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念处经》释题与总说(摘录)▪P3

  ..续本文上一页要求,但又得到相同的回答。所以她带着孩子,跟上次一样地离家出走。她的丈夫又追上她,劝她回家,但她不肯。当他们正在走着时,来了一阵非时的狂风暴雨。天空中不断地现出闪电,雷响得像要把天地给震裂,大雨则不停地倾盆而下。就在那时她感到生产的阵痛,就向丈夫说:“生产的阵痛来了,我忍受不了了,赶快帮我找个避雨的地方。”

   她的丈夫拿着斧头四处去找可造避雨处的材料。他看到一棵灌木长在一座蚁丘上,就去砍那棵灌木。当他刚开始砍的时候,一条毒蛇从蚁丘中爬出来咬他。当时他即刻感到全身好像被火烧一般,肌肉都变成紫色,最后就倒毙在地上。

   遭受生产剧痛的悦行一直盼望丈夫快点回来,但是都只是白等。终于她生了第二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忍受不了暴风雨的打击,因此大声地哭喊。身为母亲的把他们抱在怀里,双手抱膝地蹲在地上,整夜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她的身体看起来好像已经没有血了,而肌肉看起来就像枯黄的树叶。

   隔天黎明时,她抱起肌肤红得犹如鲜肉的二儿子,把他背在腰上,然后一手牵着大儿子,说道:“走吧,亲爱的孩子,你的父亲已经遗弃我们了。”她走上昨晚丈夫所走的路。来到那座蚁丘时,看到倒毙在蚁丘上的丈夫,皮肤已经变成紫黑色,身体已经僵硬,她恸哭道:“我的丈夫就是为了我才倒毙在路上!”她一边哭泣一边继续她的行程。

   来到阿吉拉瓦帝河(Aciravati)时,她发现昨晚的大雨令河水涨了起来,有些地方水深及膝,有些地方则水深及腰。由于身体弱得无法抱着两个孩子涉水过河,所以她把大儿子留在河的这一边,然后抱着小儿子过到河对岸。接着她折断一枝树枝,把它铺在地上,再把小儿子放在上面,心想:“我必须回去接另一个儿子过来”。她离开小儿子,走回去再次涉水渡河。由于不忍心离开小儿子,所以她不断地转回头看他。

   当她到达河中央时,一只老鹰看到她的小儿子,以为那是一块肉,所以飞下来抓他。悦行看到那只老鹰飞下来抓她的儿子,所以就举起双手作势赶它,大声地喊:“苏、苏、苏!”她喊了三次,但由于距离太远,那只老鹰听不到她的叫喊,还是把那个婴儿抓起来飞上空中。

   留在河这岸的大儿子看到母亲停在河中央举起双手叫喊,他想:“母亲在叫我。”所以他匆忙地要渡河,但是却掉入河中被河水冲走。就这样,悦行的小儿子被老鹰抓走,而大儿子则被河水冲走。她悲泣道:“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她就如此一边哭一边走。

   继续向前走时,她遇到一个从舍卫城方向来的男人。她问那个男人:“先生,你住在那里?”“女士,我住在舍卫城。”“在舍卫城的某条街上住着这么一户人家,先生,你认识他们吗?”“我认得,女士,但是请不要问我有关那户人家的事,妳问妳所认识的其他人家吧。”“先生,我不想知道其他人家的事,我就只问那户人家的情况。”“女士,妳不给我机会避免告诉妳。妳知不知道昨晚整夜都在下雨?”“我当然知道,先生。事实上,我就是唯一被雨淋了整夜的人。等一下我才告诉你我是怎么被雨淋的。请你先告诉我那位富商的家人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就不会再问你任何问题了。”“女士,昨晚的暴风雨吹倒他们的屋子,倒塌的屋子把那位富商及他的妻子与儿子三人都压死了。他们的邻居及亲戚们正在火葬台那边烧他们的尸体。看那边,女士!现在妳能看到火葬的烟了。”

   听了这些话之后,悦行即刻发疯了。她的衣服从身上掉下来,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全身赤裸。她就如此好像刚出生时全身赤裸地四处乱走,不断地悲泣道:“我的儿子们都死了,丈夫倒毙在路旁,父母及兄长则同时被火葬。”

   看见她的人都喊:“疯子!疯子!”有些人用垃圾丢她,有些人用灰尘洒在她的头上,又有些人用土块丢她。

   那时佛陀住在只园精舍。当佛陀正在向众弟子开示时,看见悦行从远处走过来,知道她曾经发愿且已经积集波罗蜜十万个大劫之久。

   在最胜华佛(Buddha Padumuttara)的教化期里,她看见最胜华佛宣布某位比丘尼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所以发愿道:“愿我能够在某尊佛的座下成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最胜华佛以神通观察未来,确定她将会如愿以偿,因此为她授记道:“在乔达摩佛的教化期里,这女人的名字将叫作悦行,她将成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

