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九节课▪P3

  ..续本文上一页足道的善事,也要悉心毕力加以成办。比如,念一句观音心咒、转三分钟经轮,看到佛塔就摘帽、合掌、顶礼乃至转绕一次,有时间就观想佛陀的功德……如此对善法一点一滴地日积月累,最后才有开悟的机会。

  现在许多富人积累财富,都是从点滴开始起家的,甚至对小钱更重视、更执著。同样,有福报的修行人,对细微的业果也特别重视,而没有福报的人,内心却根本不在乎。其实,如果没有从小处着手,那么以一刹那的恶业,也需要在恶趣中住留数劫。故对于微小的罪业,如诽谤别人、杀一个旁生、喝瓶酒、抽支烟,我们绝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么一点点就无关痛痒。

  寂天菩萨亲口说过:“刹那造重罪,历劫住无间,何况无始罪,积重失善趣?”仅仅在刹那间造下的重罪,都要堕入无间地狱历劫受苦,那无始以来所积的众多罪业,使我们失去善趣就更不用说了。《贤愚经》亦云:“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我们不能以罪业微小就轻视它,因为就算是个小火星,也能焚毁如大山般的草堆。(最近俄罗斯起了大火,据说200多架飞机被烧成一堆废铁,这个火灾的来源肯定也很小很小。)

  因此,在座的道友对善恶业果一定要注意。有些人因无始以来的无明愚痴,有时候是不懂因果而造了罪;有时候虽然懂,但由于烦恼太深重,实在忍不住也会造业。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务必要了知:造罪是特别不好的行为,必须要尽心尽力舍弃。倘若控制不住自己,那也不能肆意妄为,一旦造了罪业,就要在上师三宝面前念咒再三忏悔。作为一个智者,刚开始就不会造罪;即使不小心已经造了,也会想办法把它连根拔除,不让自相续受到染污。

  综上所述,“一切为业之自性”的观念,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常说:“这是我的果报!”“这是我前世业力现前!”这种说法真的很对。我们遇到的所有情况,包括身上发生的怪事、人与人的苦乐,肯定都跟业力有关。曾有个高僧在讲法时说:“这世界是业的世界,既然我们今生很短暂、来世很漫长,就一定要为来世造些善业。”这个教言的意义很深刻。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看你来这个世间多少年了?在此期间,对业因果是重视还是轻视?今后的路要怎么走?自己应该给自己一个答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毗奈耶经》中称为晡剌拏。

  

  

  [2] 遍行宗派:印度六大外道之一,其承认众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所生,唯由自然而生。

  

  

  [3] 《毗奈耶经》中,舍利子言:“具寿,岂非大师声闻众中称说神通最为第一,何乃至斯?”答曰:“业力持故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

  

  

  [4] 《众经撰杂譬喻》云:时有车辐老公,目连正堕其前,形状似鬼,老公谓是恶物,举车辐打之,即折其身。目连被痛甚羞懊恼,尽忘本识。佛哀念之,授其威神,尔乃得自思惟,还复本形。是砰车辐老公,目连前世时父。目连与父诤,目连意中念言:“挝杀此公,骨折快也。”是以得此罪殃。

  

  

  [5] 《极乐愿文大疏》说:目犍连尊者因造了什么业而惨遭如此痛苦的呢?从前,一对婆罗门夫妇有一个儿子,他娶了个媳妇。那个媳妇从中挑拨,致使他对自己的父母也变得冷漠无情。一次,他看见父母二人坐在一起,非常生气,恶言说道:“真该将你们整个身体摧残成苇草一样。”以生此恶心之业,他在五百世中被人打死,如今这是最后的余业。

  

  

  [6] 《杂宝藏经》云:“尊者答言:我于往昔,亦曾失牛。随逐踪迹,经一山中,见辟支佛独处坐禅,即便诬谤,至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堕落三涂,苦毒无量,余殃不尽。至得罗汉,犹被诽谤。”

  

  

  [7] 无缝衣:指不见缝痕的精工妙衣。

  

  

  [8] 像布玛莫扎和莲花生大士一样,可以长久住在世间。有些传记中记载,龙猛菩萨一共活了671岁差半岁(见《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也有说是700岁(见《法苑珠林》)。

  

  

  [9] 根据印度佛教历史记载,龙猛菩萨圆寂之后,他的法体和头部变成两座山,这山如今在印度南方贝谛境内。将来龙猛菩萨会重入此身体,重新弘扬中观的般若空性。那时,时轮金刚的军队也会降临人间,摧毁外道,建立大乘密法。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九节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