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八关斋戒就是我们清净解脱的法身父母。我们没有戒成不了佛。做不了菩萨。不能了脱生死。戒就是给我们法身慧命法身父母。这法身慧命就是密宗讲的无上密法。戒就是佛,佛就是戒。戒持到清净了你就成佛了。罗汉只是断除了见思惑而已,菩萨只是断了尘沙惑,没有断掉无明惑。而佛为什么能成佛?佛不仅仅断除了见思惑、尘沙惑,佛陀还把无明惑断除了,所以佛陀可以成佛。现在人都是舍本逐末,在《楞严经》中讲:“依染缘起执成有碍,(以相隐性,全性皆相)—众生迷闷,背尘合觉,故发劳相,有世间相。而我们如果能和佛陀一样,依净缘起成无碍(以性融相,全相皆性)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真见与妄见只是一念之差,只贫观察者心念的迷悟而已,一假一切假,一真一切真,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所以,修行不能忘记根本,戒就是修行的根本。像念佛的人就要坚持老实念佛就好了,藕益大师讲:“有信有愿必定到西方。而西方品味的高下取决你用功的深浅。极乐世界有九品往生,你能够下品往生就等于进入了凡圣同居士净土,中品往生就等于进入了方便有余净土,上品往生你直接进入实报庄严净土,而常寂光净土就是佛的境界。所以,你在这里懒懒散散,到了极乐世界顶多就能到达方便有云净土,你不好好修行就要到极乐世界慢慢爬,下品下生,下品中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你要经过十二个大劫才有办法花开见佛,为什么?业障太重了,十二个大劫中你要在莲花苞里面消业障。这个时候你没有办法见到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没有办法见到阿弥陀佛,没有办法听到阿弥陀佛为你讲经说法,但是还是有一点点的快乐,没有轮回的痛苦呀没有堕落阿鼻地狱的痛苦!所以还是希望大家经过现在的努力直接进入时报庄严净土,直接上品往生。但是要有条件的,一个修行人不管你修哪一宗哪一派,念头决定你的品味,你是发上品生的愿就是中品莲花,你想要上品莲花往生,你就要发上品莲花的愿,什么是上品莲花的愿呢?1、深信因果。2、发菩提心,3、持八关斋戒。你想中品往生就要发中品往生的愿。就是深信因果、持八关斋戒。下品什么就没有什么了,只是深信过没有发菩提心,只是持一般的三皈五戒,所以,要知道念头决定你的品味。经典讲的很清楚,像无量寿经讲:发菩提心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菩提心就是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你在加上八关斋戒法,两全其美。如果无量寿经讲,发菩提心,受八关斋戒,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更圆满了。决定到西方极乐世界上品生。
所以,戒就是摩尼宝珠,如你所意。戒就是黑暗中的明灯,就是苦海中的慈航。什么叫末法时代,大家把戒律都甩掉了。不要戒了,不持戒了。戒就是解脱的根本,做菩萨的根本,做阿罗汉的根本,做佛陀的根本。但是现在很多人把戒的摩尼宝珠甩掉,而去追求外面这些生灭的金银琉璃。末法时代的众生颠倒就颠倒在这里了。自己本身的无价之宝他不要,你却喜欢那些虚妄的,钱是四只脚的,人类只不过是两只脚的,你如何才能追的上他呢?真正的摩尼宝珠每一个人都有,就是每个人本具足的法身慧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像六祖大师,在开悟后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戒体是,不持戒,断不了无名贪爱,不能成佛呀。所以,我们要清楚,今生我们能遇到阿弥陀佛,我们就能解脱。那如何解脱呢?受持八关斋戒,发菩提心,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持戒好不好,持戒比做善事还重要。华严经讲:妄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魔业就是指烦恼,戒律讲:“你今天来受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比另外一个人供养全地球十七亿人口的阿里汉的功德还大。修行要会修行,要有善知识来指导呀,否则就像一个盲人在修行,怎么样?盲修瞎练呀。很痛苦的。《大圆经》:“以一日一夜出家的功德,20劫不堕三恶道。”纵使你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僧伽律》讲:“以一日一夜出家受戒的功德可以离开六百六千六十万岁不堕落的痛苦。我们现在为大家办了七天七夜的短期出家,给大家办两个护照1、极乐世界中品中生的护照,2、究竟圆满成佛的护照。所以,大家一定要坚持受八关斋戒。
体会长老鸠摩罗什寺6.20开示 八关斋戒就是解脱戒。解脱生死的苦海的戒。佛陀来这个世间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解脱生死: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那解脱生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都来修清净戒律,修清净梵行,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出家。但是佛陀为了慈悲那些有道心的在家居士,就制定了八关斋戒,一天的八关斋戒就是极乐世界的果报,也就是中品中生,如果在家居士坚持持八关斋戒,再来念佛就能符合,净土宗祖师讲的。万人修万人到极乐世界。