   因此当佛陀看见悦行从远处走过来时,他说:“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能作为这女人的归依处。”所以佛陀使她走近寺院。众弟子看到她时都呼叫道:“不要让那个疯女人来这里。”但是佛陀说:“别阻止她。”当她走近佛陀时,佛陀向她说:“大妹,恢复清醒吧。”由于佛陀的神通力,她的神智立刻恢复正常,那时她才知道自己的衣服已经掉了。由于感到羞愧,她即刻蹲在地上。

   有一个男人把自己的外衣丢给她。她穿上那件衣,然后走近佛陀,五体投地地顶礼佛陀的双足,然后说:“尊者,请作为我的归依处,作为我的支持者。我的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我父母的屋子被暴风雨吹倒,把我的父母及兄长都压死了。现在他们的尸体还在同一个火葬台那边烧。”

   佛陀听完她的话之后说:“悦行,不要感到难过。妳已经找到一位能作为妳的保护所、归依处的人。妳所说的是事实:妳的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妳父母的屋子被暴风雨吹倒,把妳的父母及兄长都压死了。然而,跟今天一样,妳在生死轮回里为儿子及亲人之死而流的泪水已多过四大洋里的海水。”接着佛陀诵出以下的偈文:“比起人于悲伤时所流的泪水,四大洋之水可算是少之又少。女士,为何妳还继续放逸?”

   当佛陀如此向她解释无始轮回的情况时,她的悲伤获得减轻。知道她的悲伤已经减轻,佛陀继续向她开示道:“悦行,对于即将投生到下一世的临死之人,他的儿子及其他亲戚都不能作为他的保护所或归依处。妳又怎么能期望他们成为妳在世时的保护所或归依处呢?具备智慧的人应当清净自己的行为,为自己铺设导向涅槃之道。”如此说后,佛陀诵出以下的偈文:

   对于受到死亡逼迫的人,

   儿子父亲朋友皆非凭藉,

   其他与自己亲近者亦然,

   亲人中无真正的依靠处。

   明了这一点的持戒智者,

   即应铺设导向涅槃之道。

   (法句经.第288-289偈)

   开示结束时,悦行证悟了须陀洹道果,于她心中有如大地尘土般那么多的烦恼都被消灭了 。

   没有任何禅修是不以身、受、心、法当中的一项为目标的,因此山达帝与悦行也是藉着这种正念的修行法而超越忧愁与悲伤。他们修行四念处,了知身、受、心、法:身是色法;受与心是名法;法则包括名法与色法,因此身、受、心、法就是名色法,换句话说就是五蕴。他们观照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本质。由于此正念之道,他们证悟涅槃,超越了忧愁与悲伤。

   山达帝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悦行证悟初果之后就出家为比丘尼,继续修行观禅,然后也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要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具备充分的波罗蜜,曾经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因此当他们观照身、受、心、法或五取蕴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时,就能快速地证悟涅槃。所以具备充分的波罗蜜是很重要的。

   接着我要解释经文中所说的四念处法门能灭除痛苦与忧恼这句话。“灭除痛苦与忧恼”意思是灭除身体的痛苦与内心的忧恼。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痛苦,正如提舍长老(Elder Tissa)的例子,并且有助于灭除忧恼,正如帝释天王(Sakka)的例子。

   提舍是舍卫城中一个大家族的首长,他舍弃价值四亿元的黄金而出家,住在远离人间的森林里修行。他的弟妇派遣五百个强盗搜查森林,以便杀害他。

   当强盗们围绕着长老时,他问说:“居士们,你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强盗们回答说:“为了要杀你。”长老说:“在有担保的情况下,请给我这一夜的生命。”强盗们说:“沙门,在这样的森林里,谁能担保你不会逃走呢?”于是长老拿起一块大石头,将自己两腿的骨头都打断,然后说:“居士们,这样的担保可以吗?”知道长老已经无法逃走,强盗们就暂时离开他,走到经行道的一端,燃起火堆,躺在地上睡觉。

   当时长老精进地修行。如何修行呢?疏钞中解释说:长老不去注意因腿骨断折所产生的痛苦,压抑着身体的痛苦,而思惟自己的戒行。由于他的戒行清净,所以心中生起愉悦与欢喜。由于愉悦与欢喜,身体的痛苦消失了。然后他修行止禅以培育定力,再以该定力作为基础,逐步地修行观禅,在当天夜间的三个时段里,他完成了沙门的任务。在黎明的那一刻,他证悟了阿罗汉果,并且说出下列这些庄严的话:

   “打断我的双腿给你们作为担保,

   我厌恶且不愿以染污的心而死。”

   如此思惟之后我见到诸法实相,

   并且在黎明时证悟阿罗汉果位。

   这是提舍长老灭除身体…

《《大念处经》释题与总说(摘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