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弟子乐修师为她修剪头上长出些许的发丝。乐修说:
“前日已经刮剃过一次了,似乎可以慢几天再修不迟呢!”
但是印心尼师说:
“我将要去见佛,怎么可以不修剃?迟几天我人已在西方了。”
剃发后披上袈裟,登殿礼佛再返回静室,然后集庵中众尼训示说:
“你们幸得人身,又闻佛法,更幸的是得度为尼,作了佛子,实在是难遇之缘,希有的福报,无上的光荣!你们务必往后常常策勉自己要严守戒律,力求精进;这样的话,西方即在现前。但愿各位勤修,不要懈怠才好!”
说完这番话,高声念佛,大众和声同念。到第二天早上,没有用粥,仍然默念佛号,到当晚十时半,含笑而逝。去世那年七十六岁,僧腊是四十一。进行荼毗的当时,火焰中发出青色莲华,异香四处播散。
(佛学半月刊第一○二期)
根清尼师
根清尼师,民国时代江苏启东地方陈氏的女儿,从小就奉佛持斋。她性情沉默。很少言笑。到了年长时候,拒绝嫁出门说:
“人以爱欲,常为家室,广造诸恶,无有了期,我愿出家,永离浊恶。”
她就把家里衣服首饰等金都送给了妹妹。十八岁那年削发,拜师了凡师。民国十一年,了凡师创建念佛道场“清德庵”是专门作为女众弟子清修的地方,意在宏扬净土法门。第二年,根清尼师前往普陀山常明庵受具足戒回来,就被聘为清德庵住持。她督工监修半年之久,至为辛劳,但这其间早晚课诵,从来都不曾间断过,老是心中想:
“我要一心一意念佛求往生,并且还要广度有缘的众生。”
根清尼师生平从来不发脾气,人家跟她讲话,她总是谦虚低了头回话。不乱花常住一文钱,也没有私人积蓄。每天但粗食,穿一件破僧衣,实行难行的苦行。
要是师父了凡师斥责她,她一定好好顺从的跪在师父座前,请求忏悔,等到师父的慈颜稍为开朗了才敢起来。由于庵产不管,常常亲自率领弟子们操作农务,虽然这样,念佛却不曾因此停过。
民国十六年春天,当时毁庙排佛风气盛行,连庵大护法韦陀伽蓝圣像都被人破坏损毁,庙产被占作学校,又把根清尼师赶了出来。可是她在外一直奔走呼号,诉请回复原状,就在庵的旁边困守著,这样静待了四年长久,才得到省府下令恢复旧观,这件事弄得她心力交瘁。
她本来生了一种名叫瘰历的病,心中觉悟到人命无常,有生就必定有死。于是一心念佛,坚持不服药。只是在佛前诚心祝祷许愿说:
“若是身命不该绝,还请佛慈悲庇佑。如果身命到了尽头的时候了,但求能得佛的接引!”
她的病一直等到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初六日已时,预知时至,就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当时正念分明,向西侧卧逝世。那年正好是四十五岁,戒腊十五。经荼毗后,得十余粒舍利子。(弘化月刊十二期)
静妙尼师
静妙尼师,民国时代江苏无锡华氏的女儿。七岁那年生母去世,前后侍奉三位继母,由于她颇尽孝道,极尽忍让,所以和三位继母都能相处得很好。使家庭气氛和谐,没有任何闲言闲语。
在十七岁那年,她就吃素不吃荤了。家中有一弟弟,乃是二继母所生,二继母死了以后,由她一手把弟弟拉拔大,好不容易抚养弟弟到十六岁,弟弟却不幸病死了。因此感到人命无常,感慨之余,诚心的皈依了三宝。
到了三十九岁那年,因缘成熟,就剃发出家为尼,以求了脱生死。就投入吴门贞净居道心比丘尼座下潜心修学,生活刻苦,用功精进,不存其他妄念。
民国九年,到常州天宁寺受具足戒后,功行更加专精,对待师尊极为孝敬,处处供养,平时对大众和气可亲,所以博得每个人心中的敬爱,由于常住大众一致的支持,推她担任院主。
为了要不断精进,闭关求道,但是闭关期间,师父道心比丘尼逝世,因此只得出关。
静妙尼师维持贞净居二十余年,克勤克俭,后来都不向外学攀缘。反而看到善信当中有生活清苦,有什么困难的,他都发愿协助。
平日除了礼拜华严全部外,行住坐卧,一句弥陀,直到生命告终的一日。民国三十年五月十八日来时,因患微疾安祥的逝世归西了。去世前神识清朗,而且很慎重公正的嘱托弟子们日后要好好的接替寺务。去世那年是六十四岁,戒腊二十二,荼毗后得很多的舍利子。(弘化月刊十二期)
三、往生居士
王日休居士
王日休居士,别号虚中,是宋朝卢洲地方人。高宗皇帝推举休做国学进士的职位。他却放弃官位不做精研学问,博通一切经典,并写儒学经文心得感十万字之多。一天把儒学经典丢在一旁,却专修西方净土的道业。
在平日穿一件简朴的布衫吃的是青菜素食。然而每日功课是要拜佛一千拜。他有名著作是“龙舒净土文”。
上自王公士大夫,下到庶民贩夫走卒、佣仆乃至青楼中人,他都劝导皈依三宝,修学净土。他的文笔深入浅出,比喻详尽,十分恳切,就好像对自己的家人说教一般。
日休每天一早起来礼佛,都至诚许愿说:
“我弟子日休,为尽虚空界一切众生,燃香敬礼虚空界、一切诸佛,一切正法,一切诸大菩萨和圣众们,乞请赐我成就所有善愿,济度那无量无边的众生!等到我命终的一天,在刹那之间,见到西方教主阿弥陀佛,证得无生忍。明了六神通,不久在娑婆世间教化众生!但愿娑婆世间以至十方无量世界,全都成为清净的极乐世界。”
他的许愿有好多种,每一种都显示出他虔诚信奉净土,而悲心彻骨,一切全都为众生设想。
乾道癸已年,有庐陵李彦弼这个人得了重病将死,梦见一人自称是“龙舒居士”告诉他说:
“你不妨起床吃白粥,相信你的病会好的。不过你是不是记得有位名叫阙仲雅的人曾经教过你修行的捷径呢?”
