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三节课▪P3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趋入正法,打开我们取舍的双眼。

  如今常有人认为:“我的上师竟然生病了!上师不是佛吗,怎么还会生病?”《维摩诘经》中对此就有很好的解释:因为诸佛菩萨把众生都看成自己的儿女,儿女生病了,做父母的也不会健康。诸佛菩萨所化现的善知识生病,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云:“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而且,为了度化众生,善知识必须示现生老病死等凡夫相,不然,在凡夫群体中就没办法呆下去。以前上师也讲过:“诸佛菩萨度化旁生时,必须示现旁生的形象,否则无法跟它们相处。”比如,要度化一群麻雀的话,他就要变成麻雀,跟它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叫、一起玩,这样经常接触,才有机会度化它们。否则,他变成一个转世活佛,麻雀一见就吓得飞走了,更别说去听他讲法了。所以,善知识在不同的众生面前,必定要显示不同的身相,甚至可以变成屠夫、妓女,如此才能利益相应的众生。

  总之,上师的功德与诸佛无别,而且对我们来说,上师以一般人的形象给我们讲经说法,指点迷津,让我们相续中生起善根,在恩德方面远远胜过诸佛。故我们应当随时随地以三种信心[4],全力以赴谨慎地依止上师!

  

  下面是本品的总结文:

  

虽遇圣士仍为劣行诱,虽获胜道仍漂非道中,

  

我与如我恶性诸有情,正法调伏自续祈加持。

  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虽已值遇诸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但仍常被恶劣的行为所诱惑,所作所为不如法;虽已获得即生可超越轮回的显密胜道,却不好好行持,仍一直不断造恶业。对于我和像我这般性格恶劣的众生,祈愿诸佛菩萨加持,一定要以正法来调伏自相续,不要再如此刚强难化,听了多少法都当成耳边风。

  对我们每个人而言,今生能转生于南赡部洲,获得如意宝般的人身,遇到佛陀般的善知识,听闻甘露般的大乘教法,这种因缘非常殊胜,如果没有以这样的人身追求解脱,真的相当遗憾。因此,大家哪怕只听了一节课,也要以此来调伏自己,令法融入自心。现在大城市里的很多人,因为没有佛法的滋润,一天比一天堕落,造的恶业越来越多、越来越顺,造的善业却寥寥无几,而且违缘重重。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中,大家务必要以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尽量克服困难行持善法。

  当然,在行持的时候,首先要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自己遇到善知识,否则,没有福报的人常会遇到一些邪知识,把所有的时间、财产、精力都搭上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连解脱的慧根都断了,实在特别可惜。因此,大家遇到一位上师时,首先必须要仔细观察,千万不要急着去依止。现在很多人一点都不观察,听说来了位上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这样真的比较危险。假如他是公认的大德,许许多多众生已经依止了,那你不经观察直接依止也可以。但一般来讲,依止善知识不能太草率、太盲目。

  而且你依止之后所修的法,一定要是自古以来许多大德都修过的。现在很多人对公认的法不修,却对一些人自编自造的法趋之若鹜,这种行为很不合理。就像一个病人,对有权威的良药不愿意接受,却偏偏喜欢来路不明的小医师所开的药,这样对自己不一定有利。因此,在依止善知识时,希望大家要注意这些!

  

【依止上师之引导终】

  

  以上讲完了共同加行的所有内容。其中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又叫做四种厌世心。若想生起这样的境界,必须依靠善知识的引导,后面学的道理也是如此。

  这些殊胜窍诀,大家务必要认真对待。假如你对《大圆满前行》真有信心,就算没有修持,光是听闻也能解脱。我在《密宗虹身成就略记》中就讲过,我的家乡炉霍有个人叫嘉杰珠托,他幼年时与普通人无异,后来在上师面前听受《大圆满前行》时,突然顿悟本性。从此不依闻思,显示神变,行为疯疯癫癫的,圆寂时有许多瑞相,当地人为其遗体造塔供养。1959年有人拆毁遗塔时,见其肉体已缩小为八岁童子之身,且没有腐烂干枯。此为当时上罗科马庆洛等人亲眼所见,我还对他们专门采访过。

  因此,对于这部《前行》,大家一定要有信心,不能觉得“它只是个基础法,我不需要前行,我要正行”。假如你的基础没有打好,即使求的正行再高,也不一定对自相续有利。就像农民种庄稼,先要把田地耕耘好,拔除所有杂草,肥料和水准备齐全,这样种下的庄稼才能丰收。修持佛法也是如此。这是我多年来闻思修行的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当然,愿不愿意听,就看各人的因缘和意乐了。

  

  

共同前行圆满矣!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身庄严:是上师身上所用的饰物。

  

  

  [2] 这是梦到那若巴尊者让他把金刚插在佛幢上而取的名字。

  

  

  [3] 佛智:又称智足,是密宗二派之一智足派的祖师。多罗那他说,他曾担任护法王的国师,主持止迦摩啰室啰寺的开光大典,并任该寺金刚阿阇黎。

  

  

  [4] 三种信心:清净信、欲乐信、不退转信。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三节课》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