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求,但又得到相同的回答。所以她帶著孩子,跟上次一樣地離家出走。她的丈夫又追上她,勸她回家,但她不肯。當他們正在走著時,來了一陣非時的狂風暴雨。天空中不斷地現出閃電,雷響得像要把天地給震裂,大雨則不停地傾盆而下。就在那時她感到生産的陣痛,就向丈夫說:“生産的陣痛來了,我忍受不了了,趕快幫我找個避雨的地方。”
她的丈夫拿著斧頭四處去找可造避雨處的材料。他看到一棵灌木長在一座蟻丘上,就去砍那棵灌木。當他剛開始砍的時候,一條毒蛇從蟻丘中爬出來咬他。當時他即刻感到全身好像被火燒一般,肌肉都變成紫色,最後就倒斃在地上。
遭受生産劇痛的悅行一直盼望丈夫快點回來,但是都只是白等。終于她生了第二個兒子。兩個兒子都忍受不了暴風雨的打擊,因此大聲地哭喊。身爲母親的把他們抱在懷裏,雙手抱膝地蹲在地上,整夜保持著同一個姿勢。她的身體看起來好像已經沒有血了,而肌肉看起來就像枯黃的樹葉。
隔天黎明時,她抱起肌膚紅得猶如鮮肉的二兒子,把他背在腰上,然後一手牽著大兒子,說道:“走吧,親愛的孩子,你的父親已經遺棄我們了。”她走上昨晚丈夫所走的路。來到那座蟻丘時,看到倒斃在蟻丘上的丈夫,皮膚已經變成紫黑色,身體已經僵硬,她恸哭道:“我的丈夫就是爲了我才倒斃在路上!”她一邊哭泣一邊繼續她的行程。
來到阿吉拉瓦帝河(Aciravati)時,她發現昨晚的大雨令河水漲了起來,有些地方水深及膝,有些地方則水深及腰。由于身體弱得無法抱著兩個孩子涉水過河,所以她把大兒子留在河的這一邊,然後抱著小兒子過到河對岸。接著她折斷一枝樹枝,把它鋪在地上,再把小兒子放在上面,心想:“我必須回去接另一個兒子過來”。她離開小兒子,走回去再次涉水渡河。由于不忍心離開小兒子,所以她不斷地轉回頭看他。
當她到達河中央時,一只老鷹看到她的小兒子,以爲那是一塊肉,所以飛下來抓他。悅行看到那只老鷹飛下來抓她的兒子,所以就舉起雙手作勢趕它,大聲地喊:“蘇、蘇、蘇!”她喊了叁次,但由于距離太遠,那只老鷹聽不到她的叫喊,還是把那個嬰兒抓起來飛上空中。
留在河這岸的大兒子看到母親停在河中央舉起雙手叫喊,他想:“母親在叫我。”所以他匆忙地要渡河,但是卻掉入河中被河水沖走。就這樣,悅行的小兒子被老鷹抓走,而大兒子則被河水沖走。她悲泣道:“一個兒子被老鷹抓走,另一個兒子被河水沖走,而丈夫則倒斃在路邊。”她就如此一邊哭一邊走。
繼續向前走時,她遇到一個從舍衛城方向來的男人。她問那個男人:“先生,你住在那裏?”“女士,我住在舍衛城。”“在舍衛城的某條街上住著這麼一戶人家,先生,你認識他們嗎?”“我認得,女士,但是請不要問我有關那戶人家的事,妳問妳所認識的其他人家吧。”“先生,我不想知道其他人家的事,我就只問那戶人家的情況。”“女士,妳不給我機會避免告訴妳。妳知不知道昨晚整夜都在下雨?”“我當然知道,先生。事實上,我就是唯一被雨淋了整夜的人。等一下我才告訴你我是怎麼被雨淋的。請你先告訴我那位富商的家人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我就不會再問你任何問題了。”“女士,昨晚的暴風雨吹倒他們的屋子,倒塌的屋子把那位富商及他的妻子與兒子叁人都壓死了。他們的鄰居及親戚們正在火葬臺那邊燒他們的屍體。看那邊,女士!現在妳能看到火葬的煙了。”
聽了這些話之後,悅行即刻發瘋了。她的衣服從身上掉下來,但她並不知道自己全身赤裸。她就如此好像剛出生時全身赤裸地四處亂走,不斷地悲泣道:“我的兒子們都死了,丈夫倒斃在路旁,父母及兄長則同時被火葬。”
看見她的人都喊:“瘋子!瘋子!”有些人用垃圾丟她,有些人用灰塵灑在她的頭上,又有些人用土塊丟她。
那時佛陀住在只園精舍。當佛陀正在向衆弟子開示時,看見悅行從遠處走過來,知道她曾經發願且已經積集波羅蜜十萬個大劫之久。
在最勝華佛(Buddha Padumuttara)的教化期裏,她看見最勝華佛宣布某位比丘尼爲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所以發願道:“願我能夠在某尊佛的座下成爲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最勝華佛以神通觀察未來,確定她將會如願以償,因此爲她授記道:“在喬達摩佛的教化期裏,這女人的名字將叫作悅行,她將成爲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
因此當佛陀看見悅行從遠處走過來時,他說:“除了我之外,沒有人能作爲這女人的歸依處。”所以佛陀使她走近寺院。衆弟子看到她時都呼叫道:“不要讓那個瘋女人來這裏。”但是佛陀說:“別阻止她。”當她走近佛陀時,佛陀向她說:“大妹,恢複清醒吧。”由于佛陀的神通力,她的神智立刻恢複正常,那時她才知道自己的衣服已經掉了。由于感到羞愧,她即刻蹲在地上。
有一個男人把自己的外衣丟給她。她穿上那件衣,然後走近佛陀,五體投地地頂禮佛陀的雙足,然後說:“尊者,請作爲我的歸依處,作爲我的支持者。我的一個兒子被老鷹抓走,另一個兒子被河水沖走,而丈夫則倒斃在路邊。我父母的屋子被暴風雨吹倒,把我的父母及兄長都壓死了。現在他們的屍體還在同一個火葬臺那邊燒。”
佛陀聽完她的話之後說:“悅行,不要感到難過。妳已經找到一位能作爲妳的保護所、歸依處的人。妳所說的是事實:妳的一個兒子被老鷹抓走,另一個兒子被河水沖走,而丈夫則倒斃在路邊。妳父母的屋子被暴風雨吹倒,把妳的父母及兄長都壓死了。然而,跟今天一樣,妳在生死輪回裏爲兒子及親人之死而流的淚水已多過四大洋裏的海水。”接著佛陀誦出以下的偈文:“比起人于悲傷時所流的淚水,四大洋之水可算是少之又少。女士,爲何妳還繼續放逸?”