戒就是让我们深信因果呀,佛为什么能成佛,佛能够深信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像印光大师讲学佛第一步就是要深信因果,首先就要受戒在家人三皈五戒,皈依佛誓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法誓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誓不皈依外道徒众、即使别人杀掉你的头,你也不能做坏事,为什么?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业感品第四,地藏菩萨如何救度众生,就是让大家深信因果。所以地藏王菩萨本院经,就是让大家了解因果,并且深信因果 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道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嗔恚者、说丑陋聋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饿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时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所以说为什么每天早上起来让你三摸头,:守口受益身莫犯莫绕一切诸有情无意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事。像了脱生死并不难,受戒就解脱了吗。身口意不去造业,嘴巴不去恶口两舌绮言妄语,一天的八关斋戒就能到极乐世界中品中生,但是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去造恶业。所以,我们要以戒律为标准,在楞严经中也屡次的剃刀戒律的重要。《地藏经》也是孝经,百善孝为先真正懂得孝顺的人 才懂得如何去做善事。净业三福:第一、孝养父母,恭敬师长,慈心不杀,修持善业。二、受持三桂,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者。
我们为什么念佛,念佛是因,到极乐世界是果。将来成佛是果。一定要深信因果
忏悔以后就要遵照佛陀的教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也是无论哪一个宗派的坚持。好好止恶行善,好好去修行,如果你不相信继续去造业,那你的果报就更大。所以,一个修行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一定要好好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有没有去犯错误,有就赶快停止,没有令不生,就像佛陀所教导的四正勤: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其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错误,都要彻底的改正过来。
体会长老鸠摩罗什寺6,21开示
八关斋戒就是佛陀的清净戒律,也是佛陀的清净梵行。过去的佛依清净戒律,修清净梵行才得成佛。现在的佛也是要如此的持清净戒律,那大家都是未来的佛也是要受清净戒律,修清净梵行才得成佛。所以八关斋戒就是诸佛得父母,十方三世一切佛的父母。是一切众生的法身父母。要清楚唯有清净戒律才能成佛。师父常常讲:“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成佛的根本是在于你有没有戒。而现在持戒的人越来越少了,持戒是很困难的,要真正坐下来修行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佛陀讲:“别解脱经难得闻,经于无量劫,读诵受持亦如是,如说修行则更难。要得到真实的利益就要参加这样的修行法会。“佛法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先以欲过牵,后令入佛智!”一切一切的方便最重要是让你进入佛陀的领域。让你真正了解佛法,了脱生死。
修行无论是念佛还是任何一个法门,都要以三十七道品为基础,要以八正道为根本。就像《阿弥陀经》中讲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就是三十七道品的内容,其中还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定。八正道就是我们修行佛法的根本。离开了八正道修行是没有办法解脱的,就像佛陀修了六年的苦行,禅定功夫已经非常高了,修到天人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天,那禅定功夫特别高。但还是属于外道禅定以为是了脱生死了,但是这种定还是不究竟的。这定经过八万大劫后自然就会退失,还是会堕落六道轮回。所以外道的定是不能了脱生死。唯有佛陀的戒、定、慧才有办法断除烦恼,才有办法了脱生死。就像八关斋戒中讲的“更修定慧得证四果阿罗汉可以了脱生死。”外道的定功修到三界的最高天,但是没有佛陀的戒,还是外道定。就像石头压草,暂时的降服了自己的烦恼。佛陀在出家后也去参访各种外道,修种种苦行,修的很苦呀。几乎断食,只有喝水。但是虽然已经有很深的禅定,但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断这种定还是不能了脱生死,最后舍掉所有的外道,这些外道定只能暂时降服烦恼,不能了脱生死。后来佛陀就自己走到菩提伽耶去修行用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断掉了最后一品无明,在12月初八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成佛了。佛陀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示现成佛。
四念处,念什么?
