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建设佛化家庭▪P24

  ..续本文上一页说明:“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缓急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悔;意若生悔,行即退矣””。

  我们既然需要休息,就不能没有消遣,无可消遣当然就流于苦闷。但消遣有正当和不正当的区别。不正当消遣如抽烟、打牌、喝酒、逛妓院等,这是有害无益,徒增烦恼的。譬如小儿舐刀头的蜜,不晓得有割舌之患一般。

  正当的娱乐最普通的,要算音乐了。百缘经载:“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诸人,各自庄严,作唱伎乐。见佛入城,便作供养。以此功德,一百劫不堕恶趣”。用音乐来赞美三宝,演说十善,这些所唱的歌音,是菩萨行的事业之一。

  音乐的种类分为管乐和弦乐两种。管乐易学而难精。弦学难学难精。倘要达到精通的地步,那管乐并不较弦乐易于成幼,甚至较弦乐更难。

  (1)管乐

  由金属或竹制管做成。箫、笛、笙、喇叭、口琴、风琴,都属于管乐一类。这是简易的乐器,每一个家庭都能够置备的。管乐的发音以空气柱长短为准。空气柱愈长,音愈低。箫笛有孔,用手指捺不同的孔,便发出不同的声音。笙的管数很多,长短不同,发音的高低因竹管的长短而定。只要手法纯熟,便见技巧了。

  (2)弦乐

  由弦或金属线制成。胡琴、琵琶、月琴、七弦琴、钢琴、铜丝琴、梵华铃,都属于弦乐一类。弦乐的奏法比较管乐复杂,弦乐中如胡琴、琵琶之类,不独需要手法纯熟,更须有辨音的能力,辨音精细,然后可以调配弦的松紧,使它发音准确。钢琴的金属弦是固定的,奏法较胡琴等稍有不同。

  二、艺花

  在庭院中倘有余地,宜筑一所花坛,栽种各种花草,假使地方狭窄,那末栽些盆景,也很幽雅的。烢絮嫣红,鲜艳夺目,芬芳馥郁,香气袭人,可以供佛,可以赏心,朝夕临对,岂不怡然快乐么?

  (1)花草有益卫生

  植物在日里靠日光的力量,能够吸收空中的炭酸气,而放出氧气。人类必需吸入氧气而呼出炭酸气,所以植物能够变化浊气,使人常得清气的接济,而获呼吸舒畅、血液清洁的利益。所以家庭中宜栽种花草。市街路旁应该栽种樱桃、杨柳、梧桐等树木。市镇上应该开辟公共的花园。

  (2)养花须知

  养花的常识有八点,为我们必须知道的:

  1、花草的种子大抵多纤细,它的成熟不成熟,不容易观察。种子的采取,要选择一种强健的花苞,没有病而壮满的,并须等到十分成熟后收取。皮薄水分少的,宜置通风处阴干。皮厚而水分多的,宜置日中曝干。然后用燥灰拌和,分贮小玻璃瓶中,要封固,杜绝外面的空气。瓶上标明花明,藏在高燥的地方,不可受潮湿。

  2、播种花草果树各种子的地方,土要肥,要松,越多锄越容易使种子生长。当下种的时候,核要排上去,子要撒下去。都要先在日中曝干。倘种子粗的,要放入土里。细的匀撤土面,或用灰泥各半,把子杂拌,撒播下去也可以的。下种日须天晴。倘下雨,多不能出。但下种后三五天,又须得雨。倘旱,就不会抽芽,那时必须频频泼水。

  3、扦种的方法很多,芋捍最佳,捍一切的花果,没有不活的。它的方法是:折断嫩条一枝,先插在芋上,或萝卜、番薯上,然后埋在土中,培瓮灌溉,就可生根发芽。

  4、发现花卉的叶面,有黄色的斑点,或有多数小孔的时候,其间必有害虫寄生。当在每日太阳初上的时候,检查叶的背面。若有一种形似小蚕的青虫。在损蚀茎叶,就应当速为除去。否则日久,叶就要凋残了。预防的方法,可在每日浇花的时候,喷筒里放些硼砂,喷在叶面,不到一个星期,害虫就走避了。

  5、若是叶瓣下萎,以及茎上现出三种深黄色,而所植的泥土松细异常的。那末,其间必有蚁穴。须速为重行换泥,或用糖质物引去蚁类。在冬天的时候,用稻草围花草近土的部分。这样就是雪压霜侵,也不至于冻死了。

  6、花卉种在盆里的,要把盆陈列在架上,或署在庭石上,或移入温室内迳供佛前。但不可放在泥土地面。因为降雨的时候,盆易被土所污,且蚯蚓钻入盆内,是会损害花卉的。还有一点,花盆最忌放在树荫之下。因为花枝得不到太阳的照射就要枯萎了。

  7、花卉枝干柔嫩容易断折。当它已断成两段的时候,可用一针把干连接,外面用腊涂上,并用一竹杆帮紧附著,不久就可复原。花干如穿成一穴,可用泥或腊涂补,以免胶汁流出不止。

