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深的心去念阿弥陀佛,这是念吗?我们带着人我是非的心去念阿弥陀佛,是在念吗?我们带着争争斗斗——你是哪个部队的,我是哪个部队的,带着一种比较高低的这种心去念佛,这是真念吗?这只是口念而已。真正的念要带着什么?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然后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深信因果、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带着这样的心去念,才是真念。所以说大家一定要知道什么才是真念。你带着人我是非,带着一种阶级仇恨去念,你是念不出那个阿弥陀佛的真心出来的。因为阿弥陀佛之心呀,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高不低,远离人我是非,远离高下美丑,远离自他的那种对立,这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之心。
有人读过那个《三时系念》吧?《三时系念》中云:“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要以这样一颗与阿弥陀佛相应的心去念佛,这样的念佛决定得力。我们虽然是念佛,但明明白白地念跟不明不白地念,那效果可就差得很远了。所以我们讲的就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念。我们在这里念佛,念佛就是什么?就是与佛相应。佛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也是什么样子,这才是真念。是不是?佛是包容的还是狭隘的?佛是包容的。佛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包,我们讲宰相肚里能撑船,阿弥陀佛的肚子能盛什么?十方法界。阿弥陀佛绀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转五须弥。其实还不止呢。你看阿弥陀佛,十方世界诸佛都来称赞我阿弥陀佛,东方也有什么佛称赞,南方也有什么佛称赞。同样阿弥陀佛会不会称赞十方诸佛呢?(答:会。)对了,我们不要以为,十方诸佛都称赞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称赞十方诸佛。大家读《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谁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称赞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之利,对不对?你看,东南西北上下的六方都来称赞阿弥陀佛,对不对?阿弥陀佛了不起,对吧?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十方诸佛有没有称赞释迦牟尼佛啊?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五浊恶世行此甚深难信之法。你看十方诸佛亦称赞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功德,比阿弥陀佛小吗?不小。十方诸佛其实平等。但是十方诸佛都是互相称赞,不会排他的。明白吗?所以说我们应当以一个广大的心胸来念佛,而不是以一个狭隘的心胸来念佛。所以,我们真正念佛念到极处,与所有的这些宗派,不管是显是密,是禅是净,其实都是一致的。我们有一个祖师说:“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其实,我们不要把净土跟其他的宗派切割开来,十方诸佛都是这一心,你不要以为他们的本质是不同的,他们的本质和最后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但是每一个人的因缘又不一样,入手点也不一样,到了最后,都要汇合。就像我们爬山一样,你看,这座山可能有很多的路线,你爬的时候可能选择不同的路线,对不对?但是你爬到山顶,是不是都要汇合啊?都会汇合。因为山顶只有一个山顶,但你山角下的路线可能有好多种。所以我们不要去自赞毁他。我们要和合包容。念佛也是如此。不要把念佛狭隘化。我们在这里念佛,要称赞念佛的功德,但是也不能排斥别人在学其他宗派,不要排斥别人。其实都是一体的,这是真念佛,因为佛是包容的,佛是广大无边的,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的时空都在这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里。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你能明白这一点,你念阿弥陀佛,见到任何人都生无量的欢喜,因为你见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的眷属。不要这个是阿弥陀佛的朋友,那个是阿弥陀佛的敌人,这就麻烦了。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甚至要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有没有听说过感谢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啊?为什么?因为他帮助我们消业,因为他成就了我们的忍辱,没有这些我们怎么能够放下包袱,轻松上阵?没有他们这样子的,没有这些逆境的洗礼,我们怎么放下包袱?怎么消除业障?怎么能够更加轻松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要嗔恨那些伤害你的人,要深深地感谢那些伤害你的人,因为那些人也是阿弥陀佛派来的!我们过去读十方诸佛的这些传记,十方诸佛哪一个不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啊?你看,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了,为什么他已经成佛了我们还是众生呢?因为我们难行不能行,我们难忍不能忍。释迦牟尼佛不一样啊,十方诸佛不一样啊!你看释迦牟尼佛被歌利王割截身躯,但是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嗔恨呢?没有,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是忍辱仙人,然后歌利王带着很多妃子在山里打猎,这些妃子们看见这个忍辱仙人在那边打坐,非常清净,就生起一种恭敬之想,听这个忍辱仙人为她们开示。这歌利王打猎回来一看,他这些妃子在围绕着这个忍辱仙人,听他说话,心里就生起嗔恨心。他说:“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迷惑我这些妃子,到这里来听你讲话?”他说:“我是忍辱仙人,我在这里修忍辱。”他说:“我不信,你真的是忍辱仙人?我看你能不能忍辱?”他就用刀把忍辱仙人节节肢解,这是一种酷刑啊!非常恶劣的行为啊!但是释迦牟尼佛不起一念嗔恨,然后歌利王残忍地把这个忍辱仙人节节肢解以后,问他:“你不是修忍辱吗?你现在对我恨不恨啊?”他认为忍辱仙人肯定会恨他,为什么?无缘无故的就被节截肢解了,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嗔恨。”歌利王说:“我不信,我都这样对待你,你还不恨我?”释迦牟尼佛这时候就以手触地,他说:“大地为我做证,如果我心中确实不起一念嗔恨,就让我的身体马上复原。”这时候大地震动,地神涌出,为他做证:“确实确实,此善男子确实是没有起一念嗔恨。”他身体马上复原。这时候歌利王起大恐怖,吓坏了:“哇!这真不是一个平常人呢!”吓得落荒而逃。然后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发誓:“我成佛时,我第一个就先度歌利王。”你看,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胸襟。就因为这一件事情,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一下圆满了无量大劫的修行。他修行成功这么快,都感谢谁啊?(答:歌利王。)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度的第一个人是谁呀?乔陈如比丘。乔陈如比丘是谁啊?歌利王。他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你看释迦牟尼佛了不起啊。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示现,十方诸佛都是如此。十方诸佛同一心啊!
