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古農佛學答問卷二 (六凡輪轉門)▪P3

  ..續本文上一頁牽衣呼父,且狀極親匿,俨如至稔,褚顧而愕然,以彼窮女突而出此,或意存別種作用,當叱而逐之曰,[誰是你父,你瘋耶,]言竟拂袖而去,女啼大作,褚奔波中,猶遙聞余音哀哀,可悲也。彼探親歸來,與妻兒言及其異,未予介意。嗣褚某之子,後于蔣家集莊後,亦遇其父所遇之幼女,方在其地檢拾柴草,女瞥見褚,急大呼阿哥,奔前相認,一若久別重逢,褚子駭怪,亦叱其去而自返,歸述于母。其母以先曾有聞,今忽又聽子言,不覺心動,思女心切,大哭不已,非尋其女返回不可,遂親往蔣家集莊訪覓,果在一王家中見女,而女見褚妻,情益親密,撲入懷中,呼娘不已,細述褚家莊事,絲毫不爽。褚妻至是以女爲借屍還魂,確信不疑,當向王某夫婦探詢究竟。緣王名長山,佃農爲生,褚鄰莊雞鴨場人,夫婦二人,只生一女,名黑妮,嬌愛逾恒,不幸去歲慘遭水災,失産流離,偕妻挈女乞食他鄉,遂移寓蔣家集,賃得破屋,權爲棲身,王窮途潦倒,已極堪憐,而愛女黑妮于春間叁月間身患寒病遽以殇逝,蓋與褚女小香死斯恰相同也。讵黑妮氣絕半日,又漸蘇轉,舉目四矚,色頓驚異,向王夫婦問雲,[你們是什麼人,我爲什麼跑到這破屋子裏來了]王夫婦當以女重病發昏所語,系神經錯亂之諺語,置而未理,但女病日痊,其舉止言語竟亦大異曩昔,遷延月余,而褚妻尋來相認相親。察情度理,王夫婦遂亦認爲借屍還魂矣。褚妻得悉以往情形,即欲挈女同歸,惟王夫婦以家境雖窮,生只一塊肉,幸得死去活來,豈甘舍去堅不充許。褚妻莫可奈何。嗣經鄉人通融調停,以王某家貧,女暫歸褚家養育,並訂明爲褚家所共有,議定雙方贊成。現褚王兩家交往甚密,已俨然親屬矣。按此事載二十叁年六月十五日天津大公報第叁張。並有按語雲,上述事實,爲蔣家集小學教師周序春所談,並有該村長作證,鄉議紛紛,人言鑿鑿,非出虛構,深望科學家加以研究也雲雲。

  問:阿修羅爲天龍八部之一,阿修羅道佛書居人道之下,其故安在。一說阿修羅亦可居人道之上,凡由人道而入阿修羅道者,究竟因修善而超升,抑因作惡而墮落。

  答:六道高下,都依果報之苦樂爲判。果報之苦樂,又視其因業之善惡而不同。阿修羅福報同天,而嗔慢惡德,不僅與天道不相應,且不免鄰于獸性,蓋其夙習使然。故就其惡性判之,則居人道下矣。若就其福報判之,則居人道上矣。蓋以善惡參半之因,結此升沈交錯之果也。

  問:佛說六道輪回中之阿修羅道,化生歸天趣,胎生歸人趣,卵生歸鬼趣,涯生歸畜生趣。究竟阿修羅道之各趣眷屬,所在何處。人類在口頭習慣上,何以命其名。彼等系與神對者,是否即系一種妖怪天魔。

  答:修羅雖可分屬四趣,但畢竟是另一世界,不在人間。正法念處經雲,修羅在地上衆山中,其力最劣,在須彌山外海下千由旬,有諸修羅具大勢力,能與天爭。又楞嚴經雲,其所蔔居鄰于日月。則又在須彌山半矣。

