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圣众因缘集▪P6

  ..续本文上一页佛陀准备前往时,对乞丐出家的五百位比丘说:“我今天及诸比丘,应只陀太子的邀请,要到他家去接受供养,因为太子曾表示,没有准备你们的席位。你们可去北俱卢洲,拿自然成熟的粳米饭,然后回到太子家里,随意坐下来,吃自己所带来的粳米饭。”

  五百位乞丐比丘,依照佛陀的指示,各各运用自己的神通力,一刹那间就到了北俱卢洲,大家都把钵装满了自然成熟的福食,托钵回来,颇具威仪。他们在虚空中,排成一字形的队伍,乘空而来,好像雁鸟般的飞行,降落在只陀太子家。他们依照顺序而坐,各自展开钵具,吃自己带来的北方福食,远胜于太子供养的佳馔。

  只陀太子见到这批威仪庄严,神通自在的圣众,心里非常欢喜,恭敬地请问佛陀说:“世尊!这么多的圣众大德,威神巍巍,众相具足,是从何方而来?惟愿如来,为我说明他们的来历好吗?”

  佛陀说:“只陀太子!你仔细听著,这众多比丘就是你昨天拒绝请供的半千乞丐比丘。因为太子没有邀请,他们就到北俱卢洲,取自然成熟的粳米福食,来这里自己吃。”

  只陀太子听到佛陀这样说,他心里感到十分惭愧,知道自己起了分别心,执著太重,懊恼地自责说:“我为什么愚痴到这种程度?竟然认不出圣凡,真是罪过无量!”

  接著又称赞佛陀说:“佛陀的功德,真是难可思议!连这些下贱之辈的乞丐,也能受到得度,成就大阿罗汉道,获得永世无为的安乐。一般苦难的众生,如能竭诚归依佛、法、僧三宝,精修佛法,其功德之成就,更是广大无边。”

  只陀太子又请问佛陀道:“世尊!这五百阿罗汉的过去世,到底种什么福因,能够遇见如来,一律拔度?他们又造了什么罪业,生下来就当乞丐,过著困苦的生活?惟愿世尊慈愍,为我们开示。”

  佛陀告诉只陀太子说:“过去无量劫中,有二千多位出家人,住在山中修行,他们都是证得缘觉果位的圣众。因为此时大旱,很久没有下雨,无法耕种,生活发生困难。

  有一位大富的散檀宁长者,家财及米谷无量,他发心供养这二千多位出家人的日常生活。于是派遣五百个工人,每天施设大斋,供养诸比丘,侍奉他们的起居饮食。

  长者每天都至心竭诚,恭敬供养这二千多位的出家人。可是,那五百个工人,每天都在忙著施设斋供,十分辛苦,日子久了,工人渐渐地生起厌烦的心,于是造口业说:“我们这么多人,每天这样的辛苦,都是这些乞丐所造成的。”工人们颇多怨言,因而怠慢诸比丘。

  有一天,诸比丘告诉长者说:“很快就会下雨,可以种植了,请准备农具,派工人耕种。”长者依照诸比丘的指示去做,派工人种下很多米谷等农作物。果然甘雨来临,大家都欢声雷动。这次所播种的农作物特别丰收,仓库里积藏得满满的,多余的米谷则布施给全国的贫民。

  这时,那五百个工人良心发现,知道已往恶口、轻视、厌恶出家众的错误和罪过。他们知道农作物空前的丰收,一定是长者供养诸比丘的福报所恩赐。因此大家都到诸比丘的面前,求哀忏悔以前造口业的罪过,诸比丘也慈悲允许他们忏悔。

  五百工人又向诸比丘发愿说:“愿我诸人,于未来世,值遇圣贤,受慈济恩,同得解脱。”

  那时奉侍二千多位出家圣众的五百个工人,因为造口业,骂出家人是乞丐,因此五百世生为乞丐,遭受饥饿的困苦。到这一生仍是当乞丐,受大苦厄。但由于他们当时已向诸比丘忏悔,改过自新,又至诚发愿,所以这生有此福报,遇到我(佛陀)度化他们出家修行,而证得阿罗汉道。

  只陀太子!你知道吗?当时的大富散檀宁长者,就是我(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那时的五百个工人,就是现在这五百个乞丐比丘——五百阿罗汉。”

  诗曰:

  “布施三轮俱体空,发心供养佛僧同,

  凡夫未识诸贤圣,分执痴迷罪福丰。”

  附注说明:

  (一)佛经告诉我们说:供养布施,必须要三轮体空。就布施言:施者、受者与所施之物,叫做三轮。布施供养之后,这三轮相都不应存在心里,没有执著。就是:施空、受空、施物空,名为三轮体空。

  (二)愚痴的凡夫,通常都失败于分别心,更执迷于著相布施。有执著、分别心的人,不但会损福,而且会因此造诸罪业。

  (三)本篇故事指示我们“造口业”的可怕!骂出家人一句话,从此五百世生为乞丐,遭受饥饿等困苦。好在当时良心发现,向彼出家人求哀忏悔以及发愿,因而获得福报,遇到释尊救拔。否则,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够得到解脱呢!

