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圆觉经讲记▪P9

  ..续本文上一页大众请法。「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没有天生的释迦,没有自然的弥勒,如来最初跟我们一样是凡夫,也是修行成佛。「本起」,是根本发起,也就是最初发起。「清净因地法行」,如来现在成佛叫果地,在他最初发心叫因地,如来因地修行的是清净法门。如来最初发心修行的是什么法门?希望你能跟我们说说。如果没有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慧,问不到这个根本问题。

  你们听过《楞严经》,你找不出因地法行,修的都是无益苦行。犹如饭的本因是米,米才能作饭,做成饭是果。你没有找到米,把沙子当成饭的因,蒸沙作饭,蒸到无量阿僧祇劫也不会成饭,因为沙子不是饭的本因。所以外道修行叫无益苦行,苦得不可开交,结果吃了苦还不能成佛,因为他找不到成佛的因。我们佛弟子出家,今天修、明天修,乱修一气,叫盲修瞎练,不得利益的苦行。尤其台湾佛弟子,根本不知道怎么修,只求吃素吃得清,才叫修得好。台湾有些佛门里面的外道,着相着得厉害,吃苦菜,苦不苦呢?真苦,他连饭都不吃,南部还有吃地瓜的,要是吃地瓜能成佛,那不是很容易吗?结果苦是苦,不得利益,因为没有找到成佛的本因。这个很要紧!所以诸位同学要庆幸自己,你有善根,上能仁佛学院,听了大乘经典,跟你讲这些道理,你要认为是稀有,闻所未闻。不然你发了道心,天天在那儿修,你没有找到成佛的因行,结果不会成佛。

  文殊师利菩萨问法,因为法会的大众,发大乘心,要修大乘行,一定要知道如来当初在因地,用的什么行门?找到成佛的正因,才能得到成佛的正果。四圣六凡十法界,各有因果,三藏十二部,离不开因果二个字。不懂因果的人,开口就说我们迷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迷信呢?那不是玄妙之理,是事实问题,你看见西瓜好吃,你得种西瓜的种子。你种其他的种子,想结西瓜,怎么结得出来?你想吃豆,得种豆,才能得豆;你想成佛,得修成佛的正因。

  「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还有一个问题,《圆觉经》后面会讲到,修大乘行门的菩萨,修起来容易有:作、止、任、灭四种病,只有《圆觉经》讲菩萨这最细微的病,文殊师利菩萨问如来的本起清净因地法行,清净就是不许有修行的病出来,你着一点点相,就是一种病,我们发清净心,修行不要出病,请如来为我们说,就是为现在法会的大众而请。

  「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如来在示现的净土,与法身大士讲大乘佛法,我们怎么能得到利益呢?《圆觉经》是文殊师利菩萨替法会的大众请求的,他们在法会当时闻到《圆觉经》,就得到利益。《圆觉经》本来是在实报庄严土说的法,要结集起来流通到世间凡圣同居土。并且由正法流通到像法,由像法流通到末法,到末法时代还有发大乘心的众生,一学起了邪见,本来天天学佛法,实际在学外道。所以怎样能使末法时代的众生修大乘者,不堕落邪见,因为一起邪见,所修的行门都成无益的苦行。这是两种请求,一种是说给当时法会的菩萨听,一种是要流通到末世给我们听。这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不但有大智慧,还有大慈悲,悯念末法时代的众生,所以后面佛就赞叹他善哉!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文殊师利菩萨请法以后,整个身体拜下去,身体有一个头、两只手、两只脚,叫五体,五体投到地下,这是倒身下拜。现在密宗西藏的喇嘛,还行这种礼,他们说我们拜佛,不是五体投地。这是因为佛法传到中国,当初佛教徒也是行倒身下拜,但是中国儒家讲究礼节,行的是屈身磕头,两个膝盖跪下来,把头磕到地下,叫曲身礼。佛教行倒身下拜是最恭敬,儒家说我们佛教不懂礼节,是在摔跟斗,毁谤我们,过去弘法的大德,为利弘法,顺应国情改行曲身礼。「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就是请法的语言说完了,再磕头顶礼请三遍,这是表示重法,最极的恭敬。

  讲到这里,把发起序讲完了,由文殊师利菩萨启请,把这部经发起来。发起序出来请法的菩萨,叫当机众。《金刚经》是须菩提尊者一个人请法,只有他是当机众。但是《圆觉经》分成十二章,有十二位当机众。

  圆瑛法师《讲义》的科文一定要看,科文不看清楚,经文的段落就分不开。科文就是那一段经文的纲要,你把科文记得,那一段经文的大意就记住了,所以你得把科文看清楚,看懂还要记到心里,下面接着讲正宗分。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谘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现在讲到正宗分,佛就答复文殊师利菩萨的问题,先答复他如来因地修的什么行门?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刚才说过,请法叫白,是仰白,佛讲法叫言,也叫告,是下告。文殊师利菩萨请法,世尊就告诉他。虽然佛是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这位当机者,实际是告诉法会的大众,也是告诉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善哉善哉!」很好啊!很好啊!佛连说两句善哉赞叹他,为何很好呢?你不但替现在法会的大众,请求如来的因地法行,而且还悯念末法时代求大乘的众生,不堕邪见,真是好上加好。

