛇,如果被七步蛇咬住,自己方面不需要勤作,蛇毒一进入体内,很快就会发生一系列的作用,在走七步这样短的时间当中,决定会断命根,延长一步都不可能,这就是缘起力的无欺决定;第三个现象是上钩之鱼,如果鱼儿已经上钩,以自力不需要勤作,也决定会被钓鱼的人很快提上岸去。意义就是,以佛的愿力勾召,自己会不由自主地趣向于佛;被佛口咬住,以业惑为体性的生命决定会死去;被佛钩住,决定会以佛陀大悲的勾子从生死河中钩上解脱之岸。

  下面以公案来证明:

  《百缘经》上说: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带着比丘们穿好法衣,拿着钵去乞食。一行人到了一条巷子当中,遇到一个妇女,怀里抱了个孩子,坐在地上。小孩见到世尊,心里很欢喜,就跟母亲要花,母亲见孩子要花,也就给他买了一些。小孩挺乖巧,得到花以后,就用小手捧着花,走到世尊面前,亲手把花散在世尊的身上,结果这些花在天空当中变成一个大花盖,随着佛陀而自然行住,佛行走,花盖也移动,佛站立,花盖也停住。小孩见了这种奇异的情景,非常欢喜,而且于心中发大誓愿:“以我供花的善根功德,愿我来世成就正觉,救度众生,和伟大的世尊一模一样。”(所以,小孩的善根很大,他不会说:我长大了要作大老板,或者我要作大明星。)

  这时,世尊见小孩发了这样的誓愿,露出微笑,从面门发出五色之光,光围绕佛旋转了三圈,再从顶部融入。阿难觉得有因缘,就问佛:“如来尊重,不轻易笑,今天以什么因缘而微笑?唯愿世尊,敷演解说。”佛就告诉阿难:“刚才这个小孩散花供养我,他来世不会堕恶道,会在天上人间常常享受快乐,再过十三个阿僧祇劫,他会成为辟支佛,名号是“华盛”,到那时,他广度众生,数字没有限量。所以我才微笑。”

  小孩虽然只是供了一点花,但是因为所缘境太不可思议,是三世平等智慧究竟的如来,眼前的佛身只是大法身流现的一个影像,实际上这一供养,就已经上了佛钩,大法界法尔就会现前作用,在以后无量的岁月当中,会因此而不自在地转向解脱。

  《百缘经》上又说: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舍卫城里面一些富豪长者们聚在一起,到一个泉水边,唱歌弹琴,尽情娱乐,这是波罗奈国的作花会。在这个娱乐花会当中,他们派一个人到森林里采集波罗奈花作花鬘,采花人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世尊,见世尊相好光明,象百千日轮那样,一片耀眼,他怀着欢喜的心情,全身投地顶礼世尊的双足,而且以所采的鲜花供养佛,然后他又重新上树去采花,没想到树枝折断而失足摔死。

  死后他生到忉利天,相貌端正殊妙,而且他的宫殿完全是以波罗奈花作成,是一座花的宫殿,非常美妙。天国的总统帝释,知道这件奇事之后,也赶来采访。帝释问他:“你是在什么地方修福而生到这里的?”天子就把前世的因缘具体汇报了一下。

  帝释以偈颂赞叹说:

  身如真金色,照耀极鲜明,

  容颜貌端正,诸天中最胜。

  (你的身体象真金色一样,你是灿烂的明星,你的容颜如此端正,真是天国当中的第一美男子。)

  这时天子也以偈颂回答帝释:

  我蒙佛恩德,散以波罗花,

  由是善因缘,今得是果报。

  (我唯一是蒙世尊的恩德,我只是对佛散花作了一点供养,可是世尊一点也不会错过,一点也不会欺诳,我得到的太多太多,我是以这个善因缘才有今天的果报。)

  这时天子和帝释一起来到佛的面前,佛为他说法,当时就心开意解,破了二十亿邪见业障,得证须陀洹果。他心里怀着欣喜,在佛前说偈赞佛:

  巍巍大世尊,最上无有比,

  父母及师长,功德无有及,

  干竭四大海,超越白骨山,

  闭塞三恶道,能开三善门。

  伟大的世尊,最为第一,无与伦比,父母和师长的功德都不能相比。以世尊的加持,能让我干竭轮回血泪的四大海洋,能让我超越累世白骨的高山,能闭塞三恶趣的道,能打开三善趣的门。

  《阿阇世王经》上说:

  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尊佛,名号是一切度,他和眷属一起去分卫时,有三个尊者的孩子,服饰庄严,在一起游戏,见到佛和菩萨光明巍巍,就互相作手势,大家说:“我们应当一起供养佛。”其中两个孩子回答:“没有香花,用什么供养呢?”其中一个孩子脱下头上的白珠,放在手里对其他两个孩子说:“可以用来供佛。”两个孩子也学他,解下头上的白珠放在手里,来到佛前。其中一个小孩问另外两个:“你们以这一份功德,发什么愿?”一个说:“愿我如佛右面的比丘。”一个说:“愿我如佛左面的神足比丘。”两个小孩也反过来问他:“那你有什么愿呢?”他说:“我想同佛一样。”八千个天子都同时赞叹:“善哉!善哉!若如所言,天上天下一切都将得蒙大恩。”这三个小孩来到佛的面前,都以白珠撒在佛的身上,两个发声闻心的,珠子落在佛陀的肩上,一个发菩提心的,珠子落在佛的头上,而且化成珠花交映的帷幔,里面还有佛陀。

  佛告诉舍利弗:“中央的儿童,就是我的前身,右面那位是舍利弗你的前身,左面的小孩是目犍连。舍利弗,你们本来畏惧生死的缘故,不发菩萨心,想要很快获得涅槃。你们看中间这个小孩发了无上菩提心,所以能够成佛。”所以,因果确实是没有丝毫差错,就象谷响应合声音一样,在佛前发什么愿,作什么善根,就会得什么果。

  下面再看念佛的善根不会空耗。

  《譬喻经》当中说:

  往昔有一个国王,是杀了自己的父亲而当上国王的。后来有个阿罗汉,知道这个国王很快就会死去,所剩的日子不过七天,而且死后必定堕入阿鼻地狱,要在一个大劫当中受苦。阿罗汉知道这桩事情之后,就去度化他,劝他至心念南无佛,七天当中千万不要间断。临走时,还再三嘱咐他不要忘记。国王听从他的话,每天双手合十,一心一意,早晚不停地念佛。到了第七天果真死去,他的心识趋向于阿鼻地狱。但是以前面念佛的力量,当到达地狱门口时,自己能明白,这是地狱。所以他就立即大声念南无佛,地狱中的众生听见佛号,也一起念:“南无佛!”地狱的烈火当下息灭,一切罪人都得到解脱,转生在人道。(缘起力的确丝毫无欺,一心念佛,当下就得到佛力的加被,地狱的火当下息灭,比七步蛇咬的作用还快。)后来,阿罗汉又去为他说法,使他证得初果。《譬喻经》后面说:“以是因缘,称佛名号,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不可为喻。”(从这个因缘可以看出佛号功德极大,念佛号所获的功德也无量无边,无法比喻。)

  《观佛三昧经》当中说:

  过去久远有一尊佛出世,名号也是“释迦牟尼”佛。古释迦佛灭度之后,有一位王子名叫金幢,骄慢邪见,不信佛法。当时有一位比丘,叫作“定自在”,他去对王子说:“世上有佛像,众宝严饰,极为可爱,你可以随我暂时进入佛塔,去看看佛的形像。”

  王子就跟随比丘进入塔中,见到佛像的相好,王子内心震动很大,他说:“连佛像都这样端严,何况真正的佛身。”

  比丘告诉他:“你今天见到佛像不…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