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是临近死神之呼唤,懵懂如初岂不如牦牛?”①什么是临近死神之呼唤?②从哪个方面比喻为“牦牛”?
11、“昔人有病无病皆死亡,请你静心慎重细思维,以己决定死亡为鞭策,由此当速精勤解脱道。”对于此处的内容,谈谈你是如何思维的?
12、按无常的教言,应当舍弃现世一切诸法,但是生存于此世,亦不能脱离受用、亲友、名利,且应尽责任与义务,这两者是否矛盾?应当如何圆融?
13、解释:“再听诚挚情深知心言,轮回万物非有依靠故,为得恒时无漏之圆满,现今应当修法披誓甲。”
14、在什么情况下学习佛言祖语反成轮回之因?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去对治?
15、有人说:“作经忏,度亡者,本来是在行佛事,为何又说“临终罪业极明显”呢?”对此请给予评析。
16、阎罗死主给老人所发的“将死通知”的内容是什么?明明已经不只一次地通知过他,为什么老人还要怪阎罗王没有事先通知?请问您是否接到过这样的通知?如果没有请说出理由?如果有请给大家读一读通知的内容,并说说您将如何对待这种世人认为是不祥之兆的通知?
17、请结合道歌内容解释“良马见鞭影而行”的含义?对此意义您将如何运用于日常的佛法修行中?
18、有人说:“无常是小乘行人所修之法,我是大乘行者,又怎能去修这样的小法”。对此观点,请结合教证、理证以及您自己的认识给予如理评述。然后再请结合《广论》中三士道的界限、意乐、发心行持及三士道的关系等给予评述。
19、有人说:“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天天念死呢?岂不是一种消极思想。”对此种观点,请结合《广论》与自己的认识给予如理详细的评析。
20、为什么死主阎罗到来之时无处躲藏?无处躲藏与修念死无常有什么关系?
21、请仔细思维“昔人有病无病皆死亡,请你静心慎重细思维,以己决定死亡为鞭策,由此当速精勤解脱道。”的含义,然后说说你如何以无常作为鞭策去抉择人生之路,未来去向。
22、通过学习路易十六的公案,请问您将如何重新确立您的人生价值取向?您将如何启用念死无常来淡泊对财富地位、世间尊贵的追求?
23、狐狸的故事是一个比喻,请具体说明喻义是如何对应的?
吉祥妙音讲记思考题
1、解释注释名字:无尽吉祥妙音。
2、解释顶礼句:
解脱三有寂手持慧剑,摧伏轮回欺诳四魔军,
驾驭幻轮文殊勇士者,彼之足莲为我顶庄严。
3、如何观察三有轮回没有安乐?
4、以理成立痛苦是从缘起生。
5、以理成立佛所说的道是能息灭痛苦的正道。
6、如何推出释迦牟尼佛具有智悲力?
7、为什么说一切正道的根本是信解?
8、如何引生对于三宝的信解?
9、解释经名:《随念圣三宝经》
①圣;②宝;③三;④功德;⑤随念;⑥经。
10、“如来”有哪两种意义?
11、什么是敌?什么是灭敌者?
12、梵语“布达”有哪两种意义?
13、明和行,在修道位分别对应什么?在无学道位对应什么?为什么说这都是同一关要?
14、名词解释:三明、四圆满。
15、解释颂词含义:
乘如虚空无量殿,能得喜乐之胜乘,
乘彼有情皆釆度。
16、说出三种逝的意义、比喻以及它们所简别的对象。
17、如何以理成立佛陀断证功德圆满?
18、解释“世间解”的含义,并说明为什么世间解是他利圆满之因。
19、何为丈夫?何为调御?佛陀调御之相如何?为什么称佛陀是无上士?
20、解释天人师的含义。
21、解释薄伽梵的含义。
22、解释:诸如来者,是福等流。
23、为什么凡夫和声缘的善根是有尽善根?为什么诸佛因地的善根是无尽善根?
24、解释颂词含义:
见闻供养彼等佛,亦增无量大福聚,
愚痴轮回苦未尽,有为法间终不亡。
25、具体说出《大悲经》当中佛所说滴水喻所表达的意义。
26、“一为鲸咬,决定不脱”比喻什么?
27、如何解释“安忍庄严”?
28、如何由诸佛圆满修因而成立佛为福藏根本?
29、三十二相与八十随好的关系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0、解释颂词含义:
由具众多福德相,天众世间福藏依,
见闻慈颜即获益,成办有情无量利。
31、解释“行境相顺”、“见无违逆”,并说明二者在描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32、将“诸如来者,是福等流,善根无尽,安忍庄严,福藏根本,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这一段经文的意义,摄入“如何显现”这一科判的意义。
33、什么是信解欢喜?
34、为什么佛智何时亦无能胜?