  8、瓶中供花,倘融化糖分少许在水里,花可以经久不萎。但各种的花,所需的糖分多寡不等。如菊类以多为宜,玫瑰、蔷薇,水中含糖约十分之一就够了。也有不宜用糖的,如紫丁香、百合花、豆花等。

  三、诗余

  清逸澹远的诗词,能使读者胸次洒落。冲穆澹泊的话,能使闻者志趣高旷。现在选录意致澹远的诗词五十首,和几则隽永幽致的语屑。以充法喜。

  诗词五十首

  晨诸超师禅院读禅经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憔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题农舍 邱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游支硎寺 刘长乡

  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古木闭空山,苍然暮向对。林峦非一状,水石有余态。密竹藏晦暝,群峰争向背,峰峰带落日,步步入青霭。香气空翠中。猿声暮云外。留恋南台客,想像西方内。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山诗 寒山子

  高高峰顶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郸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术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行香子 释明本

  短短横墙,矮矮疏窗,一方儿小小池塘。高低叠嶂,曲水边旁。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香。日用家常。竹几藤床,尽眼前水色山光。客来无酒,清点何妨。但细烘茶,净洗盏,滚烧汤。

  忆佛轩诗 释雪溪

  多年逃逝鬓如丝,忆佛难忘十二时,咄咄自嗟为荡子,几番花落路傍枝。

  拟寒山诗 张梅村

  访隐暮归迟,柴门半开闭。踏叶微有声,黄犬隔篱吠。屋角梅花横,寒光月在地。仰止渴心生,瓦炉汤正沸。

  杂诗 释愍山

  松下数橼茅屋,眼前四面青山。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

  一片寒心雪夜,数声破梦霜钟。炉内香消宿火,窗前月上孤峰。

  平湖秋水浸寒空,古木霜飞落叶红。石径小桥人迹断,一庵深锁白云中。

  侵晓见闺人礼忏 袁中郎

  残月微微散晓星,窗风吹动画旛铃。衣中珠珞千条重,定后炉香一缕青。鹦鹉教来持口戒,莲华绣出裹心经。梵音唱彻声清远,卧阁何人梦不醒。

  拟作内词 袁中郎

  百子池头九子萍,美人双照月棱宵。宫槐叶绿春如水,诵得莲华两卷经。

  杂诗 释履中

  月明村店草萧萧,红雨三春夜寂寥。石壁残灯花影国,虎溪一笑过山桥。

  苔痕踏破小桥西,芳径无人过碧溪。一树松风花自落,夕阳影里鸟空啼。

  眺望峰头意若何,野田耕破白云多。牧童归去斜阳里,绿树阴中未脱蓑。

  野花舂暖满山开,芳草无边长绿苔。流水声中花自落。片云影里鸟飞来。

  白云飞去一空青,手折蔷薇插小瓶。携向佛前聊作供,香风吹散动旛铃。

  淡云疏雨过江城,忽听松头落子声。添得竹炉茶自沸,闲消月白与风清。

  过扬州 龚定庵

  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

  送庄子涵 李思曾

  疏林红叶响萧萧,孤艇冲寒趁晚潮,半夜鸟啼霜正满,一帆斜月过枫桥。

  夕阳 释呆翁

  夕阳下寒山,刀锄始安息。屈指自思量,常恐亏此日。

  晓起作 张萧亭

  林光犹未曙,山鸟百种鸣。遥闻西陇土,已有叱牛声。呼儿负耒出,南畴纵横耕。蔼蔼朝气佳,万物皆有情。芳草含露润,娇花映旭明。村居宜早起,领兹山水清。

  夏日田家 愈鸿渐

  荒村静无人,炊烟透林杪。农夫终日劳,归休不嫌早。较步乘夕凉,月色一何皎。微风凉隙至,炎蒸忽如扫。漠漠枣花香,离离瓜忧绕。一枕傍南窗,高眠直到晓。

  昨夜微雨过,田中新水足,老农不爱闲,荷锄出茅屋。路逢邻舍儿,柳下牵黄犊。相共到东灾,踏破一畦绿。今年恶草繁,粉粉占饶沃。我锄子且犁,努力除非族。

  礼佛词 陈长生女士

  刀尺虀盐现在身,怕教罗绮昧前因。偷闲得傍慈云座,愿作西泠善女人。

  偶步 凌玉垣

  落日向空山,萧岑惬幽步。深林黄叶多,秋风日在树。松云隐危径,萝月照寒渡。一犬吠隔溪,茅茨容小住。

  拟陶诗 张泉

  结庐南山下,邻曲人烟稀。荷锄月随行,送我缓缓归。稚子候衡宇,一见争牵衣。力作虽云苦,此愿莫相违。

  秋闺 骆绮兰女士

  蕉叶梧叶响萧萧,一卷金经伴寂寥。何必窗前有明月,秋灯自爱深宵。

  夜课 汪绮铃女士

  灯法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

  题雪景 张锡爵

  积云埋孤村,空山静寒夜。幽人应未眠,疏帘竹间下。隐隐壁留灯,经声…

《建设佛化家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莲宗正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