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那边讲:“喂!学佛得这么学。”急人不急人,你们说的咋都不一样啊?是不是?我们学佛还经常受到周围的这些一起学的互相以讹传讹,我这才听一句,马上我就教他了,都特别想当老师,结果本来心还挺静的,被这周围的最后给搞乱了。所以,我们学佛要依止善知识,同时不要不懂装懂,爱当老师,不要才学到一点就想到处去弘扬佛法。想不想弘扬佛法啊?想。想你得会弘啊!别瞎弘啊,是吧?我今天在这念《地藏经》念的挺好,他说:“哎!念《金刚经》消业更快。”我一改念《金刚经》,他说:“哎!念“百字明”消业更快!”我就赶紧又念“百字明”,一会说:“哎!念《心经》消业更快!”好家伙,撵都撵不上啊,乱不乱?你看,其实哪一个都能消业,哪一个都能增长你的智慧,但是你哪一个都没信呐!你不信能成吗?你不信能灵吗?所以,看起来东串西串,这个也去学那个也去学;其实你哪个也没信!所以,为什么我们学佛的体验这么慢呢?为什么学佛的功德我们没有感受到啊?因为你没有信!你就跟狗熊掰苞谷一样,掰一个丢一个,永远不看眼前有什么,永远去抓“我还没啥呢”,你掰了一圈回来,你手里剩什么?还是一个,这一个又甩掉了,再甩掉一看前面没了。对不对?走了一圈回来,手里这个苞谷已经捡了好几次了。
我就曾经遇到这样的居士,他深感自己业障深重啊,所以他给自己设立的学佛目的是:“我得先消业障。”先消业障怎么消啊?他听说《地藏经》消业快,他就开始读《地藏经》,读得特精进,读一段时间别人告诉他念《金刚经》消业快,他一听,啊?《金刚经》,赶紧把《地藏经》一丢,就念《金刚经》去了;《金刚经》又念一段时间,又碰到别人说念“百字明”消业快,他一听急了,还有快的,把《金刚经》又丢了,念“百字明”去了,念“百字明”别人又告诉他,还是念《地藏经》消业快呀!他一听完了,又捡回来了。看,绕一大圈。你看,这样子能不能消业啊?对哪个也没有信。当然我们确实应当知道,佛法是对治法,我们就像病人,佛法就像治病的药,师父、善知识呢就像给你开药方的医生,你自己去修行佛法就好像在服药。有没有能够包治百病的药啊?这有一位医生,谁来都这一味药,能包治百病,信吗?因人而异啊!善知识都是观机逗教,应病予药,因为每个人情况是不一样的,可能师父给你开的药方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净土宗,药方也不一定就一样。我们学的都是死板的,都想有一个能够包治百病的药给谁都灵,给你灵给他不一定灵啊!你感冒了是吧,我给你吃个感冒清冲剂、板蓝根,对吧?他拉肚子了,你一听:“你也生病了,哎呀!我板蓝根还没吃完给你吧!我吃了可灵呢。一吃病就好了。”你给他吃管用吗?不但治不了拉肚子,可能拉得更厉害了,因为板蓝根去火啊,对不对?泻得更快了。所以,我们不要自己还不懂,瞎给别人开药方。是不是这样子啊?我们要听过来人的。如果说是看病这么简单的话,我们每个人抱本医书,你自个都能看病了。可以吗?去过中药铺没有?抓过药没有?你看那个药都是一抽屉一抽屉的对吧?谁来看病都从这些抽屉里抓药,对不对?简不简单啊?都是这些抽屉里的啊!但让你去当大夫行不?给你发本医书,行不?别人会敢让你看吗?
所以说,我们刚开始学习不要不懂装懂,互相去以讹传讹,一定要珍惜我们大和尚为我们创造的这次机会,能够礼请老和尚还有这些师父们,能到这里来,我们现场打佛七,现场给大家开示这种机会,非常因缘殊胜,我们为我们的大和尚鼓一下掌,感谢他为我们创造这个机会!
我其实真的是对佛法也懂得很少,刚才也是拉拉杂杂地给大家讲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不过我是在这里真心和大家分享的,如果说是有一点功德的话呢,都属于大家,属于十方诸佛菩萨;如果说有错误有过失全部都属于我自己。
阿弥陀佛!
宽见师父开示后答居士问
居士:丈夫问我:你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否是私心呢?
