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与科学

  

佛法与科学

  智行居士著

  

一、引子(也就是破题)

  

二、佛法对自然科学之重大贡献举例

  

三、宇宙之构成

  

四、佛法与思惟科学

  

结束语

  

  

  (本讲稿作者为核子物理专家,退休后研究佛法)

  向释迦牟尼佛 合十敬礼

  向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士、各位善信合十敬礼

  诸山长老、各位大德、各位善士、各位善信:

  能参加这个庄严的法会,真是一个殊胜的因缘。我来参加这个法会的目的,是来聆听诸山长老的开示接受各位大德的教诲并与各位同修一起研讨、交流学习佛法的心得体会。但是,周居士通知我来参加这一法会时,要求我也讲一讲,并且出了个题目。

  几十年来,我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但是,对于科学,我懂得的确实太少,太浅薄。而对于佛法,我更是在退休之后才逐步开始学习的。至于皈依佛门,作为一个佛弟子,日子就更短了。的确,我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在这里讲。今天,我谨作一个引玉之砖,我把学习佛法的点滴心得体会向各位做个汇报,不当之处,请多批评。

  一、引子(也就是破题)

  我认为:佛法不是科学,佛法也是科学。

  这要从科学与佛法本身来研究一下。

  首先,科学是什么?

  根据辞典的解说,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惟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人们常说,这件事情是科学的,或说,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其含义也就是,这件事情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正确的;或者,这种方法不符合客观规律,是不正确的。

  再说,佛法是什么?

  佛法是佛的教法,是让人们觉悟宇宙、人生之大法。

  本来,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而到了现代,所谓宗教是泛指对神道的信仰。

  既然,佛法已经成为宗教,而且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在人们心目中,佛教已经仅仅是烧香拜佛,作揖磕头,烧纸放鞭炮,求佛菩萨保佑发财,保佑身体健康、保佑生个胖娃娃……

  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当然不是科学。

  第二步,我们从科学与佛法研究之物件,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对结果的判定、讲究上来分析一下。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物件是客体,说白了就是“我研究你”。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外求,也就是它要使用仪器、工具,例如要研究细菌,就要用放大镜、显微镜;要研究天文、研究星星,就要使用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在地面上看不清楚就把望远镜装到卫星上,如此等等;科学对研究的目标、结果、讲求实证。

  再来看看佛法,佛法研究的物件是主体是自我,说白了就是“我研究我”;佛法研究的方法是内求,也就是不需外界的仪器,设备,仅仅是依靠自己的身心,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归根结底,存乎一心;佛法对研究的目标、结果,讲求的也是实证。(信解行证)。

  第三,从佛法与科学所覆盖的范围来看。

  所谓自然科学,一般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矿物……等等。所谓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而社会是指由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譬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实质上,任何社会都是人群组成的,所以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各种关系、各种现象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伦理道德……等。所谓思惟科学是研究在表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认识活动的科学,也就是研究人类应当怎样认识主、客观世界的科学。它通常包括了逻辑学、哲学……等。

  好了,我们看看佛法。

  佛法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科学、思惟科学;而且还具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佛法不仅具科学所覆盖的内容,而且在这三方面均有极其突出的贡献。

  下面,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佛法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二、佛法对自然科学之重大贡献举例

  佛法对自然科学有许多重大的贡献。这里我谨举两个例子:一个数学,一个天文学。

  1、佛法对数学的贡献。

  所谓数学是指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我现在要说的是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事,那时候的数学还没有现代这么复杂、高深。就在那个数学还处在比较原始的时候,我佛如来开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讲了大数,并为大数定名。所谓幂,也就是乘方,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

  X↑n

  X的n次幂,也就是一个大写的X,在它的右肩上写上一个小写的n。念起来是“X的n次方”。如果二者均为2,即是2的2次方,表示两个2相乘,结果是4。也就是“2的2次方等于2乘2等于4”。