颜弼回答说:“记得,他教导我念佛要每天不停的念啊!”
梦醒以后,吃了白粥,果然病好了。以后他听闻到日休居士传授佛学,外闻遐迩,就命学子们前往亲近受教。
不久,学子们回来对他说:
“日休老师将去世的前三日,向道友们一一告别并勉励大家要精修净土道业,说是将有远行,以后不再相见。到了第三天讲教礼诵一如平日,可是三更时分,忽然高声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几声,还高唱佛来迎接我了!就安祥的去世了。”
四月五日那天,彦弼生病。十九日梦见日休居士,之后又看到画像和他的梦境符合,甚是感动。于是雕刻日休居士像一尊,而且叙述日休居士生平事迹,传到远近各地方去。从此卢陵地方的人供奉日休居士像,宛如待奉神明。(乐邦文类)
李知遥居士
李知遥居士,唐朝时长安人。平生诚笃信奉净土法门。每日用功倡导念佛,领导信众,精勤不懈。
他善于领导信众,因此,参加念佛修持净土的人,愈来愈多了。
到了晚年,身体大不如前,得了病。
一天,忽然说:
“和尚来了!”
于是洗脸漱口干净,又换穿了衣服。在香炉中燃起了香枝,到佛堂向佛像顶礼。这个时候,但听空中有降音,是一首佛偈——
“报汝李知遥,功成果自招;引君生净土,将尔上金桥。”
听后他就回到床上静坐,非常安宁的去世了。这时整个房间充满了奇异芬芳的香气。
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净土文)
孙忠居士
孙忠居士,宋朝时明州地方人。他很早就仰慕西方极乐世界,认为那才是值得永远安居之处。
平日他茹素持戒,十分虔诚。他在府城东边建造一间修行的庵堂,而且凿下了二个小池,池表面种满了白莲花。在池边又建颇具规模的阁楼,每月就在这阁楼售台了大众共修。他所创的念佛会甚得人缘,参加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
好几次,孙忠见到空中有佛身出现,于是呼唤他的两个儿子出来,一同向空中顶礼膜拜。佛身示现的情形经过好一阵才消失。
由于这个原故,后来的人才把那地号名为“驻佛巷”。意思是那个地方居然有佛为之停留,显现奇迹。
宋朝元祐八年,有位出家人可久法师,已经往生西方,不料三天后还阳告诉大家:他看到西方金台上有标著一名叫“孙忠”的人,这句话说完后,又闭上眼逝世了。
经过一段时间,孙忠得了病,请出家在家一百人参加念佛会,他忽然仰望虚空,双手合十,手结双印,就这样很安然坐化去。整个城市的人都听到天乐闻得异香,渐渐从西方消失。后来他的儿子也继承他的道业,勤修净土,同样地也像他一样祥和的坐化,归向西方。(佛祖统纪)
杨嘉袆居士
杨嘉袆居士,明朝吉安泰和人,是万历年中一位儒生,他的字号是邦华。从少就好读书,凡是书都欲一窥究竟,十分用功,尤其对于佛学经典也潜心研学。
只不过十三岁的少年,就持不杀生戒,连跳蚤蚊虫一类都不忍心去伤害。到了二十岁,就考上南京国子监的地位。虽然少年得志,有了功名,奈何身体孱弱,忽然得了疾病。
他做了个梦,遍游地狱,还见到冥殿上地藏王菩萨坐镇著,极为庄严。梦醒后从此常常放生,而且放生时延请僧人诵经。有一次也唱念佛号,然后对人说:
“我快要逝世了,眼前有青色莲华展现,难道不是净土境界的显现么?”
于是早晚唱念佛号不停。看到燃点著的蜡烛,就告诉身旁侍者说:
“我经常处在光明中,实在不须用烛光。”
侍者问:
“您见到了些什么?”
他说:“莲华有四色的光耀开放著。”
侍者再问:
“可曾见到阿弥陀佛?”
“有的,阿弥陀佛现出千丈高的庄严佛身。”
“有没有见到观音菩萨呢?”
见到了,菩萨身和弥陀身一样的高大庄严。只是没有见到势至菩萨。
回答到这里,忽然从床上站了起来,然后拈香说:
“弥陀经的功德不可思议,真是不可说,不可说。我现在得到上品上生了。”
讲完这句话,很安寂的就去世了。(往生集)
王净圣居士
王净圣居士,民国时代德清地方人。他的名字是炳文。很早父母就通通去世,由兄嫂教养他成人。
民国十六年冬天,全家十一人,一起发心吃素,而且早晚念佛,希望往生…
《念佛感应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