宽见法师:菩萨问得非常好。她说她的丈夫菩萨有一个问题,就说你看你们学佛人,天天都说要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你们说佛是无私的啊!那你自己想要去极乐世界,这是不是也是一个私心呢?你可以这样回答他,佛是无私的,我要去极乐世界就是为了更好地向佛学习,去极乐世界的确是一个私心,但我们这个私心是为了去学无私,所以这种私心呢是为了到达无私的私。这种私心在刚开始的时候是必须的,因为完全的无私我们现在做不到。但是,同样是私心,私心的对象是可以选择的,我们私心的对象是为了学好,跟有些人私心的对象是为了学坏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我们最后的目标是无私,因为无私,所以,他就能够像阿弥陀佛一样,能够利益一切的众生。
这是为了什么?这是先要有为才能无不为,就是我不可能一下做到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一下子没有欲望;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先把坏的欲望变成好的欲望,有欲望不是坏事。佛教并不是告诉你,让你一下子就不能有欲望,不是。佛教允许你有欲望,允许你有什么欲望?允许你有善的欲望,你说我想学佛是不是一种欲望啊?是不是也是一种私心呢?对不对?但是我这种欲望是为了学好的欲望。你说:“我想去抢劫。”这也是种欲望吧?你说:“我想去做好事。”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欲望啊?我们现在就要把这种不好的欲望变成好的欲望,最后当然这种好的欲望还不究竟,要把这种好的欲望最后也放下,变成三轮体空地去做,就是无所求地去做好事,我们现在做好事还是有所求的呀。所以佛法并不是要求一下子就没有欲望,也不是要求一下子做到无私,不可能的呀。为啥?比如说我们要求一个小孩子一下变成大学生,行吗?不行啊!让那小孩子一下就懂得“相对论”,成为牛顿、爱因斯坦,可能吗?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学习加减法,学习1+1啊!对不对?你没有1+1哪有后面的相对论呢?你没有一年级哪有后面的大学生呢?它有个先后次第,次第不能紊乱,对不对?打个比方来讲,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念佛,参加佛七,既然目的是来参加佛七,那你吃饭干吗呀?你干吗要吃饭,为什么不把吃饭的时间也用来念佛呀?不是啊!得有个次第啊!我吃饭是为了更好的念佛啊!明白吗?你看我们要念佛是不是得到这个大殿来念啊,那你到大殿你走那楼梯干嘛呀?你直接上这个大殿来不行吗?不行啊,我得通过走这个楼梯才能上这个大殿呢!阿弥陀佛!
居士:祖师说:“去则实不去,生则决定生。” 请师父开示。
宽见法师:“去则实不去,生则决定生。”我们说往生,对不对?我们能不能往生啊?那我们是不是就去了?是不是可以去?这个讲法,是一个不同次第的讲法,“生则决定生”,这是一个一般的讲法,基础的讲法;“去则实不去”,这是一个更上一层的讲法。因为所说“生则决定生”,这是站在一个有对立的情况下讲生则决定生,我们从这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由此方有西方,对不对?有娑婆世界有极乐世界,它是有对立的;可是实际上呢,实相是无对立的。极乐世界不异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不异极乐世界,我心既是佛心,佛心既是我心,我心既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既是我心。所以说不分彼此,不相违越。所以,“去则实不去”。因为什么?本来就在,去哪儿啊?听得懂吗?这个是是一个不同次第的讲法,所以你要不明白它是不同次第的讲法,你就困惑在里面。啥叫“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到底去不去呀?什么叫佛?什么叫如来啊?不来不去,不来不去,到底是来还是不来呀
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呀?佛是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听得懂吗?这其实是真正的佛心。有去有来,有生有灭,有高有低,那不是佛陀的境界,佛陀的境界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但它这是一个不同的次第法,我们现在要明白这个次第法,就不会落入执著。所以说 “我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拼了命也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不去极乐世界我跟他拼了”。其实真正去极乐世界不是这样一种态度。当然这个需要好好去听闻佛法,你才能明白这种次第。
我们现在做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回向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灾难不兴。
也愿以此功德,回向我们各人父母师长,亲朋眷属,一切伤害我们的人,乃至一切有缘无缘,祝他们: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也愿以此功德,回向青海玉树地震死难众生,智利地震死难众生,汶川地震死难众生,以及世界各地一切天灾人祸、意外罹难众生,以及迁安地界一切孤魂野鬼,无祀亡灵,以及往生堂上众等亡灵,以及我们历代祖先、怨家债主,祝他们: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
感恩诸位大德、诸位善知识,感谢大家,感谢你们都是我多生多世的父母亲,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如何以正念念佛?》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