1、身念处:观身不净对峙自己执着身体是清净的。
2、受念处:观受是苦对峙受执乐。
3、心念处:观心无常对峙心执常。
4、法念处,观法无我,法执我。
这四念处重修智慧。
四正勤:
1、已生恶另断灭。
2、未生恶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起。
4、已生善令增长。
这四正勤重修精进。
四神足又叫四如意足:
1、欲神足,2、勤神足,3、心神足,4、观神足,重修禅定。
五根: 信根—对佛法僧、对正道善法的坚定信心。
进根—又叫精进根,是指修学正道及助道法时,勇猛精进,勤求不息。
念根—就是心中除了正道及助道法外别无他念。
定根—心止于一境,摄心不散乱。
慧根—思惟真理,对于诸法起明确的观照。
五力:
信力—是信根增长所产生的力量,是对佛教信仰的坚定虔诚、对正道善法的坚定信心所生发的力量。信力能破一切疑惑、不坚定和邪信,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
进力—也叫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所产生的力量,是一种巨大、顽强的上进力、促动力。精进力能断诸恶,能破除修行中可能产生的所有懈怠。
念力—是念根增长所产生的力量,是一种执著于正念的力量。它能坚定正念,破除一切不符合佛法的邪念。
定力—是定根增长所产生的力量,是一种专注之力、稳定之力。定力能破除各种妨碍专注一心修行的胡思乱想,从而使心定于正道及助道法,如如不动。
慧力—是慧根增长所产生的力量,也就是智慧的力量,一种按佛法来观察、把握世界本质的能力。应该说前面四种力都是为了最后引发慧力,慧力能依佛法而观悟四谛的本质和道理,破除三界诸烦恼惑见,从而成就佛的智慧,达到无上觉悟的境界。
七菩提分又名七觉支:
1、择法菩提分—以智慧择法之真伪.
2、精进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4、轻安菩提分—通过修行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安的感觉。
5、念菩提分—明记定慧,便其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7、行菩提分—舍诸妄念,更行进益。
这七觉支就是由凡夫从迷而入悟,由未觉而成觉依此七觉支。
八正道:
正见—了解四谛:苦、集、灭、道后,正确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走向正道,正思维—思四谛之理,断灭恶的欲念,生起正当的欲念,又名正欲。
正语—常摄口善业,说出和善真诚的言语。
正业—常摄身行善业,努力做正当的行业。
正命—以正业维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职业,来沾污圣洁的生命。
正精进—一心专精,不间断地向善的方面去努力,又叫做正勤。
正念—忆念正道,精进正业不使思维行为有错误。
正定—身心清净,入无漏定。
这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为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思维、正见是慧学,八正道修习得三无漏学:戒、定、慧,佛陀因为有戒定慧才有办法断除烦恼究竟圆满成佛。所以八正道是我们修行的根本!现在大家来修持的就是佛陀修持的戒,那既然佛陀可以依八关斋戒来修行成佛。我们也必定能够依照佛陀的清净戒律而成佛。一定要建立正见呀,建立不起来正见,身口意就没有办法端正。所以戒就是我们成佛的根本。
一个家庭要有伦理道德。就要建立在三皈五戒十善法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出家人建立在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出家菩萨戒。要以戒再来修行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我们净土宗的人就来老实念佛,莫换题目!所以,我们把戒拿来做我们道德的根本。再来依三十七道品的方法来老实念佛,绝对成功。
众生无始劫以来就是因为没有戒,随着自己的习气杀盗淫妄,戒给你束缚,规范你的生活规范。一个真正深信因果的人,就能达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界如果没有戒就会一直堕落。所有,赞叹很重要,阿弥陀佛就是因为一句赞叹的话“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一如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所以超越了弥勒佛九劫成佛。到现在弥勒内院讲经说法,成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所以,大家来学佛就是要学习佛陀的行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佛。”这也是在讲戒,所以戒是很重要的。
《体慧长老鸠摩罗什寺佛七开示》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