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 (六凡轮转门)▪P3

  ..续本文上一页牵衣呼父,且状极亲匿,俨如至稔,褚顾而愕然,以彼穷女突而出此,或意存别种作用,当叱而逐之曰,[谁是你父,你疯耶,]言竟拂袖而去,女啼大作,褚奔波中,犹遥闻余音哀哀,可悲也。彼探亲归来,与妻儿言及其异,未予介意。嗣褚某之子,后于蒋家集庄后,亦遇其父所遇之幼女,方在其地检拾柴草,女瞥见褚,急大呼阿哥,奔前相认,一若久别重逢,褚子骇怪,亦叱其去而自返,归述于母。其母以先曾有闻,今忽又听子言,不觉心动,思女心切,大哭不已,非寻其女返回不可,遂亲往蒋家集庄访觅,果在一王家中见女,而女见褚妻,情益亲密,扑入怀中,呼娘不已,细述褚家庄事,丝毫不爽。褚妻至是以女为借尸还魂,确信不疑,当向王某夫妇探询究竟。缘王名长山,佃农为生,褚邻庄鸡鸭场人,夫妇二人,只生一女,名黑妮,娇爱逾恒,不幸去岁惨遭水灾,失产流离,偕妻挈女乞食他乡,遂移寓蒋家集,赁得破屋,权为栖身,王穷途潦倒,已极堪怜,而爱女黑妮于春间三月间身患寒病遽以殇逝,盖与褚女小香死斯恰相同也。讵黑妮气绝半日,又渐苏转,举目四瞩,色顿惊异,向王夫妇问云,[你们是什么人,我为什么跑到这破屋子里来了]王夫妇当以女重病发昏所语,系神经错乱之谚语,置而未理,但女病日痊,其举止言语竟亦大异曩昔,迁延月余,而褚妻寻来相认相亲。察情度理,王夫妇遂亦认为借尸还魂矣。褚妻得悉以往情形,即欲挈女同归,惟王夫妇以家境虽穷,生只一块肉,幸得死去活来,岂甘舍去坚不充许。褚妻莫可奈何。嗣经乡人通融调停,以王某家贫,女暂归褚家养育,并订明为褚家所共有,议定双方赞成。现褚王两家交往甚密,已俨然亲属矣。按此事载二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天津大公报第三张。并有按语云,上述事实,为蒋家集小学教师周序春所谈,并有该村长作证,乡议纷纷,人言凿凿,非出虚构,深望科学家加以研究也云云。

  问:阿修罗为天龙八部之一,阿修罗道佛书居人道之下,其故安在。一说阿修罗亦可居人道之上,凡由人道而入阿修罗道者,究竟因修善而超升,抑因作恶而堕落。

  答:六道高下,都依果报之苦乐为判。果报之苦乐,又视其因业之善恶而不同。阿修罗福报同天,而嗔慢恶德,不仅与天道不相应,且不免邻于兽性,盖其夙习使然。故就其恶性判之,则居人道下矣。若就其福报判之,则居人道上矣。盖以善恶参半之因,结此升沉交错之果也。

  问:佛说六道轮回中之阿修罗道,化生归天趣,胎生归人趣,卵生归鬼趣,涯生归畜生趣。究竟阿修罗道之各趣眷属,所在何处。人类在口头习惯上,何以命其名。彼等系与神对者,是否即系一种妖怪天魔。

  答:修罗虽可分属四趣,但毕竟是另一世界,不在人间。正法念处经云,修罗在地上众山中,其力最劣,在须弥山外海下千由旬,有诸修罗具大势力,能与天争。又楞严经云,其所卜居邻于日月。则又在须弥山半矣。

  (二)三恶道

  问:佛教所谓之地狱,系在地球何处。

  答:地狱有八寒八热边地孤独四种。孤独在地面上,余三均在地中。

  问:地藏本愿等经,载大地狱若干,小地狱若干,某狱受苦若干年,始移置某狱,又若干年又移置某狱,受满狱刑,始得转生。然综而计之,实比一贤劫年份尤远。然每遭一劫,下自地狱,上至无色,虚空阴阳都成灰坏,何以地狱罪刑独能越劫存在。当此之时,此种地狱及吾人无始来所受不变性灵,究寄之于胡何有之乡。

  答:大劫将尽,世界渐坏。有三灾起,火灾坏尽初禅天,水灾坏尽二禅天,风灾坏尽三禅天,四禅天以上,各依报尽而坏于此期间。下界众生命终之后,有善根者咸生上界,无善根者暂不缘生,直到未来劫成,各依本业,复渐缘生。惟无间地狱众生,则移至他世界同样地狱继续受报,越劫存在正受苦无间之报也。故三界坏尽悉成虚空,此时谓之空劫。(一大劫分为四中劫,成劫住劫坏劫空效。)一切众生,惟住阿赖识之种子状态而已。譬如电光影戏停演时,惟有一圈白光(喻空没无物之象,非谓有光明也。)而已。此白光乃黑暗中之一股生机,正是众生轮回之因。此黑暗犹十二缘生之无明,乃轮回之缘。若此白光不灭黑暗不去,则必有再演之时。一旦白光与黑暗同时破灭,还复室内本来面目,方是朗然大觉,成佛时矣。