當佛陀如此向她解釋無始輪回的情況時,她的悲傷獲得減輕。知道她的悲傷已經減輕,佛陀繼續向她開示道:“悅行,對于即將投生到下一世的臨死之人,他的兒子及其他親戚都不能作爲他的保護所或歸依處。妳又怎麼能期望他們成爲妳在世時的保護所或歸依處呢?具備智慧的人應當清淨自己的行爲,爲自己鋪設導向涅槃之道。”如此說後,佛陀誦出以下的偈文:
對于受到死亡逼迫的人,
兒子父親朋友皆非憑藉,
其他與自己親近者亦然,
親人中無真正的依靠處。
明了這一點的持戒智者,
即應鋪設導向涅槃之道。
(法句經.第288-289偈)
開示結束時,悅行證悟了須陀洹道果,于她心中有如大地塵土般那麼多的煩惱都被消滅了 。
沒有任何禅修是不以身、受、心、法當中的一項爲目標的,因此山達帝與悅行也是藉著這種正念的修行法而超越憂愁與悲傷。他們修行四念處,了知身、受、心、法:身是色法;受與心是名法;法則包括名法與色法,因此身、受、心、法就是名色法,換句話說就是五蘊。他們觀照五蘊的無常、苦、無我本質。由于此正念之道,他們證悟涅槃,超越了憂愁與悲傷。
山達帝證悟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悅行證悟初果之後就出家爲比丘尼,繼續修行觀禅,然後也證悟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要證悟阿羅漢果連同四無礙解智的人必須具備充分的波羅蜜,曾經在過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觀禅達到行舍智。因此當他們觀照身、受、心、法或五取蘊及其因爲無常、苦、無我時,就能快速地證悟涅槃。所以具備充分的波羅蜜是很重要的。
接著我要解釋經文中所說的四念處法門能滅除痛苦與憂惱這句話。“滅除痛苦與憂惱”意思是滅除身體的痛苦與內心的憂惱。四念處法門有助于滅除痛苦,正如提舍長老(Elder Tissa)的例子,並且有助于滅除憂惱,正如帝釋天王(Sakka)的例子。
提舍是舍衛城中一個大家族的首長,他舍棄價值四億元的黃金而出家,住在遠離人間的森林裏修行。他的弟婦派遣五百個強盜搜查森林,以便殺害他。
當強盜們圍繞著長老時,他問說:“居士們,你們爲什麼來到這裏?”強盜們回答說:“爲了要殺你。”長老說:“在有擔保的情況下,請給我這一夜的生命。”強盜們說:“沙門,在這樣的森林裏,誰能擔保你不會逃走呢?”于是長老拿起一塊大石頭,將自己兩腿的骨頭都打斷,然後說:“居士們,這樣的擔保可以嗎?”知道長老已經無法逃走,強盜們就暫時離開他,走到經行道的一端,燃起火堆,躺在地上睡覺。
當時長老精進地修行。如何修行呢?疏鈔中解釋說:長老不去注意因腿骨斷折所産生的痛苦,壓抑著身體的痛苦,而思惟自己的戒行。由于他的戒行清淨,所以心中生起愉悅與歡喜。由于愉悅與歡喜,身體的痛苦消失了。然後他修行止禅以培育定力,再以該定力作爲基礎,逐步地修行觀禅,在當天夜間的叁個時段裏,他完成了沙門的任務。在黎明的那一刻,他證悟了阿羅漢果,並且說出下列這些莊嚴的話:
“打斷我的雙腿給你們作爲擔保,
我厭惡且不願以染汙的心而死。”
如此思惟之後我見到諸法實相,
並且在黎明時證悟阿羅漢果位。
這是提舍長老滅除身體…
《《大念處經》釋題與總說(摘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