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二冊▪P68

  ..續本文上一頁“如是臨近死神之呼喚,懵懂如初豈不如牦牛?”①什麼是臨近死神之呼喚?②從哪個方面比喻爲“牦牛”?

  11、“昔人有病無病皆死亡,請你靜心慎重細思維,以己決定死亡爲鞭策,由此當速精勤解脫道。”對于此處的內容,談談你是如何思維的?

  12、按無常的教言,應當舍棄現世一切諸法,但是生存于此世,亦不能脫離受用、親友、名利,且應盡責任與義務,這兩者是否矛盾?應當如何圓融?

  13、解釋:“再聽誠摯情深知心言,輪回萬物非有依靠故,爲得恒時無漏之圓滿,現今應當修法披誓甲。”

  14、在什麼情況下學習佛言祖語反成輪回之因?原因是什麼?應如何去對治?

  15、有人說:“作經忏,度亡者,本來是在行佛事,爲何又說“臨終罪業極明顯”呢?”對此請給予評析。

  16、閻羅死主給老人所發的“將死通知”的內容是什麼?明明已經不只一次地通知過他,爲什麼老人還要怪閻羅王沒有事先通知?請問您是否接到過這樣的通知?如果沒有請說出理由?如果有請給大家讀一讀通知的內容,並說說您將如何對待這種世人認爲是不祥之兆的通知?

  17、請結合道歌內容解釋“良馬見鞭影而行”的含義?對此意義您將如何運用于日常的佛法修行中?

  18、有人說:“無常是小乘行人所修之法,我是大乘行者,又怎能去修這樣的小法”。對此觀點,請結合教證、理證以及您自己的認識給予如理評述。然後再請結合《廣論》中叁士道的界限、意樂、發心行持及叁士道的關系等給予評述。

  19、有人說:“人活得好好的,爲什麼要天天念死呢?豈不是一種消極思想。”對此種觀點,請結合《廣論》與自己的認識給予如理詳細的評析。

  20、爲什麼死主閻羅到來之時無處躲藏?無處躲藏與修念死無常有什麼關系?

  21、請仔細思維“昔人有病無病皆死亡,請你靜心慎重細思維,以己決定死亡爲鞭策,由此當速精勤解脫道。”的含義,然後說說你如何以無常作爲鞭策去抉擇人生之路,未來去向。

  22、通過學習路易十六的公案,請問您將如何重新確立您的人生價值取向?您將如何啓用念死無常來淡泊對財富地位、世間尊貴的追求?

  23、狐狸的故事是一個比喻,請具體說明喻義是如何對應的?

  

  吉祥妙音講記思考題

  

  1、解釋注釋名字:無盡吉祥妙音。

  2、解釋頂禮句:

  解脫叁有寂手持慧劍,摧伏輪回欺诳四魔軍,

  駕馭幻輪文殊勇士者,彼之足蓮爲我頂莊嚴。

  3、如何觀察叁有輪回沒有安樂?

  4、以理成立痛苦是從緣起生。

  5、以理成立佛所說的道是能息滅痛苦的正道。

  6、如何推出釋迦牟尼佛具有智悲力?

  7、爲什麼說一切正道的根本是信解?

  8、如何引生對于叁寶的信解?

  9、解釋經名:《隨念聖叁寶經》

  ①聖;②寶;③叁;④功德;⑤隨念;⑥經。

  10、“如來”有哪兩種意義?

  11、什麼是敵?什麼是滅敵者?

  12、梵語“布達”有哪兩種意義?

  13、明和行,在修道位分別對應什麼?在無學道位對應什麼?爲什麼說這都是同一關要?

  14、名詞解釋:叁明、四圓滿。

  15、解釋頌詞含義:

  乘如虛空無量殿,能得喜樂之勝乘,

  乘彼有情皆釆度。

  16、說出叁種逝的意義、比喻以及它們所簡別的對象。

  17、如何以理成立佛陀斷證功德圓滿?

  18、解釋“世間解”的含義,並說明爲什麼世間解是他利圓滿之因。

  19、何爲丈夫?何爲調禦?佛陀調禦之相如何?爲什麼稱佛陀是無上士?

  20、解釋天人師的含義。

  21、解釋薄伽梵的含義。

  22、解釋:諸如來者,是福等流。

  23、爲什麼凡夫和聲緣的善根是有盡善根?爲什麼諸佛因地的善根是無盡善根?

  24、解釋頌詞含義:

  見聞供養彼等佛,亦增無量大福聚,

  愚癡輪回苦未盡,有爲法間終不亡。

  25、具體說出《大悲經》當中佛所說滴水喻所表達的意義。

  26、“一爲鯨咬,決定不脫”比喻什麼?

  27、如何解釋“安忍莊嚴”?

  28、如何由諸佛圓滿修因而成立佛爲福藏根本?

  29、叁十二相與八十隨好的關系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30、解釋頌詞含義:

  由具衆多福德相,天衆世間福藏依,

  見聞慈顔即獲益,成辦有情無量利。

  31、解釋“行境相順”、“見無違逆”,並說明二者在描述的角度上有什麼不同。

  32、將“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衆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這一段經文的意義,攝入“如何顯現”這一科判的意義。

  33、什麼是信解歡喜?

  34、爲什麼佛智何時亦無能勝?

  35、解釋“力無能屈”,說明將力僅解釋爲“十力”或“身力”有什麼不恰當之處?