有人说:“哎呀!我念阿弥陀佛,没有念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会不会怪我啊?我要念观音菩萨,没有念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会不会怪我啊?你念一佛名即是念无量诸佛!你念一句佛菩萨名,即念无量佛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十方诸佛菩萨同一心共一体。所以不要认为你念阿弥陀佛了,其他菩萨有点对不起喽!我要是念观音菩萨,又觉得对不起阿弥陀佛。有人问:“我还想念观音菩萨,可是阿弥陀佛比观音菩萨大,这真是为难啊。”所以把早上分了好几部分,一小时念阿弥陀佛,一小时念观音菩萨,一小时念大势至菩萨,一小时念地藏菩萨,一小时念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菩萨无量无边啊!其实你能专注念一佛名号,即是念无量诸佛菩萨的名号。
我们千万不要把念佛、把修净土狭隘地来看,我们念佛也是为了成佛。我们昨天讲,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同气相求。什么叫同气相求啊?你跟他这个人气相同,就能靠拢。我们怎么样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你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人这个气相通,你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你充满了嗔恨、抱怨、对立,你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念佛的原因要弄清楚,这样的话,我们念佛就越念越欢喜,否则得话呢就不一定了。我这一边念阿弥陀佛,那一边在打疑惑,观音菩萨会不会怪我啊?或者是其他菩萨会不会怪我啊?我原先还念那个菩萨呀!现在念阿弥陀佛,没时间念那个菩萨啦!会不会怪我啊?比如我念张三没念李四,李四会不高兴吧?我念李四没念张三,恐怕张三会不高兴吧?不要用我们凡夫之心度量佛菩萨。你不要把佛菩萨当做是贪官,懂吗?但是,你要是念那个大仙儿,大仙儿他是会有执著的,念这个大仙儿不念那个大仙儿,恐怕那个大仙儿他就会有意见。你要是在世间上,你念这个官不念那个官,恐怕那个官会有意见,但是十方诸佛菩萨不会这样。因为他们已经是福慧两足尊,已经彻底排除了对自他的分别。一切众生皆是吾子,一切众生也皆是我母,令众生欢喜者,即令诸佛欢喜。甚至是什么?哪个伤害我,我成佛之后第一个度他,你看,这才是十方诸佛菩萨的心态。所以不要用我们狭隘、执著、刻薄、对立的心去度量佛菩萨,真的是很可悲。你要真正明白十方诸佛菩萨的心,你带着这样一颗心去念佛,你念佛决定得力!
宽见法师开示后答疑录
不以贪心求极乐
居士: 如果为了极乐世界的“金砖铺地”求往生,是不是犯贪心?
宽见法师:极乐世界无限美好——金砖铺地啊,这些种种的描述,但你记住啊,它只是一种描述。你如果是贪金子要去极乐世界,这种心其实不是一个正确的心。对极乐世界这种境界的描述,凡间没有,但是我们只能用一种我们能理解的语言去描述,极乐世界的美好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能想象到的一切。它是无限的美好,不管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这个样子。你说:“我不喜欢金子,我不贪爱金子,所以我觉得它拿这些诱惑不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为了表现极乐世界的美好。你不以贪心去,你是以慈悲心、菩提心,就像我刚才讲的这种心去修,才是正确的。
弘扬佛法从做人开始
居士:我将来可以弘扬佛法吗?
宽见法师:弘扬佛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做起,这是人天福。然后是二乘福,受持三皈依、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然后深信因果、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不要着急,真正地要想弘扬佛法,首先,先得把世间这个“人”做好,做一个包容的人,令人生欢喜的人,不要让家里人生烦恼。
不让学佛,是佛…
《如何广义念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