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在信中说,从现在开始,各个城市应该有一些道场,就像基督教建立很多活动场所一样。当然,道场可以各种方式建立,如:文化研究所、瑜伽馆、禅修中心、慈善基金会、公益基金会等。但要合法,否则很难办得圆满。在这方面,希望大家把智慧、能力、资源等方面的顺缘利用起来,否则机会擦肩而过。特别是管理人员,在这方面要经常思考。其实,这也是有些地方的佛教团体做得有头有尾,而有些地方并不那么理想的原因。
当然,作为在家人,首先要考虑家庭、单位、父母、妻儿,其次再考虑在弘扬佛法方面作一些贡献。但我希望拥有地位、财富、智慧的人能多发心。有些人虽然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但也可以发心,就像世间人说的,跑跑腿、干干活,这也是需要的。但大家一定要想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如果有这样的心,就不会有烦恼,互相不和、互相争论也不会存在,因为很多痛苦都来源于我执。所以,为了减少我执烦恼,一定要励力生起利他心。
同时希望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经常合作,在有必要时还要开会商量。因为,一个20多人的小型企业,一年当中也要开很多次会。以前,大家各自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但现在要集体学习,人与人之间不融洽等许多事情,都需要通过共同协商、交流来解决,对佛教的管理来讲,这是特别需要的。但管理人员通过共同商量,得出好的结论后,所有会员都要接受,否则也很难达到目标。当然,我们的目标不会触犯法律,也不会违背因果法则。
对现在社会来讲,这种做善事的组织非常需要。比如,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个共同学习的组织,今晚大家学习和见面的机会就很难得到。虽然今天晚上很多人都想参加,但因他们平时没有参加有组织的学习,那就没有这个机会。以后往生极乐世界也是一样,有组织的人可以一批一批地往生,而没有组织的人,造恶业的机会却相当多。所以,从长远来看,集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人认为,自己自学也可以。但从我的经验来看,自学很容易掉队。五六年前很多人都报名自学,现在基本上都找不到了,就像一根针落到大海里一样。所以我希望大家,学习不要中间退失,否则谁也没办法救度。现在这个社会,让善法增长的因缘极其稀少,因此大家一定要有组织、有管理地共同学习。
四、闻思修行 利益众生
⒈ 以闻思修行让自己获得解脱的把握
至于所学内容,《前行》、《入行论》、《般若摄颂》等都需要学习。虽然学起来不是很快乐,就像读小学、中学的孩子,老师、家长天天让他做作业,他觉得这是一种压力,而不做作业,天天玩就很舒服。但不管怎么样,从长远来看,一定要精进修学,不要天天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把自己的时间全部耽误。
很多人都说我太忙了,其实你并不忙,从我们安排的时间来看,你肯定有时间修学,只不过是借口而已。拿修加行和净土法门来讲,我们并不是按照住在寂静寺院里面的出家人的时间安排的,而是根据大城市里面的现代人的生活安排的。一个礼拜当中,如果学习一节课都太忙的话,那你的工作不知有多么繁忙!