  36、以喻義對應方式解釋:諸有情師。

  37、以喻義對應方式解釋:諸菩薩父。

  38、以喻義對應方式解釋:衆聖者王。

  39、以喻義對應方式解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40、爲什麼說佛陀妙智無量?

  41、爲什麼說佛陀辯才難思?爲什麼把這個內容歸在佛的意業當中?

  42、從體相和作用兩方面解釋:語言清淨,音聲和美。

  43、解釋頌詞含義:

  總之宣說盡世間,天及地住安樂因,

  此等無余皆依靠,普世遍現佛圓音。

  44、解釋:觀身無厭。

  45、根據注釋,從兩個不同的方面解釋身無與等。

  46、爲什麼說佛陀身口意叁密的顯現無量?

  47、爲什麼佛身一毛孔所發一光等的功德悉皆周遍虛空界?

  48、承許佛身是一種沒有超越微塵和刹那自性的補特伽羅的相續會有哪些過失?

  49、如何成立佛陀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

  50、“諸結”和“熱惱”均以作用立名,二者在側面上有何不同?“愛染”和“瀑流”均以體相立名,二者在側面上有何不同?

  51、對“妙智圓滿”和“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二句,爲何分別判爲諸佛證圓滿的廣大相與甚深相?

  52、爲什麼以“妙智圓滿”等五句可以對應法界體性智等五智?

  53、解釋以下金剛句的含義:

  “正因爲真實義中超越一切戲論,故如來之秘密常恒周遍、任運自成、不可思議,此是以事勢理所成立,否則彼不可能成立故。”

  54、如何才能對如來無量功德發起勝解信?

  55、爲什麼說隨念如來法身是一切隨念中王?

  56、爲什麼如來名號是世間利樂的根本?

  57、爲什麼說如來名號以及對彼生信極爲難得?

  58、解釋以下金剛句的含義:

  “若以自性空而對諸法之力緣起無欺生起信解,則一切修行都將具有意義。”

  59、請解釋“法”和“聖法”的含義,“聖法”包括哪些內容?

  60、爲什麼聖法是“初善中善後善”?聖法之外,其他所知法是否具足叁善?

  61、“義妙”,妙在何處?“文巧”,巧在何處?外道論典是否義妙,爲什麼?

  62、分別解釋梵行四德的含義,外道法是否具足這四德,爲什麼?

  63、“佛薄伽梵,善說法律”:

  ①什麼是善說,什麼是非善說?

  ②何以成立佛法爲善說,外道宗爲非善說?

  64、“正得、無病、時無間斷”分別離什麼過?

  65、爲什麼說講述世間技能的論典以及所有學術均爲有病?

  66、爲什麼聖法是“時無間斷”,而其余法是“時有間斷”?

  67、“極善安立”:

  ①以聖法安立什麼?②以聖法如何安立?③以其他法爲什麼不能極善安立?

  68、“見者不空”:

  ①解釋見者不空的確切含義,並以理成立“見者不空”。

  ②是否人人見聖法都不空呢?爲什麼?

  69、“智者各別內證”:

  解釋“各別內證”的確切含義,並說明這一句從什麼角度宣說了聖法的功德。

  70、對“佛薄伽梵”至“各別內證”的內容,請歸攝在“所取殊勝”這一科判當中。

  71、爲什麼說佛的聖法法律善顯?

  72、爲什麼以聖法決定出離、趣大菩提?

  73、“無有違逆”中“違逆”的意義是什麼?爲什麼聖法無有違逆?

  74、“成就和順”是從哪個方面贊歎聖教的功德?

  75、爲什麼如果聖法是種種別義,或是相違,或一者中不含另一者,則不能作爲真實依處?

  76、爲什麼說“法之大小以自己能受持多少,于彼亦可成爲真實依處”?

  77、爲什麼依止一切有漏有爲法最終成爲無有依止?相反,爲什麼依止聖法成爲具足依止?

  78、解釋“斷流轉道”的含義。

  79、爲什麼說在所知法的範圍內,能信任的不變有事唯有聖法?

  80、具體解釋“聖僧”二字的含義。

  81、從叁種角度解釋“正行”、“應理行”、“質直行”、“和敬行”。

  82、爲什麼對僧伽“所應合掌”、“所應禮敬”?

  83、解釋名詞:吉祥福田。

  84、從兩個方面解釋“淨諸信施”。

  85、“所應惠施”和“普應惠施”在意義上有什麼差別?

  86、如何以聖法的功德而決定佛陀和僧伽的功德?

  87、解釋金剛句的含義:

  “若以對如來具有四谛甚深緣起之理,産生真實定解的方法,勵力精勤,則于叁寶將會産生不退轉的堅固信心。”

  88、是在什麼前提下,僅念誦一遍此經也成爲以叁寶展開所有一切善根的源泉?

  89、爲什麼僅僅以谛聽一遍此經也使得人身成爲具有大義?

  90、解釋頌詞含義:

  具德萬千吉祥之勝源,叁寶悅耳飛揚五彩幡,

  乘騎善說香風飄動時,流唱無盡吉祥之妙音,

  截斷所有世間之衰敗,亦于常享圓滿諸吉祥,

  緣起善道光明之門徑,以彼吉祥法藏而開啓。

  

  

《《正法妙音》第二冊》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