  (二)叁惡道

  問:佛教所謂之地獄,系在地球何處。

  答:地獄有八寒八熱邊地孤獨四種。孤獨在地面上,余叁均在地中。

  問:地藏本願等經,載大地獄若幹,小地獄若幹,某獄受苦若幹年,始移置某獄,又若幹年又移置某獄,受滿獄刑,始得轉生。然綜而計之,實比一賢劫年份尤遠。然每遭一劫,下自地獄,上至無色,虛空陰陽都成灰壞,何以地獄罪刑獨能越劫存在。當此之時,此種地獄及吾人無始來所受不變性靈,究寄之于胡何有之鄉。

  答:大劫將盡,世界漸壞。有叁災起,火災壞盡初禅天,水災壞盡二禅天,風災壞盡叁禅天,四禅天以上,各依報盡而壞于此期間。下界衆生命終之後,有善根者鹹生上界,無善根者暫不緣生,直到未來劫成,各依本業,複漸緣生。惟無間地獄衆生,則移至他世界同樣地獄繼續受報,越劫存在正受苦無間之報也。故叁界壞盡悉成虛空,此時謂之空劫。(一大劫分爲四中劫,成劫住劫壞劫空效。)一切衆生,惟住阿賴識之種子狀態而已。譬如電光影戲停演時,惟有一圈白光(喻空沒無物之象,非謂有光明也。)而已。此白光乃黑暗中之一股生機,正是衆生輪回之因。此黑暗猶十二緣生之無明,乃輪回之緣。若此白光不滅黑暗不去,則必有再演之時。一旦白光與黑暗同時破滅,還複室內本來面目,方是朗然大覺,成佛時矣。

  問:墮阿鼻地獄永不超生,與地獄不空我不成佛,殊覺矛盾。

  答:此二句言各有當。上句言其業重,下句言其願深,不必並爲一談。然即按此二句正是相成,並非矛盾。因永不超生故地獄不空,地獄不空故我永不成佛也。

  問:地獄諸鬼王獄卒以及惡獸等,是否因各自之罪業得受此身。其施痛苦于人,其本身亦有罪否。

  答:小乘經說,有實獄王卒自己亦要受苦,如閻羅王每日要受湯镬之苦。在大乘經說,皆是地獄衆生心識所現,是一種幻化者也。

  問:地獄有八寒八熱邊地孤獨四種。孤獨在地面上,余叁均在地中。(見佛學半月刊佛學答問)地藏經白話解五十五頁雲,據經論上說,地獄分叁類攝盡,一是熱獄,二是寒獄,叁是邊獄。熱獄有八重,在閻浮海底下重疊而居,寒獄也有八重,在鐵圍山底下仰上居住的,邊獄分在山間水間曠野叁處居住的。十八大地獄,分八熱八寒一正一邊雲雲。二說名稱住處均不同,何者較優。

  答:地藏白話解之邊獄,即攝邊地孤獨二獄。雲邊獄在地中者,即指在寒熱正獄之旁獄也。故二說實同。

  問:四洲均有地獄乎。抑唯南贍部洲有乎。

  答:地下大地獄唯南洲有。余叁洲但有邊獨地獄。有說北洲無獄。

  問:佛經謂無間地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請問一人亦滿之義。

  答:無間獄之因,必爲造逆罪而兼謗佛法僧。其罪既大,報亦隨之。此是一人亦滿之義。

  問:叁災到時,天地亦壞,唯四禅天不壞。此時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獄之靈魂如何。

  答:火災壞初禅,水災壞二禅,風災壞叁禅。此火水風叁災,仍自心叁毒所感,不從外來。到此之時,少有微善,即生上界。其獄中靈魂不能出獄者,遣置他方不壞世界。故經雲,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