大家好不容易才踏上这条路,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遵循次第闻思修行。没有必要今天跟着这个人跑,明天跟着那个人跑。当然,你们依止多少位上师,我都会随喜。阿底峡尊者依止了一百多位上师,对他来讲也成为顺缘。但最关键的就是闻思修行,这是佛法的精髓、核心。若没有闻思修行,就不可能遣除疑惑、产生正见、获得解脱。
对知识分子来讲,非常需要学习佛教最甚深的思想,如因明、唯识、中观等。这里大家学习般若法门很精进,对年轻人来讲,只要有时间,就应多思维、多辩论、多分析。虽然凡夫人达不到佛教最深的境界,但也要有兴趣。否则,像其他宗教一样,做一个好事就可以了,也是不行的。一定要通过闻思修行,在心坎深处体现佛教最甚深的境界。当然,若能遵照密宗传承上师开示的甚深窍诀和教言,先修加行、再接受灌顶、再实修正行,每个人都可以体现。
但现在社会,无论是在藏地还是汉地,都跟以前不相同。以前人说话时,闻思修行方面都讲得比较多;而现在,包括佛教徒在内,在闻思修行方面基本上没有共同的语言,这是平时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的原因。
⒉ 以利益众生让佛教的精神广为传播
在有一定的闻思修行基础后,还要帮助他人,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需要帮助;即使不能成办大的事情,也要有这样一颗心。如果每个人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很多人、动物的命运就可以改变。
(1) 一则耐人品味的真实故事
在首届“世界关爱论坛”上,我认识了一位女士,她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我小时生活非常快乐。后来受经济条件限制,母亲不得不到外面去打工,在我四岁那一年,就因车祸离开人间。不久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之后继母就一直折磨我。当时看见与我同年的女孩,有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如梳头发、洗衣服等,自己心里就极其羡慕。虽然我整天都为继母和家人干一些粗活,但始终得不到赞叹,唯有挨打受骂,隔壁邻居来劝时,继母往往打得更加厉害,经常被打得头破血流。
后来我经常不敢回家,到晚上时,就到母亲的坟墓前一直哭,还经常埋怨母亲:“您为什么不把我带走,您真的没有良心,让我在这个世间这么痛苦;如果您有良心,当时您离开,为什么不把我带走?”有时甚至都在那儿哭睡着了。早上醒来时,又哭着走回来。
后来父亲也离开了,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痛苦。就像一只没有双翅的小鸟,飞也飞不了,走也走不动,落在无边的旷野当中,非常可怜!从此,无家可归的我,就变成了一位肮脏、无知的乞丐,到处漂泊。
不久,一位好心的老太太收留了我,让我学习知识,生活过得非常快乐。随着不断学习,再加上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深深认识到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发愿:在一年当中收留一百个孩子,五年当中收留五百个。
为什么她会有这样的信念和利他心呢?因为,在她的生命历程中,帮助她的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她也想变成这样。
(2) 以忘我的精神积极开展爱心活动
在座各位的命运可能没有这么坎坷,但从小在温馨的生活环境当中成长,也感受不到外面的风风雨雨,和各种痛苦的遭遇,也就很难生起真正的利他心。因此,我经常会去最贫穷、最偏僻、最没有能力,甚至有邪知邪见的人群当中,那时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其实,学习大乘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彻底地帮助众生,因此在利他心方面,大乘佛教徒一定要超越其他人。
为什么现在世界有这么多宗教都被社会认可,就是因为他们的宗教徒都在思考如何随顺社会。而大乘佛教徒,虽然口头上说发菩提心,但每个人都好像自私自利一样,要么想着自己的生活有提高,要么想着自己的修行有进步。当然,做大事有些人能力有限,但有些小事,大家共同努力并不是很困难的。哪怕一月、一年当中做几件事情,也能帮助很多众生。因此,希望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做的好事记录下来,等到一年一度总结时,就会知道自己到底是大乘佛教徒还是小乘佛教徒,甚至非佛教徒;即或是非佛教徒,也有非常多的人关心社会。
因此,在这个社会当中,要提高佛教的威望,要弘扬佛教的崇高思想,忘我的精神非常值得提倡。不仅是口头或意识形态上,在实际行动中,也应该体现出来。我不知道大家爱心活动搞得怎么样,在前面几封信中,我都要求大家在社会上做一些事情,因为菩提心体现出来,不能等到成佛之后。若现在一直自私自利,成佛后才饶益众生,这是根本不行的。因此,大家以后一定要将利他心充分体现在社会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作为大乘佛教徒,既应通过闻思修行获得解脱的把握,还应以帮助众生的方式,将佛教的精髓在生活中体现出来,即要精进地闻思修行、利益众生。
好,今天的开示已经圆满了!
附:现场问答
下面大家若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一、问:我天天关注您的微博,了解了很多佛教的精神和道理,但我们很想看到您的近照,所以请在微博上多粘贴一些。
观修分观察修和安住修,现在我工作很忙,没有很多时间安住修,请问在观察修的时候,观察什么能增加智慧、减少烦恼?
