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弥陀经疏钞事义▪P4

  ..续本文上一页聚,以人民所弃残余滓汁为食。迦叶从乞,以汁供养。尊者问其所愿,云:「欲生天。」数日命终,生忉利天,福胜余天。

  

  愿作冥王

  

  毗沙国王,与维陀始王共战,兵力不如。因立誓言:「愿我来世,为地狱主,治此罪人。」十八大臣亦复如是。今地狱主,毗沙国王是。十八狱主,十八大臣是。

  

  若合符节

  

  《孟子》论舜与文王:「得志,行于中国,若合符节。」《注》云:「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则左右相合为信也。若合符节,言其同也。」

  

  登龙与瀛

  

  东汉李膺,尚气节,孤高峻白,少所交与。人被其容接者,以为登龙门焉。  唐太宗开弘文馆,以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等十八人为学士。人羡其荣,以为瀛洲之选。

  

  大士求登莲录

  

  长芦赜禅师,建莲华胜会,普劝念佛。一夕,梦一人乌巾白衣,风貌清美,揖而曰:「愿入莲华胜会,乞书一名。」赜问:「何名?」答曰:「普慧。」书已,又云:「家兄普贤,亦乞并书。」赜觉,而简《华严·离世间品》,有二菩萨名,遂为会首云。

  

  卜居犹择里仁

  

  《论语》: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矛盾

  

  矛,镩也,即枪戈之属。盾,干也,排也。昔人双卖二事,各叹其胜。叹盾云:「矛刺不入。」叹矛即云:「能穿十重之盾。」智者语云:「我买汝矛,还刺汝盾,入与不入?」即无辞矣。

  

  喆老、青公

  

  哲老者,住京师大剎,四十年不睡坐禅,精苦如此。坐化后,纸袄亦烧出舍利。以不修西方,后生大富贵处。  青公者,即青草堂。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常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儿子。」一日妇人果生子。及询草堂,已坐化矣。后官至宰相。

  

  皎然覆辙

  

  汉贾谊曰:「前车覆辙后车戒。」

  

  直观三道,显本性佛

  

  三道,惑、业、苦也。观惑即般若,业即解脱,苦即法身。三德圆融,是本性也。

  

  祀祖七庙

  

  《礼记》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共为七。」

  

  教民七年

  

  《论语》云:「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净名》八法

  

  一、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二、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三、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五、不与声闻而相违背。六、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八、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尤,生于净土。

  

  《华严》十念藏

  

  一寂静念,二清净念,三不竭念,四明彻念,五离尘念,六离种种尘念,七离垢念,八光耀念,九可爱乐念,十无障碍念。

  

  德云二十一种念佛门

  

  一智光普照,二令一切众生,三令安住力,四令安住法,五照耀诸方,六入不可见处,七住于诸劫,八住一切时,九住一切剎,十住一切世,十一住一切境,十二住寂灭,十三住远离,十四住广大,十五住微细,十六住庄严,十七住能事,十八住自在心,十九住自业,二十住神变,二十一住虚空。

  

  传法四句偈

  

  达摩初祖,付二祖神光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印心四卷经

  

  祖对二祖曰:「吾有《楞伽》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要法门。令诸众生,开示悟入。」

  

  仁道难熟,他道有成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第四卷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古云:「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指掌

  

  《语》云:「『其如视诸斯乎!』指其掌。」言易晓也。

  

  尧仁舜孝,禹俭汤宽

  

  尧仁者,鉴云:「尧仁如天。」舜孝者,舜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禹俭者,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汤宽者,伊尹赞汤曰:「代虐以宽。」

  

  割鸡焉用牛刀

  

  《语》云:「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注》曰:「武城,邑名。言此小邑,何必用此大道也。」

  

  溪声尽是广长舌

  

  苏东坡诗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佛有八音

  

  一极好,二柔软,三和适,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误,七深远,八不竭。

  

  吴其沼乎

  

  此伍子胥语,言:「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吴其沼乎!」(《左传》)

  

  五种怖

  

  一不活,二恶名,三死怖,四恶道,五威德。

  

  四无畏

  

  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决疑无畏,四说苦尽无畏。

  

  文殊取钵

  

  

  

  

  仰之弥高

  

  颜渊叹夫子之道,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易地则皆然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又曰:「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火车相现

  

  《观经》下品中生文中:或有众生,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赞说阿弥陀佛。此人闻已,除罪往生等。

  

  灵山上德,终成败北之愆

  

  灵山会上,五千退席。及华严会上,不见舍那之辈,亦是其流。败北者,军战败曰北。

  

  汉地金刚,始有灭南之想

  

  德山,号周金刚,不信南宗单传直指之说,作《青龙钞》,径往南方,欲灭南宗。路遇婆子,买点心。婆子问云:「所担者何物?」曰:「《金刚经青龙钞》。」曰:「《金刚经》云:三心不可得。尊者欲点何心?」山无对。后至龙潭,往覆扣击,晃然大悟,乃曰:「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乃焚《青龙钞》云。

  

  妙首白槌

  

  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天童颂云:「一段真风见也么,绵绵化母理机梭。织成古锦含春象,无奈东君漏泄何。」

  

  双林抚尺

  

  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大士座上挥案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志公问:「陛下还会么?」帝云:「不会。」志公云:「大士讲经竟。」

  

  僊陀婆

  

  仙陀婆,梵语,具盐、水、马、器四名。唯有智臣,乃能辨识。如王食时,呼仙陀婆,即知要盐。如王洗盥,索僊陀婆,即知要水。如王作众务时,呼仙陀婆,即知要器。如王出游,索仙陀婆,即知要马。

  

  觅心了不可得

  

  初祖住止少林。二祖晨夕参承。时当隆冬大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后潜取利刀自断左臂,曰:「我心未安,乞师与我安心。」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曰:「与汝安心竟。」

  

  〖据《莲池大师全集》本校订〗

  

  ·清凉书屋点校·

  

《阿弥陀经疏钞事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