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云栖净土汇语▪P5

  ..续本文上一页护。

  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

  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枷。横死。枉死。悉皆不受。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作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

  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并诸菩萨圣众。手持金台。接引

  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记

  

  香光室奉安弥陀圣像记

   云栖供弥陀接引众生立像一躯。本如居士见其端正严好。嘱予命工肖而刻之甫成。其仲君自桐城来迎。予以金漆未固。舁而舟。虑或有损。于是易本像以行。而新像留山中。仲君扶像至北关。将买舟。而舟人夜梦金色丈夫求载。觉而需其至。意必大贵人也。凡问者。皆弗允。乃仲君问亦弗允既而知其有圣像也。又审而知其为像之伫立者也。则大喜谓符所梦。至京口。将易舟入江。彼舟人。复梦如前。无何。像抵家。奉安于香光室。正虑无贤僧守。而僧大海者适至。海固。严净毗尼。足不逾阃。居七年。预知去时。邀居士言别。以七月朔日坐逝。远近从而感化者甚众。海亡。又虑无继之者。得慧光焉。光之贤海。之侣也。夫梦于舟人奇矣。联而入梦。不亦奇乎。始得大海难矣。继之以慧光。不益难乎兼而有之。得未曾有。所以感之者。弥陀之威神。而所以感弥陀之威神者居士之精诚也。楞严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又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严严今可谓见佛不待当来。而香光已成庄严矣。因捃摭其先后。而为之记。

  

  △说

  

  骷髅图说

   傅大士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大士此语。正所谓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者也。如何是万般将不去。人生所有官爵。金宝。屋宅。田园。饮食。衣服。玩好。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那一件是将得去者。如何是惟有业随身。人生所造诸贪嗔。痴。业。非礼奸淫。恣意宰杀。为子逆父。为臣欺君。克众成家。阴毒害物。种种恶业。无常到来。这都紧紧随着你者既然如是。若不猛省回头。改恶从善。洗心念佛。岂非徒得人身。虗生浪死苦哉苦哉。我观世人。个个皆好念佛。今三等列之。一者极闲人。应当无昼无夜。一心念佛。二者半闲半忙人。应当营事已毕。即便念佛。三者极忙人。应当忙里偷闲。十念念佛。又复富贵之人。衣禄丰足。正好念佛。贫穷之人。安贫守分。正好念佛。有子孙人。得人替力。正好念佛。无子孙人。心无牵挂。正好念佛。无病之人。身力康徤。正好念佛。有病之人。知死不久。正好念佛。聦明之人。通经达理。正好念佛。愚钝之人。无杂知见。正好念佛。以要言之。天上人间。四生九有。皆当念佛。奉劝世人。何不趁此四大未作骷髅时。早早念佛。直待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懊悔无及了也。

  

  △偈颂

  

  劝修四料简

   作福不念佛  福尽还沉沦  念佛不作福 

   八道多苦辛  无福不念佛  地狱鬼畜群 

  念佛兼作福  后证两足尊

  

  示广位

   病从身生  身从业生  不造诸业  祸消福增 

   娑婆念佛  极乐标名  一心不乱  上品位登

  

  示大闻

  

  持戒念佛  乞食支命  如是做去  法话已竟

  

  示大琸

   有生必有死  长短安足论  今得圆僧相 

   平生愿已满  常生大欢喜  切勿怀忧恼 

   万缘俱放下  但一心念佛  往生极乐国 

   上品莲华生  见佛悟无生  还来度一切

  

  刘广盘请代日祝贞母项偈

   性愿承三宝力哀愍加被。母氏克臻上寿。己身长侍慈帏。母子相依。修持净业。报满之日。同愿往生。

  

  △赞铭

  

  兰谷居士郁公像赞

   其心真其行。笃其念佛。惟日不足。潜德自生辉。兰香在幽谷。

  

  畵像自赞

   瘦若枯柴。衰如落叶。[口/水]比盲龟。拙同跛鳖。无道可尊。无法可说。问渠趺坐何为。但念阿弥陀佛。

  

  △诗歌

  

  义不可背

   两情始相欢  结义重金石  一朝变故生 

   背弃已如掷  嗟哉禽兽心  鬼神瞰其侧 

   不见汉曾孙  故剑殷勤觅  母以新情牵 

   顿令旧情失  新旧总归空  大梦何时极 

   愿言尽此身  同生极乐国

  

  恩不可忘

   壮士有烈心  不忘报一饭  况复知道者 

   忍作瞒心汉  颠危赖扶持  过眼不相看 

   试于静夜思  宁不愧流汗  平生是男儿 

   方寸常自勘  毕竟了此恩  同登极乐岸

  

  情不可系

   古称君子交  汪汪淡如水  非彼情独疏 

   见道者如此  明皇得太真  漆胶谁能比 

   伤心马嵬驿  一别千年矣  恩爱竟何存 

   空华眼前美  痛哉无始来  四海别离泪 

   大苦永弃捐  同归极乐会

  