  十三、诬谤苦报 疮儿呻号

  诗曰:

  “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

  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

  在印虔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娇妻,应该是一个非常圆满的家庭,可是他也有坐卧不安的痛苦。原因是他结婚之后,不久就生下一个不幸的男孩,这个孩子的身体与众不同,他患有一种皮肤病——生疮,并且发遍全身,疮口一破,就很难愈合。这孩子百般痛苦,日夜都在呻号的呼唤中,痛苦不堪!听到的人,无不怜悯、心酸。

  长者虽然把全国的名医统统请来,可是毫无效果。他无日不在哀痛呼苦的呻号声中,度过其可怜的生活;不但父母为他日夜烦心,连邻居的人,也被他呻号之声所扰及。因此,大家就以“呻号”呼叫这个小孩,他的父母也从此叫他们的儿子为“呻号”。

  岁月如流水般的过去,转眼“呻号”已经长大成人了。但他身上的疮病,仍然没有痊愈,日夜都在哀痛叫苦。邻居有一位慈心的善人,看见“呻号”全身是病的惨苦,非常同情他,并且祈祷“呻号”的身疮能够早日痊愈。善人心里暗忖:“这位青年“呻号”,他自从出生以来,就罹患身疮惨苦,事必有因,一定是业障病。”这位慈心人就以善言安慰“呻号”说:“我时常听到很多人在称扬赞叹说:只陀太子花园里的祇洹精舍,有一位大医王——释迦佛陀,他不但能够治愈世人身上的病苦,连世人心里的烦恼病,他都一律能够治好。佛陀的甘露妙药,能够医治众生的烦恼万病,你为什么不赶快发志诚心,去恳求佛陀医治你的病呢?”

  长者子“呻号”,听到善人的话,心里深生欢喜,于是他就力疾拖命,来到祇园精舍,求见佛陀。“呻号”见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金色身,放出无量光明,晖曜十方,超胜百千日月的光明,即时心怀喜悦,不可言喻!他的忧愁痛苦,就此减少了一大半。他就在佛陀的座前,以最恭敬的心,五体投地礼拜佛陀。

  佛陀为“呻号”宣说五阴炽盛苦。佛陀说:“凡是有肉身的众生,就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五阴(又名五蕴——色、受、想、行、识。)是无形的疮痈,心里的贪、嗔、痴三毒,是无形毒疮的根本,好像毒箭穿心一样,如果不赶快拔除,受害很大。”

  “呻号”听闻佛陀说法之后,内心非常欢喜,知道自己患的是业障病。他在佛陀的座前,至心求哀忏悔过去的罪业,经过竭诚忏悔之后,身上恶疮全部愈合,二十年来的哀痛惨苦,就此完全消除了。

  “呻号”见到自身的疮病全部痊愈,心生大欢喜。他除了感谢佛陀的恩惠之外,更至心恳求佛陀收他为弟子,允许他出家,佛陀就随他的愿,度他出家为比丘。“呻号”出家修行之后,非常用功,每天都在精心修习佛陀的教法,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这时,诸比丘看见“呻号”曾经身患毒疮,在至心忏悔之后,却全部痊愈;而且出家之后,又速成圣果。如此稀有的事,使诸比丘感到不可思议。于是,恭请佛陀宣说呻号比丘的过去因缘。

  佛陀说:“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甲乙二个大富豪家,他俩平日有积嫌,互生憎恶诤斗之心。甲富即拿出大量珍宝,去贡献给国王,国王接受他奉献的许多珠宝之后,对他特别宠爱。甲富利用机会进谗;他谗言向国王说:“某人非常恶毒,常蓄奸谋,设计害我。希望大王,严治恶人,保护善良的百姓。”国王因为受其贡物,一时失察,轻信谗言,未经查明真实与否,即下命令将对方(乙富)拘捕,不容他任何声辩,就施用各种酷刑。乙富被打得遍身皆伤,脓血横流,百般苦楚,体无完肤。后来,乙富的家人,拿了很多黄金去赎罪,才被释放回家。

  乙富回家之后,深自思惟:有身即有苦,“身”是众患所集之根源,多诸灾祸,甚可厌恶。我与某人,并无重大怨仇,他却恶意地予以陷害,使我遭受如此痛苦。于是,乙富即决志出家,进入深山去修行,以观察十二因缘,及世间一切事物皆是无常、空、苦,深心了悟空义。不久,即证得辟支佛果。

  乙富成道之后,发大慈悲心,视一切怨亲悉皆平等,他念及甲富以前陷害别人,因而造业,怕他将来受地狱惨报,于是到甲富的家中,踊身虚空中,作各种神通变化,使甲富醒悟。甲富看见乙富(辟支佛)在空中现出各种神变,心生渴仰,异常信敬。随即恭请辟支佛驾临家中会坐;并呈献财物等种种供养,竭诚向辟支佛忏悔前罪。”

  佛陀再告诉诸比丘说:“那时向国王进谗言诬害善良的人,就是现在惨遭身疮痛苦的呻号比丘。他的惨苦,不止这一生,而是从那时富人(甲富)死后,就生生世世惨受如此遍身生疮的痛苦,群医束手,这是自作自受,自食其报。

  富人后来向辟支佛至心忏悔,并出于精诚,于辟支佛前作归依三宝的功德,所以今日他有缘得到我度他出家,同成圣果。”

  诗曰:

  “憎嫌忿诤种愆因,妒忌谗言造孽尘;

  果报不亡还自受,加增万倍利偿人。”

  附注说明:

  (一)本篇也是说“祸从口出”的惨报。诬告陷害人家,将来会有像“呻号”的痛苦,自食其报。

  (二)玛巴上师说:“妒忌,是修行学佛最大的障碍。”有妒忌心的人,不但不能得到成就,而且会因此造作恶业,惨遭万世无量痛苦。

  (三)造口业毁谤的罪恶,除“自作自受”之外,还要加上万倍的苦报,这叫做“一本万利”的收益…

《佛教圣众因缘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小常识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