  「善男子!」叫当机者一声。「汝等」,佛说法虽然是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实际是跟与会的十万大众说法。「等」是等于其他十一位大菩萨,因为有十二位大菩萨请法,所以用汝等。「乃能为诸菩萨,谘询如来因地法行。」文殊师利菩萨为诸菩萨请法,乃至于下面十一位大菩萨,都是为诸菩萨请法。「谘询」就是请问,请问如来的因地法行,就是在本因地中所修的法门。

  「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你这位请法的菩萨慈悲无量,能悯念末法时代求大乘的众生,使他得正当的住持于大乘因地法行之中,而不偏堕于邪见。这里要料拣一下,如来、文殊师利菩萨都是发心平等,为什么单为末法时代的众生求大乘者说法?因为不求大乘的众生,佛菩萨度化不了,所以在末法时代,有求大乘的众生,叫他不要堕于邪见,你问得太好了!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谛者详审为义,详是详细,审是审实,你要详详细细地听,要实实在在地听。诸位同学,你详详细细地听,没有人听不懂;实实在在地听,听了不会忘记。你坐那里打妄想,你没有谛听,耳朵虽然听见法师在讲,呼隆、呼隆像刮风,怎么能听到心里去?所以听不懂,也不记得,既不详细也不实在。听法就要谛听,把心静下来,不要打妄想,一句一句听到耳里,听到心里,这样叫谛听。所以如来说法,先开示当机者,你要谛听,应当为你说;你不谛听,我不跟你说,说了冤枉费力气。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时」,是当时,就是世尊答应说法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奉如来的教命大生欢喜,文殊师利菩萨和与会十万大众都默然而听。默然而听,就是谛听。三业默然:口默然,不说话。身默然,身体要坐得端端正正,不要乱动。意默然,不要打妄想。身、口、意三业都默然,就是谛听,大家用功精进,恭恭敬敬地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

  「善男子!」佛称呼当机者是善男子。「无上法王」是佛自称,王者自在之义,于法自在,称为法王。这些大菩萨都于法自在,但是他们有上,初地菩萨上面有二地菩萨,十地菩萨上面有等觉菩萨,等觉菩萨上面还有佛,这叫有上的自在。成了佛叫做无上的自在,于一切法得自在,叫做无上法王。我们学得太少,讲这个法讲不通,讲那个法也讲不通,就是于法不自在。等你讲得通,但是讲得不圆融,有障碍,还是于法不自在。一直到成佛,才真正于法自在,称为无上法王。那么佛是不是赞叹自己呢?不是,是令众生对世尊起敬仰之心。

  「有大陀罗尼门」,梵语「陀罗尼」,翻成中国话叫「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门」是法门,法譬喻是个门,门者,能通出入之义,能够出入,才叫做门。佛的法叫法门,入此门,能得到自利;出此门,能利益众生,所以叫做法门。凡夫法有人天乘,二乘法有声闻、缘觉,菩萨法有权教菩萨、实教菩萨,这些法门都不是陀罗尼门,因为不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总一切法,要说一个根本法门,一切法统统在这个法门里面。持无量义,这个法门能含摄无量的义理,叫做总持法门,叫做陀罗尼。「名为圆觉」,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叫圆觉。

  佛教八大宗派,其中有密宗,密宗所念的真言叫陀罗尼。譬如我们念的《大悲咒》,叫《大悲心陀罗尼》,它不能讲解,里面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学密宗的人尊重法,说密宗的陀罗尼,是最高的法门,令众生生信仰,说密宗比显教高明,显教尽是说名、说义。你懂得《圆觉经》这两句,就知道显密圆融,密是陀罗尼,显就叫圆觉。如来说法如果有二种法,有二、有差别,还叫平等吗?如来说的法是平等法门,在显教叫做圆觉,在密宗叫做陀罗尼,没有二种法门。把这些道理听懂,不要轻视密宗,它是八宗之一,但是你不要迷信密宗。现在显教的法师,传密宗的可以说没有,除了蒙古、西藏的喇嘛,他们是活佛在传,剩下的不是男居士,就是女居士。你迷信了他们,一个堂堂的比丘,拜一个老太婆作师父,去给她磕头下跪,这不是颠倒吗?

  「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佛性、本体自性,在不同经典,用不同的名词,在《圆觉经》中叫做陀罗尼门,叫做总持法门,在《大乘起信论》中叫真如,在《涅槃经》中叫涅槃,在《劝发菩提心文》中叫菩提,在《大般若经》中叫波罗蜜,实际都是从圆觉…

《圆觉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