  怨不可藏

   袁盎杀晁错  遂成千古冤  脱令无盎计 

   错岂终长年  大命非人为  冥冥使之然 

   四大自生死  于我何与焉  圣哉黄面叟 

   谈笑锥刀前  冤亲本平等  同游极乐天

  

  驱乌叹

   万树喧啼鸣  好鸟绝音响  毒啄所残害 

   惨酷甚罗网  身在袈裟下  能无慈悲想 

   嗟此浊恶林  我愿生安养

  

  次高瑞南韵

   肉身本传舍  迷人自难晓  障缘苦萦牵 

   烦恼何时了  知君起大慧  心似木已槁 

   跳出醉梦关  西方孰云杳  借问何能然 

   灯花发枯草

  

  沈居士广珊八十

   我适生年八十一  君逢初度齐八十 

   我生正月二十二  君生先我纔一日 

   筵前罗绮粲如花  门外宾朋密如织 

   世间祝寿比冈陵  我祝惟期安乐国 

   国中教主阿弥陀  超出人天寿无极 

   愿君忆念似慈亲  老去光阴莫虗掷

  

  题涅槃堂(有序)

   真歇了禅师有涅槃堂诗一律。凄惋警切。令人悲感兴起。予乃续成四律。置之堂中。未必非病僧药石云。

  

  原作

  访旧论怀实可伤  经年独卧涅槃堂 

  门无过客窗无纸  炉有寒灰席有霜 

  病后始知身是苦  徤时多半为人忙 

  老僧自有安闲法  八苦交煎总不妨

  

  今和

   幻质宁知有败伤  举头惊倒涅槃堂 

   一生尽也残更梦  万虑灰来皎日霜 

   过去业多心主乱  前趋路险脚跟忙 

   而今欲问安闲法  临渴开池事已妨

   徒入空门最可伤  涅槃今是试僧堂 

   炎烧五内鱼游釜  痛切诸根草被霜 

   独抱痴禅成底事  旁修外术枉千忙 

   人人道有安闲法  争奈临行一句妨

   脱体无依绝毁伤  沉疴终日自堂堂 

   心灯破暗明如月  慧剑降魔凛似霜 

   药病两非何足辩  死生双幻不须忙 

   从谁更觅安闲法  纔说安闲便有妨

  

  次韵答王百谷居士

   六十高僧雪满颠。泥涂老叟亦齐年。可容凡侣为禅侣。已罢尘缘结净缘。施食每分香积饭。放生何惜鹤林钱。庭前一亩沧浪水。也学东林。种白莲。

   人世真嗟事倒颠  彭砀徒自各论年 

   繁华冷淡灯前戏  会合分离梦里缘 

   紫燕情多悲旧垒  青蚨恩重托飞钱 

   知君已释琵琶恨  锦字新题七宝莲

  

  拟首尾吟(四首)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大觉仙 

   华发莲生因带果  莲成华落实摧权 

   展开千叶全机现  摄人孤房众德圆 

   醒尽长安红紫梦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混俗仙 

   内叶鱼龙成净侣  外连萍藻结良缘 

   畵船箫鼓凉风夜  青笠丝纶细雨天 

   身在污泥浑不染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忍辱仙 

   幸自深根埋浊土  从他名卉占高原 

   颜开赫日烘偏艶  实坠秋霜凛倍坚 

   一点翠心舍造化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池非是爱栽莲  莲是华中解脱仙 

   洁体迥离红粉鬓  清香不恋绮罗筵 

   密通千孔除诸碍  秀出孤标绝众缠 

   碧水青天长自在  莲池非自爱栽莲

  

  除夕上堂有出多娑婆三韵索偈者口占二首(选一)

   六字真经摄义多  总持一似唱也娑 

   自从蓦直西方去  闲杀台山指路婆

  

  一字至七字与长兄三洲分咏风花雪月(录花)

   花。千枝万葩红灿锦。彩铺霞。陪罗绮席。恋王孙家。晓露新妆湿。春风舞袖斜。青帝俄归幻化。玉容已付尘沙。洛阳园上无颜色。西土池中有物华。

  

  △纪事

  

  净业堂对联

   主极乐六八大愿之慈尊。绝限。量寿命光明。不离当处。

   过娑婆万兆佛邦之净土。妙庄严楼台池沼。原是吾乡。

  

  △竹窗随笔

  

  念佛鬼敬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识一字。瞥尔顾念。尚使鬼敬。况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以苦为乐

   厕虫之在厕也。自犬羊视之。不胜其苦。而厕虫不知苦。方以为乐也。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视之。不胜其苦。而犬羊不知苦。方以为乐也。人之在世也自天视之不胜其苦。而人不知苦。方以为乐也。推而极之天之苦乐。亦犹是也。知此而求生净土。万牛莫挽矣。

  

  武夷图

   予病中。有赠以武夷九曲图者。阅之忻然。因…

《云栖净土汇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