35、解释“力无能屈”,说明将力仅解释为“十力”或“身力”有什么不恰当之处?
36、以喻义对应方式解释:诸有情师。
37、以喻义对应方式解释:诸菩萨父。
38、以喻义对应方式解释:众圣者王。
39、以喻义对应方式解释: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40、为什么说佛陀妙智无量?
41、为什么说佛陀辩才难思?为什么把这个内容归在佛的意业当中?
42、从体相和作用两方面解释:语言清净,音声和美。
43、解释颂词含义:
总之宣说尽世间,天及地住安乐因,
此等无余皆依靠,普世遍现佛圆音。
44、解释:观身无厌。
45、根据注释,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解释身无与等。
46、为什么说佛陀身口意三密的显现无量?
47、为什么佛身一毛孔所发一光等的功德悉皆周遍虚空界?
48、承许佛身是一种没有超越微尘和刹那自性的补特伽罗的相续会有哪些过失?
49、如何成立佛陀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
50、“诸结”和“热恼”均以作用立名,二者在侧面上有何不同?“爱染”和“瀑流”均以体相立名,二者在侧面上有何不同?
51、对“妙智圆满”和“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二句,为何分别判为诸佛证圆满的广大相与甚深相?
52、为什么以“妙智圆满”等五句可以对应法界体性智等五智?
53、解释以下金刚句的含义:
“正因为真实义中超越一切戏论,故如来之秘密常恒周遍、任运自成、不可思议,此是以事势理所成立,否则彼不可能成立故。”
54、如何才能对如来无量功德发起胜解信?
55、为什么说随念如来法身是一切随念中王?
56、为什么如来名号是世间利乐的根本?
57、为什么说如来名号以及对彼生信极为难得?
58、解释以下金刚句的含义:
“若以自性空而对诸法之力缘起无欺生起信解,则一切修行都将具有意义。”
59、请解释“法”和“圣法”的含义,“圣法”包括哪些内容?
60、为什么圣法是“初善中善后善”?圣法之外,其他所知法是否具足三善?
61、“义妙”,妙在何处?“文巧”,巧在何处?外道论典是否义妙,为什么?
62、分别解释梵行四德的含义,外道法是否具足这四德,为什么?
63、“佛薄伽梵,善说法律”:
①什么是善说,什么是非善说?
②何以成立佛法为善说,外道宗为非善说?
64、“正得、无病、时无间断”分别离什么过?
65、为什么说讲述世间技能的论典以及所有学术均为有病?
66、为什么圣法是“时无间断”,而其余法是“时有间断”?
67、“极善安立”:
①以圣法安立什么?②以圣法如何安立?③以其他法为什么不能极善安立?
68、“见者不空”:
①解释见者不空的确切含义,并以理成立“见者不空”。
②是否人人见圣法都不空呢?为什么?
69、“智者各别内证”:
解释“各别内证”的确切含义,并说明这一句从什么角度宣说了圣法的功德。
70、对“佛薄伽梵”至“各别内证”的内容,请归摄在“所取殊胜”这一科判当中。
71、为什么说佛的圣法法律善显?
72、为什么以圣法决定出离、趣大菩提?
73、“无有违逆”中“违逆”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圣法无有违逆?
74、“成就和顺”是从哪个方面赞叹圣教的功德?
75、为什么如果圣法是种种别义,或是相违,或一者中不含另一者,则不能作为真实依处?
76、为什么说“法之大小以自己能受持多少,于彼亦可成为真实依处”?
77、为什么依止一切有漏有为法最终成为无有依止?相反,为什么依止圣法成为具足依止?
78、解释“断流转道”的含义。
79、为什么说在所知法的范围内,能信任的不变有事唯有圣法?
80、具体解释“圣僧”二字的含义。
81、从三种角度解释“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
82、为什么对僧伽“所应合掌”、“所应礼敬”?
83、解释名词:吉祥福田。
84、从两个方面解释“净诸信施”。
85、“所应惠施”和“普应惠施”在意义上有什么差别?
86、如何以圣法的功德而决定佛陀和僧伽的功德?
87、解释金刚句的含义:
“若以对如来具有四谛甚深缘起之理,产生真实定解的方法,励力精勤,则于三宝将会产生不退转的坚固信心。”
88、是在什么前提下,仅念诵一遍此经也成为以三宝展开所有一切善根的源泉?
89、为什么仅仅以谛听一遍此经也使得人身成为具有大义?
90、解释颂词含义:
具德万千吉祥之胜源,三宝悦耳飞扬五彩幡,
乘骑善说香风飘动时,流唱无尽吉祥之妙音,
截断所有世间之衰败,亦于常享圆满诸吉祥,
缘起善道光明之门径,以彼吉祥法藏而开启。
《《正法妙音》第二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