  佛给我们讲了幂,讲了无限次幂。

  佛还给我们讲了大数,给大数定了名,而且告诉我们数大无限。

  这件事情,现在讲简直小事一椿,初中生,甚至于高小学生都懂得。但是退回去二千五百年前,这简直了不得。这是对世界数学的发展进步的一大贡献。关于这个问题在《国际数学通史》这部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也就是说,全世界公认释迦牟尼佛对数学的重大贡献。释迦牟尼佛在国际数学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这讲这件事是有根据的,是写在《华严经》上的。八十卷本《华严经》卷六十五第十一页到第十二页。上面写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自在主童子面前……原文是: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书、数、算、印等法,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我亦能知菩萨演算法,所谓一百洛叉(10万)为一俱胝(千万或亿),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音雨)阿庾多为一那由他,那由他那由他为一频婆罗,频婆罗频婆罗为一矜(音京)羯罗,广说乃至优钵罗优钵罗为一波头摩,波头摩波头摩为一僧祗,僧祗僧祗为一趣,趣趣为一喻,喻喻为一无数,无数无数为一无数转。”

  请各位看看,这是不是讲无限次幂,是不是讲了大数,并给大数定了名。

  2、天文学

  几千年来,人们都认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月亮、太阳以及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围绕著地球运行的。直到大约500年前,有一位科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即日心说),也就是说,太阳才是中心,而地球、月亮、星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这一比较正确的说法竟遭到当时天主教会的反对,那位科学家(布鲁诺)竟被教会活活烧死了。

  而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提出的空间宇宙构成的学说竟与今天最先进的天文学、宇宙构成学说是那样的吻合,那样相似。

  佛陀不认为地球、太阳是中心;佛陀认为,宇宙本无中心、本无边际。这个说法也出自《华严经》。

  在《华严经》第一卷之前、华严处会之后,是法界安立图。这里先讲了小世界——也就是我们的地球、月亮、太阳,接著提出了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的概念。也就是说一千个太阳系,算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谓之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谓之一个大千世界,并且画出了图形,还特别说明了图形是平面的,实际上是立体的。

  接下去讲无量数的大千世界构成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无量数的世界种构成华藏庄严世界海。

  再接下去,佛陀讲了,若以华藏庄严世界海为中心,在它的八方上下可以标出十个世界海,它们都与华藏世界海相等,并且指出:“广说者不可穷尽。”

  而且在《华严经》第八、第九、第十三卷,即华藏世界品更是专门、详尽地给我们讲述了无限宇宙之构成。

  各位同修、各位朋友,在二十世纪快要结束的今天,天文学界的科学家们使用了那么多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才看到的宇宙空间,而我佛如来在二千五百年前就看到了,并且讲得那样具体,那样清楚。难道这也是封建迷信吗?这能用一般的“宗教”二字所能说明的吗?

  谨就以上二例,完全可以证明佛陀是非常伟大的数学家、非常伟大的天文学家。在佛教的经典里有高级的数学、高级的天文学,有丰富的自然科学。

  当我读经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对于世尊我是由衷地敬仰、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明明白白的正信,哪儿有一点迷信的影子呢?!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下面我们就讲一讲现代科学技术发现之宇宙构成。

  三、宇宙之构成

  先讲宏观,后讲微观。现在讲宏观宇宙。

  在秋天晴朗的夜空,天上有一条银河,这就是我们居住的银河系。概括天文学家多年的观测研究,确认在银河系中像我们的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一千亿颗之多。太阳在这一千亿颗恒星组成的银河系中,仅仅是个小兄弟罢了。许多恒星都比太阳大。有的大几百倍到一万倍;有的更大到几万倍甚至几百万倍……。

  当然也有比太阳小的恒星,例如白矮星,只有我们地球的几十分之一大,但是它们仍然是恒星,它不像地球是行星,本身不发光,要围绕太阳——恒星——旋转;它们自己发热发光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人们基本上察觉不到这种旋转,所以称之为恒星。所谓矮,是指它们体积小;所谓白,是说它们亮。白矮星虽然小,但是它上面的物质却很重。1个立方厘米的物质,相当于小手指尖那么大,如果是水,它重一克;如果是黄金,它重十九点三克。而一个立方厘米白矮星物质竟有几十千克,几吨,甚至上千吨。

  更为奇妙的是1967年以后才发现的中子星,几十年来发现了三百多颗,它们是恒星,但是特别小,它们的直径大约廿千米(公里)左右。中子星上的物质更重得出奇,一块小指头尖那样大的东西,用一万艘万吨轮船都拖不动。

  在广阔的宇宙空间,在银河…

《佛法与科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