  問:先生朋友中有無研究鬼學者。如有,祈示姓名,以便互相商榷。

  答:仆朋友中無研究鬼學者。角仆嘗學諸佛經矣。其言鬼爲六道衆生之一,總名餓鬼。其類有叁。一無財鬼常不得食故。二少財鬼,少得食故。叁多財鬼,多得食故。(雖多得而貪心熾盛,尚苦不足,故猶曰餓鬼)此叁種中,複各有叁。初無財叁者,一炬口鬼,謂火炬炎熾常從口出。二針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針孔。叁臭口鬼,口中腐臭自惡受苦。才財叁者,一針毛鬼,毛利如針,行便自刺。二臭毛鬼,毛利而臭,叁大瘿鬼,咽垂大瘿,自決啖膿。多財叁者一得棄鬼,常得祭禮所棄食故。故二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遺食故。叁勢力鬼,爲夜叉羅刹等,所受富樂,類于人天。(此種今人謂神)諸鬼本處琰魔王界,(即閻羅王,其國在此贍部洲下,過五百逾繕那一十六裏。)從此輾轉散趣余方。以上皆正理谕說。又長阿含雲,一切人民所居舍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兒市肆及邱冢間,皆有鬼神,無有空者。凡諸鬼神皆隨所依,即以爲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河名河,一切樹木極小如車軸者,皆有鬼神依止。又雲,鬼以人間一月爲一日,乘此成月歲,後壽五百年,由谄诳心作下品五逆十惡,感此道身,據上經谕所言,鬼實別有世界,人死爲鬼,乃人死而投生鬼道。然不盡投生鬼道也。若夫人甫殆而尚未投生,則成中身,形如小孩,體色微細透明,人目不能見,若投生機會未至每隔七日再死,至七七日則必投生,或雲投生之期無定,但以會至爲斷,此中有身,介乎前身與後身之間,不屬鬼趣。而世俗概以死即爲鬼。苟非聖教,安與正其謬。

  問:鬼之形狀,佛經謂如嬰孩。其見之者,則謂與人無異。惟尋常人不能見耳。而左氏傳又謂新鬼大故鬼小,究以何說爲是。

  答:佛經謂如嬰孩,非鬼之形狀,是指中陰身之形狀也。能見鬼者有二種人,一大福德人,偶然見者有之。一倒連人,或爲宿冤所追,偶一見之,定獲不祥。的確與人無異。複有一種狗眼人尋常能見,余則不能見耳。左傳之言示詳。

  問:先室病故,我叔祖既非巫又非诳,屢見亡者于叁七日祝享。以見其來享匆匆即去。甚疑其事。祈就佛理明之。

  答:六道鬼趣原多饑餓,來享宜也。鬼本非常人所能見,令叔祖或一時偶得特別之眼能見之耳。

  問:世俗多言鬼神,如史冊所載,章章可考。即如余妹亦曾親見之。當先父故後,送葬于山,將返,而妹在家(適年方四歲)將登樓忽狂呼且泣而下,雲言先父同上,所服與生前無異,言尚未終,而送葬者已抵門矣。以妹之樨且睹其情狀,未必欺人。是鬼神實有也。但佛言六道未及鬼神,未識鬼神果有否。如有,屬于何道。不知鬼神亦有一世界否。

  答:佛言六道,其中餓鬼一道,即是鬼神。因餓鬼有叁品,所謂無財鬼少財鬼多財鬼。普通之鬼,即是少財者也。神即,是多財者。標名餓鬼者,指此無財鬼,舉其苦報之極也。既有一道,即是自成一世界矣。(與人接近者與人世界類,與人不接近者與人世界異。)

  問:俗謂鬼死爲魙,此說果可信否。

  答:佛說六道,有餓鬼道。是衆生生而爲鬼也。鬼既有生,亦必有死。但死後輪回六道,不定爲鬼。今魙之字從鬼。則仍爲鬼道衆生矣。

  問:自殺之人亦是前生注定否。其人在世並無作惡行爲,因被逆境所迫致令自盡,死後亦有罪過與否。果就與平人同轉輪乎或雲自殺之人另有一界。然乎否乎。

  答:自殺之報,或系現業所招,不定是前生注定也。如無惡行但爲境迫,則當系前業所致。若自殺者,心無怨憤,則死後受苦縱有較常鬼甚者,亦不致再造惡業,(即索命討替之類)而報盡當另受生也。橫死之鬼,自與常鬼稍異,故謂另有一界耳。然亦有因生前福業已熟,而死後即在人天…

《古農佛學答問卷二 (六凡輪轉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