答:本来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但刚开始开微博时,很多人都说一定要放照片,我就同意了。至于放近照,以后再看情况,如果我的脸皮比较厚,可能会放一些。
至于观察修和安住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等法门,都可以运用。前一段时间我在微博上说:“在行动中思考,在生活中修行。”前一句话是观察修,后一句话是安住修。那在生活当中,怎么观察诸法无常、轮回痛苦等修法呢?比如,等一会儿下课时想:哎呀,真是无常,刚才这么多人集聚在一起,现在一下子都散开了,以后可能有些人永远也见不到了,这就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无常。若在自己起心动念时,观照它的本体,就是安住修。
二、问:我们从《入行论》开始,跟着上师学到今天的《藏传净土法》,请问上师:《藏传净土法》到底应该怎么观修?
答:《藏传净土法》主要讲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四个因,这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窍诀。虽然在《阿弥陀经》等相关净土经典中说法不一,但藏地的高僧大德以不同窍诀归纳为四种因,这是需要着重观修的。
三、问:堪布,我是您的“粉丝”。在2007年,我开了一家素餐厅,在四年当中历尽了千辛万苦,几次都想关掉,因为实在太难了。虽然我的发心是想打造一个弘扬佛法的平台,让来到餐厅的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不杀生,但生命是无常的,我很想把剩下的时光用来好好修行,不知能否这样抉择,请上师开示?
答:现在这个社会,开素餐厅的人确实比较难,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吃肉,不愿意吃素。但我觉得,如果经济能支撑得住,开素餐厅的人越多越好,因为哪怕一顿饭让人不吃肉食,也会带来和谐的气氛。当然,也希望广大佛教徒有意无意进行帮助。我在成都和别的城市当中,也经常提倡开素餐厅,虽然压力很大,但对整个佛教界来讲,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四、问:弟子每天早晨都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祈请上师开示一下修上师瑜伽的窍诀。
答:修上师瑜伽非常重要,依此能遣除修行当中的一切违缘、障碍。传承上师的教言当中都讲,在所有修法的前面都要修一个上师瑜伽,我个人也觉得这是特别重要的。至于窍诀,我以前讲过上师瑜伽,自己所有经验都在里面。
五、问:我刚学佛,《亲友书》才听了两节课,现在特别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学佛,早课、晚课也不知道怎么做好?
答:刚听了两节课的小学生会有这样的情况,到你听了二十年课的时候,一切都会明白。我现在讲课已经二十多年,虽然刚开始学的时候也跟你一样,但现在还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六、问:我想在这里作一个广告:天津有一个“菩提讲堂”,周日开班,跟学院同步,可以问答的形式直接进行交流,有很多人参加了学习。但其他时间还没有利用上,期望每一天、每个时候都有人在那里闻思修行。所有菩提道场的人都共同发心,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道场,以让不能在家里学习的人能到这个道场来修学。
有人还问:为什么上师没有到这个道场来?
答:因为是我取的名字,所以不用来。
这里有个别道场很好,希望相关人员共同商量、共同安排,参加学习的人也要珍惜机会。其他城市里面的菩提道场,除了晚上以外,一直在不断地听法、念佛、学习、研讨。我认为,在家里学习违缘很大的人,应该到那边去学习,而且集体学习的气氛完全不相同。
七、问:我从2009年学《入行论》起,就开始吃素。这两年,家人、朋友、同事一直劝我不要吃素,说对身体不好。我在您的微博上看到济公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以后我想这样回答他们,不知可不可以?
答:可以。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被断章取义地用在电影当中。后来很多年轻人,包括一些领导,虽然稍微信一点佛教,但都以此为借口,而随便喝酒吃肉。实际上佛祖根本没有留在心间,只是天天造业。但这并非济公活佛的本意。
因此,佛教徒需要懂得理论,否则就没办法说服不理解乃至排斥佛教的人。现在学会有很多人,能在知识分子等面前,勇敢地站起来说话,这是很好的。
现在其他宗教都想在知识分子当中发展,若我们佛教徒只是自己闻思修行,其他都不管,那佛教的未来就非常堪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栋梁,如果他们的思想有所转变,哪怕不诽谤佛教,也是弘扬佛法。因此,希望大家在学《前行》、《入行论》、《般若摄颂》等法门的同时,还是要关心一下学会和佛教的未来。
很多道友从《入行论》开始,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一直坚持学习到现在,这是你们对我的最大回报,也是我对你们信任的凭证。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在佛法方面进行交流,因缘很殊胜!谢谢大家!
下面大家共同念诵《普贤行愿品》来作回向。
《心系众生 肩挑佛法》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