  问:堕阿鼻地狱永不超生,与地狱不空我不成佛,殊觉矛盾。

  答:此二句言各有当。上句言其业重,下句言其愿深,不必并为一谈。然即按此二句正是相成,并非矛盾。因永不超生故地狱不空,地狱不空故我永不成佛也。

  问:地狱诸鬼王狱卒以及恶兽等,是否因各自之罪业得受此身。其施痛苦于人,其本身亦有罪否。

  答:小乘经说,有实狱王卒自己亦要受苦,如阎罗王每日要受汤镬之苦。在大乘经说,皆是地狱众生心识所现,是一种幻化者也。

  问:地狱有八寒八热边地孤独四种。孤独在地面上,余三均在地中。(见佛学半月刊佛学答问)地藏经白话解五十五页云,据经论上说,地狱分三类摄尽,一是热狱,二是寒狱,三是边狱。热狱有八重,在阎浮海底下重叠而居,寒狱也有八重,在铁围山底下仰上居住的,边狱分在山间水间旷野三处居住的。十八大地狱,分八热八寒一正一边云云。二说名称住处均不同,何者较优。

  答:地藏白话解之边狱,即摄边地孤独二狱。云边狱在地中者,即指在寒热正狱之旁狱也。故二说实同。

  问:四洲均有地狱乎。抑唯南赡部洲有乎。

  答:地下大地狱唯南洲有。余三洲但有边独地狱。有说北洲无狱。

  问:佛经谓无间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请问一人亦满之义。

  答:无间狱之因,必为造逆罪而兼谤佛法僧。其罪既大,报亦随之。此是一人亦满之义。

  问:三灾到时,天地亦坏,唯四禅天不坏。此时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狱之灵魂如何。

  答: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此火水风三灾,仍自心三毒所感,不从外来。到此之时,少有微善,即生上界。其狱中灵魂不能出狱者,遣置他方不坏世界。故经云,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

  问:先生朋友中有无研究鬼学者。如有,祈示姓名,以便互相商榷。

  答:仆朋友中无研究鬼学者。角仆尝学诸佛经矣。其言鬼为六道众生之一,总名饿鬼。其类有三。一无财鬼常不得食故。二少财鬼,少得食故。三多财鬼,多得食故。(虽多得而贪心炽盛,尚苦不足,故犹曰饿鬼)此三种中,复各有三。初无财三者,一炬口鬼,谓火炬炎炽常从口出。二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三臭口鬼,口中腐臭自恶受苦。才财三者,一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二臭毛鬼,毛利而臭,三大瘿鬼,咽垂大瘿,自决啖脓。多财三者一得弃鬼,常得祭礼所弃食故。故二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三势力鬼,为夜叉罗刹等,所受富乐,类于人天。(此种今人谓神)诸鬼本处琰魔王界,(即阎罗王,其国在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一十六里。)从此辗转散趣余方。以上皆正理谕说。又长阿含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邱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河名河,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又云,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成月岁,后寿五百年,由谄诳心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据上经谕所言,鬼实别有世界,人死为鬼,乃人死而投生鬼道。然不尽投生鬼道也。若夫人甫殆而尚未投生,则成中身,形如小孩,体色微细透明,人目不能见,若投生机会未至每隔七日再死,至七七日则必投生,或云投生之期无定,但以会至为断,此中有身,介乎前身与后身之间,不属鬼趣。而世俗概以死即为鬼。苟非圣教,安与正其谬。

  问:鬼之形状,佛经谓如婴孩。其见之者,则谓与人无异。惟寻常人不能见耳。而左氏传又谓新鬼大故鬼小,究以何说为是。

  答:佛经谓如婴孩,非鬼之形状,是指中阴身之形状也。能见鬼者有二种人,一大福德人,偶然见者有之。一倒连人,或为宿冤所追,偶一见之,定获不祥。的确与人无异。复有一种狗眼人寻常能见,余则不能见耳。左传之言示详。

  问:先室病故,我叔祖既非巫又非诳,屡见亡者于三七日祝享。以见其来享匆匆即去。甚疑其事。祈就佛理明之。

  答:六道鬼趣原多饥饿,来享宜也。鬼本非常人所能见,令叔祖或一时偶得特别之眼能见之耳。

  问:世俗多言鬼神,如史册所载,章章可考。即如余妹亦曾亲见之。当先父故后,送葬于山,将返,而妹在家(适年方四岁)将登楼忽狂呼且泣而下,云言先父同上,所服与生前无异,言尚未终,而送葬者已抵门矣。以妹之樨且睹其情状,未必欺人。是鬼神实有也。但佛言六道未及鬼神,未识鬼神果有否。如有,属于何道。不知鬼神亦有一世界否。

  答:佛言六道,其中饿鬼一道,即是鬼神。因饿鬼有三品,所谓无财鬼少财鬼多财鬼。普通之鬼,即是少财者也。神即,是多财者。标名饿鬼者,指此无财鬼,举其苦报之极也。既有一道,即是自成一世界矣。(与人接近者与人世界类,与人不接近者与人世界异。)

  问:俗谓鬼死为魙,此说果可信否。

  答:佛说六道,有饿鬼道。是众生生而为鬼也。鬼既有生,亦必有死。但死后轮回六道,不定为鬼。今魙之字从鬼。则仍为鬼道众生矣。

  问:自杀之人亦是前生注定否。其人在世并无作恶行为,因被逆境所迫致令自尽,死后亦有罪过与否。果就与平人同转轮乎或云自杀之人另有一界。然乎否乎。

  答:自杀之报,或系现业所招,不定是前生注定也。如无恶行但为境迫,则当系前业所致。若自杀者,心无怨愤,则死后受苦纵有较常鬼甚者,亦不致再造恶业,(即索命讨替之类)而报尽当另受生也。横死之鬼,自与常鬼稍异,故谓另有一界耳。然亦有因生前福业已熟,而死后即在人天…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 (六凡轮转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