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足道的善事,也要悉心畢力加以成辦。比如,念一句觀音心咒、轉叁分鍾經輪,看到佛塔就摘帽、合掌、頂禮乃至轉繞一次,有時間就觀想佛陀的功德……如此對善法一點一滴地日積月累,最後才有開悟的機會。
現在許多富人積累財富,都是從點滴開始起家的,甚至對小錢更重視、更執著。同樣,有福報的修行人,對細微的業果也特別重視,而沒有福報的人,內心卻根本不在乎。其實,如果沒有從小處著手,那麼以一刹那的惡業,也需要在惡趣中住留數劫。故對于微小的罪業,如誹謗別人、殺一個旁生、喝瓶酒、抽支煙,我們絕不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爲這麼一點點就無關痛癢。
寂天菩薩親口說過:“刹那造重罪,曆劫住無間,何況無始罪,積重失善趣?”僅僅在刹那間造下的重罪,都要墮入無間地獄曆劫受苦,那無始以來所積的衆多罪業,使我們失去善趣就更不用說了。《賢愚經》亦雲:“莫想諸罪微,無害而輕視,火星雖微小,能焚如山草。”我們不能以罪業微小就輕視它,因爲就算是個小火星,也能焚毀如大山般的草堆。(最近俄羅斯起了大火,據說200多架飛機被燒成一堆廢鐵,這個火災的來源肯定也很小很小。)
因此,在座的道友對善惡業果一定要注意。有些人因無始以來的無明愚癡,有時候是不懂因果而造了罪;有時候雖然懂,但由于煩惱太深重,實在忍不住也會造業。但不管怎麼樣,我們務必要了知:造罪是特別不好的行爲,必須要盡心盡力舍棄。倘若控製不住自己,那也不能肆意妄爲,一旦造了罪業,就要在上師叁寶面前念咒再叁忏悔。作爲一個智者,剛開始就不會造罪;即使不小心已經造了,也會想辦法把它連根拔除,不讓自相續受到染汙。
綜上所述,“一切爲業之自性”的觀念,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現在很多人常說:“這是我的果報!”“這是我前世業力現前!”這種說法真的很對。我們遇到的所有情況,包括身上發生的怪事、人與人的苦樂,肯定都跟業力有關。曾有個高僧在講法時說:“這世界是業的世界,既然我們今生很短暫、來世很漫長,就一定要爲來世造些善業。”這個教言的意義很深刻。希望大家仔細觀察,看你來這個世間多少年了?在此期間,對業因果是重視還是輕視?今後的路要怎麼走?自己應該給自己一個答案!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爲得普賢殊勝行
[1] 《毗奈耶經》中稱爲晡剌拏。
[2] 遍行宗派:印度六大外道之一,其承認衆生之苦樂,非由因緣所生,唯由自然而生。
[3] 《毗奈耶經》中,舍利子言:“具壽,豈非大師聲聞衆中稱說神通最爲第一,何乃至斯?”答曰:“業力持故我,于神字尚不能憶,況發通耶?”
[4] 《衆經撰雜譬喻》雲:時有車輻老公,目連正墮其前,形狀似鬼,老公謂是惡物,舉車輻打之,即折其身。目連被痛甚羞懊惱,盡忘本識。佛哀念之,授其威神,爾乃得自思惟,還複本形。是砰車輻老公,目連前世時父。目連與父诤,目連意中念言:“撾殺此公,骨折快也。”是以得此罪殃。
[5] 《極樂願文大疏》說:目犍連尊者因造了什麼業而慘遭如此痛苦的呢?從前,一對婆羅門夫婦有一個兒子,他娶了個媳婦。那個媳婦從中挑撥,致使他對自己的父母也變得冷漠無情。一次,他看見父母二人坐在一起,非常生氣,惡言說道:“真該將你們整個身體摧殘成葦草一樣。”以生此惡心之業,他在五百世中被人打死,如今這是最後的余業。
[6] 《雜寶藏經》雲:“尊者答言:我于往昔,亦曾失牛。隨逐蹤迹,經一山中,見辟支佛獨處坐禅,即便誣謗,至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墮落叁塗,苦毒無量,余殃不盡。至得羅漢,猶被誹謗。”
[7] 無縫衣:指不見縫痕的精工妙衣。
[8] 像布瑪莫紮和蓮花生大士一樣,可以長久住在世間。有些傳記中記載,龍猛菩薩一共活了671歲差半歲(見《密宗大成就者奇傳》),也有說是700歲(見《法苑珠林》)。
[9] 根據印度佛教曆史記載,龍猛菩薩圓寂之後,他的法體和頭部變成兩座山,這山如今在印度南方貝谛境內。將來龍猛菩薩會重入此身體,重新弘揚中觀的般若空性。那時,時輪金剛的軍隊也會降臨人間,摧毀外道,建立大乘密法。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六十九節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